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二

△出现光明会第十一之三如来已尽於生际,大悲普覆诸世间。法王最胜人中尊,愿说何缘现微笑。无量无边大菩萨,并馀威德诸天众。

悉於空中持妙盖,而此大地皆振动。谁於往昔如来所,长夜修行诸善法。平等悦意大悲尊,愿说何缘现微笑。谁於往昔供诸佛,得闻此法生欢喜。

导师最胜人中尊,愿说何缘现微笑。世尊音声悦众意,犹如雁王声美妙。自然无量音和雅,愿说何故放斯光。无量俱胝讽颂言,劝赞悦可相应语。

拘抧罗声殊胜类,愿说何故放斯光。雷鼓深远说法声,普闻无边千亿界。慈心粗言或软语,何故现斯金色光。了生无生尽无尽,知眼性离无来去。

为世照明甘露灭,何故现斯金色光。知眼起作常空寂,无去无来无住处。犹如阳炎水泡沫,示现微笑何因缘。如是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并触法。

乃至音声及名等,当知一切亦复然。金刚常身不坏身,具足百千殊胜相。体无机关而运动,愿说微笑何因缘。髀膊佣满足跟长,腹相不现如师子。

脐深妙好腰圆满,愿说微笑何因缘。金色净身离尘垢,一一众毛绀青色。右旋上靡香芬馥,愿说微笑何因缘。妙身圆满常安住,犹如尼拘陀树王。

一切功德以庄严,音声悦众令欣乐。修臂佣圆肩妙好,项约圆满螺文现。游步无边百千刹,示诸众生邪正道。齿白无垢如珂雪,舌相广长周覆面。

师子颊辅鼻脩直,皆从方便净心生。优钵罗香从口出,栴檀香气遍於身。已於往昔广修慈,清净意乐常相续。如来足下善安平,随所履地无窊曲。

犹如师子象王步,超过一切诸世间。千辐轮相妙端严,殊胜光文常炳著。所行善利诸群品,见者皆生净信心。一指能出百千光,普照无边诸佛刹。

往昔勤修众善行,获此种种相庄严。成就色身无等伦,面相端严最殊胜。神变利益诸世间,愿说何缘现微笑。膊佣平正如鹿王,身不低屈犹师子。

出与为世作灯明,愿说何缘现微笑。马王隐相无尘染,掌中平满手过膝。希有最胜人师子,愿说微笑何因缘。从身出现无边光,妙色寂静而恒照。

其心清净常相续,演说无边诸契经。非彼安住断常人,所能净修如是法。若能舍离诸边见,速成如来清净身。天鼓雲雷声远震,迦兰陀鸿响清彻。

天乐音声千万种,愿说何故现斯光。导师一音演说法,令诸毁戒断相续。如来所说妙言音,皆是甚深希有法。牛王眉间白毫相,遍至百千诸佛刹。

妙眼犹如绀青色,顶相空天无能见。齿白齐密具四十,犹如清净颇胝宝。皆从无量善业生,愿说何缘现微笑。如来圆满功德身,成就无边微妙色。

出现希有净光明,愿说何缘现微笑。大悲最胜两足尊,了达众生心志乐。已得无碍妙辩才,愿说何缘现微笑。如来已到於彼岸,具足三明及六通。

示现无边清净光,愿说何缘现微笑。佛於往昔无量劫,供养百千诸世尊,如是因果不败亡,愿说何缘现微笑。佛於往昔无量劫,安住微妙诸等持。

知眼生边及尽边,愿说何缘现微笑。过去未来现在世,导师於彼悉能了。净智无碍不思议,愿说何缘现微笑。尔时世尊,於大众中。以金色手。摩月光顶。而说偈言:

童子谛听,吾今付汝,此菩提法。出现光经,於後恶世,法欲灭时。当为众生,开示演说,我以佛眼。见未来世,於是微妙,甚深经典。

若乐不乐,皆悉了知,若有众生。志求佛道,常念诸佛,当授此经。若坏净信,乐於愦闹,长夜惛睡。不乐斯经,於我法中,虽得出家。

於涅槃法,不生欣乐,如是痴人。虚食信施,闻有为法,多诸过患。犹著世间,不生惊怖,如是痴人。智者呵责,虽服法衣,而无智慧。

牟尼诸说,真实之言,无智若闻。不能信受,如是愚人,勿与同止。若有得闻,此殊胜法,不生欢喜。爱乐之心,如是等人,我所呵责。

虽得人身,则为空过,若有得闻。此甚深法,能生欢喜,爱乐之心。是人已曾,值遇诸佛,决定当得。无上菩提,若人愚痴,恶见所害。

断於慧命,远离菩提,是故应当。舍恶知识,亲近恭敬,明慧之人。一切世间,无量过患,众生常没。三恶趣中,皆从痴恶,因缘所起。

随惑流转,不得自在,弃舍正法。行於非法,是故当离,愚小之人。犹如御者,自折其轴,既作恶业。生地狱中,口出恶言,恒自伤害。

如持利斧,自伐其身,不知诸法。因缘所造,随业受报,无能救者,亲近世仙,以为善友,而便自谓。修习於空,已证无为,生断灭见。

如身器破,心亦随灭,多所乐说。绮饰言辞,於此味著,终无义利。虽为毒蛇,之所螫害,终不令人。堕於恶趣,愚者说法,坏人善根。

令无量众,堕於地狱,汝等大众。应当观察,如是童子,今在我前。往昔已曾,供养无量,恒河沙数。诸佛世尊,坚固修行,求无上智。

心不依止,一切诸有,知眼生边。毕竟清净,离诸戏论,无所染著。为欲利益,无量众生,演说无上。现光经典,愚人不能,修学是法。

於修行者,见其过失,是故应舍。愚痴之人,不应亲近,修学是法。愚痴之人,乐於诤论,不能勤修。无诤论行,彼诸人等,无如理心。

是故不应,恭敬称赞,愚痴之人。懈怠赖惰,常行不善,身语意业。无有净戒,智慧多闻,常思欲境。乐於愦闹,汝等应观,如是愚人。

种族及身,皆悉鄙恶,瞋恚佷戾。形貌鬼陋,设生善处,身常下劣。执著我相,迷於真理,无有智慧。分别语言,闻性空法,不生爱乐。

如来世尊,久已远离,一切世间。语言戏论,凡夫於此,深生染著。尽其寿命,不能了知,虽赞持戒。不修梵行,口说於法,身行非法。

自说是律,常行非律,佛教弟子。著坏色衣,破戒之人,而披此服。增长憍慢,放逸之心,所食信施。如吞猛火,既舍居家,无五欲乐。

又於佛法,无胜妙乐,乐於杂行。不离二边,所有意乐,皆不清净。如是愚人,处在大众,犹如野干。入师子群,虽说如是,寂静之法。

不能了知,真实空义,为众称赞。生贡高心,不念大师,惭愧谦下。受不净物,如得摩尼,欢喜执持。心无暂舍,是辈下劣,虽复出家。

守护威仪,执持衣钵,但有形像。无实智慧,虽复剃发,不舍恶心。堕於倒见,非沙门法,退失寂静。涅槃之道,亦无沙门,所证之果。

无明烦恼,不灭微尘,游行聚落。自称寂静,愚人无智,不知正趣。心所乐欲,皆为不善,因利养故。住阿兰若,不为修习,涅槃之因。

惛沈喜睡,但念安身,常乐修行。如是等事,虽住兰若,经历多年。以倒见故,失涅槃道,终不能得。沙门道果,毁破正见,违犯禁戒。

爱好衣服,庄严其身,於诸欲乐。常生爱染,若入城邑,现憍慢相。放纵身业,不住威仪,或入城邑。游行自说,彼阿兰若,山窟之中。

汝等当知,是我所住,徐行低视。进止安庠,发言诡异,现罗汉相。令白衣众,咸相谓言,兰若比丘。是真圣者,或复在彼,阿兰若处。

见有人来,即便指示,我於是处。昼夜经行,或施软草,宴坐之所。或入聚落,诣白衣家,诈现殷勤。问讯安隐,说於世俗,王贼之事。

或以染心,於女人前,种种方便。自赞其德,我能为世,作大福田。我舍王位,出家修道,宫人采女。皆悉生天,彼人闻已,益加恭敬。

衣服饮食,种种供养,大德哀愍。数来我所,贪著美味,不知过患。为魔得便,如龟堕网,於兰若众。矜高利养,轻毁诽谤,精进比丘。

心迷名利,转生贪著,为活命故。常行欺诳,增长身语,不善之业。若有施主,净心供养,由懈怠故。损减其福,如是愚人,常生恶欲。

於此空法,无顺忍心。若於我法中,能离如是过。勤修不放逸,得此法非难。於利与非利,称讥苦乐等。

世法不能动,得此法非难。观身不净想,诸蕴疮疣想。受食涂疮想,得此法非难。虽受好衣服,亦不生憍慢。

为遮惭耻故,得此法非难。不矜持色力,於食无贪著。为存寿命故,得此法非难。了知诸有空,於欲无取舍。

常修空寂行,得此法非难。去一由旬山,独坐修禅定。观有为无我,得此法非难。观眼尽生边,及眼流转相。

勤修眼净道,得此法非难。耳鼻舌身心,色声香味触。乃至音声名,一切皆如是,如是未来世,无量诸比丘,

精勤懈怠者,一切皆应了。彼遇善恶友,修习不修习。生信及不信,一切皆应了。彼遇善恶友,於诸根尽道。

修习不修习,一切皆应了。若爱乐菩提,或一二三月。後时还退失,一切皆应了。若人闻此法,能生爱乐心。

设令时退失,还得於净信。若人闻此法,不能离放逸。便生是念言,此经非佛说。若人闻此法,为魔所摄持。

初虽起信心,後则还弃舍。於法无欣乐,虚空求名利。游行於聚落,赞说陀罗尼。三昧总持光,彼实不能了。

缠缚於五欲,贪求诸世业。以分别言说,诽谤修空者,无有念慧心,尽寿为空过。愚人舍空法,是则为破戒。

当堕阿鼻狱,终不得生天。若於一刹那,造立於千塔。不如闻是经,受持四句偈。以百千华鬘,供养於佛塔。

不如闻是经,思惟四句偈。若人造宝塔,其数如恒沙。不如刹那顷,思惟於此经。於百亿佛刹,散华以供养。

不如刹那顷,思惟於此经。袈裟百万亿,奉施於诸佛。不如刹那顷,思惟於此经。佛眼胜清净,无所不知见。

若爱乐此经,当得如来眼。过去无数劫,有佛名然灯。我为摩纳仙,持华来供养。便记我成佛,号释迦牟尼。

当坐於道场,演说此经典。汝时为童子,闻我得受记。欢喜生净心,合掌而发愿。若摩纳成佛,我当助宣化。

乃至灭度後,护持於法藏。如彼然灯佛,所说现光经。摩纳与童子,尔时俱听受。我曾於往昔,以优钵罗华。

供养於彼佛,汝时在此会。即发如是愿,於我末法中。受持此经典,广宣说流布。若有闻是法,心不生瞋恚。

能受持读诵,是名善丈夫。汝当於後世,持此难闻法。广为诸众生,分别其义趣。我亦於过去,正法欲灭时。

持此现光经,广为众生说。愚人不勤修,於此生诽谤。我虽闻此言,亦不生瞋恚。我常修忍力,饶益诸世间。

由忍力成就,相好庄严身。童子汝当观,佛身妙圆满。金色最清净,皆从忍力生。我足指按地,震动无边刹。

众生不颠坠,皆从忍力生。我从一毛孔,出百千光明。清净照一切,皆由胜忍力。罗刹甚可畏,吸人精气者,

常慈心敬我,皆由胜忍力。我所有眷属,善能调伏心。尊重於如来,皆由胜忍力。百千诸音乐,遍於大众中。

称赞佛功德,皆由胜忍力。百千诸龙王,瞋毒甚可畏。见佛生欢喜,皆由胜忍力。罗叉夜叉等,持百千华鬘。

悉来供养我,皆由胜忍力。无量百千刹,现在诸如来。称赞我功德,皆由胜忍力。八千鸠槃荼,及阿吒嚩迦。

散华供养我,皆由胜忍力。六十百俱胝,诸夜叉王等。悉来供养我,皆由胜忍力。复有千龙王,摩那娑伽等。

赤真珠奉我,皆由胜忍力。百千兜牟卢,及与尸弃毗。音乐供养我,皆由胜忍力。百千鸠槃荼,毗卢释迦等。

香华供养我,皆由胜忍力。持大地龙王,示现於半身。合掌恭敬我,皆由胜忍力。有百千俱胝,无身罗怙等。

净心供养我,皆由胜忍力。童子汝当观,如来光所照。离苦得安乐,皆由胜忍力。百千三暮多,风天遍虚空。

雨香供养我,皆由胜忍力。百千诸天众,散天华供养。悉舍诸爱著,亲近於如来。汝观佛神通,所说施戒声。

周闻於一切,皆由胜忍力。演说蕴界声,及四谛音声。周闻於一切,皆由胜忍力。由我神通力,闻空中演说。

眼尽边寂静,生边亦复然。由我神通力,闻空中演说。眼从因缘生,无来亦无去。由我神通力,闻空中演说。

眼观察寂静,诸佛由是生。由我神通力,闻空中演说。眼尽边寂静,诸佛由是生。由我神通力,闻空中演说。

眼边际寂静,诸佛由是生。由我神通力,闻空中演说。眼生边寂静,诸佛由是生。由我神通力,闻空中演说。

眼流转寂静,诸佛由是生。由我神通力,闻空中演说。眼无生寂静,诸佛由是生。由我神通力,闻空中演说。

眼寂灭寂静,诸佛由是生。耳鼻舌身心,色声香味触。乃至音声名,一切皆如是,贪瞋痴忿覆,嫉妒及谄诳。

贡高憍慢等,广说亦复然。

尔时月光童子,闻说如是最胜之法。欢喜合掌而白佛言:世尊,我於明日欲请如来并诸大众。唯愿哀愍而受我食。尔时世尊知彼童子意乐清净。亦知饶益无量众生。起大慈心默然受请。是时童子即从坐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欢喜还家。与其眷属及诸天龙夜叉罗刹鸠槃荼等。皆共严饰王舍大城。於四衢道张施采幔。其幔高广普覆一切。金绳交络珠缨垂布。师子幡带金药钩鬘。百千万种而校饰之。复有宝华其色殊特。丛厕错糅以为华鬘。薝卜迦华鬘目真邻陀华鬘。如是种种无量无数。於宝帐间周匝垂下。普遍大会一切庄严。又於其下敷诸床座。烧众宝香。毕力迦香。都摩遮香。栴檀郁金清净悦意。如是种种和合妙香。而为供养。复以香水遍洒街道。杂华覆地处处充满。尔时诸天童女。阿修罗女。摩睺罗女。其数无量心生欢喜。为欲成就菩提因故。俱来严饰最胜大城。月光童子知是城中普遍严净。食时已到前白佛言:愿为利益诸众生故。入是城。尔时如来。与其大众前入城门。当下足时。城中大地普皆震动。周遍十方百千亿刹。悉亦震动。於是时中。盲者能视。苦者得乐。聋者能听。色下劣者得妙好色。无财物者而得财物。无子得子。无衣得衣。无金宝者得诸金宝。无亲属者得诸亲属。若乏一切严身具者,普皆令得严身之具。复有诸鸟拘抧罗鸟鹦鹉孔雀。舍利迦罗。是诸众鸟。见如来已,生欢喜心出胜妙音。闻是音者能令意悦。如来复以神通之力。化作无量薝卜迦树。百千众生持彼净华并馀妙香。散佛供养。复有百千阿修罗女摩醯首罗。持赤真珠及栴檀末。於如来上欢喜奉散。阿修罗众及馀诸天。执持宝盖。皆是黄金白银之所校饰。於虚空中覆如来上。世尊复以神变之力。化作无量栴檀香树。百千金刚树。宝器衣服。如是等树无量无边。珍宝庄严华叶繁茂。一切众生福德之果而共成熟。微风吹动最胜妙香。流溢普遍无量佛土。百千众生俱持散佛。如是无量情与非情。皆是如来神通道力之所变化。若有希求以神变故。随彼意乐悉令充足。佛入城时一切大众。於虚空中闻殊妙声。其声演畅不可思议。亦复不知彼从何出。以百千颂宣说诸法。

尔时世尊方入城,空中有声如是说。了贪尽边常空寂,证其实性得菩提。尔时世尊方入城,空中有声如是说。了贪生边常空寂,证其实性得菩提。

尔时世尊方入城,空中有声如是说。了贪边际常空寂,证其实性得菩提。尔时世尊方入城,空中有声如是说。了贪寂静常空寂,证其实性得菩提。

尔时世尊方入城,空中有声如是说。了贪流转常空寂,证其实性得菩提。尔时世尊方入城,空中有声如是说。了贪无有常空寂,证其实性得菩提。

尔时世尊方入城,空中有声如是说。了贪无生常空寂,证其实性得菩提。尔时世尊方入城,空中有声如是说。了贪寂灭常空寂,证其实性得菩提。

瞋痴忿覆并嫉诳,谄曲贡高憍慢忧。苦集灭道及有情,童男童女并妇女。丈夫养育兼六根,六尘四大性事物。世间苦蕴界世生,音声名等亦如是,

法王演说微妙音,一切众生悉欢喜。诸天世人共闻已,乐欲住於如来乘。尔时世尊方入城,空中有声如是说。佛於施力深爱乐,由施力故证菩提。

尔时世尊方入城,空中有声如是说。佛於净戒深爱乐,由净戒力证菩提。尔时世尊方入城,空中有声如是说。佛於忍辱深爱乐,由忍辱力证菩提。

尔时世尊方入城,空中有声如是说。佛於精进深爱乐,由精进力证菩提。尔时世尊方入城,空中有声如是说。佛於禅定深爱乐,由禅定力证菩提。

尔时世尊方入城,空中有声如是说。佛於智慧深爱乐,由智慧力证菩提。神通福德智住力,方便色力名称力。业因缘友净信闻,施相应力寂静力。

调伏实际谛善力,所畏欢喜利爱乐。慈悲喜舍忍无恼,空无相等亦如是,十力圣主天中尊,功德名闻无等量。当入胜城初下足,广为饶益诸众生。

昔於三有修净业,增长诸天众善行。一切世间普宗仰,闻我此说咸欢喜。如来入城当下足,城邑大地皆震动。咸睹世尊清净光,靡不渴仰生欣跃。

世尊入城广饶益,人天大众心欢喜。地及空行三有中,皆叹如来善安乐。世尊足轮初按地,净光普照未曾有。善马城中出妙声,众鸟於空亦欢喜。

复有清净女人众,手足环钏及婴鬘。如是种种宝庄严,不击自生微妙响。各各互来相庆美,同声共叹胜吉祥。聋盲残缺得诸根,皆是如来殊胜果。

世尊入城咸庆悦,天人散华以供养。普遍空中出妙声,无量诸天大欢喜。复有失念诸众生,狂乱已除相庆慰。女人怀妊生忧惧,蒙光离苦得安乐。

或有惭愧诸男女,为说离於垢染法。皆生欢喜清净心,顶礼最胜牟尼足。或求如来无上道,或求菩萨声闻乘。犹入最胜栴檀城,瞻仰尊容自欣庆。

佛慧善了於他行,随顺世间作饶益。殊胜法财与菩萨,上妙珍宝施众生。世尊当入城,空中如是说。若爱眼尽边,於佛能尊重。

世尊当入城,空中如是说。若爱眼尽边,於佛生净信。若爱眼尽边,得佛不坏信。於净信相续,由观眼尽边。

若爱眼尽边,得法不坏信。於净信相续,由观眼尽边。若爱眼尽边,得僧不坏信。於净信相续,由观眼尽边。

若爱眼尽边,得戒无取著。於净戒相续,由观眼尽边。若爱眼尽边,离恶趣贪欲。舍离贪相续,由观眼尽边。

若爱眼尽边,离恶趣瞋恚。舍离瞋相续,由观眼尽边。若爱眼尽边,离恶趣愚痴。舍离痴相续,由观眼尽边。

若爱眼尽边,则住菩提智。菩提智相续,由观眼尽边。乃至眼生边,边际及流转。寂静并无有,无生将寂灭。

如是等诸门,皆同眼尽说。若爱眼尽边,彼常无疑惑。以无疑惑故,即得佛神通。若爱眼生边,彼常无疑惑。

以无疑惑故,即得佛神通。若爱眼边际,彼常无疑惑。以无疑惑故,即得佛神通。若爱眼流转,彼常无疑惑。

以无疑惑故,即得佛神通。若爱眼寂静,彼常无疑惑。以无疑惑故,即得佛神通。若爱眼无生,彼常无疑惑。

以无疑惑故,即得佛神通。若爱眼无有,彼常无疑惑。以无疑惑故,即得佛神通。若爱眼寂灭,彼常无疑惑。

以无疑惑故,即得佛神通。耳鼻舌身心,色声香味触。乃至音声名,一切皆如是,知眼生无边,发起无边智。

以智无边故,说此法亦然。知眼尽无边,於眼无障碍。以无障碍故,得佛无碍智。耳鼻舌身心,色声香味触。

乃至音声名,一切皆如是,世尊入城时,百千众生类。闻空声说法,於佛德无疑。或虽起贪欲,於佛智不坏。

或有起贪欲,退失佛功德。或虽起贪欲,而求无上智。勤修不共法,不乐声闻乘。愚人修习禅,乐於禅定乐。

便起增上慢,谓得沙门果。愚人修习禅,无眼尽边智。设於百千劫,彼终无解脱。一切受生者,於中皆染著。

若了生性空,所见常清净。若复修四禅,无眼尽边智。设经百千劫,於禅不清净。若证於等引,无证尽边智。

不知证尽故,常行於证漏。若执著於想,无想尽边智。不知想尽故,常行於想漏。若乐著世间,无世尽边智。

不知世尽故,常行於世漏。若住有漏心,无心尽边智。不知心尽故,常行於心漏。若住有漏法,无法尽边智。

不知法尽故,常行於法漏。若具头陀法,无眼尽边智。不知眼尽故,非实头陀者,虽著坏色衣,无眼尽边智。

不知眼尽故,非实应法服。虽生贵族家,无眼尽边智。不知眼尽故,彼非家清净。虽多畜眷属,无眼尽边智。

速堕恶趣中,眷属无能救。虽善声明论,无眼尽边智。不知眼尽边,非达声明者,虽善诸工巧,无眼尽边智。

不知眼尽故,彼非工巧者,虽於多问难,一字广分别。无眼尽边智,彼非随义说。虽学智者说,不知密非密。

无眼尽边智,於法无所得。虽了种种言,世论及诸法。无眼尽边智,如坠险攀藤。虽善於声明,推步吉凶相。

及文字音韵,读诵皆穷了。不知眼尽边,彼等终无智。虽明女人相,邪语令迷惑。按摩蠲劳法,秘密之幻术。

不知眼尽边,彼等终无智。虽演说百宗,一字无遗失。不知眼尽边,所说终无义。如是眼生边,边际与流转。

乃至於寂灭,当知亦复然。耳鼻舌身心,色声香味触。乃至音声名,一切皆如是,虽读诵声论,而悉了其义。

不知眼尽边,彼终为下劣。虽诵四围陀,及咒皆通利。不知眼尽边,彼终为下劣。如是眼生边,边际与流转。

乃至於寂静,当知亦复然。耳鼻舌身心,色声香味触。

乃至音声名,一切皆如是。

猜你喜欢
  一集·佚名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三·圆晖
  开元释教录卷第十九(入藏录上)·智升
  林野奇禪師語錄卷第四·通奇
  先觉宗乘卷三·圆信
  法华经传记卷第五·佚名
  第一章 《玉历》之起源·佚名
  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全文·佚名
  续沩仰宗派记·太虚
  真谛译·佚名
  江西马祖道一禅师语录·马祖道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八·欧阳竟无
  佛说灌顶摩尼罗亶大神咒经卷第八·佚名
  屺山二隐禅师语录序·本谧
  明觉禅师祖英集卷第六·重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八十四·彭定求

        卷584_1 【观山灯献徐尚书】段成式   风杪影凌乱,露轻光陆离。如霞散仙掌,似烧上峨嵋。   道树千花发,扶桑九日移。因山成众像,不复藉蟠螭。   涌出多宝塔,往来飞锡僧。分明三五月,传照百千灯。   驯狖移

  • {见曾公}·佚名

    『净』【金钱花】 春禾割了播秋秧田仔犁了又犁园。厝在北山住乡村。牵牛羊放早返。日头卜落是冥昏『生』 一路行来步,不觉日落西山。恨杀英台铁心肠我为伊相牵绊,那说珠泪弹,。『生』【相思怨】正是一更时候,月挂柳枝头,

  • 张协状元·佚名

    题目张秀才应举往长安 王贫女古庙受饥寒呆小二村□调风月 莽强人大闹五鸡山第一出(末上白)【水斗调歌头】韶华催白发,光影改朱容。人生浮世,浑如萍梗逐西东。陌上争红紫,窗外莺啼燕语,花落满庭空。世态只如此,何用苦匆匆

  • 总目·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御定全唐诗録总目     总集类卷一太宗皇帝 古体诗二十八首近体诗四十九首高宗皇帝 古体诗二首中宗皇帝 近体诗二首【附】聨句诗二首明皇帝  古体诗二首近体诗十七首德宗皇帝 

  • 卷三百八 元豐三年(庚申,1080)·李焘

      起神宗元豐三年六月盡其月   九月庚申朔,知諫院蔡卞請應差除及改更事,並令封駮司關報諫院【一】。從之。(元符三年五月己卯龔夬云云,可考。)   辛酉,命翰林學士蒲宗孟、知制誥李清臣兼詳定官制。檢正中書戶房公事畢

  • ●卷二十二。诗文三·梁章钜

    ◎王昶文二首△军机处题名记军机处,盖古者知制诰之职。其制无公署,大小无专官。直庐始设于乾清门外西偏,继迁于门内,与南书房邻,复于隆宗门西供夜直者食宿。其大臣惟尚书、侍郎被宠眷尤异者,始得入,然必重以宰辅。其属例用内

  • 卷之一百九十四·佚名

    成化十五年九月甲寅朔户部奏江西府县卫所地方累岁水旱灾伤人民饥窘盗贼窃发宜为之计 上曰江西地方连年荒旱民穷盗起难保其无思患预防经国大计镇守巡视等官其加意区画赈济毋令失所○乙卯夜木星犯井宿东扇北第二星○太

  • 第十六卷 宋·缪荃孙

    无锡县重修县学记在无锡县学拓本连额高三尺六寸,广二尺三寸,正书二十八行,行三十字,字径七分。无锡县重修县学记正书四行,行二字,字径三寸半。无锡县重修县学记通天下郡县有学,县之学无颛官,令实主之。自县以债名为令者,日与簿

  • 卷之五十四·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五十四 传第三十八 车臣汗乌默客列传 乌默客喀尔喀部人姓博尔济吉特元太祖裔格哷森扎扎赉尔珲台吉之七世孙其高祖曰硕垒为喀尔喀三汗之一号车臣汗又号玛哈萨嘛谛硕垒传巴

  • 王勇传·令狐德棻

    王勇是代州武川人,原名胡仁。少年时雄武矫健,勇敢果断,善于骑马射箭,体力过人。魏永安年间,万俟丑奴等人在关陇作乱,王勇应募参军讨伐,以战功授宁朔将军、奉车都尉。又多次跟随侯莫陈悦、贺拔岳征讨,立功最多,被任命为别将。太

  • 卷二十四·张廷玉

    <經部,春秋類,欽定春秋傳說彙纂欽定四庫全書欽定春秋傳說彚纂卷二十四【辛簡王已六年】十有一年【晉厲公州蒲元年齊靈二年衛定九年蔡景十二年鄭成五年曹宣十五年陳成十九年?桓五十七年宋共九年秦桓二十五年楚共十一年

  • 德洪序言·王守仁

    德洪曰:《大学问》者,师门之教典也。学者初及门,必先以此意授,使人闻言之下,即得此心之知,无出于民彝物则之中,致知之功,不外乎修齐治平之内。学者果能实地用功,一番听受,一番亲切。师常曰:&ldquo;吾此意思有能直下承当,只此修为,

  • 大云轮请雨经卷下·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尔时世尊闻此无边庄严海云威德轮盖龙王如是请已。赞言善哉善哉汝大龙王。能请如来利益安乐一切有情。

  • 宝镜三昧本义·行策

    荆溪释 行策 述宝镜三昧者。洞山亲印於云岩而密授曹山者也。洞下诸师恐属流布。但於室中密授。以定宗旨。以防渗漏。自朱世英得之老僧。始获传於世。文有三百六十言。於中如离六爻偏正回互数语。为一篇之枢钮。然秘

  • 易学变通·曾贯

    六卷,元曾贯著。朱彝尊《经义考》载有《周易变通》,但以已佚。而《永乐大典》所录《周易》各卦,保存曾贯之说较多,标题作《易学贯通》。唯豫、随、无妄、大壮、晋、睽、蹇、中孚八卦,为《永乐大典》原缺。清《四库全

  • 文博士·老舍

    现代长篇小说。老舍著。香港作者书社1940年11月初版。内收《序》1篇 。作品初载1936年10月1 6日至1937年7月《论语》第98至115期,原题《选民》。小说描述一 位洋博士回国后的“谋事”经过。文 博士是一 位留美学生。在

  • 锻炼锻炼·赵树理

    短篇小说。赵树理著。发表于《火花》1958年8月号和《人民文学》1958年9月号。山西人民出版社1958年9月初版、10月2版;作家出版社1958年11月初版、1960年再版。收入作家出版社1959年8月出版的《1958年·短篇小说选》、

  • 百千印陀罗尼经·佚名

    全一卷。唐代实叉难陀译。又作百千印。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属杂密经,内容包括根本陀罗尼、陀罗尼心咒、随心咒等。行者若书写此经,且供奉于塔中,其功德同于造立百千之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