首页 / 正文

凡例

一列邦境壤相叅分国类聚则易于解悟首周尊王也次鲁宗国也甥舅之国齐为首懿亲之封晋卫郑为大又次之三恪之大者宋也地居中国之要枢惟陈蔡又次之秦以西垂之长吴越徐巴与楚俱僭王皆春秋所谨者又次之他如邢曹虞虢邾莒杞纪许薛小邾北燕其分地亦时纪于春秋虽小国僻远亦以类附之昔国语次周以下鲁齐晋郑楚吴越共八国史记列吴齐鲁燕管蔡陈杞卫宋晋楚越十三世家兹非有意为进退特因其事之繁简期有助于穷经而已余诸小国随见经之先后编年次之于后

一王都及各国之都必列于首曰都于某地迁国又列一条曰迁于某地其都但据春秋时现在如周之王城成周晋之绛新田是也至如春秋以前始封建都之地有见于经传者如周之骀豳岐丰晋之唐曲沃亦相次以揭于前而殊其标目以别之有不见于经传者如齐之营丘郑之咸林杞之雍丘则冠于小注中而已其迁徙在春秋后如楚之郢陈寿春卫之野王则附于小注之尾而后以所属之地捱年缀附庶乎振裘得领披览之余晓然于当日之形势凡为朝聘防盟徃来之道里征伐围入攻守之机宜恍若身亲其事者亦读经之大快矣

一诸地名有屡见于经者必摘其枢要序次成章凡有三意或一地而先为国后为邑先属此国后属彼国通其条贯则本末秩然一也或一地而注疏家所指互异详玩本文参伍折中则真解自出二也或两地三地同名如周秦各有王城齐宋各有葵丘晋齐鲁各有东阳鲁有两防两郓郑有两泛楚有两城父又或一地而有两名如黄父即黑壤廪延即酸枣析即白羽之类彚萃相从彼此互晰则同者不至误以为异异者不至误以为同矣三也若夫沿革之变务具始终前后且必详之况本经之内乎

一元凯春秋夙称武库注释之精古今无两然犹曰诸地名有疑者曰有以示不审阙者不复记见于隐六年之注或地形稍远者则曰迂廻疑盖其慎也兹篇每一地名之下先録本文次详杜注然后以先儒注疏及各史志传参考之顾采取之间亦不敢易史家最善莫如班氏矣乃以卫都楚丘为成武楚都丹阳为汉之丹阳舛譌特甚至若刘昭之误引魏収之冗笔益难读矣水经注采取极博乃如定之方中篇有景山毛传训景曰大而以为山名左传向戌语鬷蔑曰贾大夫之貌恶杜注贾国之大夫也而以为贾辛是则兎园诵习且不免于卤莽也罗泌好用隠僻独于抉擿经传亦有所长取其纯畧其疵缪者辨之不厌详缕期归于一是焉

猜你喜欢
  卷四十七 祭义第二十四·郑玄
  卷十九·孙奇逢
  卷十三·程端学
  卷四·项安世
  卷一百三十三·山井鼎
  卷五·江永
  燕燕·佚名
  颜氏學記卷八·戴望
  卷二十六·吕祖谦
  原道中·章太炎
  念僧品第四·佚名
  大明高僧传卷第四·如惺
  佛说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卷上·佚名
  佛说佛名经卷第十二·佚名
  第三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巻七·黄大舆

    钦定四库全书梅苑卷七宋 黄大舆 编菩萨蛮           晁次膺百花未报芳菲信一枝探得春风近只与雪争光更无花比香 孤标天付与冷艳谁能顾庭院好深藏莫教开路傍又天威乱糁琼蕤密一光吞尽千山碧梅与雪争妍孤

  • 第四十四回 易幼主诸吕加封 得悍妇两王枉死·蔡东藩

      却说吕太后欲封诸吕为王,示意廷臣,当时有一位大臣,首先反对道:“高皇帝尝召集众臣,宰杀白马,歃血为盟,谓非刘氏为王,当天下共击,不使蔓延。今口血未干,奈何背约!”吕太后瞋目视着,乃是右丞相王陵,一时欲想驳诘,却是说不出理由,

  • 卷十五·金履祥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前编卷十五 庚寅周灵王元年正月葬简王 林氏曰五月而葬速也 郑师伐宋郑成公卒子髠顽嗣【是为僖公】晋师宋师卫甯殖侵郑晋荀罃宋华元鲁仲孙蔑卫孙林父曹人邾人会于

  • 卷之一百八·佚名

    光绪六年。庚辰。正月。甲申。上御乾清宫。赐廷臣大学士等宴。记注  ○以郡王衔札萨克多罗贝勒晋丕勒多尔济为三音诺彦部落副盟长。现月  ○乙酉。谕内阁、傅振邦奏、旧疾复发。恳请开缺一摺。傅振邦现已调补湖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九 宗室传九·纪昀

    宗室传宋 【二】○宋二太宗诸子△太宗诸子汉王元佐昭成太子元僖商王元份【濮王允让 士晤 士■〈亻褭〉 士■〈山穹〉士晴 不羣 不弃 不尤 不■〈百上心下〉善俊 善誉汝述】 越王元杰镇王元偓楚王元偁周王元

  • 古弼传·李延寿

    古弼,代地人,从小就忠实、谨慎,擅长骑马、射箭。起初,他当猎郎,在门下省奏事时,以机敏正直得到称誉。明元帝为嘉奖他正直而有用,便以笔譬直,赐名“笔”,后来才改名为弼,意思是他有辅佐之才。皇帝派他掌管西部,与刘洁等人分管机要

  • 卷三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三十九礼略吉礼【四】时享【臣】等谨按我朝太庙时享之制肇於建国之初粤自天聪六年二月太宗文皇帝率贝勒诸臣诣太祖高皇帝陵行时享礼八年除夕十年清明节皆亲祭太祖山陵盖当未崇建宗庙之先皆亲举

  • 卷二十·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十征榷考盐铁矾明太祖辛丑岁二月始立盐法置局设官令二十取一以资军饷既而倍征之用处州守胡深言复初制丙午岁二月置两淮都转运盐使司两淮所辖分司

  • 卷七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夀盛典初集卷七十八歌颂十八【词臣十】万夀诗【七言律四首有序】翰  林 院 编  修【臣】文 岱钦惟我皇上圣神天纵文武夙成德懋业崇河清海晏绍帝王而立极迈今古而独隆欣逢御历之五十二年春三月万

  • 第四节 民族丧失二十年的光阴·蒋廷黻

    鸦片战争的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伍。我们的军器和军队是中古的军队,我们的政府是中古的政府,我们的人民,连士大夫阶级在内,是中古的人民。我们虽拚命抵抗终归失败,那是自然的,逃不脱的。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

  • 二十四年·佚名

    (戊辰)二十四年清乾隆十三年 春正月1月1日○朔丙戌,上手書勸農傳敎,下諭于八道道臣、兩都留守。1月3日○戊子,敎曰:「明日爲始,王世子所講之學,依例爲之。」○左副承旨嚴瑀上疏,略曰:有一臺隷,持赫蹄而來,傳以爲任持平之書,臣之外

  • 卷十四·佚名

    △常饰纳妃品下尔时世尊於後最初得成道已,时优陀夷即白佛言:未审世尊,往昔之时与瞿多弥释种之女。有何因缘。乃能令彼舍馀童子,直取如来。用以为夫。而心娱乐。云何得尔。时佛告彼优陀夷言:汝优陀夷。至心谛听。其瞿多弥释

  • 护国言论集校后·太虚

    在一般人心眼中的佛教,总是脱不了消极遁世,虚无缥渺,不涉现实的幻影;实则佛教的真理,是教人们从消极著手,渐渐趋向积极之途。“灰身泯智”那些小乘行,这不过是学佛经过的途程,并不是究竟的佛教;究竟的佛教,是大乘积极利世的精神

  • 广释菩提心论卷第二·佚名

        莲华戒菩萨造    西天译经三藏传法大师施护奉 诏译  复次此中如毗卢遮那成佛经说。所有一切智智。悲心为根本。从悲发生大菩提心。然后起诸方便。是故诸菩萨于一切时。常行此二种。所有施等方便现身现

  • 卷第一·佚名

    禅林类聚卷第一 帝王 宰臣 儒士 帝王 阿育王内宫饭三万大阿罗汉。王躬自行香。见第一座无人。王问此座何故无人。一尊者云。此是宾头卢尊者位。此人曾见佛来。王云此人今在何处。者云且待须臾。言讫宾头卢从空而下

  • 巾箱说·金埴

    笔记。清金埴(1663-1740)撰。一卷。埴有《不下带编》已著录。是书乃未完稿,当是晚年之作。约二万字。内容与《不下带编》近似,或重复。亦多载旧闻。由于作者长期随父任居山东,故于山东名人轶事、风土人情记载尤详。亦有

  • 尚论篇·喻昌

    伤寒著作。八卷。又名《尚论张仲景伤寒论》。清·喻昌撰。初刻于1648年。本书主要参考《伤寒论条辨》。但编次有所不同,内容有所补正。 喻氏遵方有执之论,以冬伤于寒,春伤于湿,夏秋伤于暑为主病之大纲;四序之中,以冬

  • 秦修然竹坞听琴·石子章

    元杂剧剧本。简名《竹坞听琴》。石子章作。剧述郑礼部之女郑彩鸾,自幼与秦工部之子秦修然指腹为婚。后因父母双亡,长久不通音信。因官府榜示民间女子限嫁,彩鸾急迫无计,只好投奔姑母郑道姑落发为尼。秦修然亦因父母双亡,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