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音乐发悟品第十三

尔时佛告诸比丘,菩萨处在深宫将欲出家。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娄罗紧那罗摩睺罗伽梵释四王。常以种种供具供养菩萨。欢喜赞叹。又於异时。诸天龙神乾闼婆等。各自思惟。菩萨长夜成就众生。以四摄法而摄受之。是诸众生根器已熟。菩萨何故久处深宫。而不出家成道度彼。若不及时。恐致迁移善心难保。後成正觉而无可度。作是念已,至菩萨前。顶礼希望。作如是言:云何当见菩萨出家学道。坐菩提座降伏众魔。成等正觉。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佛法。三转十二行无上法轮。现大神通。随诸众生所有意乐。皆令满足佛告诸比丘,菩萨长夜不由他悟。常自为师。了知世间及出世间。一切善法所行之行。知时非时游戏神通。未尝退失应众生根,犹如海潮无时错谬。以神通智知诸众生。可摄益时。可摧伏时。可度脱时。可弃舍时。可说法时。可默然时。可修智时。可诵念时。可思惟时。可独处时。可往刹利众会。可往婆罗门众会。可往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娄罗紧那罗摩睺罗伽释梵护世。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众会之时,

佛告诸比丘,一切最後身菩萨将欲出家。法尔有十方无边阿僧祇世界诸佛如来神通之力。令其宫内鼓乐弦歌。出微妙音劝请菩萨。而说偈言:宫中采女弦歌声,以欲而惑於菩萨。

十方诸佛威神力,变此音声为法言:尊昔见诸苦众生,发愿与彼为依怙。善哉若记昔诸行,今正是时宜出家。尊忆昔为众生故,身肉手足而无吝。

持戒忍辱及精进,禅定智慧皆修行。为求菩提胜福故,一切世间无能及。是诸众生瞋恚痴,尊以慈悲皆摄伏。尊於愚痴邪见者,而能广起大悲心。

积集福智已无边,禅定神通极清净。身光能至於十方,如月无雲而普照。无数音乐声微妙,劝请菩萨速出家。

佛告诸比丘,尔时菩萨住於最胜微妙宫中。一切所须皆悉备具。殿堂楼阁众宝庄严。幢幡宝盖处处罗列。宝铃宝网而严饰之。垂悬无量百千缯采众宝婴珞。一切桥道以众宝板之所合成。处处皆有众宝香炉烧众名香。珠交露幔张施其上。有诸池沼其水清冷。时非时华周遍开发。其池之中凫雁鸳鸯。孔雀翡翠迦陵频伽。共命之鸟出和雅音。其地纯以琉璃所成。光明可爱犹如明镜。庄严绮丽无以为喻。人天见者莫不欢喜。复於一时。诸采女等乐器之音。由十方佛威神力故。而说颂曰:

尊忆往昔发弘愿,愍诸众生无依怙。若证甘露大菩提,救济令之离苦恼。如昔诸佛所行行,独处空山林野间。证得如来一切智,见诸贫乏施财宝。

尊昔已行於大施,一切财宝皆能舍。为诸众生雨法雨,今正是时宜出家。尊於净戒无缺减,自昔多劫常修习。解脱众生诸烦恼,今正是时宜出家。

尊修百千诸忍辱,世间恶言皆忍受。常以忍辱而调伏,今正是时速出家。尊行精进极坚强,长时修习摧魔众。灭除一切三恶趣,今正是时宜出家。

尊以胜定除诸垢,洒甘露雨洽群生。充满世间诸渴乏,今正是时宜出家。尊以无边大智慧,断除邪见愚痴惑。尊应思惟昔弘愿,今正是时速出家。

尊昔已行无量亿,慈悲喜舍诸胜行。以此一切诸胜行,分布世间诸众生。采女弦歌甚微妙,以欲而感於菩萨。十方诸佛威神力,一切皆令为法音。

尊忆往昔为国王,有人於前而从乞。与我王位及国土,欢喜舍之无悔恨。尊昔曾为婆罗门,名曰输迦极精进。慈孝供养於父母,成熟无量婆罗门。

及馀众生归善道,舍是身已生天上。尊忆往昔作仙人,歌利王瞋断支节。起大慈心无恼恨,所伤之处皆流乳。昔作奢摩仙子时,父母居山同苦行。

王以毒箭误而中,抱慈无恨欢喜死。尊忆昔为金色鹿,见人渡河而被漂。因起慈心以救之,後反加害无瞋恨。尊忆昔者为仙人,宝珠误堕於大海。

起精进心抒彼海,龙王惊怖还宝珠。尊於昔者为大仙,慈心护彼归命鸽。有人从尊索是鸽,自割身肉而称之。与鸽轻重乃齐等,毕至命终为拥护。

又尊昔为奢摩仙,人来问树有几叶。善知多少而酬答,其人不信天来证。尊昔曾为鹦鹉鸟,释化为人来诘问。所依之树既枯折,何为守之而不离。

答云依此而成长,帝释便生希有心。即令枯树重荣茂,尊是受持功德者,安处世间诸众生,置佛无边功德海。如是十方佛威神,赞叹菩萨诸功德。

变诸采女弦歌曲,劝请菩萨速出家。尊昔长劫发弘愿,拔诸众生生死苦。请忆往昔所行行,今正是时宜出家。尊忆往昔无边劫,以金银等众珍宝。

头目王位及妻子,见来求者欢喜施。昔为首鞞幢牙王,月灯珠髻及大悲。坚猛妙目诸王等,皆有威力能行施。尊於多劫能持戒,其戒清净如明珠。

坚持守护无纤过,亦如犛牛自爱尾。尊忆曾为大象王,猎师以箭中其身。而起慈心无所报,捐彼六牙而守戒。尊忆多劫修诸忍,因修忍故受众苦。

请忆昔日为熊身,见人冻饿而温养。彼归路逢畋猎者,将来共屠心不恨。尊以精进坚固力,为菩提故修诸行。当伏魔王及军众,今正是时宜出家。

尊忆昔为骏逸马,腾空利益诸世间。於夜叉国济众生,安置之於无畏处。如是精进无边劫,神通智力除烦恼。心极调柔坐寂定,以此利益诸众生。

尊於昔者为国王,普使众生行十善。是诸众生行善故,命终皆得生梵世。尊智能知善不善,及了众生诸根性。智慧能入诸理趣,今正是时速出家。

尊愍众生堕邪见,生老病死苦海中。净除生死险恶道,示现涅槃真实路。如是一切十方佛,赞叹菩萨诸功德。皆变采女弦歌曲,劝请菩萨速出家。

尊昔为王名胜福,尸利尼弥讫瑟吒。及鸡萨梨千耶若,法思光明坚强弓。戒月光明进德光,知恩能舍大威德。王仙月形及猛实,增长菩提求妙法。

善住月光殊胜行,地尘勇施诸方主。惠施宝发清净身,作是及馀无量王。皆悉能舍於难舍,为诸如来雨法雨。尊昔值遇恒沙佛,悉皆承事无空过。

为求菩提度众生,今正是时速出家。初事不空见,值坚固花佛。以一念清净,见毗卢舍那。又遇栴檀佛,以草炬供养。

又佛入城时,以金末散地。逢法自在佛,说法赞善哉。值普光如来,一称南无佛。见大聚光佛,供养以金花。

值光幢如来,奉献以掬豆。又见智幢佛,无忧花如来。持粥以供养,於彼发弘愿。又值宝发佛,供养以明灯。

见花光如来,供养以良药。又值无畏佛,施以宝婴珞。婆胝伽罗佛,施波头摩宝。见娑罗王佛,供养以纯乳。

施名称如来,奉以师子座。又见真实佛,及高智如来。曾顶礼围绕,又见龙施佛。供养以衣服,见增上行佛。

施以栴檀香,又见致沙佛。供养以妙钵,又见大严佛。施优钵罗花,又值光王佛。以妙宝供养,又见释迦佛。

施以金莲华,又值宿王佛。赞叹如来德,又见日面佛。施以庄耳花,又值妙意佛。散以真头花,又见降龙佛。

施以摩尼宝,又值增益佛。奉上众宝盖,又见药师佛。奉以胜妙座,值师子幢佛。奉以众宝网,又见持德佛。

以音乐供养,又值迦叶佛。奉以众末香,又见放光佛。以妙花供养,又值阿鞞佛。奉以妙胜台,又见世供佛。

奉以妙花鬘,又值多伽佛。曾舍天王位,又见难降佛。施以众妙香,又值大光佛。舍身而供养,又见尚花佛。

献宝庄严具,又值法幢佛。散以众妙华,又见作光佛。奉优钵罗花,尽心而供养。如是及馀无量佛,一一皆以诸供具。

供养承事无空过,愿尊忆念过去佛。及忆供养诸如来,众生苦恼无依怙。请尊忆念速出家,尊忆昔值然灯佛。获得清净无生忍,及五神通无退失。

从此即能往诸刹,一念遍事诸如来。有为诸法悉无常,五欲王位皆不定。为苦所逼诸众生,愿速出家救济之。采女弦歌奏清音,以欲将惑於菩萨。

十方诸佛威神力,所出众声演法言:三界烦恼,犹如猛火。迷惑不离,恒为所烧。犹如浮雲,须臾而灭。

合已还散,如聚戏常念念不住,如空中电。迁灭迅速,如水瀑流。由爱无明,轮转五道。

循环不已,如陶家轮。染著五欲,如被网禽。欲如怨贼,甚可怖畏。处五欲者,犹如履刃。

著五欲者,如抱毒树。智者弃欲,犹如粪坑。五欲昏冥,能令失念。常为可怖,诸苦之因。

能令生死,枝条增长。由彼漂溺,生死河中。圣人舍之,如弃涕唾。如见狂犬,疾走而避。

如蜜涂刀,如毒蛇首。如戈戟刃,如粪秽瓶。不能舍离,犹如饿狗。咬其枯骨,五欲不实。

妄见而生,如水中月。如谷中响,如焰如幻。如水上泡,从分别生。无有实法,年在盛时。

愚痴爱著,谓为常有。不能厌舍,老病死至。坏其少壮,一切恶之。有财宝者,不知远离。

五家散失,便生苦恼。犹如树木,花果茂盛。众人爱之,枝叶彫零。弃而不顾,老弱贫玻

亦复如是,亦如鹫鸟。世间恶之,如霹雳火。焚烧大树,亦如朽屋。不久崩坏,有法能离。

生老病死,愿尊出家。为诸众生,说如斯法。生老病死,缠缚众生。如摩娄迦,绕尼拘树。

能夺势力,损坏诸根。犹如严霜,彫诸丛林。盛年妙色,因而变坏。譬如山火,四面俱至。

野兽在中,周慞苦恼。处生死者,亦复如是,愿速出家,而救脱之。尊观病苦,损恼众生。

犹如花林,为霜所彫。尊观死苦,恩爱永绝。眷属分离,无复重睹。犹如逝川,亦如花落。

能害有力,令不自在。独行无伴,随业而去。一切寿命,为死所吞。如金翅鸟,能食诸龙。

亦如象王,为师子食。如摩竭鱼,能吞一切。亦如猛火,焚烧丛林。愿尊忆昔,发弘誓愿。

今正是时,宜速出家。采女伎乐,欲惑菩萨。诸佛神力,变为法音。是诸有为,皆当坏灭。

如空中电,无暂停息。亦如坏器,如假借物。如腐草墙,亦如砂岸。依止因缘,无有坚实。

如风中灯,如水聚沫。如水上泡,犹如芭蕉。中无坚实,如幻如化。犹如空拳,展转相因。

愚人不了,妄生计著。譬如人功,及以麻枲。木轮和合,以成其绳。离是和合,即不成绳。

十二因缘,一一分析。过现未来,无有体性。求不可得,亦复如是,譬如种子,能生於牙。

牙与种子,不即不离。从於无明,能生诸行。无明与行,亦复如是,不即不离,体性空寂。

於因缘中,求不可得。譬如印泥,泥中无樱印中无泥,要因泥樱文像可睹,依止根境。

有眼识生,三事和合。说为能见,境不在识。识不在境,根境识中。本无有见,分别妄计。

境界相生,智者观察。曾无相状,如幻梦等。譬如钻火,木钻人功。三种和合,得有火生。

於三法中,本无有火。和合暂有,名曰众生。第一义中,都不可得。譬如咽喉,及以唇舌。

击动出声,一一分中。声不可得,众缘和合。有此声耳,智者观声。念念相续,无有实法。

犹如谷响,声不可得。譬如箜篌,弦器及手。和合发声,本无去来。於诸缘中,求声不得。

离缘求声,亦不可得。内外诸蕴,皆悉空寂。无我无人,无寿命者,尊於往昔,值然灯佛。

已证最胜,真实妙法。愿尊於今,为众生故。雨甘露法,使得充足。

佛告诸比丘,菩萨闻是偈已,专趣菩提正念不惰。何以故?菩萨於长夜时。尊重恭敬供养正法及说法师。深生净信求於正法。好乐正法住於正法。随所听闻心无厌足。开悟众生。於法施主深生尊重。为他演说无所希望。亦不因法而求财宝。为众说法未曾慳吝。勇猛精进一心勤求。法为依止守护法藏。住於忍辱修行波若通达方便。

佛告诸比丘,菩萨於多劫来。远离世间五欲之过。为成就众生。示现处於贪欲境界。积集增长一切善根殊胜福德资粮之力。示现受用广大微妙五欲境界。而於其中心得自在。菩萨是时忆念往昔所发誓愿。由是昔愿思惟佛法皆悉现前。而起大悲观察世间。富贵炽盛会归磨灭。又观生死多诸烦恼险恶怖畏。欲速除断入大涅槃。

佛告诸比丘,菩萨久已了知生死过患。不取不著。乐求如来真实功德。依阿兰若寂静之处。其心常乐利益自他。於无上道勇猛精进。令一切众生得安乐故。得利益故。得寂静故。得涅槃故。常起大慈大悲。能以四摄摄诸众生无有厌倦。观诸众生。

犹如一子。於诸境界心无所著。设大施会增长福德。远离慳贪施不望报。於长夜中勇猛精进。善能降伏贪瞋憍慢慳嫉烦恼。未曾暂忘一切智心。著大施甲被精进铠。以大悲心度脱众生。智力坚强恒无退失。等心众生随其意乐皆令满足。知时非时悟法非法。回向菩提。於惠施中三事清净。以金刚智除断四魔。戒行成就善能守护身语意业。乃至小罪而怀大惧心常清净。於诸垢浊恶言毁呰轻弄诽谤打辱系缚曾无浊乱。具足忍辱心性调柔。所作事业常能坚固。於一切善心无退转。念智具足恒修正定。获智慧明能破诸暗。心常观见苦空无常不净之法。已善修习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又常安住奢摩他毗钵舍那。深入缘起觉悟真实。恒自了知不因他解。游三脱门了知诸法。如幻如梦如影。如水中月。如镜中像。如热时焰。如呼声响。

佛告诸比丘,菩萨从多劫来。於四威仪恒住如是智慧。如是功德。如是精进。如是利益十方诸佛复令宫中采女乐器出微妙声劝发菩萨。又欲化诸宫中采女。即时证得四种法门。何等为四。一者方便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而摄取之。二者绍三宝种能使不绝不坏一切智性不退愿力。三者智力坚固大慈大悲不舍众生。四者有殊胜智慧资粮之力。分别一切菩提分法。大严法门得现前故。以此四种为欲成就宫中诸采女故。即於是时作大神通。令诸采女解悟乐音。所出言词百千法门。所谓广大心。愍众生心。求菩提心。发起深心。而於佛法令生净信。远离憍慢尊重正法。知善不善忆念诸佛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神通。四摄法。四无量。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一一分别奢摩他毗钵舍那。无常苦空无我不净。无贪寂灭。无生尽智。乃至涅槃。菩萨神通令音乐中出如是声。诸采女等闻是声已,生希有心欢喜踊跃得未曾有。

佛告诸比丘,菩萨处王宫时。能令八万四千诸采女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复有无量百千诸天闻如是法。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说微妙偈劝请菩萨。速疾出家。

猜你喜欢
  应病与药之佛法·太虚
  卷十七·彭绍升
  鼻奈耶卷第三·佚名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第三·佚名
  卷四百三十七·佚名
  佛说救面然饿鬼陀罗尼神咒经一卷·佚名
  四明十义书卷下·知礼
  净土往生传卷下·戒珠
  悼玉慧观居士并勉正信会员·太虚
  第四十七章 [失题]·佚名
  附录一:《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种阴魔境 识阴十魔·印光
  卷一·佚名
  第十八章 马鸣阿阇梨等时代·多罗那他
  上国民会议代表诸公意见书·太虚
  雪關禪師語錄卷之十三·雪关智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一串疯话·林徽因

    好比这树丁香,几枝山红杏,相信我的心里留着有一串话,风露日夜,只盼五月来开开花!蓝空上霞彩,那样子来了春天,绕着许多叶子,青青的沉静,忘掉腼腆,我定要转过脸来,如果你是五月,八月里为我吹开 把一串疯话全说在你的面前!

  • 卷七十七·冯惟讷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七十七     明 冯惟讷 撰 梁第四 简文帝【讳纲字世缵武帝第三子也六岁能属文读书十行俱下辞藻艶发雅好赋诗然又伤轻靡时号宫体初封晋安王云麾将军丹阳尹历兖荆南

  • 天台续集别编巻三·李庚

    宋 林表民 编分绣阁【洪景伯倅廨新建】曽 惇治中妙言语洪涛防词源向来羣玉府垂上紫微垣佐郡沧海傍凭轩望朝暾便欲乘轻车长歗登昆仑兹楼何缥缈千岩霭云屯庭空百吏散博山炷微薫重寻羡门辈仙事无垠何知对妙髙举手招

  • 卷三百三十·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三十张荐张荐字孝举深州人鷟之孙敏鋭有文辞为顔真卿所赏真卿陷李希烈荐上疏论救为左拾遗论卢杞奸恶德宗纳之擢谏议大夫将疏裴延龄恶延龄知之遣使囘鹘还为秘书少

  • 御选明诗卷五十八·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五十八五言律诗九王应钟题谢中臯卷林栖怀独往人境迥遗羣一径通樵路千山霭暮云埜禽当户啭涧水向田分偃息亭臯上?言不可闻龚秉德晓发龙潭道中霓旌荡烟霭星驾转岧嶤水落龙潭浅山连雉堞遥林昏犹辨

  • 列传第六十·刘昫

    ○李光弼 王思礼 邓景山 辛云京 李光弼,营州柳城人。其先,契丹之酋长。父楷洛,开元初,左羽林将军同正、朔方节度副使,封蓟国公,以骁果闻。光弼幼持节行,善骑射,能读班氏《汉书》。少从戎,严毅有大略,起家左卫郎。丁父忧,终丧

  • 卷一百八十七·毕沅

      ◎元纪五 ∷起旃蒙作噩正月,尽柔兆掩茂十二月,凡二年。   ○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   至元二十二年年   春,正月,戊寅,发五卫军及新附军浚蒙村漕渠。   庚辰,诏毁宋郊天台。   僧格言:“嘉木场喇勒智云:‘会稽有

  • 第四十三回 背顾命鸮子毁室 凛梦兆狐首归邱·蔡东藩

      却说程遐出遇徐光,便与光叙谈,述及进谏不从情形。光答道:“中山王对我两人,时常切齿,不但与国有害,且必累及家祸,我等总当预先设法,保国安家,怎可坐待危祸哩?”遐皱眉道:“君有甚么良策?”光想了多时,方答说道:“中山手拥强兵,

  • 卷之七百六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明名臣琬琰续录卷十三·徐紘

    (明)徐纮 撰南山黄先生墓碣铭  杨守陈山环吾郡而其南若金峨诸峯尤峻秀先生乐之故自号南山而学者称南山先生无异词先生尝仕有官阶矣皆不称其官独举其号而先生之者崇其道也先生之道性乎天而成于自得其学圣贤为一鹄以知

  • 第二六四禀同治九年十月十一日一一七○一--三·佚名

    一皂头役禀明收贮大枋情形,并缴澚甲收管状台下一皂头役汤才叩首叩禀,为遵单封交,取具收管,禀缴事。缘蒙单,仰协同香山港口书、澚甲,立将浮出大枋贰块,克日封交澚甲看守,并量明长短、阔狭,取具收管,禀缴赴辕

  • 一四一五 广西巡抚陈用敷奏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一四一五 广西巡抚陈用敷奏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乾隆五十六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广西巡抚臣陈用敷跪奏,为遵旨汇奏事。窃照前奉谕旨,颁发直省《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各一部,着各督抚将外间流传翻刻之本,照原书铲削抽改,于

  • 刘亮传·令狐德棻

    刘亮是中山人,本名道德。祖父..连,曾任魏国蔚州刺史。父亲持真,任镇远将军、领民酋长。魏大统年间,以刘亮立有大功,追赠持真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恒州刺史。刘亮年少时卓越豪迈,有计谋策略,面貌英俊,体态魁梧,让人害怕。普

  • 卷二十五·陆宗楷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国子监志卷二十五乐六<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二十五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二十五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二十五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

  • 卷十、明起义军之失败·黄鸿寿

    顺治二年,夏六月,明吴县生员陆世钥、沈自炳、沈自

  • 仪礼识误卷一·张淳

    宋 张淳 撰士冠礼误字眂 注曰天子与其臣冕以视朔皮弁以日视朝诸侯与其臣皮弁以视朔朝服以日视朝按释文云眂音视本或作视下同陆既音视正文非视字明矣其后篹音纂而今文作纂遁音巡而今文作巡妃音配而今文作配防音策

  • 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一·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力品第三十八之一(一)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六凡常之力。云何为六。小儿以啼为力。欲有所说。要当先啼。女人以嗔恚为力。依嗔恚已。然后所说。沙门

  • 唯识二十论一卷·世亲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说心意兼心所。唯遮外境不遣相应。内识生时似外境现。如有眩翳见发蝇等。此中都无少分实义。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