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尚书详解卷十二

宋 陈经 撰

汤诰【商书】

此篇大畧与前篇仲虺之诰相为表里前一篇乃仲虺释汤之疑此一篇乃成汤推广仲虺之意以布告天下所以释天下诸侯之疑昔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义士犹或非之天下既定商民不服者几四十年汤之克夏也安知天下无有懐疑而未释者天下有懐疑未释之情汤不能以一朝居于是歴举天命与桀之当伐以告之其末章之意又言吾之所以有天下者非假是为乐也震惧惊惕如不自安然凡尔有罪皆予一人之故予一人有罪皆听命于天成汤既以有罪归诸已则天下之情庶乎其少安矣

汤既黜夏命复归于亳作汤诰

王归自克夏至于亳诞告万方王曰嗟尔万方有众明听予一人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克绥厥猷惟后

汤既退夏之命复归于亳是自大坰而归也汤至大坰而仲虺作诰以释汤之疑汤之疑释矣而天下之疑未释也自大坰而归亳此汤诰之所由作也王归自克夏至于亳天下诸侯莫不来朝拱手以听汤命故汤因而诞告及于万方王曰嗟尔万方有众者劳来之之辞也明听予一人诰谓当洗心涤虑听予一人所以告汝之意与天下更始也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克绥厥猷惟后此言天生民立君之意也皇天上帝所以降善于民者天命之谓性也与民以善者天也保斯民而使之各安其善者君也若顺也顺其有常性俾之能安其道惟君之责焉民如此其可爱君之责如此其不轻岂宜肆情纵欲以居民上者乎曰衷也性也猷也其实一理也

夏王灭德作威以敷虐于尔万方百姓尔万方百姓罹其凶害弗忍荼毒并告无辜于上下神只天道福善祸淫降灾于夏以彰厥罪肆台小子将天命明威不敢赦敢用牡敢昭告于上天神后请罪有夏聿求元圣与之戮力以与尔有众请命上天孚佑下民罪人黜服天命弗僭贲若草木兆民殖

德本不可灭威本不可作灭德作威纵人欲而亡天理者也虐者威之所作也敷虐于万方百姓其残酷可知矣尔百姓罹被凶害如荼之毒苦然并告无辜于上下神只则其抑郁无所告诉穷则呼天其势然也天道福善祸淫葢其善自有得福之理淫自有取祸之理天非屑屑然福之祸之也其所感召自然而然降灾于夏以彰厥罪凡日月有薄蚀星辰有变动是皆灾异以谴戒之肆台小子将天命明威上天有命其威甚明汤则将奉之而已非汤之讨桀乃天讨之也其敢赦哉敢用牡敢昭告于上天神后请罪有夏牡者黒牡夏尚黒汤犹用夏之正朔足见汤非有意于伐夏也以牡昭然告于上天神后以问罪于桀观昭告之一言汤岂隂谋图桀利于一巳而为是欺天罔人之事哉以公议明告于天亦以公议问桀之罪天地神临之在上汤安有私心哉聿求元圣与之戮力谓得伊尹与之同力与尔有众请命葢当桀之暴虐民命皆在死所矣为有众请命使之得以更生也上天孚佑下民孚信也佑助也罪人退伏逺屏桀之奔于南巢也至此则天之助民也益信天命之福善祸淫无有差僭贲饰也粲然有文如草木之光华葢恶既去则善者获伸兆民信乎得其生殖矣

俾予一人辑宁尔家兹朕未知获戾于上下栗栗危惧若将陨于深渊凡我造邦无从匪无即慆淫各守尔典以承天休尔有善朕弗敢蔽罪当朕躬弗敢自赦惟简在上帝之心其尔万方有罪在予一人予一人有罪无以尔万方呜呼尚克时忱乃亦有终

汤奉天命伐桀矣天下之大乃使我一人为之予何

以当之哉何以见天使汤辑宁宁家即民心之归可以验之兹朕未知已得罪于上下神只乎未得罪于上下神只乎栗栗危惧栗栗者危心也如将陨坠于深渊之中此可见成汤之敬心不以天下为乐而以天下为忧常恐不能胜其任也凡我造之诸侯非常之事不可从慆慢淫过之事不可就所谓制节谨度满而不溢是也各守而典以承天休典者常行之理也非于尔典之外有所谓天休凡尔心无所愧怍心广而体胖作德而日休者天休也尔有善则朕当懋官懋赏以旌尔善而不敢蔽朕有罪则不敢以自恕当听命于天惟天有所简择焉其尔万方有罪则皆我之过何者圣人以天下为一体天下之过皆君之过君仁莫不仁有不善而非君之过哉予一人有罪则非尔万方之事成汤何其责巳甚重而责人之甚轻责巳甚厚而责人甚恕也岂非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者乎以责人之心而责已则是向也伐夏之惭皆以身任之诸侯无与焉则自今以徃尚何懐疑不安之有呜呼尚克时忱乃亦有终尔万方诸侯庶防以我言为信则当保其终读此章者当深考圣人用心与常人异天下始定岂无懐疑不安之情汤欲去其不附已者则严为之刑罚兵威天下谁敢不惟汤之从方且温言告戒惟恐其不已信其忠厚和易之心亦可想见又况常人之情功成之后志得意满圣人处之方且栗栗危惧呜呼此开基之本而创业垂统之大法也后世子孙视之祖甲之不敢侮鳏寡中宗之不敢荒宁岂非有得于危惧之心哉齐桓伯业方成而涛涂见执魏武始得荆州而遽忽张松虽以汉髙之豁达大度且曰臣之业孰与仲多其骄容德色已形见于父子兄弟之际人心之相去如此其相逺也

咎单作明居

咎单作明居先儒以咎单为汤司徒作明居民法一篇其书已亡

尚书详解卷十二

猜你喜欢
  後序·阎若璩
  卷三·刘逢禄
  春秋宗旨·王樵
  卷二十八·魏了翁
  卷十六·王昭禹
  卷四·夏良胜
  昭公·昭公十一年·左丘明
  卷八·曾国藩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第一·欧阳竟无
  提要·晁迥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四[宋刻]·惟白
  木村泰贤逝世之悼言·太虚
  大乘入楞伽经释题·太虚
  佛说十地经卷第七·佚名
  大般涅槃经疏 第十三卷·灌顶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词综》(卷九)·朱彝尊

    宋词五十六首瑞龙吟周邦彦章台路,还是一作。见?褪粉梅梢,试华桃树。愔愔坊陌一作。曲?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黯凝伫,因记个人痴小,乍窥门户。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唯有旧来秋娘,

  • 卷一百十二·列传第五十·脱脱

        完颜合达 移剌蒲阿   完颜合达,名瞻,字景山。少长兵间,习弓马,能得人死力。贞祐初,以亲卫军送岐国公主,充护卫。三年,授临潢府推官,权元帅右监军。时临潢避迁,与全、庆两州之民共壁平州。合达隶其经略使乌林

  • 卷二百五十四·列传第一百五十一·柯劭忞

      ○外国六   △西域上   西域为唐波斯、昭武九姓、吐火罗等地。唐初,大食灭波斯,其酋本阿剌比人奉谟罕默德之教,自称为哈里发,都报达,在波斯西境。至波斯东境,非哈里发所属也。或谓报达即波斯者,非也。阿剌比人游牧

  • 子路初见第十九·王肃

    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益哉也?”孔子曰:“夫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则失听。御狂马不释策,御狂马者不得释棰策也操

  • 卷十四·李心传

     官制二  干道正丞相官名本末虞雍公独相久上眷礼极厚既又以梁叔子靖重欲遂相之而无其端会易三省官名乃议以仆射之名不正欲采用汉旧制改为左右丞相令学士礼官史官讨论时干道七年十二月辛酉也先是已有旨令百官依旧制

  • 第十五回 灭西夏庸主覆宗 遭大丧新君嗣统·蔡东藩

      却说速不台班师回国,由成吉思汗接着,闻知哲别已殁,悲悼不置,便命哲别子生忽孙为千户,承袭父祀。再遣使颁谕术赤,命他就钦察以东,忽章河以北,新定各部,俱归镇治。至西北未定地方,亦须随时勘定。术赤虽曾奉谕,恰不愿再出征战,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七十九·徐乾学

    元纪二十七【起屠维大渊献正月尽上章困敦六月凡一年有竒】顺帝至正十九年春正月陈友谅遣其党王奉国率兵号二十万防信州路江东亷访使巴延巴哈迪音又自衢引兵援信及至遇奉国城东力战破走之镇南王子大圣努枢密院判官席闰

  • 第二篇 顺治康熙两朝·佚名

    ○第一章 金之俊限制满洲法金之俊,江南之吴江人也。明时,官兵部右侍郎。流贼李自成陷燕京,之俊不能死,被夹拶甚苦。迨清兵入燕京,之俊又降,仍原官。旋由尚书而为内院大臣,拜大学士。康熙元年,始以予告致仕。越八年乃卒,谥文通

  • 卷之十九·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十九传第三【附】多罗郡王奇塔特列传奇塔特逹尔汉亲王满珠习礼从子父索诺木尝偕土谢图汗奥巴等由辽河随大军征明入大安口至遵化克其城进围北京卒於军崇德四年奇塔特尚固伦端

  • 卷十八·高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纪事本末卷十八詹事府詹事高士竒撰齐桓公之伯桓公二年秋七月蔡侯郑伯防于邓始惧楚也 庄公八年初襄公立无常鲍叔牙曰君使民慢乱将作矣奉公子小白出奔莒乱作管夷吾召忽奉公子纠来奔初公孙无知虐于雍廪

  • 窦荣定传·魏徵

    窦荣定是扶风平陵人,他的父亲窦善是北周的太仆,小叔父窦炽,开皇初年任太傅。 窦荣定沉着稳健,很有气度,仪表堂堂,须髯华美,熟习弓马。 魏文帝时,做官千牛备身。 北周太祖一见他就感到奇异,授予他平东将军官职,赐给他宜君县子爵

  • 第一章 7·辜鸿铭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辜讲孔子的一位学生(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门“十哲”之一,长于“文学”,对弘扬孔子学说起了关键性作用)说:“大丈夫当如欣赏女

  • 经书新语·胡兰成

    易经西洋人每言世界上有二部最伟大的书,欧几里德的《几何学原论》与基督教的《圣经》。但是还有《易经》更在其上。印度有《梨俱吠陀》,但也不及《易经》。日本是有《古事记》。然而世界上所有基础学问,连同宗教,皆可被收

  • 卷三十四·王昭禹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详解卷三十四宋 王昭禹 撰行夫掌邦国传遽之小事媺恶而无礼者凡其使也必以旌节虽道有难而不时必达居于其国则掌行人之劳辱事焉使则介之【传张恋反遽其庶反使色吏反难乃旦反焉故书作夷郑司农读夷使为

  • 第三十五卷·佚名

    观天品之十四(三十三天之十一)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十三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见三十三天二十九地。名曼陀罗。众生何业生此天中。彼以闻慧。见有善人顺法修行。以正直心。不恼众生。实见业果。清净持戒。常乐持

  • 阿阇梨大曼荼攞灌顶仪轨·佚名

      尔时金刚手白佛言。世尊若有诸善男子善女人。入此大悲藏生大曼荼罗王三昧耶者。彼获几所福德聚如是说已。佛告金刚手言。秘密主从初发心。乃至成如来。所有福德聚。是善男子善女人福德聚。与彼正等。秘密主以此法

  • 卷第一百二十八·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二十八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大种蕴第五中大造纳息第一之二大种所造处。几有见。几无见。问何故不问几有色几无色。答彼作论者意欲尔故。随彼意欲而造论。但不违法性便不应

  • 卷二十五·彭绍升

    居士传二十五刘潘许郭陈吴传刘兴朝名经臣。不详其里居。年三十余。会东林照觉总公。始究心祖道。既而抵京师。谒慧林冲公。冲举或问雪窦如何是诸佛本源。答曰千峯寒色。言下有省。已而官洛中。就参韶山杲公。杲嘱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