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十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五十

雅乐二

乐图

丝之属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卷五十>

其制长三尺六寸六分象朞之日广六寸象六合弦有五象五行腰广四寸象四时前後广狭象尊卑上圆下方象天地徽有十三象十二律余一象闰小琴五弦中琴十弦大琴二十弦

琴或谓伏羲作或谓神农作或谓五弦作於舜七弦作於周文武宋始制二弦又制十二弦以象十二律太宗加为九弦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卷五十>

伏羲作五十弦为大瑟黄帝破为二十五弦为中瑟十五弦为小瑟五弦为次小瑟或谓朱襄氏使士达作或谓神农作

匏之属

礼记曰女娲氏之笙簧说文曰正月之音物生故谓之笙十三簧列管匏中施簧管端宫管在中央三十六簧曰竽宫管在左傍十九簧至十三簧曰笙大笙谓之簧小笙谓之和尔雅笙十九簧曰巢十三簧曰和

竽亦笙也今之笙竽以木代匏而漆殊愈於匏

竹之属

世本曰舜所造其形参差似凤翼长二尺尔雅编二十二管长一尺四寸曰?长尺二寸曰巢

舜作十管韶箫长尺有二寸

尔雅曰长尺围寸并漆之有底说文曰管如篪六孔周礼孤竹之管是也

周官笙师掌教吹龠箫篪篴管五者皆出於笙师所教无非竹音之雅乐也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卷五十>

世本云暴辛公造尔雅曰大篪谓之沂【音银】篪以竹为之长尺四寸围三寸一孔上出寸三分名曰翘横吹之小者尺二寸

木之属

周官小师掌教播鼗柷敔柷如漆桶方二尺四寸深一尺八寸中有椎柄连底旁开孔内手於中撃之以举乐敔状类伏虎背上有二十七龃龉碎竹以撃其首而逆戞之以止乐

周官梓人为笋簴饰以臝属臝有力声大而宏於锺宜故为锺簴磬簴饰以羽属羽无力声清而远於磬宜故以为磬簴笋横木两端刻龙蛇鳞物之形

大枝也饰笋为悬捷业如锯齿

枞也上饰刻画之为重牙业之上齿

树羽置羽也置之笋簴之上

画绘为翣戴以璧垂五彩羽於下树於笋之角上

乐舞

乐舞之数天子八佾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即八佾而考之文舞六十四人左执龠右秉翟武舞亦六十四人左执干右执戚按周礼大司乐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舞云门以祀天神舞咸池以祭地祗舞大韶以祀四望舞大夏以祭山川舞大濩以享先妣舞大武以享先祖此六代之乐舞也内则十三舞勺成童舞象乃周公所作之乐舞也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人舞乃周礼教国子之六舞也三代而下秦并六国六代之乐惟韶存焉又改大武为五行汉制高庙奏武德文始五行之舞又有四时舞文始者本韶舞也五行者本周舞也武德者高帝所作四时者文帝所作惠帝采武德为昭德舞宣帝采昭德为盛德舞光武增广郊祀奏云翘育命之舞魏武帝舞师冯肃晓知先代诸舞文帝改巴渝舞为昭武舞云翘为凤翔舞育命为灵应舞武德为武颂舞文始为大韶舞五行为大武舞晋武帝使郭夏造正德大豫二舞又改魏昭武为宣武之舞羽龠舞为宣文之舞宋武帝又改为前舞後舞梁又改文舞为大观武舞为大壮周武帝造山云之舞唐太宗制文舞为九功舞武舞为七德舞宋太祖改周崇德舞为文德舞象成舞为武功舞元郊祀则奏崇德之舞定功之舞太庙则奏武定文绥之舞内平外成之舞此历代乐舞更改损益名虽不同其实不越文武二舞而已国朝平定天下凡郊祀社稷先农太庙皆奏武功之舞文德之舞所以象成名德而兼备文武者也

舞器图

夫舞者既陈则以器授之此舞器所由作也天子八佾则有文武二舞文舞者执纛执龠执翟武舞则执旌执干执戚又曰戈曰弓矢曰鹭曰翿曰麾节乐之器有相有应有牍有雅又有金铙金钲金錞单头铎双头铎之类其制详见于图

帗舞

周官乐师教国子六舞有帗舞帗者祓也社稷百物之神皆为民祓除以故帗舞帗舞者全羽羽舞者析羽

羽舞

周官舞师掌教羽舞帅而舞四方之祭祀龠师教国子舞羽吹龠祭祀则鼔羽龠之舞羽舞翟羽可用为仪执之以舞所以为蔽翼也

皇舞

周官舞师掌教皇舞帅而舞旱暵之事乐师掌教国子小舞皇隂类也旱暵欲达隂中之阳故以皇舞

旄舞

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而歌八阕则旄者乃?牛之尾

干舞

郊特牲曰朱干设锡冕而舞大武祭统曰及舞君执干戚就舞位则干者自卫之兵非伐人之器用之以舞示有武事也祭山川用之者以其有阻固扞蔽之功

舞以干戚羽旄为饰手舞足蹈为容乐记乐师均以人之手舞终焉

礼曰朱干玉戚以舞大武干盾也所以自蔽戚斧也所以待敌朱干白金以饰其背戚剥玉以饰其柄

周官龠师祭祀鼓羽龠之舞龠所以为声翟所以为容

翟为五雉之一取其毳羽以秉之诗曰右手秉翟纛 羽葆幢

尔雅曰翿纛也郭璞以为今之有羽葆幢舞者所建以为容也

旌夏

旌夏大旌也舞者行列以大旌表识之大射礼举旌以宫偃旌以商

尔雅和乐谓之节乐之声有鼓以节之舞之容有节以节之先代之舞有执节二人

周礼巾车掌木路建大麾以田以封蕃国书曰用秉白旄以麾周所建也後世协律郎执之以令乐工其制高七尺干饰以龙首缀纁帛画升龙於其上乐作则举之止则偃之堂上则立于西阶堂下则列於乐悬之前

八音以鼓为君以相为臣是相为鼓其状如鼙韦表糠里以漆局承而撃之所以辅乐乐记曰治乱以相诸家乐图多以相为节相以辅乐亦以节舞

应犹鹰之应物其获也小故小鼓谓之应以应大鼔所倡之声小舂谓之应以应大舂所应之节

牍以竹为之长者七尺短者三尺所以节乐也周官笙师掌之

周官笙师掌教雅以教祴夏状似漆桶而弇口大二围长五尺六寸以羊韦鞔之旁有两纽疏画武舞工人所执以节舞

金钲

如铜盘县而撃之以节乐

如火斗有柄以铜为匡疏其上如铃中有丸执其柄而揺之其声譊譊然以止鼓

明集礼卷五十

 

猜你喜欢
  世袭列传一·薛居正
  國朝獻徵錄卷之四十四·焦竑
  举要卷三·金履祥
  卷之二百四十六·佚名
  卷之二百三十二·佚名
  涌幢小品卷之三十二·朱国祯
  一百四十二 内务府总管赫奕等奏御用缎匹跳丝落色请令江宁织造赔偿摺·佚名
  一一八二 护理陕西巡抚秦承恩奏本年抽改《御批通鉴纲目续编》数目折·佚名
  绎史卷五十·马骕
  史记集解卷四十五·裴骃
  卷二十二 魏书二十二 桓二陈徐卫卢传第二十二·陈寿
  文惠太子传·萧子显
  宣宗恭让胡皇后传·张廷玉
  仓库例·佚名
  卷十三·戴锡章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十回 高小姐山上赠金 赵知府舟中送酒·萧晶玉

    且说白杨树上被绑的车夫望着四个公人骂道:“都是你们这害馋佬,贪吃美酒,误了正事,带累人跟着受罪,这可瞪着眼等死罢!”数数落落,连哭带骂,那四个公人勒着嘴说不出话来,只好肚子里乾鼓。直等至第三天,饿了个杜阮蓝

  • 第十歌 天上只有半个头月亮呒不半个头星·刘半农

    天上只有半个头月亮呒不半个头星, 做双快靴拨于外私情, 薄薄能个衬底末密密能个札, 外私情着仔步步脚头轻。

  • 荀韩钟陈列传第五十二·范晔

    荀淑 子爽 孙悦 韩韶 钟皓 陈寔 子纪荀淑字季和,颍川颍阴人,荀卿十一世孙也。少有高行,博学而不好章句,多为俗儒所非,而州里称其知人。安帝时,征拜郎中,后再迁当涂长。去职还乡里。当世名贤李固、李膺等皆师宗之。及梁

  • 卷十八·浦起龙

    钦定四库全书史通通释卷十八     无锡浦起龙撰外篇杂说下【第八○二十五条】诸史【六条○前二篇皆循代分条此六条错举立说故统曰诸史】夫盛服饰者以珠翠为先工缋事者以丹青为主至若错综乖所分布失宜则彩绚虽多巧

  • 资治通鉴后编巻一百七十·徐乾学

    元纪十八【起屠维大荒落九月尽重光协洽十二月凡二年有竒】明宗翼献景孝皇帝天厯二年九月乙卯朔市故宋太后全氏田为大承天防圣寺永业 辛酉诏凡徃明宗所送寳官吏越次超升者皆从黜降 丁卯帝至自上都 戊辰勅翰林国史院

  • 卷一百五·杨士奇

    永乐八年六月○丙申朔 车驾次凝翠冈下令将士毋掠人口孳重及马驼牛羊违者斩○戊戌 皇太子升户部主事曾观惠为湖广按察司佥事擢临潼县儒学教谕李玚为吏科给事中广德州儒学训导蔡彬为兵科给事中监生聂瓛为礼科给事中高

  • 学史卷六·邵宝

    (明)邵宝 撰○未【凡三十章】石奢为楚相其父杀人奢纵之而还系请罪卒不受赦令自刎死【史记循吏列传】日格子曰君子之论奢尝谓窃负而逃舜为天子然且可为而奢独不可乎虽然下舜一等则奢其庶几矣其言曰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

  • 袁珙传·张廷玉

    袁珙,字廷玉,鄞县人。高祖袁镛为宋朝进士。元兵灭宋,镛宁死不屈,全家十七人皆遇难。父名袁士元,曾任翰林检阅官。袁珙禀性与众不同,好学能诗。曾游海外洛伽山,遇见一非凡僧人别古崖,授他以看相之术。珙在元代时已颇负盛名,求他

  • 卷一百九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九十二人物志七十二大臣传五十八【汉军镶黄旗四 范时崇 施世纶 施世骠 杨长春 高其倬郝玉麟 范时捷】范时崇范时崇汉军镶黄旗人大学士文程孙福建总督承谟子也承谟殉耿逆之难时崇

  • 卷二十九 河渠书第七·司马迁

    夏书曰:禹抑洪水十三年,过家不入门。【索隐】:抑音忆。抑者,遏也。洪水滔天,故禹遏之,不令害人也。汉书沟洫志作“堙”。堙,抑,皆塞也。陆行载车,水行载舟,泥行蹈毳,山行即桥。【集解】:徐广曰:“桥,近遥反。一作‘暐’。暐,直辕车

  • 春秋说卷二十九·洪咨夔

    宋 洪咨夔 撰哀公上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昭公不堪季氏之偪而客死定公甘心季氏之陵而令终然则定胜乎曰昭躁定偷悻悻而死与厌厌而生其失君道一也公嗣定而立前有悻悻为躁之鉴后有厌厌为偷之惩宜思所以自防者而偷不知惩躁

  • 不思议品第十三·佚名

    若如是见一切法,一切我见悉皆舍。佛行法及声闻等,皆从般若而成就。如王不行於国邑,所有王务而自办。菩萨离相依般若,自然获佛功德法。

  • 卷第一百九十七·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九十七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见蕴第八中智纳息第四之二若法与彼法作所缘或时此法与彼法非所缘耶。答无时非所缘。问何故作此论。答欲止愚于所缘缘法执所缘缘法无实体性。显

  • 圭峰集·卢琦

    诗文别集。二卷。元卢琦撰。圭峰是卢琦所居地,因以为集名。抄本或作《圭斋集》,误。徐火勃《笔精》说:“《圭峰集》岁久弗传,近岁惠安庄户部徵甫蒐而梓之,误入萨天锡诗六十馀首。”二卷本为元陈诚中所编,明神宗万历(1

  • 柘轩集·凌云翰

    元末明初诗文别集。凌云翰(宇彦 )著。据瞿佑《归田诗话》载,凌云翰因“坐贡举乏人,谪南荒以卒”。故所作诗文杂著,藏稿于家。至永乐中,其孙始编为4卷。现有多种清抄本传世,另附词1卷。收入《四库全书》者即以清抄本为

  • 诸蕃志·赵汝适

    中外交通著作。南宋赵汝适撰。二卷。汝适,宋太宗八世孙,嘉定至宝庆间官福州路市舶提举。为志海国事,亲为采访,于宝庆元年(1225)写成此书。约二万八千字。卷上所记占城(今越南中)、真腊(今柬埔寨)、三佛齐、苏吉、南毗

  • 大明奇侠传·佚名

    《大明奇侠传》,又名《云钟雁三闹太平庄全传》《云钟雁三侠传》。夫人生之初,浑然天理,无所谓善,又何有恶?至嗜欲深而性渐乖,遂至始于家庭,终于邦国。古人著书以相戒劝,正言之而不能行者,则微言之,微言之而不能行者,则创为传奇小

  • 五门禅经要用法·佚名

    一卷,佛陀蜜多罗撰。宋昙摩蜜多译。说数息等五种之观门。标云:一安般。二不净。三慈心。四观缘。五念佛,释不次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