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古弼传

古弼,代地人,从小就忠实、谨慎,擅长骑马、射箭。起初,他当猎郎,在门下省奏事时,以机敏正直得到称誉。明元帝为嘉奖他正直而有用,便以笔譬直,赐名“笔”,后来才改名为弼,意思是他有辅佐之才。皇帝派他掌管西部,与刘洁等人分管机要,向皇帝奏百事。

  太武帝即位后,古弼因功被拜为立节将军,赐爵为灵寿侯。历任侍中、吏部尚书,主管南部奏事。后来古弼征伐冯弘,冯弘要去投奔高丽,高丽派来了救兵,救兵来到,冯弘便跟随他们前往,并让妇女穿着盔甲藏在军队中间,他的精锐士卒和高丽军队在外面。古弼的部将高苟子攻打冯弘及高丽军队。当时古弼喝醉了酒,拔刀制止了高苟子,使得冯弘能够逃到高丽。太武帝十分生气,将古弼罢黜为广夏门兵卒。后来又任侍中,和尚书李顺一起出使凉州。古弼赐爵建兴公,镇守长安,很有威名。当商议征伐凉州时,古弼和李顺都说凉州缺乏粮草,不适宜远征,但太武帝不听他们的意见,攻下姑臧后,就有些讨厌古弼,但因古弼有将略,才没责备他。

  宋将裴方明攻下仇池,立杨玄的庶子保炽为首领。于是朝廷给古弼假持节,统率陇右诸军讨伐裴方明,平定了仇池。不久,诸氐又推举杨文德当主帅,包围仇池。古弼攻打他们,解了仇池之围,杨文德逃到汉川。这时东道将领皮豹子听说仇池已经解围,商议回兵。古弼派人对他说:“如果要班师回去,众寇又会来到,再发动进攻就困难了。不出秋冬,南方的敌人也必定会来,以逸待劳这是百胜之策。”皮豹子就没有行动。太武帝得知此事,说:“古弼说的是长久之策啊,制服南秦,古弼的计谋最多。”

  景穆帝总揽国家大权后,召古弼为东宫四辅,与宜都王穆寿一起参议政事,后来他又升任为南书令,虽然政务繁忙,但古弼一直不停止读书,他品德端正,行动谨慎,严守机密,从不对外说朝廷内部的事情。他功名和张黎相同,但不及张黎廉洁。

  上谷地区有人给皇帝上书,说皇家的园林和猎场所占的土地太多,使许多百姓没有田产,应当将园林、猎场减去大半,分赐给穷苦的人。古弼入朝想向皇帝陈奏,皇帝正和给事中刘树下棋,心不在听政事上。古弼在旁边坐了很久,得不到机会说此事,就站了起来,在皇帝面前揪住刘树的头,把他拉下床,用手扯住他的耳朵,用拳打他的背,说“:朝廷不理政事,是你的罪过!”皇帝的脸色都变了,放下棋子,说:“不听奏事,是我的过错,刘树有什么罪!放了他吧!”古弼把上谷人上书一事告诉皇帝。皇帝惊奇古弼的正直,全部批准了他的奏状,把田分给了百姓。古弼说:“为臣的在君王面前逞强,不是没有罪啊!”于是他到公车令那里,脱帽光脚,自责请罪。皇帝说“:你穿戴好鞋帽吧。我听说筑社的人,艰难地把社坛筑起,又恭恭敬敬地去侍奉社神,神就给他赐福,那么你又有什么罪呢?从今以后只要对社稷有利,对国对民有益的事,虽然鲁莽不合规定,你只管去做,不必顾虑。”

  太武帝大阅兵,准备到河西打猎,古弼留守。皇帝下诏让把壮马给骑士,而古弼却让人给弱马,太武帝大怒说:“尖头奴,竟敢和我计较,等我回京,先杀了这个奴才!”古弼头尖,太武帝常叫他笔头,当时人称他为笔公。古弼的下属十分害怕,古弼告诉他们说:“我认为侍奉君王打猎,让他们游玩得不痛快,这罪小。而不准备,不防范,让敌寇随意自由侵入,这罪就大了。现在北狄很强盛,南方的敌人也没消灭,他们十分狡猾,都在窥伺我们的边境,这就是我忧虑的。所以挑选肥马,以备军用,是为了防备不测的远虑。如果能使国家有利,我能怕死吗?明主是可以用道理来说服的。”太武帝听了这些话,感叹地说:“有这样的大臣,真是国家之宝啊!”他赐给古弼一套衣服、两匹马、十头鹿。后来皇帝的车驾到山北打猎,捕到几千头麋鹿,下诏书让发来五十辆牛车。不久皇帝又对跟从的人说“:笔公肯定不给,你们不如用马运跑得快呀!”于是返回。走了一百多里,古弼的奏表便到了,表中说:“如今秋谷已黄,麻菽遍野,猪鹿偷吃,鸟雁侵害,风波损耗,每天加倍。请赐稍得缓行,以便收载粮食。”太武帝对左右说“:笔公果然像我预料的那样,真是社稷之臣啊!”

  起初,杨难当来归附时,皇帝下诏让古弼把杨家子弟都送进京城。杨玄的小儿子文德,用黄金三十两贿赂古弼,古弼收了金子也收了文德。但他对文德无礼,因此文德又逃到宋国。太武帝因古弼正直,有战功,因此没有加罪和责罚。太武帝去世,吴王立,任命古弼为司徒。文成帝即位,古弼和张黎都因参议政事不合皇帝心意,二人都被罢免。于是,多有抱怨和不满的言论,他的家人上告说,古弼在家用巫觋来诅咒朝廷。于是古弼、张黎全被杀害。当时人们认为他们实在是冤枉。

猜你喜欢
  卷三十三·中山·佚名
  卷十五·舒赫德
  资治通鉴后编卷十三·徐乾学
  卷四十四·宋·蒋一葵
  卷之二百二十·佚名
  卷之四百三十·佚名
  卷之三百七十七·佚名
  一○七一 户部为知照承办《开国方略》等书逾限未竣之总裁等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佚名
  卷四十二 张周赵任申屠传 第十二·班固
  萧[王禹]传·刘昫
  第四章养赡租·佚名
  卷一百二·雍正
  卷一百二十五之八·雍正
  第三节 儒、玄、佛思想转移·吕思勉
  164.段秀实不怕强暴·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丙戌三十二首·许南英

    丙戌(光绪十二年、一八八六)沪上雨夜夜静雨初息,更阑烛未灰;乡园沧海外,移入梦中来。沪上除夕拨火围炉坐,今宵漏倍长;耐寒因守岁,拚醉复添浆。且喜灯花艳,旋听爆竹忙。叠笺呵冻笔,春帖舄双行。沪上元旦笙歌黄歇浦,孤客此迎春!风雪

  • 第一折·李寿卿

    (卜儿同旦柳翠土,云)老身张氏。今年是夫主老柳十周年,准备下斋食,众师父每敢待来也。(长老同众行者上,诗云)寂寞萧条僧世界,清虚冷淡佛家风。万相观时空是色,一灵去后色还空。贫僧乃显孝寺住持的便是。柳妈妈,老僧与众僧都

  • ●蕃夷部·张楚金

      翰苑卷第一   张楚金撰   雍公叡注   蕃夷部   匈奴    乌桓    鲜卑    夫余   三韩    高丽    新罗    百济   肃慎    倭国    南蛮    西南夷   两越 

  • 卷二十八·张九成

    钦定四库全书孟子传卷二十八宋 张九成 撰告子章句下任人有问屋庐子曰礼与食孰重曰礼重色与礼孰重曰礼重曰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则得食必以礼乎亲迎则不得妻不亲迎则得妻必亲迎乎屋庐子不能对明日之邹以告孟子孟

  • 卷一百六十四·杨士奇

    永乐十三年夏五月丁酉朔日有食之○辛丑○端午节 上御东苑观击球射柳赐文武群臣钞有差文武进诗者加赐酒帛○癸卯○复赵仪河南布政司右参政仪尝坐事降镇西卫经历至是以其才而复之 升镇西卫指挥同知赵得为河南都指挥佥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六·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四十四景泰四年二月戊子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以山东河南北直隶水灾命刑部尚书薛希琏都察院右都御史王暹分祭东岳泰山及境内应祀河渎诸神○敕保定侯梁珤得湖广巡抚等官奏近日五开清浪等处地方俱有苖贼

  • 卷之五百五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十国春秋卷九十二·吴任臣

    检讨呉任臣撰闽三景宗本纪景宗名曦初名延羲太祖第二十八子也【五代史曰王审知少子】先是被幽私第时有白烟一穗忽起庭石之上逾时方散延羲惧宻召天师陈守元禳之守元曰未必不为嘉兆也【陈鸣鹤闽中考云延羲故宅即今庆城寺

  • 顺宗本纪·欧阳修

    顺宗,名诵,德宗的长子。母亲是昭德皇后王氏。最初封为宣城郡王,大历十四年(779)六月,晋封为宣王。十二月十九日,被立为皇太子。顺宗为人宽厚仁爱,好学技艺,擅长隶书,对师傅重礼,见到师傅就先叩拜。随从德宗赴奉天,常常手执弓箭

  • 王稚登传·张廷玉

    王稚登,字伯谷,长洲人。四岁就能对句,六岁会写碑文大字,十岁能做诗,长大更是声名大振。嘉靖末年游于京师,客居于大学士袁炜家中,炜命诸有才华的人以紫牡丹为题赋诗,都不满意。稚登写了一首,寓意新颖,词句动人。炜对那些才子说:“

  • 卷五十六·佚名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礼部志稿>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五十六明 俞汝楫 编列传侍郎王直王直字行俭江西泰和县人永乐甲申进士选为翰林庶吉士授修撰成祖巡幸北京仁宗监国翰林留黄淮杨士奇与直三人辅导及来北京与修

  • 汉制攷巻三·王应麟

    宋 王应麟 撰仪礼士冠礼所卦者注所以画地记爻 疏筮法依七八九六之爻而记之但古用木画地今则用钱以三少为重钱重钱则九也三多为交钱交钱则六也两多一少为单钱单钱则七也两少一多为折钱折钱则八也案少牢云卦者在左坐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七十一·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一 洪武五年春正月己酉朔,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命妇朝皇后于坤宁宫,锡宴。 庚戌,并河南左、右二卫为河南卫指挥使司,以余兵二千六百七十人置陕州守御千户所。 日中有黑子。 胡兵寇汾州,大同

  • 昔者先王未有宫室①·戴圣

    ——圣人的能耐有多大【原文】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尽营窟(2),夏则居橧巢(3)。未有火化(4),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5)。未有麻丝,衣其羽皮。后圣有作,然后修火之利。范金(6),合土(7),以为台榭、宫

  • 杂阿含经卷第十七·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杂因诵第三品之五(四五六)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光界.净界.无量空入处界.无量识入处界.无所有入处界.非想非非想入处界.有灭界。时。有异比丘从座起。整衣服

  • 卷第十·佚名

    正源略集卷第十 维扬嗣祖沙门(宝轮际源高旻了贞)辑 天台国清 达珍 编 南岳下三十六世 丈雪醉禅师法嗣(二人) 青城凤林竹浪生禅师 至节上堂。机轮转处。草木扬眉。坐断当阳。乾坤失色。语其动也。徧周法界。语其静

  • 卷第十·佚名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第十 宋池州报恩光孝禅寺沙门法应 集元绍兴天衣万寿禅寺沙门普会续集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三世之一(南岳下第二世之一) 洪州百丈山怀海大智禅师。(嗣马祖)再参马祖。祖於禅床角。取拂子示之。师曰

  • 白话隋书·魏徵

    《隋书》,纪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八十五卷。其中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唐魏徵等撰。贞观十年(636)成书。记隋文帝开皇元年(581)至炀帝大业十四年(618)三十八年历史。其《五代史志》三十卷,唐长孙无忌等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