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九二 辛亥革命一——王金发

现在已是辛亥这一年了。这实在是不平常的一个年头,十月十日武昌起义,不久全国响应,到第二年便成立了中华民国,人民所朝夕想望的革命总算实现了。可是这才是起了一个头,一直经过了四十年,这个人民解放事业才是成功,以前所经过的这些困难时代,实在是长的很,也是很暗淡的。何况在当时革命的前夜,虽是并没有疾风暴雨的前兆,但阴暗的景象总是很普遍,大家知道风暴将到,却不料会到得这样的早罢了。这时清廷也感到日暮途穷,大有假立宪之意,设立些不三不四的自治团体,希图敷衍,我在翻译波阑显克微支的《炭画》,感觉到中国的村自治如办起来,必定是一个“羊头村”无疑,所以在小序里发感慨说:

“民生颛愚,上下离析,一村大势,操之凶顽,而农妇遂以不免,人为之亦政为之耳。古人有言,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观于羊头村之事,其亦可以鉴矣。”及至回到故乡来一看,果然是那一种情形,在日本其时维新的反动也正逐渐出现,而以大逆案作为一转折点,但那到底是别国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多少迫切的关系,这回却是本国了,处于异族与专制两重的压迫下,更其觉得难受。那时将庚戌秋天钓鱼的记事抄录了出来,后边加上一段附记道:

但是十月十日“霹雳一声”,各地方居然都“动”了起来了,不到一个月的工夫,大势已经决定,中国有光复的希望了。在那时候也有种种谣言,人心很是动摇,但大抵说战局的胜败,与本地没有多少关系,到了浙江省城已经起义,绍兴只隔着一条钱塘江,形势更是不稳,因此乘机流行一种谣言,说杭州的驻防旗兵突围而出,颇有点儿危险,足以引起反动的骚乱,但是仔细按下去,仍是不近情理,不过比平常说九龙山什么地方的白帽赤巾党稍好罢了。一有谣言,照例是一阵风的“逃难”,鲁迅在一篇文言的短篇小说《怀旧》里描写这种情形,有一节云:

“远游不思归,久客恋异乡。寂寂三田道,衰柳徒苍黄。旧梦不可道,但令心暗伤。”

“居东京六年,今夏返越,虽归故土,弥益寂寥,追念昔游,时有枨触。宗邦为疏,而异地为亲,岂人情乎。心有不能自假,欲记其残缺以自慰焉,而文情不副,感兴已隔。用知怀旧之美,如虹霓色,不可以名,一己且尔,若示他人,更何能感,故不复作,任其飘泊太虚,时与神会,欣赏其美,或转褪色,徐以消灭,抑将与身命俱永,溘然相随,以返虚浩,皆可尔。所作一则,不忍捐弃,且录存之,题名未定,故仍其旧。辛亥九月朔日记。”后末有九月初七日夜中作诗一首,题在末后云:

“予窥道上,人多于蚁阵,而人人悉函惧意,惘然而行。手多有挟持,或徒其手,王翁语予,盖图逃难者耳。中多何墟人,来奔芜市,而芜市居民则争走何墟。李媪至金氏问讯,云仆犹弗归,独见众如夫人方检脂粉芗泽,纨扇罗衣之属,纳行箧中,此富家姨太太似视逃难亦如春游,不可废口红眉黛者。”这篇小说是当时所写,记的是辛亥年的事,而逃难的情形乃是借用庚子夏天的事情,因为本家少奶奶预备逃难,却将团扇等物装入箱内,这是事实,但是辛亥年的谣言却只一天就过去了,只是人心惶惶,仿佛大难就在目前的样子。有一位少奶奶,乃是庚子年那一位的妯娌,她的丈夫是前清秀才现任高小教员,当时在学校里不曾回家,她就着急的说道:“大家快要杀头了,为什么还死赖在外边?”她大约是固守着“长毛”时候的教训,以为是遇乱当然要杀头,所以是在准备遭难而不是逃难了。幸而这恐慌只是一时的,城内经了学生们组织起来,武装但是拿着空枪出去游行,市面就安定下来了,接着省城里也派了“王逸”率领少数军队到来接防,成立了绍兴军政分府。这王逸本来名叫王金发,是绍兴人所熟知的草泽英雄,与竺酌仙齐名,还是大通学堂的系统,他的两年来在绍兴的行事究竟是功是过,似乎很难速断,后来他被袁世凯派的浙江督军朱瑞所诱杀,实在可是死得很冤的。

猜你喜欢
  列传第九十五 二高伊硃二刘范二王孟赵李任张·欧阳修
  卷三百四十四·列传第一百三·脱脱
  卷一百一十·志第六十三·礼十三等·脱脱
  卷二十三·本纪第二十三·庄烈帝一·张廷玉
  卷十三·王夫之
  第三十五回 拒唐师李达守危城 中辽计杜威设孤寨·蔡东藩
  卷之二百六十四·佚名
  ◎黑龙江之风流案·李定夷
  高祖孝文帝纪·李延寿
  刘秉忠传·宋濂
  卷之三十五  世宗實錄(穆宗實錄)一(明)不著撰人·邓士龙
  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佚名
  一、蒋廷黻其人·蒋廷黻
  钦定南廵盛典卷九十·高晋
  卷第十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五场·老舍

    时间 前场后不久,快到中午。地点 状元府门外。人物 门 役 李大妈 荷 珠 赵 鹏 随从四人 赵 旺 金三官 金贞凤〔门役在状元府门外,信口哼唧着。门役 (哼唧)新修的状元府,朱门大铜环。状元心慈善,施粥又舍钱。

  • 韵语阳秋卷十六·葛立方

    宋 葛立方 撰老杜诗云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按逊传无扬州事而逊集亦无扬州梅花诗但有早梅诗云兎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防霜当露发映雪凝寒开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防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杜公前诗乃逢早梅而作诗故

  • 黄庭坚诗全集七·黄庭坚

    葫芦颂大葫芦乾枯,小葫芦行酤。一居金仙宅,一往黄公垆。有此通大道,无此令人老。不问恶与好,两葫芦俱倒。虎号南山一章虎号南山,北风雨雪。百夫莫为,其下流血。相彼暴政,几何不虎。父子相戒,是将食汝。二章伊彼大吏,易我鳏寡。

  • 卷二·郭知达

    钦定四库全书九家集注杜诗卷二   宋 郭知逹 编古诗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按唐书孔巢父冀州人字弱翁早勤文史少与韩凖李白张叔明陶沔隠于徂莱山时号竹溪六逸永王璘赴江淮闻其贤以从事辟之巢父察其必败侧

  • 卷八百三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三十六贯休春自来自去动洪鑪无象无私无处无回鴈不多消气力染花应最费工夫溟蒙便恨豪家惜浓暖深为政笔驱莫讶相逢只添睡伊余心不在荣枯闻迎真身四海无波八表臣恭闻今岁礼真身七重鏁未开金

  • 校猎赋原文·扬雄

    或称羲农,岂或帝王之弥文哉?论者云否。各以并时而得宜,奚必同条而共贯?则泰山之封,乌得七十而有二仪?是以创业垂统者俱不见其爽,遐迩三五,孰知其是非?遂作颂曰:丽哉神圣,处于玄宫,富既与地乎侔訾,贵正与天乎比崇。齐桓曾不足使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九·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五十七景泰五年三月壬子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清明节遣官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帝御奉天殿策会试举人彭华等三百四十九人制曰朕以眇躬祗膺 天命缵承 祖宗大业临御兆民顾惟负荷之艰莫究弛张之善肆虚心于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七 贰臣传二·纪昀

    贰臣传 【二】 五代○五代 张文蔚 杨涉张策赵光逢 薛贻矩 苏循【杜晓】段凝康延孝 冯道李 琪郑珏袁象先刘昫卢文纪 姚顗李鏻和凝张文蔚 杨涉 张策 赵光逢 薛贻矩 苏循 【杜晓】 段凝 康延孝 冯道 李琪 郑珏 袁

  • 平定两金川方略艺文四·阿桂

    平定两金川诗【七言律诗十二首谨序】司经局洗马【臣】梦 吉【臣】闻立极统元之圣授图益地之君或制五兵或张九伐盖兼弱攻昧讫声教之大同禁暴戢凶佐雍熙之郅治皆秉如神之智本至仁之心如权重轻不爽铢黍如度长短不失毫厘

  • 卷二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通礼卷二十四嘉礼官员【七品以上】自昏及为子孙主昏豫访门第清白女年齿相当者使媒氏徃通言俟许男年十六以上女年十四以上身及主昏者无朞以上服皆可行【下士庻人同】右议昏纳采诹日主人具书【书辞

  • 商书·盘庚上·佚名

    盘庚五迁,将治亳殷,民咨胥怨。作《盘庚》三篇。盘庚迁于殷,民不适有居,率吁众戚出,矢言曰:「我王来,即爰宅于兹,重我民,无尽刘。不能胥匡以生,卜稽,曰其如台?先王有服,恪谨天命,兹犹不常宁;不常厥邑,于今五邦。今不承于古,罔知天之断命

  • 论管子轻重中·马非百

    关于管子轻重之理论的体系一、轻重一词之起源及其涵义  二、轻重理论中的若干基本原则  三、体现轻重原则的两个重要工具  四、所谓轻重之筴的具体措施  五、本书在理论上所暴露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一、轻重

  • 卷九十七·佚名

    释萨陀波仑品第八十八之中【经】“尔时,萨陀波仑菩萨,受是空中教已,从是东行。不久,复作是念:‘我云何不问空中声:我当何处去?去当远近?当从谁闻般若波罗蜜?’是时即住,啼哭忧愁;作是念:‘我住是中,过一

  • 俱舍论疏 第三卷·法宝

    俱舍论疏 第三卷沙门法宝撰分别根品第二之一明根等义立名有异此论名根品。杂心名行品。正理名差别品然杂心合此论根品.世品总名行品。以行有二义。一缘。二所作。缘行是因行。所作是果行。由此杂心合为行品。因

  • 五灯会元续略卷第二上·远门净柱

    明支提山嗣祖沙门 净柱 辑临济宗南岳下十六世黄龙忠禅师法嗣袁州慈化寺普庵印肃禅师宜春余氏子。生而祥光烛天。莲产道周。长师寿隆贤公。贤授以法华。师曰。诸佛玄旨贵悟於心。数目循行何益於道。谒牧庵於沩山。问

  • 卷第四·佚名

    嘉兴大藏经 莲月禅师语录莲月禅师语录卷第四侍者道束录拈古举世尊升座文殊白椎世尊便下座。拈云人多向白椎处讨巴鼻殊不知世尊升座早已话堕了也文殊只是据款结案还见么机前领旨格外明宗方不失衲僧眼目。举外道问佛不

  • 独断·蔡邕

    东汉蔡邕撰。2卷。今天的通行本不分卷。《四库全书》把此书归入子部杂家类。记汉代制度礼文车服及诸帝世次,兼及前代礼乐。《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十八说,此书是“考证家之渊薮”。书中颇多涉及文体的解说。今摘录

  • 毗沙门天王经·佚名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佛在给孤独园,毗沙门天王于初夜分来说神咒,卫护行人,佛嘱比丘受持。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与《金光明最胜王经》第十二品。多闻天王如意宝珠咒法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