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梵志頞波罗延问种尊经全文

东晋西域三藏竺昙无兰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五百比丘俱。舍卫城中有婆罗门五百人。五百人相将俱出城。自至其田庐。相与共坐讲议言:本初起地上人时。皆是我曹婆罗门种,第二种者刹利,第三种者田家,第四种者工师。我曹种最尊。初起地上作人时。皆是我曹种。初生时从口中出今世人反从下出在。

天下者,我曹种为最尊。我曹种皆是第七梵天子孙。佛反言天下一种耳。佛皆持我曹种。与刹利田家工师种等。我曹种死皆上梵天。佛反持我曹种。与凡人等。自相与议。谁能与佛共讲议分别是种者,时有婆罗门。有一子年十五六。字頞波罗延大圣。明工书知方来之事。五百婆罗门中。无有能与等者,皆师事之。能说经知天下事。頞波罗延大圣身有奇相。诸婆罗门自共议言:独頞波罗延能与佛共谈。我曹皆不能与佛共谈。五百人共告頞波罗延言:佛以天下人为一种。我曹种与刹利田家工师异。我曹种从梵天来下生从口出。今世人生反从下出。佛言:天下有四种。四种皆佳。愿頞波罗延自屈俱往与佛共讲。頞波罗延言:佛持正道能答应正道者,欲持婆罗门种往。不其有持道道正也。五百人皆言:我曹持頞波罗延作师。何为不往讲是四种事。如是者再三。頞波罗延即起。与五百人俱到佛所祇树。阿难白佛。有婆罗门子字頞波罗延。年十五六。所从五百长老婆罗门来在外。佛言:呼入。阿难出请頞波罗延入。頞波罗延等五百人皆住。不为佛作礼。自说言:我有小事欲问佛。佛言可坐。頞波罗延白佛。我欲有所问。宁可相答。佛言有所疑者便说之。頞波罗延言:我曹种道说与刹利田家工师种异。言我曹种是梵天子孙。我曹先祖初生时皆从口出。死皆上天。佛报言:我经不道说异种。若婆罗门娶刹利女。刹利女为生子。刹利娶田家女。田家女为生子。田家娶工师女。工师女为生子。工师娶婆罗门女。婆罗门女为生子。佛言:我经中以施行为本。施行善者最为大种。其天下尊贵者,皆施行善得耳。不以种得也。我先世无数劫时。亦作婆罗门子。亦作刹利子。亦作田家子。亦作工师子。自致为王子。今身为佛。佛告頞波罗延。我问若一事若如事说之。佛言:若见世间人善家子为人作奴。奴反免为人作子不。頞波罗延白佛言:我闻月支国中有是。佛言:是何等故。善家子反作奴。奴反为人作子。是奴志意施行善故人用作子。子作奴者志意施行恶故。自卖为人作奴耳。若曹言人有种如是者,人种在何所。佛言:若有婆罗门刹利田家工师是四种。甚为喜杀喜盗喜淫喜两舌喜恶口喜妄言喜谗人。喜与痴人相随。喜瞋怒喜祠祀。作是行者,宁堕地狱中不。頞波罗延言:婆罗门种说。虽有是恶我种最尊。是梵天子孙生从口出。死皆当上天。佛言:其有婆罗门刹利田家工师种。无杀心无盗心无淫心无两舌心无恶口心无妄言心。无喜谗人心。无喜随愚痴心。无喜瞋恚心祠祀心。如是死者不生天上耶。頞波罗延言:如是皆生天上。佛言:若说种类者在何所。佛言:人种类皆从心意识出。心意识施行善者,生天上人间。心意识恶者,入虫兽畜生鬼神地狱道中。其有婆罗门刹利田家工师种施行恶者,同入三恶道中。如是者种在何所。婆罗门种施行亦有善恶。刹利种施行亦有善恶。田家种施行亦有善恶。工师种施行亦有善恶。若曹自说言有种。如是种为在何所。若婆罗门持意怨是虚空。刹利田家工师亦怨是虚空。不能中伤也。用意言等。但婆罗门持意自贡高世间耳。婆罗门种刹利田家工师种。入大溪水中各自浴垢堕水中。宁能别知是婆罗门垢刹利垢田家垢工师垢不。頞波罗延言:垢在大溪水中。当知在何所。若尚不知人垢。反言我种在天上本从口出。馀人从下出。我种人中最尊贵。佛告頞波罗延。若国王闻某国某郡县某聚落。有婆罗门及子高明。有刹利及子高明。有田家及子高明。有工师及子高明。王即徵召俱为王臣。王岂问种类耶。其高才明达者,王即先与好郡国。王何以不问子种类。若曹言有种类者,为頞波罗延若戒在何所。从诸长老坐在长老上。是五百人。何以不责若种类若作师。其有婆罗门刹利田家工师种及馀种。寒时俱在大火边。火热不独至一种所。温热皆等耳。若有大船渡水。婆罗门刹利田家工师种俱在一船上渡船不独渡婆罗门种。亦不独度馀种。佛问頞波罗延。若婆罗门刹利田家工师种亦馀种子在母腹中。时同十月有增减耶。頞波罗延言:皆十月耳。无有增减也。若曹何以说言我种梵天子孙生从口出。婆罗门种刹利种田家种工师种亦馀种。日月何以不独照若一种。何为并照馀种。頞波罗延言:我种自说言胜馀种。佛告頞波罗延。有驴父马母马为生子名是何等。頞波罗延言:名骡。父亦不字为骡。母亦不字为骡。若何以字为骡我先祖呼作骡。我随言骡。有马父驴母驴为生子若名为何等字为駏驉。父亦不字。为駏驉。母亦不字为駏驉。若何知为駏驉。我先祖呼为駏驉。因随言駏驉。婆罗门娶刹利女。刹利女为生子。当名为何等。当言婆罗门种刹利种。頞波罗延言:不知当呼何种。佛言:若不自知类。何以名骡駏驉。刹利女为婆罗门生子。入若门中随若祠祀随若种类。是儿然後高明。若曹当承事当出去。我曹当承事。婆罗门娶田家女。田家女为生子。子有杀心有盗心有淫心有两舌心有恶口心有妄言心有谗人心有喜随愚痴心。有瞋恚心。有祠祀心。有是行者,若曹与相随不。我曹不与相随。子心意识施行恶。我曹当逐出不内我曹群辈中。佛言:若曹自说。是梵天子孙生从口出死当上天。若曹但见心意识施行恶便生相逐。何为道说种类。佛言:若有婆罗门种。中有不孝父母者,喜杀盗行十恶者,死当趣何道。頞波罗延言:心意识施行如是者,死当入地狱中。佛言:若曹言:我种本梵天生从口出於人中最尊。何为入地狱中。佛言:天下人无种类无有常。高明者,心意志善施行好是为尊贵。心意施行恶是为下贱。頞波罗延自思念。我本不欲来。众人共使我来。自思惟。我本意不得与佛诤。我续言佛道正。佛言:若本时言人当种佳。今反就我言心意志佳。頞波罗延自思念。佛语遮我前後。佛告頞波罗延。乃往去时有七婆罗门皆有道。日日祠祀於天。七婆罗门亦自道说。我是梵天子孙。我曹生亦从口出。凡人从下出。我种与凡人异。我种死皆当上天。佛言:我是时亦作道人字阿洫。众人共呼我道为天道。我是时见七婆罗门乃在焰火祠。诸婆罗门皆言:我曹死当如是火光当上天。佛言:我见子曹所为。我自变身体。手持黄金柄幢旄身著白衣。从人假车而往至七婆罗门所。七婆罗门时经行。及子曹见我。呼我作。婆罗门道从何所来。七婆罗门言:若是天道略与我等。何以著好衣载车手持黄金幢。若从何所生欲至何所。从何所来何以来到是间。时我不与语。子曹见我不语。皆瞋既咒我。欲令我住死。子曹咒我。我面更好。子曹更复咒。我面色复重好。七婆罗门大惊言:我曹所咒者皆死。今我咒之面色复更好。更复呼阿洫。自思念。子欲趣何等道。阿洫即答言:我道意胜。若曹何为怒。若曹闻阿洫道天道不。子曹言:我不闻。贤者道人。相见当相问。何为相瞋。阿洫言:我闻若曹说天下婆罗门为梵天子孙。生从口出人中独尊。用是故来相问。若起是火祠天。祠天若法何师道得。无复从先祖闻。七婆罗门言:我先祖为我曹效耳。阿洫道人言:若曹先祖母是婆罗门女他人女。言我曹不知先祖母刹利女田家女工师女。我不知若先祖母为婆罗门生。若曹爱他人生若曹种类。若殊不知先祖。何以知先祖从梵天来生。女人心不可保。若曹能知世间人。夫妇合会云何生子。子曹皆言我不知。若亦不知先祖。亦不知人所生。何为向我瞋怒。凡人相见当先相劳问高下。当知人意志乃可怒。何为先怒。若知子初入腹中时。不父有贪淫之态。母有爱慕之心。所当为作子者,三合成子。所当为子者,谁令温意得父母乃成为子。子在腹中或先世作恶。今在腹中或盲或聋或哑或伛或跛或杌。父母皆不知近。父母怀子在腹中。尚不能知其子好鬼。若曹何以知先祖是梵天子孙。生从口出人中独尊。佛告頞波罗延。先世时七婆罗门尚能咒杀人。是时我不听子曹。所语亦不录也。今我作佛若复来道说我梵天子孙。生从口出人中独尊。佛告頞波罗延。思惟我所语。天下生子。养者为父母。成者师也。頞波罗延婆罗门。又与五百婆罗门及诸婆罗门共思惟。我往时尚为七婆罗门作师。七婆罗门皆道德人能咒杀人。我於今分别道说。是人有种。一为百百为千。千为万万为一。頞波罗延及诸婆罗门俱前。以头面著佛足。不审一为百百为千。千为万万为一。是者何谓。佛言:是世间人贪乐生死者众多。一人生子孙然後更分为百家。百家求道一道耳。何等为一道。谓无为道。如是者一为千千为万。頞波罗延前长跪言:宁可哀畜我曹。如哀沙门莫有恨心。於我曹所请归相捡敛佛。言善。若曹朝来不食。皆起以头面著佛足去。

猜你喜欢
  卷第十九·道宣
  佛说十地经卷第八·佚名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智旭
  卷第二十七·佚名
  卷第二·佚名
  卷二百七十四·佚名
  慈悲水忏法卷上·知玄
  卷九十四·道世
  现代需要的僧教育·太虚
  佛说鸯崛摩经·佚名
  观众生业缘品第三·佚名
  卷第三十一·李通玄
  又题高氏父子八十八祖传赞序跋·德清
  卷第四十四·白岩净符
  卷五·彭绍升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五十五·彭定求

        卷655_1 【曲江春感(一题作归五湖)】罗隐   江头日暖花又开,江东行客心悠哉。高阳酒徒半凋落,   终南山色空崔嵬。圣代也知无弃物,侯门未必用非才。   一船明月一竿竹,家住五湖归去来。   卷655_2 【皇陂

  • 高克礼·隋树森

    高克礼,字敬臣,号秋泉,河间(今属河北省)人,一作济南(今属山东省)人。生卒年不详。曾任县尹,至正八年(一三四八)任庆元(今属浙江省)理官。治政以清净为务,不为苛刻,以简淡自处。与乔吉、萨都刺、杨维桢交游, 年辈

  • 古诗镜卷一·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古诗镜卷一明 陆时雍 编汉第一乐府古辞【诗□而约铙歌屈而壮乐府广而肆潦倒譶????纵横排荡快所欲言乃已 诗言情乐府极备景色】箜篌引【一曰公无渡河崔豹古今注曰箜篌引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所作也子

  • 卷一百三十六·列传第二十四·张廷玉

        陶安牛谅 答禄与权 张筹 朱梦炎 刘仲质 陶凯 曾鲁 任昂 李原名 乐韶凤   陶安,字主敬,当涂人。少敏悟,博涉经史,尤长于《易》。元至正初,举江浙乡试,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太祖取太平,安与耆儒李习率父

  • 國朝獻徵錄卷之五·焦竑

      公一(世封公 續封世侯)   ◆世封公   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傅中書右丞相征虜大將軍魏國公贈中山王謚武寧徐公達神道碑(御製)   魏國公徐公達(黃金)   魏國公徐輝祖傳(王世貞)   定國公徐增壽   定國公徐景昌

  • 第二十回 勤南略赍志告终 据大位改元颁敕·蔡东藩

      却说忽必烈奉敕北归,至京兆地方,闻有阿拉克岱尔及刘太平二人,奉蒙哥汗命,鉤考诸路财赋,京兆所属官吏,相率得罪。忽必烈道:“此处官属,归我管辖,大半是我所派遣,难道都贪婪不成?这次我出师西南,距主太远,朝右定有谗佞,说我短处,

  • 卷第五十八·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汉纪五十〔起重光作噩(辛酉),尽强圉单阏,(丁卯),凡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八十四·佚名

    嘉靖三十九年五月丙寅朔升山东道御史王本固为狭西按察司副使 蜀世子宣圻进黄金一千两白金一万两助大工 上嘉其忠悃赐以金币仍降敕褒谕之○戊辰升翰林院编修张居正为右春坊右中允管国子监司业吏部文选司郎中王秩为太常

  • 卷四十七·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四十七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孔子世家第十七 【索隐教化之主吾之师也为帝王之仪表示

  • 卷一百九十·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九十人物志七十大臣传五十六【汉军镶黄旗二 李兴元 卢崇峻 佟国正 范承谟 张长庚靳辅】李兴元李兴元辽阳人隶汉军镶黄旗顺治五年由拔贡生授

  • 黄荣辉·周诒春

    黄荣辉 字荣辉。年二十九岁。生于广州。父昂杰。业商。已婚。女三。光緖三十一年。自费游美。入苏娄学校。习商业。宣统元年。入康奈尔大学。习普通文科。宣统二年。入伊里诺爱大学。习商业管理法。民国二年。得学士

  • 六年·佚名

    天啓八年上之六年(戊辰)春正月1月1日○朔癸亥,上御崇政殿,行正朝望闕禮。○幸魂宮,行正朝拜謁禮。○接待所啓曰:「兩差送言於臣等曰:『汗以爲仲男、高化逢、高倍等,有往來兩國之勞,授以職名。接遇之際,雖不可坐於交椅,亦宜別鋪紅

  • 变动篇第四十三·王充

    论灾异者,已疑于天用灾异谴告人矣。更说曰:“灾异之至,殆人君以政动天,天动气以应之。譬之以物击鼓,以椎扣锺,鼓犹天,椎犹政,锺鼓声犹天之应也。人主为于下,则天气随人而至矣。”曰:此又疑也。夫天能动物,物焉能动天?何则?人物系于

  • 孝心是孝道的根本·孔子

    【原文】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注释】 子游:孔子的学主,姓言名偃,子子游。至于:就连,就是,表示提到另一付事。 【译文】 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人们所说的孝,往往

  • 佛说妙吉祥最胜根本大教经卷下·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焰鬘得迦明王本法仪轨分第八  复说造像供养仪轨。持明者先于寂静之处。一心正意观想功德已。用好香华如法供养。于此像前求为啰惹。复用白檀沉香涂

  • 净土疑辨·祩宏

    《净土疑辨》序豫章微休居士陈 所蕴撰莲池禅师作《净土疑辨》,摧慢幢,破痴网,如闇得灯,如贫得宝,真渡苦海之慈航哉。即天台永明之论,未有若此之精切而著明者也。修净土者,最宜服膺。或疑:&ldquo;未后戒彼,恣意妄谈,贻苦报于无

  • 江苏省通志稿民政志·缪荃孙

    宣统元年(1909)始修,由江苏通志局主持,缪荃孙任总纂。民政志。历代史志无民政一门,宋徐氏天麟两汉会要始立民政一门,清龙氏文彬明会要因之,近代新疆志亦立民政一门。民为邦本,自宜专列,凡户口、徭役、自治、警察、保甲、团练

  • 菩萨诃色欲法经·佚名

    全一卷。姚秦鸠摩罗什译。又称菩萨诃色欲经、菩萨呵色法经、呵色欲法。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内容谓女色为世间之枷锁、重患、衰祸等;劝诫世人远离女色,勿受其蛊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