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尚书详解卷十三

宋 陈经 撰

伊训【商书】

此篇乃太甲即位之初年伊尹首陈伊训之书可以观古人之事君尤必谨其初也成汤以太甲属之伊尹乃受遗托孤之臣宗庙社稷之安危轻重系焉与在朝百官事体不同若周公之于成王霍光之于昭帝诸葛孔明之于后主一也矧太甲以中材庸主伊尹知之熟矣惟其纵欲未萌非心未动之初先有以警之则他日虽有纵欲然其初心善端亦终不能忘也易曰以养正圣功也书曰若生子罔不在厥初生记曰禁于未之谓豫葢养之于本然之初则易为力防之于已然之后则难为功此伊训一篇之本防也故其间有抑扬开阖一予一夺一劝一惩如言夏先后之有德则必言其子孙之弗率言成汤之所以修人纪必言汤之所以制官刑言上帝之福善必言上帝之祸不善言万之所以庆必言所以坠厥宗之由其开之也所以诱其为善之路其阖之也所以絶其为恶之萌爱君之意深矣

成汤既没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训肆命徂后

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伊尹祠于先王奉嗣王只见厥祖侯甸羣后咸在百官总已以听冡宰伊尹乃明言烈祖之成德以训于王

孔子序书曰成汤既没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训肆命徂后观此数句即春秋正始之法乾元万物资始之意也太甲太丁之子也太丁未立而卒故太甲以孙而继祖孟子曰汤崩太丁未立外丙二年仲壬四年葢太丁未立而卒外丙方年二嵗仲壬方年四嵗防主不可立则不得不以太甲继汤太史公反以外丙立二年仲壬立四年则是汤崩之后更六年而太甲始立与经不合也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伊尹祠于先王商人以年为祀叙书者孔子也周人故曰年作书者商人故曰祀元祀即逾年改元也十有二月即元祀之正月也商人以建丑为正故用十二月曷为不言正月葢商周虽用子丑之正而亦不废夏时葢夏时得四时之正孔子语顔渊曰行夏之时汉班固知此意故书汉元年冬十月人君嗣位逾年必改元此重事也当国大臣必以其事告于庙秉笔史官必以其事书于防録始终之意一年不二君故不改于柩前定位之初縁臣民之心不可旷年无君故不得于三年防毕之后此常理也先儒或谓十二月即汤崩之逾月甚失礼典之意伊尹以当国大臣主祀事故祀先王奉嗣王以只见于祖侯甸之服近王畿者也诸侯咸在百官总于天子以听冡宰之命伊尹于此时知太甲非心未萌恭敬诚恪之心未分于是明言烈祖之成德以耸动太甲使知未即位之始不可不谨而乃祖之德不敢忘也烈祖乃成汤

曰呜呼古有夏先后方懋厥德罔有天灾山川神亦莫不宁暨鸟兽鱼鼈咸若于其子孙弗率皇天降灾假手于我有命造攻自鸣条朕载自亳惟我商王布昭圣武代虐以寛兆民懐今王嗣厥德罔不在初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始于家终于四海

伊尹言烈祖之德而上及于有夏原其所自来也有夏先后禹以下少康以上方懋其德而应感之速上至于天下至于地幽及神微及万物无不各得其所何者人君者为天地万物神之主主得其人则举天地神万物无不在我德之中主不得其人则乖气感召上而天变日月薄蚀下而山崩川竭神不飨其祀鸟兽鱼鼈不安其生则皆以此德之不懋也夏之先后如此而其子孙弗率则如彼故皇天降灾于夏假手于我有命是天命汤以伐桀而非汤之自伐桀也造攻自鸣条朕载自亳造与载皆始也造攻自鸣条之役即前汤誓与桀战于鸣条之野是也桀于此而始废朕载自亳则汤于此而始兴观伊尹以我朕二字自称则知伊尹任天下之众商家无非伊尹分内之物也惟我商王布昭圣武圣武即神武不杀之谓言其除暴止乱而非事于杀戮也布昭有显然示人之意代虐以寛以寛而代夏之虐斯民释有夏之虐政而见成汤之寛恩其懐归之也信乎其出于中心悦而诚服也今王嗣厥德罔不在初葢德一也有夏先后能懋之其得福如彼而子孙不能率之其得祸又如彼我商王能布昭之其得福又如此今则此德之修在太甲之身矣太甲之嗣此德也宜如之何令其为有夏之子孙弗率欤则祸不旋踵矣故当自其初而谨之天下善恶无不原于其始开端为善则终无不善矣谨初之要莫先于爱敬孩提之童知爱其亲及其长也知敬其兄爱敬之心夫人所同但能立之者鲜立者谓常存之而勿弃也立爱自亲始立敬自长始能爱其亲敬其长推此心以不敢恶于人慢于人则爱敬之道达于天下如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其谓之始于家终于四海由近及逺由微至着之谓也

呜呼先王肇修人纪从谏弗咈先民时若居上克明为下克忠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以至于有万兹惟艰哉敷求哲人俾辅于尔后嗣

此又再推广先王之成德人纪者即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日用常行之道也此道葢未尝亡然必得圣人出而主持之则人道于是始立桀既壊其人纪则肇修之者汤之责也成汤以肇修人纪为一身之任茍吾身有丝毫之不尽则于人纪必有一毫之亏于是不自足其足必从谏而不敢咈求之今未已也又尝求之古人在昔先民有言不可不顺之惟其成汤不以已之善自足常欲兼天下之善如此则宜其无一之不尽也以之居上则能尽其明以之为下则能尽其忠以之与人则尽与人之道而不求备以之检身则尽其检身之道而若不及然明者分别善恶

忠者有事桀之小心不求备者恕以待人虽寸长必録若不及者忠以处巳虽小过不自恕由诸侯而为天子以有万其积累亦艰难矣然则汤之积累艰难也岂是利于得天下哉修人纪之道不得不然惟其得天下也甚难故其虑天下甚逺恐后世子孙未必尽如已也广求哲智之人如伊尹之俾之辅尔后嗣则先王之望后人诚切至意矣子孙其可以不副先王之望乎

制官刑儆于有位曰敢有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敢有徇于货色恒于逰畋时谓淫风敢有侮圣言逆忠直逺耆德比顽童时谓乱风惟兹三风十愆卿士有一于身家必丧君有一于身国必亡臣下不匡其刑墨具训于士

汤不惟敷求哲人以辅后嗣而已又制为在官之刑以儆在位人心无常虽未必皆然而先王不得不预为之虑风者风俗谓足以使人动化也舞歌者谓之巫风徇货色恒逰畋者谓之淫风侮圣言逆忠直逺耆德比顽童者谓之乱风前六者皆基于后之四者圣言茍有不敬之心则谓之侮矣忠直茍有不顺之心则谓之逆矣耆德者当亲近而反逺之顽童者当逺去而反亲比之有此四者则舞歌货色逰畋何惮而不为惟此三风十愆卿士有一则其家必丧邦君有一则国必亡茍有一于此则是其心有所而失其正矣有其一则数者皆具臣下谓卿士诸侯各有臣其君有一于此而臣下视之怡然不加恤者有墨刑贪以败官曰墨臣下不能正其君而反居其位是贪墨之人也具训于士自其童之时而先以此意训谕之使知人臣事君之义在于谏正此可以见古人之教常在于少小之时记曰幼子常视无诳能言学唯能食尚右手酒诰亦曰文王教诰小子有正有事自其童之中而教已行矣虽然汤制官刑以儆有位独曰臣下不匡其刑墨而卿大夫君独无刑何也曰卿士有一而丧其家诸侯之有国者有一而丧其国刑孰甚焉伊尹引此以戒太甲意谓大夫诸侯且如此则天子有天下者可知矣其谏诤之法不亦婉乎

呜呼嗣王只厥身念哉圣谟洋洋嘉言孔彰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尔惟德罔小万惟庆尔惟不德罔大坠厥宗

嗣王太甲岂可不敬其身念先王之训乎圣谟洋洋嘉言孔彰谟即言也洋洋即孔彰也自其谟之于心则洋洋广大见其忧深而思逺故也自其之于言则甚彰明而见其善恶有证也即上文三风十愆之戒是也伊尹戒嗣王于初即位之时不以已意强之而以先王之训洋洋孔彰者感之人谁独无是尊祖爱亲之心哉此又因其孝敬而发之也惟上帝不常既戒之以祖宗又戒之以天以见人主无所畏惟畏祖宗与畏天上帝之命何常之有善者降之祥不善者降之殃皆其自取之耳尔惟德罔小万惟庆尔惟不德罔大坠厥宗即申上文之意勿以小善而不为及其至则万为之胥庆勿以恶小而为之极其至则坠其宗嗣王当谨于善

尚书详解卷十三

猜你喜欢
  卷二十三 礼器第十·郑玄
  卷一三四·邱濬
  卷一百二十一·陈祥道
  卷一百四十九·山井鼎
  卷五·朱熹
  庄老与易庸·钱穆
  卷之二十九·邵经邦
  卷五百四十五·佚名
  卷三十一·佚名
  法门品第四·佚名
  菩提道次第略论卷第七·宗喀巴
  佛说碱水喻经·佚名
  我的宗教经验·太虚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佚名
  佛说优填王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郑斗焕·唐圭璋

      斗焕字丙文,号松窗。洞霄诗集有郑斗焕诗。   新荷叶   乳鸭池塘,晴波漾绿鳞鳞。宿藕根香,夏来生意还新。蚨钱小、钿花贴翠,相间萍星。一番雨过,一番暗展圆青。   鱼戏龟游,看来犹未胜情。因忆年时,垂钓曾约轻盈。

  • 吴师孟·唐圭璋

      师孟字醇翁,成都人。第进士,官至左朝议大夫。知蜀州。卒年九十。王安石当国,谓师孟同年生也,自凤州别驾擢为梓州路提举。   蜡梅香   锦里阳和,看万木凋时,早梅独秀。珍馆琼楼畔,正绛跗初吐,秾华将茂。国艳天葩,真澹伫

  • 高斋诗话 全文·曾慥

      一、荆公桃源行   荆公《桃源行》云:“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指鹿为马,乃二世事;而长城之役,①乃始皇也。又指鹿事不在望夷宫中。荆公此诗追配古人,〔惜乎用事失照管为可恨耳。〕②(《丛话》前

  • 卷九 茕斋歌诗三十四首·李白

    李太白全集 卷九茕斋歌诗三十四首 赠 二 ○ 赠嵩山焦炼师  并序 洛阳 二室凌青天,三花含紫烟。中有蓬海客,宛疑麻姑仙。道在喧莫染,迹高想已绵。时餐金鹅蕊,屡读青苔篇。八极恣游憩,九垓长周旋。下瓢酌颍水,舞鹤来伊川

  • 列传第二 文惠太子·萧子显

    文惠太子长懋,字云乔,世祖长子也。世祖年未弱冠而生太子,为太祖所爱。姿容丰润,小字白泽。宋元徽末,随世祖在郢。世祖还镇盆城拒沈攸之,使太子劳接将帅,亲侍军旅。除秘书郎,不拜。授辅国将军,迁晋熙王抚军主簿。事宁,世祖遣太子

  • 國語卷第二十一·韦昭

      越語下   1 越王句踐即位三年而欲伐吳〔一〕,范蠡進諫曰:「夫國家之事,有持盈〔二〕,有定傾〔三〕,有節事〔四〕。」王曰:「為三者,奈何?」對曰:「持盈者與天〔五〕,定傾者與人〔六〕,節事者與地〔七〕。王不問,蠡不敢言。

  • ●崇祯实录卷之五·佚名

    怀宗端皇帝(五)崇祯五年春正月己亥朔,大风霾。庚子,张可大令副总兵张焘与邵国祚川兵共三千六百人战城东,焘兵忽戴红巾反击,我兵歼焉;游击陈良谟等死之。辛丑,登州城陷。时孔有德上书孙元化,元化信其言;午刻,开门纳张焘兵三百人&m

  • 卷五十一·苏辙

    钦定四库全书古史卷五十一      宋 苏辙 撰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八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晋阳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 通鉴答问卷四·王应麟

    宋 王应麟 撰汉景帝周仁为郎中令张为廷尉错为内史或问错仁三人皆东宫旧僚景帝初政毋乃官及私昵乎曰贾生论辅翼太子惓惓于端士正人其言赵髙之傅胡亥至深至切文帝以规为瑱罔闻于行景帝在东宫其家令则学申商之

  • 中俄天津条约·佚名

    大清国大皇帝,大俄罗斯国大皇帝依木丕业拉托尔明定两国和好之道及两国利益之事另立章程十二条。大清国大皇帝钦差东阁大学士总理刑部事务桂良、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花沙纳为全权大臣;大俄罗斯国大皇帝特简承宣管带东

  • 二、中俄初次在东北的冲突·蒋廷黻

    俄人到了来那流域以后,不久就感觉粮食缺乏的大困难。他们从土人听说精奇里河流域产粮甚多,这种传说形容未免过度,好像一到外兴安的山阳就是一片乐地。俄政府于1632年在来那河的中流设立雅库次克城(Yakutsk),派有总管,俄人所

  • 卷六十七·沈廷芳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六十七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春秋左氏传昭公下经十三年楚公子弃疾节疏故诸杀不成云云【成误称】防于平州以定公位【脱于字】蔡侯庐节疏故言陈蔡皆受封于楚【言毛本误其】传费人无归【无毛本

  • 阿唎多罗陀罗尼阿噜力经·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梵在悉罗跋城给孤独园。与无量菩萨众俱。尔时观自在菩萨。于大众中从座而起。正衣服已偏袒

  • 卷第六·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六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世第一法纳息第一之五云何顶。答于佛法僧生小量信。问何故名顶。答如山顶故。谓如山顶人不久住。若无诸难便过此山。更至余山。若有诸难即还

  • 卷第三十七·佚名

    摩诃僧祇律卷第三十七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明十九僧残法之余佛住王舍城。尔时世尊制戒。不听漏心男子边取衣钵饮食疾病汤药。时树提比丘尼不取长者施衣。时偷兰难陀比丘尼语树提言。何不取此男子施。男子漏

  • 刻准提心要序·佚名

    一切菩萨之德不可思议况称七俱胝佛母乎一切总持之功不可测量况称陀罗尼之王乎故念准提王者速灭四重五逆持其神咒者顿生三昧智慧灭恶生善其用至矣哉予师伯长寿香法师信奉准提诵持神咒有年矣一日视予准提心要一册而谓曰

  • 湛然居士文集·耶律楚材

    亦称《湛然居士集》。诗文别集。元耶律楚材撰。楚材号湛然居士,故以名集。十四卷。以诗为主,仅第八、十三、十四卷收有书序碑记。书中有关西域诗六十余首,为扈从元太祖西征时所作。有《四部丛刊》影元抄本。《四库全

  • 无量寿如来观行供养仪轨·佚名

    亦称《无量寿如来念诵仪轨》,简称《无量寿仪轨》。密教仪轨经典。唐不空译。一卷。属真言、瑜伽密教仪轨,说阿弥陀念诵法。见载于中国历代大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