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十九

传第三

【附】多罗郡王奇塔特列传

奇塔特逹尔汉亲王满珠习礼从子父索诺木尝偕土谢图汗奥巴等由辽河随大军征明入大安口至遵化克其城进围北京卒於军崇德四年奇塔特尚固伦端靖公主授固伦额驸八年来朝顺治六年

上追念索诺木从征功又以奇塔特为

皇太后戚属

诏封多罗郡王世袭罔替十年卒子三长额尔德尼袭郡王次鄂齐尔子班第授固伦额驸次格哷勒图授台吉

一次袭额尔德尼奇塔特长子顺治十年袭多罗郡王康熙十四年卒子毕哩克图袭

二次袭毕哩克图额尔德尼长子康熙十五年袭多罗郡王四十九年卒子诺扪额尔赫图袭三次袭诺扪额尔赫图毕哩克图长子康熙四十九年袭多罗郡王乾隆八年卒子阿旺藏布袭四次袭阿旺藏布诺扪额尔赫图长子乾隆八年袭多罗郡王二十四年卒子喇什噶尔当袭五次袭喇什噶尔当阿旺藏布第四子乾隆二十四年袭多罗郡王

【附】多罗贝勒绰尔济列传

绰尔济逹尔汉亲王满珠习礼从子

孝惠章皇后父天聪五年绰尔济从征明围大凌河败监军道张春等援兵六年来朝八年正月尚郡主授多罗额驸四月

赉鞍马彩币崇德三年从大军由义州进围中後所六年从攻锦州败出城拒战兵列围城北复击其骑兵败之七年从下山东还偕辅国公图讷赫击明总兵白广恩等於螺山败其监军太监兵渡河敌来袭复败之于渔梁桥顺治三年随豫亲王多铎追剿苏尼特叛人腾机思九年封镇国公十八年晋多罗贝勒

诏世袭罔替康熙七年卒子七长鄂齐尔袭贝勒次诺木齐次额尔德尼均授额驸次诺穆德勒格哷固噜克齐授台吉次毕哩衮逹赉封辅国公子喇什封贝子自有传次毕哩克图次逹赉均授台吉一次袭鄂齐尔绰尔济长子康熙九年袭多罗贝勒二十年卒子巴克什固尔袭

二次袭巴克什固尔鄂齐尔长子康熙二十一年袭多罗贝勒三十五年扈

驾征噶尔丹设伏阿思哈冈擒贼哨有功五十九年卒子

阿喇布坦袭

三次袭阿喇布坦巴克什固尔长子康熙五十九年袭多罗贝勒雍正十三年卒子萨木丕勒扎木素袭

四次袭萨木丕勒扎木素阿喇布坦第四子雍正十三年袭多罗贝勒乾隆二十二年卒嗣子三音察衮袭

五次袭三音察衮萨木丕勒扎木素嗣子乾隆二十二年袭多罗贝勒

【附】固山贝子喇什列传

喇什贝勒绰尔济孙父毕哩衮逹赉封辅国公以非世爵不立传康熙四十年喇什尚县君授固山额驸雍正二年

上以其为

孝惠章皇后戚属

诏封辅国公四年晋固山贝子九年大军剿噶尔丹策凌诏从逹尔汉亲王罗卜藏衮布等赴克噜伦防御乾隆十五年卒子三长逹尔玛逹都袭贝子次观保授和硕额驸次哈逹封辅国公自有传

一次袭逹尔玛逹都喇什长子尚郡主授和硕额驸雍正十一年率兵赴北路军剿噶尔丹策凌乾隆二年封镇国公八年

谕奬其勤慎

赐贝子品级十五年

谕曰逹尔玛逹都久侍内廷前在军营亦着劳绩是以由镇国公晋贝子品级今其父喇什溘逝所有世爵无庸降等予袭着即加恩以逹尔玛逹都袭封别授其弟哈达辅国公爵十八年逹尔玛逹都卒

谕曰贝子达尔玛达都人甚敬慎宣劳有年若将其世爵降等承袭朕心不忍班珠尔着袭固山贝子

二次袭班珠尔逹尔玛逹都长子尚县君授多罗额驸乾隆十八年袭固山贝子四十九年

诏世袭镇国公罔替

【附】固山贝子乌尔呼玛尔列传【今袭辅国公】

乌尔呼玛尔逹尔汉亲王满珠习礼孙台吉扎尔布子初授二等台吉康熙三十五年偕亲王班第从征噶尔丹五十六年随大军防御策妄阿喇布坦五十九年击乌梁海贼多俘获雍正二年

上念其从戎久

诏封辅国公七年晋固山贝子十年卒子玛哈玛育尔降

袭辅国公

一次袭玛哈玛育尔乌尔呼玛尔长子雍正十年袭辅国公乾隆三十五年卒子锡逹什哩袭二次袭锡逹什哩玛哈玛育尔长子乾隆三十五年袭辅国公四十九年

诏世袭罔替

【附】辅国公图讷赫列传

图讷赫卓哩克图亲王乌克善次子崇德七年从征明越北京下山东还偕贝勒绰尔济击明总兵白广恩等於螺山败其监军太监兵渡河敌来袭复败之於渔梁桥顺治元年随都统公鳌拜剿寇有功授一等台吉十八年封辅国公

诏世袭罔替康熙十三年以朝正至请随大兵讨逆藩吴

三桂

上嘉之

谕还牧听调寻

命率所部兵偕杜尔伯特台吉温布郭尔罗斯台吉毕哩

衮鄂齐尔等赴荆州驻防

谕曰我

太祖

太宗以来尔祖父同心効力佐定天下尔部赋税听其自取偶遇饥馑朕复加意抚绥今闻尔所属兵有掠取民物者尔久历行间务宜严禁毋得恣行强横如有不遵纪律者自骁骑校以下即寘典刑且中夏炎热尔衆早晚饮食各宜自慎以副朕轸恤军士之意十四年

上以图讷赫随征久

赐内廐马百十八年撤还

遣内大臣塔逹等迎劳二十七年卒子布尼袭

一次袭布尼图讷赫次子康熙二十七年袭辅国公六十一年卒子萨玛第袭

二次袭萨玛第布尼长子康熙六十一年袭辅国公雍正六年卒子喇什色旺袭

三次袭喇什色旺萨玛第长子雍正六年袭辅国公乾隆三十年卒子色当噶玛勒袭

四次袭色当噶玛勒喇什色旺次子乾隆三十年袭辅国公

【附】辅国公噶尔弼列传

噶尔弼卓哩克图亲王乌克善孙台吉博木博什子康熙五十六年扈

驾木兰行围

赐孔雀翎五十七年授二等台吉五十八年擢散秩大臣

六十年晋一等台吉雍正二年

上推恩

孝庄文皇后族

诏封辅国公九年大军剿噶尔丹策凌

诏从逹尔汉亲王罗卜藏衮布等赴克噜伦防御乾隆三

年卒子察罕逹喇袭

一次袭察罕逹喇噶尔弼长子乾隆三年袭辅国公七年卒子诺观逹喇袭

二次袭诺观逹喇察罕逹喇长子乾隆七年袭辅国公

【附】辅国公哈逹列传

哈逹贝子喇什第三子初授二等台吉乾隆十五年喇什疾笃遣疏为哈逹乞

诏封辅国公四十九年理藩院议哈逹公爵系恩封例弗予袭俟出缺时请

诏如议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十九

猜你喜欢
  卷四百四十七·列传第二百六·忠义二·脱脱
  卷四十五·志第十五·百官志一·脱脱
  卷一百九十二 表三十二·赵尔巽
  卷五十二·黄以周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七十七·佚名
  卷之五百二十一·佚名
  平夷赋·赵辅
  第二九八详光绪十五年十一月廿八日一一七一四--七·佚名
  卷八十四·傅恒
  刘藻传(附刘绍珍传)·魏收
  达礼麻识理传·宋濂
  黄尊素传·张廷玉
  卷一百四十一·雍正
  卷八十五·宋敏求
  卷九十二 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司马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同祖·唐圭璋

      同祖字与之,号花洲,金华人。嘉熙元年(1237),朝散郎、大理寺主簿。淳祐中,建康府通判,添差沿江制置司。有学诗初稿。   阮郎归   一帘疏雨细于尘。春寒愁杀人。桐花庭守近清明。新烟浮旧城。   寻蝶梦,怯莺声。柳丝

  • 渚山堂词话卷三·陈霆

    卓津与吕洞宾词卓津登徐仙亭云:“流水小湾西,晚坐孤亭静。不见高人跨鹤归,风水摇清影。古往与今来,休用钞本作要。重重省。十里梅花雪正晴,月浸遥山冷。”全篇殊有仙气。曩见吕洞宾题一阕 于凤亭桥云:“落日

  • 卷二百八十二·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八十二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二 张以寜 送重峰阮子敬南还 君家重峰下我家大溪头君家门前水我家门前流我行久别家思忆故乡水何况故乡人相见六千里十年在扬州五年在京城不见故乡人

  • 卷三百二十七·列传第八十六·脱脱

        王安石 王安礼 王安国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父益,都官员外郎。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签书淮

  • 第二七九单同治十二年闰六月初五日一一七○三--三·佚名

    淡水府何,饬原差赴艋管解难妇来辕署淡水分府何,为饬解事。本年闰六月初五日,准蚶江分府潘,移解递籍难妇黄富娘一名到艋,合饬管解。为此单,仰原差蔡标、汤才等,立将黄富娘一名,沿途小心管解赴辕收讯,饬属领

  • 第五七告示光绪八年正月十七日一一二○七-一八·佚名

    新竹知县徐告示:遇大差临境,挑夫店、轿夫店须认真办理钦加同知衔、调授新竹县正堂徐为出示晓谕事。案据一快站堂役戴传禀称:「窃查本衙门,原设有挑夫、轿夫,以应大宪按临,扛挑物件。兹各站尖宿地方,虽有

  • 卷三十五·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三十五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荆燕吴传第五 荆王刘贾高帝从父兄也【师古曰父之兄弟之子为从父兄弟也言本同祖从父而别】不知其初起时

  • 第二十五节 加里波的再入罗马及再败再被逮·梁启超

    1864年,王英玛努埃复以罗马问题与拿破仑有所协议。其年9月,两国缔约,法人撤其戍罗马之兵,而意王仍不侵犯其政权。此实外交渐进之政策,不得不然也。而热诚如裂之加将军,至此益欲忍不可复忍,彼其少壮以来如挟持之共和主义,遂复

  • 卷三·项安世

    钦定四库全书项氏家説卷三宋 项安世 撰説经篇三孔氏古文尚书二十五篇按孔氏所多者虞书则大禹谟一篇夏书则五子之歌征二篇商书则仲虺汤诰伊训三太甲咸有一德三説命凡十篇周书则三泰誓武成旅獒微子蔡仲周官君陈毕命

  • 卷十一·王与之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十一    宋 王与之 撰司防中大夫二人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府四人史八人胥五人徒五十人贾氏宫正疏曰诸称司若司裘司市之类皆是专任其事事由于已故以司言之○陈君举曰郑氏以司防

  • 原道原文·韩愈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

  • 撰集百缘经卷第六·佚名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诸天来下供养品第六  (五一)贤面悭贪受毒蛇身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城中。有一长者。名曰贤面。财宝无量。不可称计。多诸谄曲悭贪嫉妒。终无施心。乃至飞鸟驱不近舍。有诸沙门及婆

  • 佛说十力经·佚名

      唐 勿提提犀鱼译    佛说十力经大唐贞元新译十地等经记  新译十地经及回向轮经十力经等者。即上都章敬寺沙门悟空本名法界。因使罽宾。于中天竺国之所得也。师本京兆云阳人也。乡号青龙。里名向义。俗姓车

  • 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卷第一·佚名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大门总摄颂曰。初明受近圆  次分亡人物圆坛并户钩  菩萨像五门别门初总摄颂曰。近圆知日数  界别不入地界边五众居  不截皮生肉第一子摄颂曰。近圆男女状  非近圆为师难等十无

  • 佛说现报当受经·佚名

    政一人独行。而无伴侣。即问之言。姊今何故颜容媚丽。焦悴如此。为何所苦。时女答言。我之薄福。嫁得夫主。望相保守。不期一旦疾病死亡。家亲捉我生埋冢中。迳得七日。为诸群贼劫破此冢。欲求财物。将我还家。纳用为

  • 张伯渊茶录·张源

    明代茶书,张源撰,1卷。源字伯渊,号樵海山人。江苏吴县西山人。此地乃名茶碧螺春产地。据顾大典《茶录·序》称:其人“志甘恬淡,性合幽栖,号称隐君子。其隐于山谷间,无所事事,日习诵诸子百家言。每博览之暇,汲泉煮茗,

  • 脉症治方·吴正伦

    脉症治方四卷,明代安徽籍医学大家吴正伦著。介绍了发病的原因和按脉审症,因症酌治,因治定方等。属临证综合方书类著作。

  • 庐山集·董嗣杲

    宋诗别集。5卷。董嗣杲著。本集收入的,是诗人在九江任职时所写的诗。原本久佚,今传本是清代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所辑出。与《庐山集》同时辑成,并附于一册的,还有董嗣杲另一诗集《英溪集》,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