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

尔时世尊复以譬喻更明斯义佛告迦叶。譬如灯光能破一切黑暗。而彼黑暗从何而去。东方去。非南方去。非西方去。非北方去。去亦非去。来亦非来。

迦叶。复次灯光亦非我。能破得黑暗。又若非黑暗何显灯光。迦叶。灯光黑暗本无自此二皆空无得无舍。迦叶。如是智慧亦复如是,有智若生无智即舍。而彼无智归於何去。东方去。非南方去。非西方去。非北方去。去既非去。来亦非来。

迦叶。复次有智若生无智即舍。非彼有智我能破坏无智。又若无智本无有智何显。迦有智无智俱无自性。此二皆空无得无舍。我今於此而说颂曰:譬如於灯光,能破於黑暗。

彼暗灭谢时,诸方无所去。若复此灯光,非暗不能显。二俱无自性,无性二俱空。智慧亦如是,有智若生时。

无智而自舍,此二若空花。俱无有自性,取舍不可得。

佛告迦叶。譬如空舍无其户牖。经百千年无其人物。其室冥暗忽有天人。於彼舍中燃灯明。迦叶於意云何。如是黑暗我经百千年住此。我今不去有此事不。迦叶答云:不也世彼黑暗无力灯光若生决定须去。佛言迦叶。彼业烦恼亦复如是,经百千劫住彼识中。或彼人於一昼夜。正观相应生彼慧灯。迦叶如是圣者慧根。若生此业烦恼定无所有。我今於此说颂曰:

如舍百千年,无人无户牖。忽有天及人,於彼烧灯火。如是久住暗,刹那而灭谢。是彼舍黑暗,不言我久祝

於此而不去,业识烦恼集。其义亦如是,虽住百千劫。本性不真实,行人昼夜中。正入如实观,慧灯晃耀生。

彼等烦恼集,刹那不可祝

佛告迦叶。譬如虚空不住种子。迦叶如是,若彼行者坚著断见。过去已灭未来非有。住佛法种子。我今於此而说颂曰:譬如太虚空,无涯无有量。

若人於空中,何处植种子。断见亦如是,过去不可有。未来亦不生,现无佛法种。

佛告迦叶。譬如粪满大地。可种一切种子。迦叶。如是业烦恼粪满於世间。可种一切法种子。我今於此而说颂曰:譬如大地粪,随处可种植。

众生烦恼粪,周遍於世间。佛子若亲近,可下佛法种。

佛告迦叶。譬如咸卤陆地不可种於莲华。迦叶。如是无行性者本自非有。未来不生何菩提之种。我今於此而说颂曰:譬如咸陆地,不可出莲华。

於彼泥水中,出生甚氛馥。无性亦如是,过未本来无。终不生佛种。

佛告迦叶。譬如粪壤之地可生莲华。迦叶。如是烦恼邪行众生亦可生其佛法种智。我於此而说颂曰:譬如泥粪地,而可生莲华。邪行业众生,亦生佛法种。

佛告迦叶。譬如四大海水瀰满无边。迦叶。如是见彼菩萨所作善根能遍法界。我今於而说颂曰:譬如四大海,瀰满广无边。菩萨亦如是,善根遍法界。

佛告迦叶。譬如天人以一毛端百分取一。於彼毛头滴微细水。欲成俱胝四大海。迦叶如是见彼声闻。所作微善而求无上。我今於此而说颂曰:譬如人毛端,百分而取一。

於彼滴微水,欲成俱胝海。声闻亦如是,以己微浅智。所作自善根,求成无上觉。

佛告迦叶。譬如芥子内虫食彼芥子。见芥子内谓若虚空。迦叶。如是声闻所修小智。彼生空亦复如是,我今於此而说颂曰:譬如芥子内,而有食芥虫。

於里无碍处,见彼谓虚空。声闻所修智,证彼一分空。所见而不大,其义亦如是,

佛告迦叶。譬如有人见十方世界虚空无边。迦叶。如是菩萨无碍大智所见法界亦无边我今於此而说颂曰:譬如虚空界,十方无有涯。一切诸世间,依彼无障碍。

菩萨亦如是,所起最上智。照见法界空,无边无所得。

佛告迦叶。譬如刹帝利受灌顶王。彼王皇后私於庶人後生其子。迦叶於意云何。彼所之子得名灌顶王子不。迦叶白言不也。世尊告言:迦叶。彼得无生法界声闻。我是如来灌之子如是亦然。我今於此而说颂曰:

刹帝王皇后,而私於庶人。彼後生其男,不名灌顶子。声闻亦如是,离欲证无生。唯行於自利,非是於如来。

灌顶法王子,佛子行二利。

佛告迦叶。譬如刹帝利受灌顶王。有近侍婢王所爱幸。彼後生子。迦叶於意云何。此生之子得名王子不。迦叶答云:此是王子。迦叶如是初发心菩萨。虽道力微劣化彼众生。免轮回亦得名为如来之子。我今於此而说颂曰:

譬如轮王婢,为王之爱幸。而後生其男,亦是刹帝子。菩萨亦如是,初发菩提心。德行而羸劣,方便化众生。

虽未出三界,所作称佛心。得名真佛子。

佛告迦叶。譬如轮王生其千子。大力勇猛辩才端正。须得轮王相具足。彼所童子内。无一子具有轮王相者,彼转轮王不作亲子之想。迦叶。如是如来会下有百千俱胝声闻围绕若无一菩萨相者,如来亦不作子想。我今於此而说颂曰:

譬如转轮王,所生千太子。若无一童子,具彼轮王相。此乃无王分,王无自子想。佛子亦如是,虽有千俱胝。

声闻众围绕,无一菩萨相。善逝观彼人,不为佛子想。

佛告迦叶。譬如转轮圣王。所有皇后怀娠七夜必生童子,具轮王相。彼在胎藏迦罗罗未有根形。虽未成形而有天人发心爱重。非爱彼子勇猛大力。於意云何。重彼轮王王种不迦叶。亦复如是,初发心菩萨根虽未熟未免轮回。乐行佛法。彼过去佛见生其爱重。於彼观八解脱阿罗汉。而不爱重。何以故?为彼初心菩萨佛种不断故。我今於此而说颂曰:

譬如转轮王,皇后怀娠妊。七日未成形,天人生爱护。非重勇猛力,而重轮王种。菩萨亦如是,初发菩提心。

欲度轮回故,过去诸如来。於彼而恭敬,此人绍佛事。於诸声闻众,正观八解者,不生於敬爱,无彼成佛分。

佛告迦叶。譬如假摩尼琉璃珠。聚如妙高山。不及一真摩尼琉璃宝。迦叶。如是假使切声闻辟支佛。不能及一初发菩提心菩萨。我今於此而说颂曰:

譬如假琉璃,及彼摩尼珠。积聚如须弥,不及真摩尼。琉璃之一宝,菩萨亦如是,假使於声闻,及彼缘觉众。

其数如微尘,不及初发心。求彼菩提者,菩萨之一人。

佛告迦叶。譬如迦陵频伽鸟。住彼卵中之时,早能与彼一切飞禽而皆不同。迦叶於意何。当发一切美妙音声故。迦叶。如是彼初发心菩萨虽住业烦恼无明藏中。早与一切声闻支佛而不可同。迦叶於意云何。彼有回向善根说法方便故。我今於此而说颂曰:

譬如频伽鸟,住彼卵子中。虽未见身形,而与诸禽异。当发美妙音,令人常爱乐。佛子亦如是,初发菩提心。

未出烦恼藏,一切辟支佛。及彼声闻众,亦复不能比。回向大安乐,方便利有情。无垢慈悲意,能宣微妙音。

佛告迦叶。譬如轮王皇后。所生王子具足轮王福相。一切国王及诸人民悉皆归伏。迦如是初发心菩萨。天上人间一切有情悉皆归伏。我今於此而说颂曰:

譬如转轮王,皇后所生子。虽为童子身,具足王福相。国王及臣民,一切皆归向。菩萨亦如是,初发菩提心。

佛子相具足,一切诸世间。天人众生类,清净心归向。

佛告迦叶。譬如大雪山王出生上好药草。能治一切诸玻修合服食。无复心疑决定得迦叶。如是若彼菩萨所有智药能疗一切众生烦恼诸玻菩萨以平等心普施一切有情。服者复疑惑病即除愈。我今於此而说颂曰:

譬如大雪山,出生上妙药。疗治一切病,若有服之者,获差勿复疑,佛子亦如是,出生妙智药,能疗一切人。

烦恼生老病,平等而赐之。所有服食者,无疑决定差。

佛告迦叶。譬如有人归依初月。如是圆月而不归依。迦叶。如是我子有其信力。归命萨不归命如来。所以者何。为彼如来从菩萨生。若声闻辟支佛从如来生。非如菩萨故。我於此而说颂曰:

譬如此有情,归命於初月。如是圆满月,而彼不归依。我子亦如是,归依於菩萨。不归向世尊,为具大智力。

出生如来身,非彼声闻类。智慧微劣故,依彼如来生。

佛告迦叶。譬如文字之母。具能包含一切义论等事。迦叶。如是初发心菩萨具能绾摄切诸佛。化行无上智因。我今於此而说颂曰:譬如文字母,人间与天上。

义论及辩才,皆因此建立。菩萨亦如是,初发菩提心。具足佛地智,及诸方便行。

佛告迦叶。譬如世人未有舍离明月归命星像。迦叶。如是无有受我戒者,舍离菩萨归声闻。我今於此。而说颂曰:譬如世间人,於月而舍离。

而欲归依星,此事未曾有。如是我弟子,其义亦复然。若受我戒者,不归於菩萨。而欲向声闻,其事甚希有。

佛告迦叶。譬如假琉璃珠於彼天人世间终无利用。若真琉璃珠摩尼宝於其世间有大利迦叶如是,若彼声闻具足戒学。具一切头陀行三摩地门。终不能得坐菩提道场成阿耨多罗藐三菩提。我今於此而说颂曰:

譬如假琉璃,见彼体清净。於天人世间,为事无利用。若彼真琉璃及彼摩尼宝。体性有其殊,为事具大用。

如是彼声闻,虽具头陀行。持戒及多闻,一切三摩地。不能降四魔,而坐菩提座。得成於善逝,非如菩萨故。

佛告迦叶。譬如真琉璃摩尼宝作事用时价直百千迦哩沙波。迦叶。如是若彼菩萨所众德。作事用时多彼声闻辟支佛百千迦哩沙波之数。我今於此而说颂曰:

譬如真琉璃,及彼摩尼宝。作彼事用时,价直百千数。迦哩沙波,佛子亦如是,植众德本行,事用利众生。

多彼声闻人,及彼辟支佛。迦哩沙波,其数亦如是,

尔时世尊,复次说言:尊者大迦叶。所有国土孛星现时头黑偃寐。令彼国土灾难竞起於苦恼。迦叶。若彼国土如有菩萨。是诸灾难速得消除无复苦恼。是故迦叶。菩萨之行。集一切善根。为利众生故。又彼菩萨。所有智药流通四方。医彼一切众生烦恼等玻真实虚。迦叶白言:以何等药医何等玻迦叶。众生所有贪瞋痴病皆自缘生。以无缘慈观彼一惑业相。有理无本自无生今亦无相。欲界色界及无色界寂灭亦然。又灭一切颠倒。何等颠即四颠倒。一者为彼有情於彼无常而计常故。令想一切皆是无常。二者於其苦处而计为乐令想一切皆是其苦。三者无我计我。令想一切法皆无我故。四者不净计净。令想一切皆非故。唯此涅槃具彼四德。又复施设四念处。令彼有情观身无其所有。能破我见。观受无受得。破彼我见。观心无心可得。亦除我见执故。观法无法可得。破彼法我执故。以四正断修断事。修善勤修。断恶勤断以四神足成就通力。以五根五力。治彼不信懈怠失念散乱痴以七觉支治一切愚痴。以八圣道。治彼一切无知八邪等过。迦叶。此说名为真实医法。迦观此菩萨。於阎浮提内。医病人中最为第一。迦叶。所有三千大千世界众生。为护自命。彼菩萨如见医王。迦叶白言:如是住邪见者以何药疗。唯愿解说令彼了知。迦叶。彼菩萨疗众生。非用世间之药。以出世间一切善根无漏智药传流四方。医彼一切众生妄想之玻实不虚。迦叶白言:云何名为出世间智。迦叶。彼智从因缘种生离诸分别。无我无人无众无寿命。如是智法於空无著。迦叶。汝等正求心莫惊怖发精进心。彼如是求如是住心。云住心。云何不住心。有过去未来现在於何而祝迦叶。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无祝叶。又此心法非在内。非在外。亦非中间。迦叶又此心法离众色相。无住无著而不可见。叶。过去一切佛不见。未来一切佛不见。现在一切佛不见。迦叶白言:若过去未来现在一佛不见者,云何彼心有种种行相。迦叶。彼心无实从妄想生。譬如幻化。种种得生为虚妄迦叶白言:虚妄不实。其喻云何。佛言迦叶。心如浮泡生灭不祝心如风行而不可收。心灯光因缘和合。心如虚空得虚妄烦恼。心如掣电刹那不祝心如猿猴攀缘境界。心如画师种种像。心念念不住生一切烦恼。心行体一。无二心用故。心如其王。自在缘一切法故。如恶友。发生一切苦故。心如大海。漂溺一切善根故。心如钓鱼之人。於苦生乐想故。心梦幻。妄计我故。心如青蝇。於其不净生净想故。心如鬼魅。作种种不善事故。心如药叉贪著境界饮人精气故。心如冤家。恒求过失故。心不静祝或高或下进退不定故。心如狂坏一切功德善财故。心如蛾眼。恒贪灯焰色故。心著於声。如贪战鼓声故。心如猪犬。於不净贪香美故。心如贱婢。贪食残味故。心能贪触。如蝇著膻器故。迦叶。心不可求求不得。过去非有。未来亦无。现在不得。若过去未来现在不可得者,三世断故。若三世断故即无有。若彼无有彼即不生。若彼不生是即无性。若彼无性无生无灭。若无生灭亦无往来若无往来而无主宰。若无主宰无假无实。是即圣性。迦叶。若彼圣性。无得戒非无戒。无行无秽行。无因行无果行。亦无心意之法。若无心意之法彼无业亦无业报。若无业报亦无乐。若无苦乐彼圣者性。若彼圣性无其上下中间。身口意等不可住著。何以故?性遍虚空平等无分别故无分别故下此处元少一叶梵文。

猜你喜欢
  卷第一百八十六·佚名
  卷十·佚名
  卷八十八·佚名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佚名
  优婆塞戒经讲录上(三)·太虚
  大雲初分正法健度第三十五·佚名
  佛说施一切无畏陀罗尼经·佚名
  佛说赖吒和罗经·佚名
  三山来禅师五家宗旨纂要卷上·别庵性统
  菩提資糧論卷第三·欧阳竟无
  释鉴稽古略续集(一)·佚名
  卷第十七(寒字号)·朱时恩
  五灯会元续略卷第四下·远门净柱
  卷十四·佚名
  佛说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疏神宝记卷第一·善月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黄革·唐圭璋

      宋诗纪事补遗卷二十二有黄革,侯官人,熙宋时进士。似是别一人。   酹江月   寿太守母八十正月初一   堂堂卿月,奉君恩来作,潜藩贤守。喜遇慈闱年八十,特向新下称寿。千里春风,满堂和气,是处歌声奏。荷衣紫绶,捧觞齐

  • 序·杨慎

    刻词品序声音之道,愚未之有考也。近得升庵翁所著词品,三月读未尝释手。微求其端。大较词人之体,多属揣摩不置,思致神遇。然率于人情之所必不免者以敷言,又必有妙才巧思以将之,然 后足以尽属辞之蕴。故夫词成而读之,使人恍若

  • ●卷一百八十三·徐梦莘

      炎兴下帙八十三。   起绍兴八年正月,尽六月。   八年正月车驾驻跸临安府。   八日乙未知临安府吕颐浩召赴行在。   十四日辛丑伪知蔡州刘永寿杀兀鲁孛堇(改作乌噜贝勒)率城中老小来降。   刘元寿伪知蔡州

  • 卷三十二·佚名

    八月二十一日(丙辰),常青、恒瑞同奏言:外委段昭明、沉贤賫回奏折,随同大兵前往诸罗,至老店被贼所害,折亦遗失。又魏大斌等禀称:『十二日夜接柴大纪札云「带领之兵,何日可抵诸罗?我闻炮即带兵接应」。是以,于十三日即带兵二千七百

  • 保越録·徐勉之

    至正十八年冬十一月戊戍浙江等处行枢密院副使吕公珍来镇绍兴时穆尔古苏遇变之后越民思之如失怙恃公至祭而哭之拜其母于家中严肃号令安和人民百物安堵上下赖焉大军自取兰溪势益猖獗十二月甲申克婺州十九年春正庚申越城

  • 卷四十四·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四十四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淮南衡山济北王传第十四 淮南厉王长高帝少子也其母故赵王张敖美人高帝八年从东垣过赵赵王献美人厉王

  • 文帝本纪·沈约

    太祖文皇帝号义隆,小时字东儿,武帝的第三个儿子。晋安帝义熙三年(407),出生在京口,卢循起义时,文帝年方四岁,高祖派谘议参军刘粹辅助文帝镇守京城。十一年(415),封为彭城县公。高祖讨伐羌人到彭城,将出征时,任命文帝代行冠军将

  • 何逊传·姚思廉

    何逊,字仲言,是东海郡郯县人。他的曾祖父何承天官至南朝宋御史中丞。祖父何翼官至员外郎。父亲何询官至齐太尉中兵参军。何逊八岁时就能吟诗作赋,二十岁左右州里举荐他为秀才。南乡人范云见了他写的策论,大加赞赏,于是二人

  • 卷93·陈邦瞻

    ○蒙古连兵理宗端平二年春正月丙辰,诏孟珙屯黄州。珙留襄阳,招中原精锐之士万五千馀,分屯漅北、樊城、新野、唐、邓间,以备蒙古,名镇北军,遂以为襄阳都统制。六月,蒙古主命子阔端将塔海等侵蜀,特穆德克、张柔等侵汉,口温不花及

  • 十七年·佚名

    (乙卯)十七年大明宣德十年春正月1月1日○癸酉朔,上率王世子及群臣,行望闕禮,御勤政殿,受王世子賀及群臣賀,竝如常儀。議政府進表裏鞍馬,倭人、野人來獻土宜。○諸道進箋進方物。○行中宮賀禮如儀。○東宮停賀禮。○上御勤政殿

  • 二年·佚名

    (壬寅)二年清康熙六十一年春正月1月1日○朔丁亥,日有左珥。1月2日○戊子,以朴熙晋爲執義,金錫衍爲刑曹判書。○行司直鄭澔在鄕上疏,以慈敎封還,逆閹直請正法,爲廷臣之罪,搆捏備至,上不報。1月3日○己丑,以南就明爲承旨。○文有道

  • 第二篇 如烟往事(中)·丰子恺

    儿女回想四个月以前,我犹似押送囚犯,突然地把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从上海的租寓中拖出,载上火车,送回乡间,关进低小的平屋中。自己仍回到上海的租界中,独居了四个月。这举动究竟出于什么旨意,本于什么计划,现在回想起来,连自己也

  • 卷五十四·佚名

    △初分辩大乘品第十五之四复次善现,菩萨摩诃萨住第五极难胜地时。应远离十法。何等为十。一者应远离居家。二者应远离刍尼。三者应远离家慳。四者应远离众会忿诤。五者应远离自赞毁他。六者应远离十不善业道。七者应远

  • 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三卷·马鸣

    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三卷马鸣菩萨造真谛三藏译金轮山王道路大决择分第五如是已说金刚宝轮山王大决择分。次当说金轮山王道路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山王道路中  总有十五位体五种位中  各有三用故论曰。此

  • 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记·昙旷

    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记唐 昙旷撰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记  京西明道场沙门昙旷撰夫遍知委照浑真俗于心源。深慈普洽演半满于言派。寔由性相更会万法归于一如。文义互融八藏驰于四辩。曷空有之异辙。奚广略之殊途。

  • 清诗别裁集·沈德潜

    原名《国朝诗别裁集》。诗歌总集。清沈德潜编。原三十六卷,后经删定为三十二卷。清沈德潜选编。沈德潜自谓此书选诗本着和性情,厚人伦,匡政治,感神明的标准,唯祈合乎温柔敦厚之旨,所选诗作,俱近唐贤,不录徒辨浮华或直

  • 圣庄严陀罗尼经·佚名

    二卷,赵宋施护译。罗睺童子卧时为恶罗刹所挠,佛为说咒而护之。佛在迦毗罗城,罗睺童子卧时,被恶罗剎所娆。佛为说咒护之,又说结界陀罗尼,慈氏、梵王,亦各说咒,佛更敕一切天龙鬼神,各说自明。

  • 两部大法相承师资付法记·海云

    凡二卷。唐代海云记于太和八年(834)。又称两部付法次第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内容记录密教金刚界、胎藏界两部,自印度至中国之相承及大意,尤对不空三藏一门特予详述之。上卷略述金刚界大教王经师资相承付法次第,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