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子路初见第十九

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益哉也?”孔子曰:“夫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则失听。御狂马不释策,御狂马者不得释棰策也操弓不反檠。弓不反于檠然后可持也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哉。毁仁恶仕,必近于刑。谤毁仁者憎怒士人必主于刑也君子不可不学。”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而受教。”

子路将行,辞于孔子。子曰:“赠汝以车乎?赠汝以言乎?”子路曰:“请以言。”孔子曰:“不强不达,人不以强力则不能自达不劳无功,不忠无亲,不信无复,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今而不信则无可复不恭失礼,慎此五者而矣。”子路曰:“由请终身奉之。敢问亲交取亲若何?言寡可行若何?长为善士而无犯若何?”孔子曰:“汝所问苞在五者中矣。亲交取亲,其忠也;言寡可行,其信乎;长为善士,而无犯于礼也。”

孔子为鲁司寇,见季康子,康子不悦。当为桓子非康子也孔子又见之。宰予进曰:“昔予也常闻诸夫子曰,王公不我聘则弗动,今夫子之于司寇也日少,谓在司寇官少日浅而屈节数矣,谓屈节数见于季孙不可以已乎?”孔子曰:“然,鲁国以众相陵,以兵相暴之日久矣,而有司不治,则将乱也,其聘我者,孰大于是哉。”言聘我使在官其为治岂复可大于此者也鲁人闻之曰:“圣人将治,何不先自远刑罚,自此之后,国无争者。”孔子谓宰予曰:“违山十里,蟪蛄之声,犹在于耳,故政事莫如应之。”违去也蟪蛄蛁蟟也蛁蟟之声去山十里犹在于耳以其鸣而不已言政事须慎听之然后行之者也

孔子兄子有孔篾者,与宓子贱偕仕。孔子?过孔篾,而问之曰:“自汝之仕,何得何亡?”对曰:“未有所得,而所亡者三,王事若龙,龙宜为詟前后相因也学焉得习,言不得习学也是学不得明也;俸禄少饘粥,不及亲戚,是以骨肉益疏也;公事多急,不得吊死问疾,是朋友之道阙也。其所亡者三,即谓此也。”孔子不悦,?过子贱,问如孔篾。对曰:“自来仕者无所亡,其有所得者三,始诵之,今得而行之,是学益明也;俸禄所供,被及亲戚,是骨肉益亲也;虽有公事,而兼以吊死问疾,是朋友笃也。”孔子喟然,谓子贱曰:“君子哉若人。若人犹言是人者也鲁无君子者,则子贱焉取此。”如鲁无君子者此人安得而学之言鲁有君子也

孔子侍坐于哀公,赐之桃与黍焉。哀公曰:“请食。”孔子先食黍而后食桃,左右皆掩口而笑。公曰:“黍者所以雪雪拭桃,非为食之也。”孔子对曰:“丘知之矣,然夫黍者,五谷之长,郊礼宗庙以为上盛,?属有六而桃为下,祭祀不用,不登郊庙,丘闻之君子以贱雪贵,不闻以贵雪贱,今以五谷之长,雪?之下者,是从上雪下,臣以为妨于教,害于义,故不敢。”公曰:“善哉。”

子贡曰:“陈灵公宣淫于朝,灵公与卿共淫夏姬泄治正谏而杀之,是与比干谏而死同,可谓仁乎?”子曰:“比干于纣,亲则诸父,官则少师,忠报之心在于宗庙而已,固必以死争之,冀身死之后,纣将悔寤其本志,情在于仁者也;泄治之于灵公,位在大夫,无骨肉之亲,怀宠不去,仕于乱朝,以区区之一身,欲正一国之淫昏,死而无益,可谓捐矣。诗云:‘民之多辟,无自立辟。僻邪辟’其泄治之谓乎。”

孔子相鲁,齐人患其将霸,欲败其政,乃选好女子八十人,衣以文饰而舞容玑,容玑舞曲及文马四十驷,驷四马也以遗鲁君,陈女乐,列文马于鲁城南高门外,季桓子微服?观之再三,将受焉,告鲁君为周道游观,观之终日,怠于政事。子路言于孔子曰:“夫子可以行矣。”孔子曰:“鲁今且郊,若致膰于大夫,膰祭肉也是则未废其常,吾犹可以止也。”桓子既受女乐,君臣淫荒,三日不听国政,郊又不致膰俎,孔子遂行。宿于郭,屯师以送曰:“夫子非罪也。”孔子曰:“吾歌可乎?歌曰:‘彼妇人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人之请,可以死败。言妇人口请谒足以使人死败故可出走优哉游哉,聊以卒岁。言士不遇优游以终岁也’”

澹台子羽有君子之容,而行不胜其貌,宰我有文雅之辞,而智不充其辩。孔子曰:“里语云:‘相马以舆,相士以居,弗可废矣。’以容取人,则失之子羽;以辞取人,则失之宰予。”孔子曰:“君子以其所不能畏人,小人以其所不能不信人。故君子长人之才,小人抑人而取胜焉。”

孔篾问行己之道。子曰:“知而弗为,莫如勿知;亲而弗信,莫如勿亲。乐之方至,乐而勿骄;患之将至,思而勿忧。”孔篾曰:“行己乎?”子曰:“攻其所不能,补其所不备。毋以其所不能疑人,毋以其所能骄人。终日言,无遗己之忧,终日行,不遗己患,唯智者有之。”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四 李元忠族弟密 族人愍 族叔景遗 卢文伟孙询祖 族人勇 李义深·李百药
  卷一百十一·毕沅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三十九·乾隆
  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十·杨士奇
  卷之二·佚名
  ◎佯羞假媚名伶爱我·宣南吏隐
  ●二三、两部巨籍·秦翰才
  第五十三册 天命八年五月至六月·佚名
  一九五 两广总督李侍尧等奏查出屈稔浈等存留屈大均书籍及审拟情形折(附供单一)·佚名
  卷三十一·高士奇
  一二 蒋抑卮·周作人
  乐毅列传第二十·司马迁
  杨朝晟传·欧阳修
  玄宗本纪·欧阳修
  秘书志卷第十·王士点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二十六·彭定求

        卷426_1 【七德舞-美拨乱,陈王业也】白居易   七德舞,七德歌,传自武德至元和。元和小臣白居易,   观舞听歌知乐意,乐终稽首陈其事。太宗十八举义兵,   白旄黄钺定两京。擒充戮窦四海清,二十有四功业成。   

  • 第二十一出 债饵·李渔

    〖赵皮鞋〗(丑带净上)现做财主公,又遇鸡鸣狗盗雄。巧偷财物助家翁,更向这银山添个矿。(笑介)该发积,该发积,想妓思嫖都有益。家私尽卷入门来,只少婚书三两笔。饶他人会呷西风,当不得我口内西风又会把人吸。我赵钱孙为想娶妾,费了

  • 卷二百二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九杜甫哭严仆射归榇素幔随流水归舟返旧京老亲如【一作知】宿昔部曲异平生风送【一作逆】蛟龙雨【一作匣】天长骠骑营一哀三峡暮遗後见君情宴戎州杨使君东楼胜絶惊身老情忘发兴奇座从

  • 卷二十五·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录卷二十五杜甫【二】古体诗【二】佳人絶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闗中昔防败兄弟遭杀戮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夫壻轻薄儿新人已如玉合婚尚知时鸳鸯不独宿但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九十五·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之三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九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九十六 【起甲午宋理宗端平元年止己未宋理宗开庆元年】凡二十六年 表例说 见第九十四卷 <史部,别史类,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九十六>

  • 宋可传·脱脱

    宋可,字予之,是武陟县人。他的姑母嫁给了大族槁氏,在贞..年间的战争中,丈夫和儿子都死于战乱。姑母把五十笏白金赠给宋可,宋可并不推辞,接受下来。后来,姑母继领了槁氏远族的一个孩子,带他回来探访娘家。宋可就摆了酒席聚会乡

  • ●雪交亭正气录卷八·高宇泰

    明鄞高宇泰檗庵撰辛卯纪檗庵曰:清至辛卯岁,凡三渡矣。渡扬子而金陵陷,渡钱塘而绍兴及福州陷;至是,渡大海而翁洲陷矣。人曰翁洲海外一小洲耳,奚足比于南京、浙、闽哉!然则以诸臣之悉力苦守、死而后已,无一降者,又岂南京、浙、闽

  • 卷二百九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九十七四裔考【五】南暹罗暹罗东广南南东埔塞古暹罗斛两国地也地方千里环国皆山国分郡邑县隶於府府隶大库司大库司者犹华言布政司也库司九曰暹罗可刺细马足曹本皮细緑束骨胎果平疋倒脑

  • 卷三十 玉藻第十三·郑玄

    君衣狐白裘,锦衣以裼之。(君衣狐白毛之裘,则以素锦为衣覆之,使可裼也。袒而有衣曰“裼”。必覆之者,裘亵也。《诗》云:“衣锦纟?衣,裳锦纟?裳。”然则锦衣复有上衣明矣。天子狐白之上衣,皮弁服与?凡裼衣,象裘色也。○衣,于既反,下

  • 原序·陈则通

    春秋一经说者亡虑数十百家其皆绘天地而图日月似则似矣於化工之妙容光之照则亡也愚读是经茫无津涯及见此编櫽括诸传苞举无遗颇於圣人之意若沧海之有畔可以济其濶而极其际伏读之余因思儒者之行闻善以相告也见善以相示也

  • 卷首·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左氏传?卷首看左氏规模看左传须看一代之所以升降一国之所以盛衰一君之所以治乱一人之所以变迁能如此看则所谓先立乎其大者然後看一书之所以得失试以隐公六七年间考之事事皆备所谓一代之所以升降者春秋之

  • ●洛京荷泽神会大师语·神会

    洛京荷泽神会大师示众曰:&ldquo;夫学道者须达自源。四果,三贤,皆名调伏。辟支、罗汉,未断其疑。等、妙二觉,了达分明。觉有浅深,教有顿渐。其渐也,历僧只劫犹处轮回;其顿也,屈伸臂顷便登妙觉。若宿无道种,徒学多知。一切在心,邪

  • 现大神变品第二十·佚名

    诸天之帝,与诸天俱,已胜强怨。诸阿须伦,名称力势,普增远闻。坐施安床,心喜无量,以微妙法。甘露神药,天人之尊,甚自充饱。犹如天帝,处施安床,梵志见佛。安坐如是,心不欢喜,不得休息。因生嫉妒,怀烦郁热,因相聚会。於林树间,广共博义,论

  • 最上大乘金刚大教宝王经卷上·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广严城庵罗树园。与大苾刍众六十万人俱。其名曰尊者大迦叶尊者优楼频螺迦叶。尊者那提迦叶尊者须菩提。尊者尊那尊者大目乾连。尊者舍利弗

  • 太清道林摄生论·佚名

    太清道林摄生论,撰人不详。约出于魏晋。南宋《秘目》着录「道林摄生论」,即此书。今本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全书分六篇,前两篇目录缺佚,后四篇依次为〈黄帝杂忌法〉、〈 按摩法〉、〈用气法〉、〈居处〉。各篇主

  • 三归五戒慈心厌离功德经·佚名

    一卷。失译人名。即中阿含须达多经之少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