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戒子益恩书译文

《诫子书》介绍了作者一生为治学奋斗的经历和精神,以启发、勉励儿子深入钻研,勤于治学。文章既简明又含蓄,为后世学者赞誉。清朝刘熙载撰写的《艺概》一书称《戒子益恩书》“雍雍穆穆,隐然涵《诗》、《礼》气。”

全文分两部分:

一、自述追求学业的经历:

郑玄首先向儿子追述了自己一生的经历。他说,家里过去生活贫寒。我年轻时,曾任乡中掌管听讼收赋税的小吏啬夫。我不喜欢走作官的道路,而乐于追求学业。后来,经父母和兄弟允许,我辞去官职,外出游学。曾经到过周、秦两朝的都会西安、洛阳、咸阳等地,来往于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各地。在周游求学的过程中,我不仅有幸拜见在官位的博古通令、博学多才的人,还受教于隐居民间的有学问的大儒学者。见到这些学业上颇有成就的人,我都虚心求教。他们对我都热心给予指导,使我受益匪浅。这样,我广泛地考察和研究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典籍,也粗略地阅读了一些传记,还时常参阅外面不易得到的藏书,领略到一些天文方面的奥秘。

过了40岁以后,才回家赡养父母,租田种植,以使父母欢度晚年。后来,遇到宦官专权,捕禁异党,我也受牵连被捕入狱,坐牢14年之久,直到朝廷大赦,才得到自由。

恢复自由后,恰逢朝廷选拔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大将军三司府征召我做官。与我同时一起被征召的人,早就做了宰相。我觉得他们几位有美德有高才,配得上为王臣,适宜于在重用之列。而我反复考虑自身的条件,觉得自己不适宜去做官。我念念不忘做的是,记述先代圣贤的思想,整理、注释诸子百家的典籍。我渴望在做学问上施展我的才华。因此,朝廷一再征召我,我也未应征召去做官。

郑玄追述自己一生的经历,其语言虽然很平淡,但却充分表现了他一心追求学业的坚定意志。他有官不做官,当朝廷征召他做官,他坚辞不应召;身陷囹圄十四载,追求学业的志向毫不动摇;他不辞劳苦,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广拜名师,四处求学,博览群书。他这种坚韧不拔的治学精神,无疑对儿子是极大的激励。

二、教子做人:

1.教子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郑玄撰写这个家训时,已年届七十。他感到自己老了,于是把主持家事的责任交给儿子。他希望儿子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他说:“咨尔茕茕一夫,曾无同生相依,其勖求君子之道,研钻勿替,敬慎威仪以近有德。显誉成于僚友,德行立于已志,若致声称,亦有荣干所生,可不深念邪!可不深念邪!”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想到你孤孤单单一人,没有同胞兄弟,可以相互依靠,你更应该勉励自己努力探求君子之道,深入钻研、修养,不要有丝毫懈怠,要恭敬、谨慎、威严、讲礼仪,以便做个有道德的人。一个人要能显耀而有名誉,要靠朋友同事的推崇,然而,要成为有高尚德行的人,能立足于世上,要靠自己有志气,去努力。假如一个人因此自立于世上,名声称著,对他的父母来说,也是一件荣耀的事。这些,你能不认真、深入思考吗?

2.教子继承父业做学问:

他说:“吾虽无线冕之绪,颇有让爵之高,自乐以论赞之功,庶不遗后人之羞。未所愤愤者,徒以亡亲坟垄未成;所好群书,率皆腐敝,不得于礼堂写定,传与其人,日西方暮,其可图乎。”这是说,我平生虽然没有做高官显贵的业绩,但颇有谦让爵位的高风亮节。使我感到欣慰是,我在论述先圣典籍的原意和褒赞先圣思想方面,还做了一些事情。在这方面,我没有留下让后人可指责而感到羞愧的地方。使我放心不下的,只是亡故亲人坟墓尚未建造完毕。我一生所特别爱好的这些书籍,都很破旧了,现在我也无力到书房去整理定稿,只好传与后人。我已年迈,日薄西山,我还想做些什么呢?

郑玄情恳恳,意切切,热切地希望儿子继承父亲一生为之奋斗的学业。

3.教子勤奋、节俭、自立:

他最后告诫儿子说:“家今差于昔,勤力务时,无恤饥寒,菲饮食,薄衣服,节夫二者,尚令我寡恨。若忽忘不识,亦己焉哉!”这是说,我们现在的家境大不如以前了,只有你勤奋努力,不荒废大好时光,方能不必担忧温饱问题。你要节衣缩食,俭朴度日,就可以使我没有什么可以惦念的了。这些你要牢记。如果你忽视、忘却了我的这些话,那只好算我白费口舌了。

猜你喜欢
  大取第四十四·墨子
  外篇鲁缪公第七·汪晫
  附录·王通
  诗的伟大作用·孔子
  尚书孔氏序·夏僎
  卷一·湛若水
  卷七·惠士奇
  卷十一·王天与
  卷六·王与之
  卷十一·姚际恒
  音乐发悟品第十三·佚名
  衍与空等品第二十四·佚名
  卷一·普济
  第七次研究会·太虚
  复邵慧圆居士书·印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昆明即景·林徽因

     一 茶铺这是立体的构画,隐隐起喧腾声一片。阴凉南瓜棚下茶铺,都暂要时间茶杯上这是立体的构画,跷起膝盖的是疲乏,赤着臂膀好同乡邻闲话。设色在小生活旁边,茶座上全坐满了,笑的,老的,慈祥的面纹,破石子路在楼前,无人种花,矮檐

  • 卷第二百七十六 後唐紀五·司马光

      起強圉大淵獻(丁亥)七月,盡屠維赤奮若(己丑),凡二年有奇。   明宗聖德和武欽孝皇帝天成二年(丁亥、九二七年)   秋,七月,以歸德節度使王晏球為北面副招討使。   丙寅,升夔州為寧江軍,以西方鄴為節度使。   癸巳,以與高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八十五·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三十年夏四月按是月戊申朔己酉皇孙右监门卫大将军荣州剌史愭为蕲州防御使右监门卫大将军恺为贵州团练使右内率府副率惇为荣州剌史皇孙女硕人进封永嘉郡主庚戌户部言左藏西库见在钱银止可支至明日约至

  • 班马异同卷一·倪思

    项羽本纪籍列传第七一史记七汉书三十一项籍者字羽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名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家世为楚封扵项故姓项氏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去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名而

  • 卷十四·曾巩

    <史部,别史类,隆平集> 钦定四库全书 隆平集卷十四 宋 曾巩 撰 侍从 乐黄目字公礼抚州宜黄人父史字子正母梦许真人令吞五色珠而生史史有文辞初仕江南归朝再举进士登甲科所至不修谨获谴官至职方

  • 九二 辛亥革命一——王金发·周作人

    现在已是辛亥这一年了。这实在是不平常的一个年头,十月十日武昌起义,不久全国响应,到第二年便成立了中华民国,人民所朝夕想望的革命总算实现了。可是这才是起了一个头,一直经过了四十年,这个人民解放事业才是成功,以前所经过

  • 文彦博传·脱脱

    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人,他的祖先本姓敬,因避晋高祖石敬塘和宋翼祖的名讳而改姓文。少年时他和张..、高若讷跟颍昌史火召学习,史火召的母亲觉得文彦博不同寻常,跟人说,文彦博有贵人气质。对他十分宽厚。文彦博考中进士后,为

  • 渚宫旧事补遗·余知古

    (唐)余知古 撰○宋代司马休之为荆州宋公遣使围之休之未觉常所乘马养于床前忽连鸣不食注目视鞍休之试鞴之即不动鞴讫还坐马又惊跳如此者数四骑马即骤出门奔驰数里休之頋望已有使至矣遂去而获免刘甲居江陵元嘉中女年十四

  • 卷五十·徐一夔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五十 乐 雅乐二 乐图 丝之属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卷五十> 其制长三尺六寸六分象朞之日广六寸象六合弦有五象五行腰广四寸象四时前後广狭象尊卑上圆下

  • 榕村语録卷八·李光地

    中庸二性教两字分明即是首章性教注所以分别圣贤两等葢性即天道教即人道而圣人则能尽其性贤人则由教而入也然就一人论之尊徳性而道问学诚而明也择善而固执之明而诚也是自诚明自明诚之理自在也但人人皆须从性上做工夫而

  • 编集条例·王与之

    编集条例分序官目録于每职之前欲因爵之尊卑权之轻重与其属府史胥徒之多寡有无以知所职之事安在诸家经先后以经文为序诸家先训诂次文义仿朱文公语孟集注例或诸家同注防而注防不甚分明者只録诸家之诸家辨析字义敷

  • 师氏/媒氏·佚名

    师氏负责以美善的道理告诉王。用三德教育国子:一是中庸之德,用作道德的根本;二是及时行仁义之德,用作行为的根本;三是孝德,用以制止犯上和邪恶的事。教国子三行:一是孝行,用以亲爱父母;二是善于交友之行,用以尊敬有德行而善良的

  •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六·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复次海意。若菩萨虽生诸趣。无所希望。善护戒行。即能降蕴魔。若我见无依止善护戒行。能降烦恼魔。若以净戒。令诸众生出离老死。自护戒行能降死魔。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六十三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六十三卷(迦叶菩萨品第二十四)广释善星断善根义 出善星未断善根之前坏欲界结获得四禅事 出善星说苦德尼干缘起事 释断善根义 释断善根佛性不断义 释佛性如虚空非三世摄 释阐提身口业皆

  • 卷第十·佚名

    嘉兴大藏经 大藏一览大藏一览卷第十宁德优婆塞陈 实 谨编秀水居士姚舜渔重刊第八宗说门之余姚登用校正宗眼品稽首释迦大慈悲  不立文字直指示统要云。世尊才下生。乃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云

  • 萬如禪師語錄卷第七·佚名

    嗣法門人行猷等編示眾示眾。舉祖師云。正說知見時。知見即自心。當心即知見。知見即如今。師云。若是腳跟著實。肘後符靈底漢。子雖終日知見。其間覓一毫知見相了不可得。者箇且置。畢竟如何是如今底事。卓拄杖云。雪

  • 剡源集·戴表元

    元代诗文别集。30卷。戴表元撰,戴表元别号剡源先生,故名。《四库全书》曾据两淮盐政采进本编入别集类。此集编刊于明万历年间,卷首有明万历九年(1581)戴洵叙,周汝砺小引,《元史》本传,洪武四年(1371)宋濂序,万历元年(

  • 颜乐堂记·杨士奇

    庐陵胡则颜名其所居堂曰颜乐,其志固望希于大贤君子之地乎!间求记于余。嗟乎,其可以易言哉!夫颜之乐,极其学之所至,心与道一,而于出处动静从容安适,无往而不得,斯其所为乐也,其可以易言乎?然颜之乐,虽乐其在己者,其心盖未尝一日而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