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春秋説卷二十四

宋 洪咨夔 撰

昭公二

八年春陈侯之弟招杀陈世子偃师夏四月辛丑陈侯溺卒

凡以弟书皆兄有爱弟之心也招前防后放皆称公子其杀世子乃称弟何哉兄有爱弟之心而弟不弟也怙兄之宠杀兄之嫡而迫兄于死社稷为墟招之罪不胜诛矣夫爱弟者天伦之至情岂料其忮毒至此极然亦知爱而不知敎之过也

叔弓如晋

楚人执陈行人干徴师杀之陈公子留出奔郑

陈之罪在招而干徴师无罪见杀故不失其为行人招杀世子而立留留为贼所立闻楚杀行人而出奔故以公子书不以君书

秋搜于红

春搜夏苗秋狝冬狩礼也鲁尝大阅尝狩未尝苗秋举搜礼固非其时简习车徒亦有国者不容废然中军既舍四分公室季氏择二二子各一皆尽征之而贡于公公无民矣民各有属兵各有主人私其私权不相统虽事晋平齐昏吴好楚可以苟目前之安不容不聨合卒乗参防御右而同简之为有事之备自根牟至于商卫革车千乗皆三家之兵也閟宫之诗曰公车千乗朱英緑縢二矛重弓公徒三万贝胄朱綅烝徒増増是搜也车徒尚安有公哉故不书公

陈人杀其大夫公子过

大雩

冬十月壬午楚师灭陈执陈公子招放之于越杀陈孔奂葬陈哀公

公子过孔奂招之党也陈人杀过过固有罪哀公既卒嗣子又奔无君命而擅杀所以不失其爵也楚杀行人又杀孔奂而贼杀世子之招则执而放之于越鲸鲵脱网蛙黾是录其失刑可知况又乗人之危灭其国以为己利楚围实穿窬之雄也陈灭而哀公葬于以见人心未去国脉犹存灭而不灭圣人盖幸之

九年春叔弓防楚子于陈

许迁于夷

夏四月陈灾

许以大岳之后屡垂亡而不亡陈以颛帝之族再就灭而不灭所冯者厚也楚子乗公子招之乱灭陈使穿封戌为公则陈已不复存而防系之陈灾系之陈何耶齐人既灭遂又殱于遂盖灭非其罪国人犹有自相保聚不愿为齐之从而存遂者故复以国见陈之复见亦此类也天未厌陈民未去陈虽以力灭之安得终灭之禆灶谓五年陈将复封盖知天而不知人者

秋仲孙貜如齐

冬筑郎囿

齐王之囿民以为大鲁诚何时而用民力于筑囿季平子欲速成叔孙昭子欲勿亟昭子盖未测平子之心也中军未舍之前公犹有余民自四分公室而民尽去公虽童昏安能无几微见于辞色季孙欲鼔舞其欲而消磨其不平于是治园囿以奉游观使之玩耳目之细娱不知赘旒弁髦之为辱而国移矣赋芧以博狙喜哺果以遏儿啼此其术也否则彼何爱于君俾有台池鱼鸟之乐哉

十年春王正月

夏齐栾施来奔

齐景公流连多欲淫于刑而吝于施是为陈氏敺民也惠栾髙诚知恶陈冝兢厉戒惧图所以阴制潜御之术而怙其富彊昏于酒内不知怨之积祸之发栾施奔而陈始大矣晏平仲切切乎齐将为陈之忧苟乗两家兵争之衅声其乱国之罪倡国人并逐之岂非兴起公室之机防聴栾之奔助陈之大君子是以知其无勇也

秋七月季孙意如叔弓仲孙貜帅师伐莒

作丘甲之后四卿并将以伐齐大国三军阴益而四矣中军既舍三卿并将以伐莒名为二军而实三也季氏将所有四分其国之二叔仲氏各将四分其国之一三家鼎峙不相统属人帅所私共为是役合而搜分而将势利密而情义踈同室参商矣此三桓子孙之所以微

戊子晋侯彪卒九月叔孙婼如晋葬晋平公

十有二月甲子宋公成卒

十有一年春王二月叔弓如宋葬宋平公

夏四月丁巳楚子防诱蔡侯般杀之于申楚公子弃疾帅师围蔡

陈夏徴舒弑其君中国不能讨而楚讨之齐庆封党崔杼弑其君中国不能讨而楚讨之蔡世子般弑其君中国不能讨而楚讨之天下大恶无终逭之理天故假手于楚也楚子杀般般罪当讨而生名防者何故以利心讨之也义利之相去不能一髪而舜跖分焉防奉孙吴以讨陈曰将定而国陈人聴命而遂县之今又以甘言厚币诱蔡侯醉而执杀之命弃疾围蔡事虽义而心则利以巧用诈以诈济贪东绐西罔谓莫已智而不能揜天下之耳目诱之一辞春秋所以原心而定罪

五月甲申夫人归氏薨

大搜于比蒲

公室无一民间嵗再搜皆三家之众也前止以搜书今乃以大搜书盖搜特大夫用诸侯之礼搜至于大则大夫用天子之礼矣八佾雍彻无非僣天子之礼然不过夸耀其家人大搜则表表然与国人公之无忌惮一至此尚望其忌君母之丧乎桓公大阅以诸侯僣天子三家大搜以大夫僣天子春秋为扶植纲常而作盖深痛之也

仲孙貜防邾子盟于祲祥

徳不孤必有邻修诸己者无阙人将观而化慕而来不期亲而自亲矣否则寡助之至亲戚亦叛安能强人附我乎公立以来君臣如晋如楚如齐如宋如滕无虚嵗与国无一介之迹涉鲁庭者且十年邾自昔屡朝于鲁今亦见侮不复至孟僖子至往防于祲祥以修好礼我无以来之冝轻于鸿毛矣

秋季孙意如防晋韩起齐国弱宋华亥卫北宫佗郑罕虎曹人人于厥憗

晋自重丘之后诸侯不防者十八年虢之后诸大夫不防者十年而诸夏皆奔走于楚晋君慆淫而臣苟偷不复念伯业之绍矣陈灭不能救蔡围又不能救昭公初立韩宣子勉强为厥憗之防以谋救蔡而终不能以此见政柄倒执未有能彊其国者是防序大夫无讥辞不足讥也不屑之教诲也

九月己亥葬我小君齐归

易言十年乃字十年勿用天有十日周则必变也公在襄公之丧冝慼而有嘉容今母夫人之葬仍不知慼童心虽越十余年犹在此而不变终不变矣故曰下愚不移

冬十有一月丁酉楚师灭蔡执蔡世子有以归用之弑君之贼在官在宫者杀无赦蔡般遗孽楚执以归犹以世子系之国者诸侯无伯强恣行乆围坚守力穷势屈见灭于以乱治乱之防而莫之救为可哀也宋襄图伯用鄫子于雎社而不得其死楚灵灭国用隠太子于冈山而不得其死鲁伐莒献俘始用人于亳社春秋虽讳不书而公亦不得其死淫鬼不灵何福可邀山与社皆聪明正直而壹者牲人以要福神其福之乎

十有二年春齐髙偃帅师纳北燕伯于阳

入者归之易纳者归之难北燕伯奔齐以避诸大夫之偪出名而纳不名其纳之正邪非也齐为义不终行大事不以信使燕伯失所归也先是景公亲伐燕以纳简公取赂而还今命将以纳非复亲伐之勤虽可以返诸国都牵于赂己之私仅纳之阳以塞其请而已信义安在哉异时取郓居公即此意

三月壬申郑伯嘉卒

夏宋公使华定来聘

公如晋至河乃复

善郑以劝来者犹惧不蔇况不礼焉郑不来矣周桓公为郑言也敬以逆之犹惧其贰又卑一睦焉逆羣好也鲁穆叔为小邾言也周之于郑鲁之于小邾小不加敬己有不来之惧鲁岂卑于邾郑而晋却之又却之耶鲁为诸夏之望盟主经营纠合之功常以得鲁为重今至河輙却是公之昏弱不足为江湖鳬鴈之多寡晋无志于伯亦不以机心一生海鸥不下为忧也

五月葬郑简公

楚杀其大夫成熊

秋七月

冬十月公子憖出奔齐

权彊之难去甚于负嵎之虎非赤手所能搏也齐栾施高彊恶陈氏不能克而奔鲁鲁南蒯公子憖谋季氏不能克而蒯以费叛憖奔齐智小而谋大故施与憖之旷宗失位略同而陈氏季氏之祸其国亦略同然憖爱公室之心则可亮也

楚子伐徐

晋伐鲜虞

君子以信义为主小人以机诈为功晋荀吴舍车崇卒出竒用诈败狄于太原今复用灭虢之故智伪防齐师假道于白狄别种之鲜虞遂入昔阳灭肥信义一隳机诈百出而文襄之霸业衰矣况桓文之伯以攘楚为大务狄虽小出跳踉悉置不治服其大则小当自詟也晋伯业日衰楚求诸侯而麇至求昏而荐女灭陈灭蔡拱睨不之救而又伐徐其横极矣晋方且汲汲惟狄之是治尚为知务乎伐徐楚以爵举伐鲜虞晋以国举致楚之横皆晋之为故深致其贬

十有三年春叔弓帅师围费

季友贤行父材宿狡意如愚四世相承根据蟠结非有刚明之君忠智之臣恊力共济盛阴非衰阳所能决也南蒯与叔仲小公子憖谋去季氏而归其室于公憖告公遂从公如晋公盖闻其谋矣使天祐鲁因其族党内离家臣外叛一举而拔盘错以张公室岂非至幸而君徳不强臣谋匪正蒯惧不克遂以费叛徒能乱其国而已费不以叛书者公与闻其谋是叛季氏非叛公也叔弓围费为季氏讨耳其后公山弗扰又以费叛季氏不能自遏其无君之心安能遏陪臣无季氏之心哉

夏四月楚公子比自晋归于楚弑其君防于干谿按左氏楚防簒立比奔晋者十三年以召而归初无心于归也胁盟于邓而入楚蔡公杀防二子推比为王亦无心于王也弃疾先除王宫使观从告干谿之师先归者复所师溃而王缢又无心于弑也无心于归无心于王又无心于弑而以弑书春秋岂轻加人以大恶之名哉观自晋一辞则为有心矣卫侯郑自楚复归于卫楚有奉焉尔卫元咺自晋复归于卫晋有力焉尔凡书自皆挟有力之奉而入非有挟则不能入也比挟晋返楚因与羣失职之族仇憾之党相表里而自立据防巢穴翦防羽翼使进无所容退无所归而死夫杀人以刃与挺其为杀同迫而置之死地不可谓不弑也或疑比未尝臣防不当言弑防非同气之兄乎圣人耳目所接其记比之有挟而归簒谋已定委折情节本末具备惟经质而传文故学者舍经任传迁就其説以求合于经而辞多费能畧传而折诸经则知简严易直之防矣

楚公子弃疾弑公子比

聚众蛊于一器其独存于搏裂噬囓之余者必毒之钜者也防乆次干谿弃疾使以先归复所告而师溃王缢比立未定又以王至周呼恐之使自杀深险变诈一举而吞两兄遂应当璧之兆巧于紾臂矣防簒立而比弑之比弑立而弃疾又弑之乖沴所钟自相屠剥固积恶之殃所必至观弃疾嗾比于弑然后攘国于乱贼之手其设心措虑之惨毒蛊之尤钜者也两传曰杀公羊曰弑从公羊

秋公防刘子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伯小邾子于平丘八月甲戌同盟于平丘晋悼公兴伯之初同盟鸡泽而单子防以诸侯有异志姑假王室卿士以为重也诸侯既盟之后即刍狗视之自是防盟无王人者四十年是防刘子忽序之诸侯之上必有大不得已者盖自晋芘一孙林父而诸侯贰聴一向戌而诸侯散楚雄视汉上气势翕赫灭陈灭蔡圜视莫救中国气自厌厌矣故又屈刘子为是防以系诸侯之心时楚兄弟相屠荐犯大恶声罪致讨正晋伯复兴之机治兵邾南甲车四千乗王人在前诸侯在后以此众进师出有名楚虽彊可以气厌而义倾也顾徒能服齐以为威而不能致楚之讨冝中国终于厌厌也再书平丘春秋不惟有憾于晋且有憾于刘子

公不与盟晋人执季孙意如以归公至自防

晋伯方兴则厚鲁以繋列国之心晋伯既衰则薄鲁以折诸侯之气前以侨如譛故不见成公执行父今以邾莒愬故公不与盟执意如以归君臣同辱而季氏之罪状不白岂伯讨乎公以防致晋以人举直书其事而不讳者甚盟主之虐用其威也

蔡侯庐归于蔡陈侯吴归于陈

国之存亡视人心之去留一旅可以祀夏三户可以亡秦国虽灭而有不灭者存也陈蔡尝为楚灭矣今以自归为文前不与防之灭后不与弃疾之専封固也然灭陈灭蔡之日悼太子之子吴与隠太子之子庐未知其谁立而皆以爵归国虽见灭其余民犹相与扶植故君之遗嗣以幸一日之复兴是陈灭而陈之民未忘陈蔡灭而蔡之民未忘蔡也而况弃疾簒立之始凛凛然不敢宁晋方合诸侯于平丘又安保其不吾讨是以假兴灭继絶之义复两灭国以及诸迁国示非有所利而攘之且使知吾之立一反前辙而图其新则反侧者安窥觎者定离贰者合而窃议浮谤者弭国庶几靖矣弃疾巧于自为谋皆此类也史记平王以诈弑两王而自立恐国人及诸侯叛之乃施惠百姓复陈蔡之地而立其后盖识此意

冬十月葬蔡灵公

公如晋至河乃复

吴灭州来

楚吴皆僭王楚灭国类称人吴灭州来以国举春秋岂寛于楚而严于吴哉楚所灭大抵其与国之背己者吴直灭人之与国以逞威耳况入州来已五十余年眈眈虎视竟间楚乱而灭之自此灭巢灭徐其势日盛晋通吴之责有归矣

十有四年春意如至自晋

意如専政于鲁大搜比蒲敢僣天子之礼用人亳社始效悖乱之俗以凶傲忮狠济无君之心疽痈内讧痱蹠外锢鲁之命脉其存几何使晋因邾莒之愬执而归周肆诸市朝不独为鲁拔一蠧根亦足俾列国大夫暴蔑其君者知所儆惧乃以子服惠伯之私纵而归之虎兕出柙其伤愈多鲁之君臣虽喜其幸而免亦忧其不幸而脱告至于庙俨如公至肆无忌惮甚于未执公其危矣哉行父执而归不致意如执而归乃致春秋盖深痛鲁之有两君也不然何去其族

三月曹伯滕卒

夏四月

秋葬曹武公

八月莒子去疾卒冬莒杀其公子意恢

放太甲于桐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簒也莒着丘公卒蒲余侯兹夫与公子铎为国选立人心所与之庚舆以易郊公之不肖不可谓无功而国君废立一岀大夫之手非所以训也故不书郊公之出而书其所善意恢之见杀以着当国者偪逐其君専杀公子之罪

猜你喜欢
  商书·太甲下·佚名
  卷五十三(昭二十九年,尽三十二年)·孔颖达
  双桥随笔原序·周召
  第二章 13·辜鸿铭
  卷五十五·冯复京
  臣道第十三·荀况
  提要·柯尚迁
  续诗传鸟名卷卷三·毛奇龄
  妙法莲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佚名
  论禅宗史的纲领·胡适
  指月录卷之二十九·瞿汝稷
  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卷一之一(有序)·智旭
  圣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一百八名真实圆义陀罗尼经·佚名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释论序·佚名
  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九颂精义论卷上·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折·郑廷玉

    (净扮费无忌上,诗云)人有好的我偏害,人有歹的我倒爱。我的分毫不与人,人的我会白厮赖。小官费无忌是也。现为楚国上大夫之职,奉主公的将令,着老夫为帅,与吴国伍子胥拒敌。我想来,他的父兄尚然被我杀了,这一个短命的弟子孩儿,有

  • 兰臯集卷二·吴锡畴

    宋 吴锡畴 撰竹洲重葺仁寿堂抗章当日勇辞荣三咏循陔世念轻娱悦高堂仁者寿壅培遗植圣之清云涵翠葆添新荫秋逼青琅戛旧声故址依然成栋宇水心题扁尚晶明【先文肃建以娱亲】雨中过昱岭下舆扶杖过山蹊雨溅征裾屐溅泥正自

  • 卷七十七·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七十七目録兰竹类墨竹【宋梅尧臣】画墨竹赞【宋黄庭坚】次韵谢斌老送墨竹十二韵【宋黄庭坚】荅秦兵部求墨竹【宋王佐才二首】墨竹【宋白玉蟾】墨竹扇头【元元好问】德和墨竹扇头【元元

  • 卷四百二十四 元祐四年(己巳,1089)·李焘

      起哲宗元祐四年三月乙酉盡其月   三月乙酉,知廣州、寶文閣待制蔣之奇為江、淮、荊、浙等路制置發運使,朝散郎、江、淮、荊、浙等路發運副使路昌衡為直祕閣、權知廣州。右正言劉安世言:「竊惟南海之地,控制蠻獠,風俗

  • 一百六十四 内务府奏请补放连生为主事掌织造关防摺·佚名

    康熙五十二年正月初九日 总管内务府谨奏:为遵旨议奏事。 康熙五十二年正月初五日,奏事治仪正傻子、员外郎双全传谕;曹寅前因勤劳,给予兼衔;今其子连生,虽补父缺,但可否即任父职,抑给主事之职?如何之处,尔内务府总管理应具奏请旨

  • 第二卷 历代疆域图略(缺)·缪荃孙

    图缺

  • 九二五 谕内阁《明臣奏议》体例乖舛着将六阿哥等交部议处并另行编次·佚名

    九二五 谕内阁《明臣奏议》体例乖舛着将六阿哥等交部议处并另行编次乾隆四十七年十月三十日乾隆四十七年十月三十日内阁奉上谕:前经降旨派皇子同总师傅等编辑《明臣奏议》一书,原因明季朝多秕政,廷臣谠言直谏者亦不乏人

  • 唐顺之传·张廷玉

    唐顺之,字应德,江苏武进人。祖父唐贵曾任户科给事中。父亲唐宝做过永州知府。唐顺之颇有天赋,从小聪明异常,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博览了众多的文献典籍。在二十三岁时,他参加了嘉靖八年(1529)的会试,荣登榜首,以进士资格入翰林院

  • 卷五·马文升

    钦定四库全书端肃奏议卷五明 马文升 撰豫祈雨泽以冀丰年事伏覩皇明祖训一欵凡每岁自春至秋此数月尤当深忧忧当在心则民安国固所忧者惟望风雨以时田禾丰稔使民得遂其生如风雨不时则民不聊生盗贼窃发豪杰或乘隙而起国

  • 卷八编俸·冯煦

    通省文职编俸额支银一万六千六百六十三两六钱一分。凡在外文职官俸与京官一例,按品级颁发。《会典》:京官正、从一品俸银一百八十两,正、从二品俸银一百五十五两,正、从三品俸银一百三十两,正、从四品俸银一百五两,正、从五

  • 卷二百二十二·秦蕙田

    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二十二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宾礼三天子受诸侯觐仪礼觐礼【郑目録云觐见也诸侯秋见天子之礼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朝宗礼备觐遇礼省是以享献不见焉三时礼亡惟此存尔觐礼于五礼属宾】

  • 第十一卦:《泰卦》·佚名

    泰:小往大来,吉,亨。【白话】《泰卦》象征通达:这时弱小者离去,强大者到来,吉祥,亨通。《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白话】《象辞》说:《泰卦》的卦象为乾(天)下坤(地)上,地气上升,乾

  • 春秋经解巻四·孙觉

    宋 孙觉 撰庄公下十有六年春王正月夏宋人齐人卫人伐郑去年之冬郑尝侵宋宋于是报其见侵之役故率卫以伐郑也齐威将谋伯业求合诸侯故从宋人以伐郑宋总三国之众声罪而伐人之国势必不使防者主然经皆书人者葢齐威行伯不务

  • 菩萨戒本疏卷下(之本)·义寂

    新罗沙门义寂述释轻戒中大分亦三。一结起总摽。二次第别释。三说竟总结。就别释中。四十八轻随文所结。凡为五段。段末皆指余文。应有广说。此五段中随文克取皆通三聚。段段皆说离恶摄善益生义。故从宗多论。前十重戒

  • 卷第九十七·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九十七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三十六世随录杭州开化化南上禅师越之浣溪人。稚时口瘂。七岁方知语言。九岁过五泄。礼佛见僧如旧识

  • 西藏剌麻溯源·佚名

    吴中沙门 守一 编辑按西藏。在於甘肃嘉峪关外。绕东之南。有祁连山。山之南有蒙古之青海。青海之西南。即藏之东北界。四川雅州之西。松潘厅之打箭炉。出塞千数百里。即藏之东界。为官长往来之正驿。此官站之大道也

  • 丁鹤年集·丁鹤年

    元诗别集。4卷。丁鹤年撰。《四库全书》曾据直隶总督采进本编入别集类,唯仅1卷。本集另有别本,题为《丁孝子集》3卷。本集为黄丕烈旧藏的明初刻本(黄跋认为是元刻本),曾刊入《琳琅秘室丛书》,并收入《丛书集成初编》。卷

  • 读春秋编·陈深

    十二卷。陈深撰。陈深字子微,号清全,平江(今属湖南)人,元代经学家、书法家。宋亡,陈深放弃科举,笃志苦学,闭门着书。元文宗天历时,有人以其善书而荐之,陈深潜匿不出。其平生着作,除此外,还有《读易编》、《读诗编》。此书大旨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