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臣】等谨案论语集解义疏十卷魏何晏解梁皇侃疏晋书载郑冲与孙邕何晏曹羲荀顗等共集论语诸家训诂之善者义有不安辄改易之名集解今本乃独称何晏考陆徳明经典释文于学而第一下题集解二字注曰一本作何晏集解是独题何晏名其来久矣殆晏以亲贵总领其事欤侃梁书作偘葢字异文呉郡人青州刺史皇象九世孙武帝时官国子助教寻拜散骑侍郎兼助教如故大同十一年卒事迹具梁书儒林传传称所撰礼记义五十卷论语义十卷礼记义久佚此书宋国史志中兴书目晁公武读书志尤袤遂初堂书目皆尚着録迨干淳以后遂无复称引之者而陈氏书録解题亦遂不着録知其佚在南宋时矣惟唐时旧本流传存于海外康熈九年日本国山井鼎等作七经孟子考文自称其国有是书然中国无得其本者故朱尊经义考注曰未见今恭逢我

皇上右文稽古经籍道昌乃发其光于鲸波鲛室之中借泛舶而登秘阁殆若有神物防诃存汉晋经学之一线俾待

圣世而复显者其应运而来信有非偶然者矣其经文与今本亦多异同如举一隅句下有而示之三字颇为冗赘然与文献通考所引石经论语合夫子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下有已矣二字亦与钱曽读书敏求记所引髙丽古本合其疏文与余萧客古经解钩沈所引虽字句或有小异而大防悉合知其确为古本不出依托也至临之以庄则敬作临民之以庄则敬七经孟子考文亦疑其民字为误衍然谨守古本而不敢改知彼国递相传写偶然讹舛或有之亦未尝有所窜易矣何氏集解异同尤伙虽其中以包氏为苞氏以陈恒为陈桓之类不可据者有之而胜于明刻监本者亦复不少尤可以旁资考证也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臣】陆 费 墀

猜你喜欢
  景公嬖妾死守之三日不敛晏子谏第二十一·晏婴
  大学直指补注序·智旭
  第十四章 6·辜鸿铭
  提要·钱时
  卷三十五·王道焜
  天子肆献裸馈食礼卷下·任启运
  卷二十八·顺治
  答郑贤宗函·太虚
  宗教构成之原素·太虚
  曹溪禅之新击节·太虚
  万有皆因缘所生·太虚
  佛说称扬诸佛功德经卷中·佚名
  金色童子因缘经卷第三·佚名
  参禅法器·佚名
   第九十六則 趙州示眾三轉語·胡兰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提要·魏泰

     《临汉隐居诗话》一卷,宋魏泰撰。泰有《东轩笔录》,已著录。泰为曾布妇弟,故尝托梅尧臣之名,撰《碧雲騢》以诋文彦博、范仲淹诸人。及作此书,亦党熙宁而抑元祐。如论欧阳修则恨其诗少馀味,而於“行人仰头飞鸟惊&rdqu

  • 卷一百六十三·志第一百一十六·职官三·脱脱

        ◎职官三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六部监门 六部架阁   吏部 掌文武官吏选试、拟注、资任、迁叙、荫补、考课之政令,封爵、策勋、赏罚殿最之法。凡文阶官之等三十,武选官之等五十有六,幕

  • 卷七十九·列传第十七·脱脱

        郦琼 李成 孔彦舟 徐文 施宜生 张中孚 张中彦 宇文虚中 王伦   郦琼,字国宝,相州临漳人。补州学生。宋宣和间,盗贼起,琼乃更学击刺挽强,试弓马,隶宗泽军,驻于磁州。未几告归,括集义军七百人,复从泽,泽署琼为七

  • 第五十一回 林制军慷慨视师 琦中堂昏庸误国·蔡东藩

      却说英国发兵的警报,传到中国,清廷知战衅已开,命林则徐任两广总督,责成守御;调邓廷桢督闽,防扼闽海。则徐留心洋务,每日购阅外洋新闻纸,阴探西事,闻英政府已决定主战,急备战船六十艘,火舟二十只,小舟百余只,募壮丁五千,演习海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二·佚名

    正统六年八月乙丑朔增给南京各衙门历事监生月粮有家小者月支八斗无者六斗○顺天府直隶真定府山西平阳府所属州县各奏春夏不雨田禾旱伤租税无徵 上命行在户部覆视以闻○丁卯释奠先师孔子遣行在翰林院学士苖衷行礼○戊

  • 卷之三百五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四百六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第二十四卷 元·缪荃孙

    广宁桥题字在太仓城内武家桥拓本高一尺七寸,广九寸,正书五行,行字不一。感应金十四总管尊神。都劝缘东岳安镇刘真君尊神。感应金元七官人尊神。募缘张道荣沈德谦至正二年七月七日题。重修无锡州儒学记在无锡县学拓本连额

  • 一六九 寄谕署步军统领英廉密缉偷窃《永乐大典》正贼并覆奏访缉情形·佚名

    一六九 寄谕署步军统领英廉密缉偷窃《永乐大典》正贼并覆奏访缉情形乾隆三十九年七月十八日大学士于<敏中>字寄署步军统领 尚书英<廉>,乾隆三十九年七月十八日奉上谕:英廉奏黄寿龄遗失《永乐大典》六册,于七月十五日夜,

  • 卷五十三 蜀书八 张严程阚薛传第八·陈寿

    (张瞊传、严畯传、程秉传、阚泽传、薛综传、薛莹传、唐固传、裴玄传、张玄传、张尚传)张瞊传,(附张玄、张尚传)张郃,字子纲,广陵人。他曾游学京都,后回到本郡,被荐举为秀才,官府征召,他一概推辞不往,避乱来到江东。孙策创建基业

  • 晋纪五 孝惠皇帝上之下元康九年(己未、299)·司马光

    晋纪五 晋惠帝元康九年(己未,公元299年) [1]春,正月,孟观大破氐众于中亭,获齐万年。 [1]春季,正月,孟观在中亭击溃氐人,抓获齐万年。 [2]太子洗马陈留江统,以为戎、狄乱华,宜早绝其原,乃作《徙戎论》以警朝廷曰:“夫夷、蛮、戎、狄

  • 生平述略·梁漱溟

    我生于甲午中日战争前一年(1893年)。此次战争以后,国际侵略日加,国势危殆。1937年&ldquo;七七&rdquo;事变,我国又遭受日寇长达八年之久的入侵。我的大半生恰是在这两次中日之战中度过的。我原名焕鼎,祖籍广西桂林。但自曾祖

  • 提要·吴如愚

      臣等谨案《凖斋杂说》二卷。宋吴如愚撰。如愚字子发,钱塘人。少以父任补承信郎,监福州连江商税。再调常熟,解职归。嘉熙二年,以丞相乔行简奏荐,改授承信郎,差充秘阁校勘。三疏辞免,特转秉义郎与祠。其仕履见於《馆阁续录

  • 卷五十三【起昭公二十九年尽三十二年】·杜预

    <经部,春秋类,春秋左传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注疏卷五十三【起昭公二十九年尽三十二年】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达疏经二十有九年春公至自乾侯居于郓注以乾侯至不得见晋侯故【疏】【注

  • 第七篇 箴言 第七十七章 张弓·林语堂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语译天道的作用,好像把弦系在弓上一

  • 卷八·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八曲礼下第二之三爲人臣之礼不显谏三谏而不听则逃之子之事亲也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号户刀反】正义郑氏康成曰不显谏为夺美也【孔疏夺君美也】显明也谓明言其君恶不几微也逃去也君臣有

  • 浦阳人物记·宋濂

    二卷。宋濂(1310—1381)撰。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浙江省浦江县)人。元朝至正(1341—1367)中举官翰林院编修,不赴,明初官江南儒学提举,奉命修《元史》,官累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为学博览群书,尤攻经学,为文有古风,明初

  • 所欲致患经·佚名

    全一卷。西晋竺法护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本经叙述五所欲造成之忧患痛苦。内容叙述诸比丘入舍卫城乞食时,逢诸外道异学等问彼五阴六色、痛痒、思想、生死、识等苦患之因;诸比丘遂诣佛所请示,佛告以五所欲产生之因缘,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