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李石岑的未来哲学

──二十二年春作──

去年来读到东方杂志,觉到与前年已大不相同;一到今年,觉得完全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了。无论政治、经济、学术和文艺等各方面,其叙述和批判的思想,皆充分表示著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的。东方杂志突变成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刊物,李石岑亦摇身一变,突变成马克斯主义的信徒,都足以使人发生希奇的感想。李石岑讲哲学多年,曾听过欧阳居士讲唯识学,著过人生哲学,又曾赴德研究哲学。最近东方杂志上发表未来的哲学,谓:‘未来哲学,必然的以新唯物论为主营’──案即指马克思、恩格斯、伊里奇诸人完成的而言。又于梦想的中国答案中,谓;‘经过若干年军阀混战之后,又经过几次暴动之后,中国必然的走上科学的社会主义之路’──科学的社会主义,亦指马克思主义言。都十足的相信未来的中国和世界全是马克思的了。然其思想的核心在于哲学,今且就其所谓未来的哲学一检讨之。李石岑划分一八四0年以前是黑格尔哲学顶猖獗的时代,到一八四0年引起各方面的反抗而形成两大派:一为自然科学派,一为新观念论派。前派以孔德的实证主义,佛格特等唯物论、达尔文和斯宾塞的进化论为代表;但以不能舍弃第一原理本体界之形上学的观点,结果遂诱致现代哲学上柏格森一流的创造进化说,和詹姆士一流的实用主义。后派本是站在唯心论之康德主义上的,其发展到现在,不过为进一步的康德哲学的说明者而已。在反抗黑格尔中,另有最急进的一派,便是费尔巴哈的唯物论。由是乃结为从过去到未来,费尔巴哈的唯物论实在是一座重要的桥梁。一八四0年至一八七0年,是费尔巴哈一流的黑格尔左党的思想颇占势力。一八七0年至一九00年,便是马克思、恩格斯一流的思想家,一面批判费尔巴哈的唯物论,一面建立新唯物论的期间。一九00年以后,是伊里奇充实新唯物论的期间。按此、仅可为由黑格尔经费尔巴哈而引渡到马克思一派思想的叙述,用以概括全哲学界的过去,而遽下未来的判断,已大大不对!然此姑不事深论,而再探讨一下他所谓未来哲学的新唯物论。

他所谓属于实在论部分的统一说,属于认识论部分的联系说,属于价值论部分的实践说;据其说明的语意,皆可为颇近于事理真实的,即近“缘成性空”、“性空缘成”的法界。而吾所要追问的,即从何义名之为“物”而复曰“唯物”也?其曰:‘自然界(缘生法界),便是可感觉(识)的世界之全部’。曰:‘主观(见分)只是自然界的一部份,知识只有适于自然界的限度内才是真实的(现量性境),自然界可由不完全的认识渐达于完全的认识(由凡夫经菩萨而到佛),认识并不是无条件的,受动的反映客观界,认识即是一种动因、可以能动的改造客观界(不唯能现而且能变)’。凡此其所说为“物”、为“唯物”、为“新唯物论”的,似皆可说为“识”、为“唯识”、为“真唯识论”;而实无从区别其为“物”,为“唯物”,而不为“识一、为“唯识”也。且一名为“物”为“唯物”,则因“离感觉”、“离认识”、“离觉识改变”之“物”之“唯物”之终不可得,反致落于神妙玄秘。而所谓“唯物辨证的宇宙”与“唯心辨证的宇宙”,将等于二五之与一十,仅可愚弄狙公而已。

由此、既粪除“形上学的本体”,则所谓“主观的我”与“客观的物”之实在性,亦必随即粪除;仅存“缘生之事”,“识现之相”而已。平等中正,但应名为“缘生界”──即现实界──而无所用其“唯”。以一用“唯”,即有所“偏”也。为便利起见不得已而用唯,则莫如用“唯识”,以“唯心”、“唯物”皆易流于形上学的本体之神秘也。

故李君所谓的“新唯物论”,亦但为结束一九三0年以前的过去哲学,而一九三一年起头的真正未来哲学,则为无所唯的缘生辨证法,缘生史观的真现实论。(见海刊十四卷二号)


猜你喜欢
  那伽室遮眼偶评·太虚
  增修教苑清规卷上·佚名
  卷第三·佚名
  十住毗婆沙論卷第七·欧阳竟无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四(末)(论第四)·慧沼
  宗镜录卷第五·延寿
  中三下·元照
  选佛谱卷第五·智旭
  ◎方法篇 参禅法要·虚云
  卷第二十六(余字号)·朱时恩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十六卷·圆照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第三卷·安慧
  佛教月报征文·太虚
  忏悔品第六·释法海
  卷九·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刘省斋·唐圭璋

      沁园春   赠较弓会诸友   男子才生,桑弧蓬矢,志期古同。况平生慷慨,胸襟磊落,弛张洞晓,经艺该通。笔扫云烟,腹储兵甲,志气天边万丈虹。行藏事,笑不侯李广,射石夸雄。   仰天一问穷通。叹风虎去龙时未逢。羡傅岩版筑,

  • 第十三出 诗激·叶宪祖

    【似娘儿】〔旦同丑扮侍儿上〕柳色已深深。空懊恼望断佳音。几番不语停织纴。怕他柔肠转炽。雄心渐折。特地沈吟。 久别非无闷。闻归岂不欢。愁君隳壮志。番觉翠眉攒。奴家赵氏。我官人下第。落魄无聊。昨日邻舍人回

  • 卷一百九十九·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九十九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七十六 王庭珪 夜归西园独步 清夜游西园竹影乱秋月穹色湛虚明林光益奇絶人间睡方浓那知此时节坐观衡阳移领列风烟别沆瀣洗天宇一饮醒毛髪气与南山高青苍

  • 卷三十八·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十八寒食类五言古六年寒食洛下宴游赠冯李二少尹【唐】白居易丰年寒食节美景洛阳城三尹皆强健七日尽晴明东郊踏青草南园攀紫荆风拆海橊艶露坠木兰英假开春未老宴合日屡倾珠翠混花影

  • 御选金诗卷二十二·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金诗卷二十二七言絶句四刘从益宋楼道中十里羊肠路诘盘过花穿栁几回还马头忽转青林角緑绕人家水一湾戏荅侯威卿觅墨万松火厄化缁尘依旧徂徕雪里春冷剂香螺夔一足破悭分与画眉人【宫中取张遇墨烧去胶以

  • 卷之二百五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读史剩言卷二·秦笃辉

    唐太宗征高丽高丽兵十五万太宗自将步骑四千为奇兵使高丽有能将以十五万之众取四千人如拾芥耳太宗斯时可不谓危哉其胜亦幸耳乘危势而邀幸胜人谓太宗智吾不信也 李绩劝高宗立武氏后灭其族者即武氏奸人自败亦可鉴哉 史称

  • 志卷第三十一 高丽史七十七·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百官二。○寝园署掌守卫宗庙。 文宗定: *大庙署令一人秩从五品; 丞二人正七品。 神宗五年升令为 秩。 忠烈王三十四年忠宣改为寝园署属典仪

  • 青年佛徒应注意的四项(2)·李叔同

    那弟子说:“从前人家有病,我不曾发心去照应他,现在我有病,所以人家也不来照应我了。”佛听了这话,就说:“人家不来照应你,就由我来照应你吧!”就将那病弟子大小便种种污秽,洗濯得干干净净。并且还将他的床铺,理得清清楚楚,然后

  • 卷九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九十六食货略【十六】河工顺治元年特设河道总督一人驻劄济宁州【後移驻清江浦】总理黄运两河事务设分司驻劄各境定分汛防守之法每遇桃汛伏汛秋汛将临令该管官弁加谨分防二年考城之流通口决旋即

  • 卷一百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二郊社考【十二】亲蚕祭先蚕乾隆元年建先蚕祠於都城北郊以季春吉已遣官致祭先蚕雍正十三年河东总督王士俊疏请奉祀先蚕礼部议於北郊依先农坛典制建立先蚕坛寻以侍郎图理琛奏改立先蚕祠

  • 卷之六·罗汝芳

    问:“夫子语子贡自谓非‘多学’而‘一贯’。岂一贯则学且识俱可废耶?”曰:“吾子平日训学之言为何?”曰:“学也者,所以学为圣人也。”曰:“圣人则如何以学也?”

  • 古今音损益说·章太炎

    近世平议古音之士,惟四说为奇恒。顾炎武曰:古无麻部。段玉裁曰:古无去声。王念孙曰:古音盍部缉部有入声,无平上去,至部月部,有去入,无平上。钱大昕曰:古音字纽,有端透定,无知彻澄;有帮滂并明,无非敷奉微。其言至淖微闳约矣!非闭门思

  • 成唯識論卷第五·欧阳竟无

      護法等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此染汙意何受相應。有義此俱唯有喜受.恆內執我生喜愛故。有義不然.應許喜受乃   至有頂.違聖言故。應說此意四受相應.謂生惡趣憂受相應.緣不善業所引果故.生人   

  • 一切经音义卷第四十三·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文殊宝藏经一卷 慧琳  文殊十八胜慧经一卷  文殊辩才法一卷 无  文殊闻持法一卷 无  六门陀罗尼一卷 无  智炬经一卷 玄应  拔除罪障经一卷  大普贤经一卷 慧琳  

  • 卷第四十·智旭

    嘉兴大藏经 阅藏知津(第卷-第卷) 阅藏知津卷第四十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汇辑 小乘论藏 立世阿毗昙论(十卷) (初卷标佛说字) (南聚北弁) 陈优禅尼国沙门真谛译 地动品第一。南阎浮提品第二。六大国品第三。夜叉神品第

  • 虔诚的心·佚名

    有一个青年名叫光藏,未学佛前,一心想成为佛像雕刻家,故特别去拜访东云禅师,希望禅师能指点一些佛像的常识,使其在雕刻方面有所成就。东云禅师见了他以后,一言不发地只叫他去井边汲水。当东云看到光藏汲水的动

  • 卷第三十三·白岩净符

    宗门拈古汇集卷第三十三 古杭白岩嗣祖沙门 净符 汇集 △青六 洪州同安常察禅师(青六九峰虔嗣) 僧新到。绕禅床三匝振锡一下曰。凡圣不到处。请师道。安鸣指三下。僧曰同安今日吓得忘前失后。安曰阇黎发足何处。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