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春秋通义

春秋者鲁史之所志也时不一世史不一官内事外事载诸方策而已非所谓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能寓褒贬乎其中如圣人之防者也逮孔子之修春秋也因其旧文乘以新义正例笔之常事削之其有缪戾乖刺然后从而正之于是乎王道明于上人纪振于下劝善惩恶一归于正顾鲁史不可得见而孔子所修之春秋仅采诸三传是孔子之春秋卒复不知为何等也然其防辞正义非圣人蔑能书之者固可即今文而得之不疑也别彚之曰特笔

隠公元年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杀之乎当曰郑伯杀其弟段奔乎当曰郑公子段自鄢出奔共此书郑伯书克不书弟段之恶着郑伯之恶着

五年秋九月考仲子之宫初献六羽

舞夏天子用八诸公六诸侯四鲁诸侯也宜用四而旧僣用八此始厉乐用六所谓僣诸公犹可言也僣天子不可言也故曰初献六羽是故过斥其细使可受也恶讳其隠使可盖也

桓公元年春三月郑伯以璧假许田

易其可不易其不可可也知其不可而犹欲易之故曰假假之云者饰辞焉尔实其饰辞以着其实失实得实也

二年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纳于大庙

曰取取非其道也曰纳纳非其礼也取污厥徳纳蔑其祖污徳蔑祖而犹且为之者将以昭稷之功也昭稷之功者乃所以葢其罪也昭稷之功乃所以葢其罪者何也以为宋之弑殇公为直已宋直则已直已书取书纳推见至隠者也

六年秋九月丁夘子同生

文姜四年至自齐六年子同生十有八年而后如齐与齐襄会是同为桓公之子审矣葢世子之生鲁史例书仲尼削其余则子同生是严笔也微辞也与诗之展我甥兮意正同也公羊谓喜有正以病桓非也谷梁曰同乎人疑故志之深得之也

庄公元年春三月夫人孙于齐

文姜罪人也不宜称夫人而称夫人罪庄公之鸟兽性也知母而不知有父也宜曰姜氏而不称姜氏罪齐襄之禽兽行也同产而至是也然桓公以前年四月薨于齐及练而后文姜孙于齐何也意者帷簿事宻鲁人觉后觉而后奔及此时也左氏谓文姜出故庄不称即位谷梁谓练时始録母之变公羊谓念母以首事并以为桓公弑而文姜固在齐是经外意也孙书复不书何也母复可言也罪人复不忍言也故削之也何休曰庄公陈祭念母而迎之当书迎而反书孙以明不宜是又深求于外者也

七年夏四月辛夘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

公羊传曰不修春秋曰雨星不及地尺而复君子修之曰星陨如雨是公羊之时犹及见鲁史也如旧文则星陨如雨者葢星之流迸如雨下陨故公羊曰如雨者非雨也谷梁曰星陨如雨其陨也如雨唯左氏曰如雨与雨偕也雨及星乃为二事矣汉五行志孝成帝元延元年四月丁酉日餔时流星长十余丈东南去四面或大如盂或如鸡子燿燿如雨下至昏乃止是所谓星陨如雨者也

二十有九年冬十有二月纪叔姬卒

三十年秋八月癸亥葬纪叔姬

纪灭而酅故在也书叔姬卒及葬恤纪所以罪齐也圣人之深也

三十有二年冬十月己未子般卒公子庆父如齐闵公元年秋八月季子来归

谷梁传曰庆父如齐奔也其曰如者讳莫如深深则隠茍有所见莫如深也是也然而不可通之于闵公也闵公之弑也书夫人姜氏孙于邾公子庆父出奔莒子般何所异而讳庆父之奔也既奔矣复不书何也二谓齐仲孙来为庆父之复不可也鲁公子而系之齐无是书法也然则其如齐也非奔也实如齐也盖既弑子般内主姜氏外将援齐以为身谋而国人不顺复立闵公故蕰毒而归再为逆主惧丽大讨然后奔莒也季友来归书其出奔不书何也曰辟嫌也子般卒而季友出奔嫌故由季友也是故书庆父如齐其复固不书也书季子来归其出奔固自见也春秋义见于有义见于无是圣人之深也

闵公二年冬十有二月郑弃其师

二传以为恶髙克恶髙克举其师而逐之宜书曰郑髙克以其师出奔陈不得曰郑弃其师也左氏以为师溃而归髙克奔陈宜书曰郑髙克出奔陈不得曰郑弃其师也夫师挫于外谓之败乱于内谓之溃此久而不召自我尸之恣其飏去故曰郑弃其师

僖公二年夏五月虞师晋师灭下阳

五年夏公及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防王世子于首止秋八月诸侯盟于首止

葵丘之盟有间事故重序诸侯此无间事而重序诸侯明王世子之不盟也霸者修霸圣人尊王固同揆也

冬晋人执虞公

灭邑不书书者系二国也虞无师而先虞虞志也假兵贼人还以自贼者虞之谓也虞公例书名不名而爵之何也犹曰非晋灭虞也虞公自就执于人也虽然诸侯专执罪也人晋人圣人之严笔也

十有九年冬梁亡

宜书曰秦灭梁秦灭梁则嫌归恶灭者而梁之自亡不着故书曰梁亡是圣人之严笔也谷梁传曰梁亡郑弃其师我无加损焉正名而已矣正谓仲尼得正名之实非鲁史所能书也

二十有四年冬天王出居于郑

悼敬之难也书王猛居于皇天王居于狄泉不书出者天王无出且未入也襄王倍亲即狄家人内携自絶天位用出成周故曰天王出居于郑王自出也又不与子带以出王也

二十有八年冬天王狩于河阳

践土之防也公朝于王所明天王与会也而不书狩温之会视践土而书狩鲁子曰温近而践土逺非也舜以歳时巡四岳禹合诸侯于涂山践土郑地何逺也葢践土之会天王自劳晋师未行狩礼故不书狩温之会晋虽召王而实行狩礼故书狩也然而召君匪训与全天王之行不与晋致天子义备乎其中矣

二十有九年夏六月会王人晋人宋人齐人陈人蔡人秦人盟于翟泉

襄王之世王子虎合七国大夫盟于翟泉周命犹行于天下也书曰盟于翟泉盟以信也盟以信者正天下贬而人之者王人下盟列国之大夫礼有僣也礼有僣者诬神听

三十有一年夏四月四卜郊不从乃免牲犹三望以诸侯而郊僣天子也前之乎书烝书尝矣书郊则自僖公始僖公始郊也僖公不郊于初而郊于终何也曰有所始之年也不于所始之年书始郊而此焉以违书何也曰始郊僣也违变也变可言也僣不可言也若因变以非礼讥而其义自见也故曰过摘其细使可受也恶讳其隠使可葢也圣人之微笔也

文公二年春二月丁丑作僖公主秋八月丁卯大事于大庙跻僖公

礼虞祭作主特用防礼别祀于寝三年终防乃得吉禘公二月作僖公主后乎葬缓八月跻僖公于庙防未终渇渇缓失礼失礼无亲之著者也至若诸侯不以属通弟固可以先兄也彛伦有序臣不可以先君也跻僖公而上闵公是谓逆礼逆礼无天之大者也

三年夏五月王子虎卒

外大夫不卒卒王子虎者当防而陨为周恤也为周恤者为天下

四年夏逆妇姜于齐

出姜未庙见而成礼故不曰夫人直笔也逆者公逆也不书公曲笔也

十有七年夏六月诸侯会于扈

其曰诸侯会于扈诸侯为谁何不可知也前年冬宋弑昭公今年春晋卫陈郑会伐宋知会于扈为宋讨也讨宋而不列序诸侯何也失讨弑君之罪犹且立之罪在诸侯也夫会必以赴赴必有主名削而不序而曰诸侯会于扈以为国无其人人无其事会焉而已

十有八年冬十月子卒夫人姜氏归于齐

文公既葬书子从未成君之称讳其弑也然子卒不日夫人姜氏归于齐其弑昭然着矣先是而公子遂如齐后是而公子遂如齐逆女知贼为遂而齐亦与闻乎其故也宣公继故书即位知宣公亦与闻乎其故也此旧文也即旧文以起新义期于不失其实而弑君之贼无所逃其罪而已矣

宣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子遂如齐逆女三月遂以夫人妇姜至自齐

妇者有姑之辞方是时也出姜既归敬嬴在国出姜既归有姑而无姑矣敬嬴在国无姑而有姑矣而妇之云者前以伸出姜后以诎敬嬴示子不得出母妾不得擅尊圣人之严也

八年夏六月公子遂如齐至黄乃复辛巳有事于大庙仲遂卒于垂壬午犹绎万入去籥

遂出使未致命而复臣之专也大夫卒而犹绎君之失也并以非礼书也而有进乎此者遂弑君之贼疏之而不卒之者也不疏而卒之恶宣公也宣同恶唯宣而后卒遂也翚于隐去族于桓不去族义正同也然则其不卒翚何也曰去族以絶其亲不卒以重其诛恶已着也宣之与遂则未有贬也故即其非礼而书之因其细以着其大本诸显以钩其深春秋之严也

十有五年秋初税亩

初之云者周公旧章由此而废废则不可复复法政之大变也上不恤下浚以深求国瘠可知已民佚无教不黾勉以奉上民罢可知己国瘠民罢公私胥困是谓无政无政必失国是故昭公寄舎定哀尸位宣之施也

成公二年冬十有一月公会楚公子婴齐于蜀丙申公及楚人秦人宋人陈人卫人郑人齐人曹人邾人薛人鄫人盟于蜀

楚岸然长诸侯主齐盟天下南北判春秋之大变也蜀之盟十国以大夫会成公独以诸侯会降尊敌下为楚之细鲁羞甚矣至若婴齐敌君而无贬大夫盟公而不讳者大丑不饰肤沈疾不问瘇

十有五年冬十有一月叔孙侨如会晋士燮齐髙无咎宋华元卫孙林父郑公子防邾人会吴于钟离

会者诸侯之事也大夫会焉上侵也会者中国之事也蛮夷会焉内蚀也夷吴者非夷其人也黜其僣王而夷之也一会而二失春秋之再变也会而又会外吴也外呉者不使齐于中国也黄池之会且子吴焉春秋之终也

襄公十有一年春王正月作三军

作三军者左氏以为三家分公室公羊以为增司马为中卿谷梁以为诸侯一军作三军非正诸説虽殊要之三家为政也三家为政而旒缀襄公矣逾王制无王分公室陵上毁旧章不度不书公罪三家也

二十有七年夏叔孙豹会晋赵武楚屈建蔡公孙归生卫石恶陈孔奂郑良霄许人曹人于宋秋七月辛巳豹及诸侯之大夫盟于宋

晋失霸霸在楚然其势卒先中而后外也逮宋之盟而后南北势合中外敌均春秋之三变也夫幽之盟郑由是以树楚争宋及楚平宋由是以合楚成是故中国振争楚弱合楚逮夫假吴以争楚则中国安于不振而已矣是仲尼之所深伤者也

三十年夏五月天王杀其弟佞夫

民可杀也虐在不教兄弟天属亲于民矣教之育之俾不丽于罚孝之施也若其有罪议亲有典忠之尽也是故有罪而杀上有惽焉无罪而杀进乎忍矣书曰天王杀其弟佞夫弟之者明天王之忍也明侫夫之无罪也王不去天义不待夫去天也

昭公五年春王正月舎中军

作三军取徇乎三家也舎中军归重乎季氏也作之舎之举便乎三家也左传谓卑公室二谓复正迹则复正也事则卑公室也是故作三军则公无政矣舎中军则公无民矣

九年夏四月陈灾

楚已灭陈降为楚县而曰陈灾若曰楚灭陈而陈故存也圣人之严笔也

二十有二年夏六月王室乱

惠王之立也五大夫奉子頽以伐王卫燕立子頽王处于栎三年而后郑虢纳王杀子頽襄王之立也子带召戎伐京师入王城又十年子带通狄后狄卒奉之以攻王王出居于郑明年而后晋纳王杀子带王室亦可谓乱矣子頽之乱也不书子带之乱也书而不详葢史阙也阙周事焉尔此书王室乱则有所寄也何也惠襄之世王室未烬有郑虢之亲齐晋之辅虽乱而未底于乱也悼敬之世王仅守府齐郑外携鲁防晋替内啄而外虹其乱乃极于乱也大痈溃腹医主其治世无其人疥癣为病矣书曰王室乱伤周之不王也伤天下之无王也

二十有三年秋七月天王居于狄泉尹氏立王子朝书天王居于狄泉者正尊位黜簒逆示天下以正也且罪诸侯也诸侯若无闻也书尹氏立王子朝者示非天下所立非周所立一人所立也且罪尹氏也为周世卿不辅以正纵庶夺嫡逆奸天位怙乱以终也

二十有六年冬十月天王入于成周尹氏召伯毛伯以王子朝奔楚

不书出未入也书入始入也示天位始定也子朝独奔楚楚匿藏也楚敢纳之隠若两王也

二十有九年冬十月郓溃

齐取郓公尝居郓是齐为公取也是郓为公之寄国也郓溃者非郓叛公也公虽不度失国未必邑叛公人叛公也盖季氏畏公偪离逷其内而隂溃之也由是而郓创于鲁贰于齐故十年而有围郓之师也书曰郓溃者罪三家也圣人之曲笔也

三十有二年夏呉伐越

楚病中国呉病楚越病呉递自病也呉越作而春秋终矣

定公四年春三月公防刘子晋侯宋公蔡侯卫侯陈子郑伯许男曹伯莒子邾子顿子胡子滕子薛伯伯小邾子齐国夏于召陵侵楚夏五月公及诸侯盟于臯鼬悼敬之世天下无王矣诸侯无霸矣刘子合十八国之师于召陵以侵楚周命再行于天下视翟泉之盟为尤难也然楚纳子朝蹈掩贼之罪不伐钟防以问之书曰侵楚葢以偏师行正而不大君子惜之臯鼬无贬辞者刘子不盟诸侯而王子虎下盟大夫轻重差矣

秋七月刘卷卒葬刘文公

外大夫不卒于刘卷卒之葬之者当防而陨为周恤也为周恤者为天下由是知尹氏之非周大夫也必如二大夫而后卒之也

八年冬从祀先公

从祀先公复正也其所以复正者何也家臣专也家臣专而从祀先公者何也柄臣专国必先顺其不顺者以顺人心且以此卜也从祀而顺焉事无不可为也

盗窃寳玉大弓

器亡于今日政亡于畴昔器庸可亡也政不可七也阳虎窃政者也盗之者君子宁以器假人不以名假人

九年夏四月得宝玉大弓

器可复也政不可复也君子葢深伤之也

十有二年夏叔孙州仇帅师堕郈季孙斯仲孙何忌帅师堕费冬十有二月公围成公至自围成

三家专鲁陪臣专三家三家惩于陪臣之强故自堕其邑以弱之也于成书公者揭公以正三家不使尸之于下也未出国而书至者告庙饮至正师出之名也此仲尼为政而有不顺焉何也司宼初政也

哀公十有二年春用田赋

郊天子之事也而鲁用之罪僖公也田赋夏制也而鲁用之罪三家也昭定以降数变旧章非公也是年冬螽明年秋螽冬再螽应浚民深也

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

当周之敬王鲁之哀公而孔子生孔子之生不时也当周之敬王鲁之哀公而麟至麟之至不时也然当周之敬王鲁之哀公而孔子不生则人纪絶人纪絶则乾坤或防乎息矣然则孔子之生时也麟之至应孔子麟之至时也春秋二百四十二年而终之以获麟明乱极必治而王者之迹卒不熄也

春秋通义

猜你喜欢
  卷第二上·朱熹
  卷四十三【起昭公五年尽六年】·杜预
  平书订卷八 制田第五下·李塨
  卷八十三·卫湜
  尚书大传卷三·孙之騄
  卷十八·胡广
  卷二十六·鄂尔泰
  第十二 符言 5·王诩
  第四 抵巇 2·王诩
  第十六章 知常道·林语堂
  第七章 儒家的理想主义派:孟子·冯友兰
  大感动品第一·佚名
  中国佛法兴衰沿革说略附录:佛教大事表·梁启超
  怎样建设现代中国的文化·太虚
  父子合集经卷第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五十三·彭定求

        卷353_1 【茅檐下始栽竹】柳宗元   瘴茅葺为宇,溽暑常侵肌。适有重膇疾,蒸郁宁所宜。   东邻幸导我,树竹邀凉飔。欣然惬吾志,荷锸西岩垂。   楚壤多怪石,垦凿力已疲。江风忽云暮,舆曳还相追。   萧瑟过极

  • 第二十五出 试术·李渔

    〖夜行船引〗(生便服,带副净上)禹迹一筹浑未展,平白地洪福滔天。好事无凭,良朋未返,三事总成疑眩。下官奉旨巡河,原限半年奏绩。怎奈黄河两岸倒塌甚多,日夜趱修,还怕愆期致罪。谁料数日之前,洪水骤发,漂洗居民六十万,淹没禾苗八百

  • 列传第十七 傅玄(子咸 咸子敷、咸从父弟祗)·房玄龄

    傅玄,字休奕,北地泥阳人也。祖燮,汉汉阳太守。父干,魏扶风太守。玄少孤贫,博学善属文,解钟律。性刚劲亮直,不能容人之短。郡上计吏再举孝廉,太尉辟,皆不就。州举秀才,除郎中,与东海缪施俱以时誉选入着作,撰集魏书。后参安东、卫军

  • 在厄第二十·王肃

    楚昭王聘孔子,孔子?拜礼焉,路出于陈蔡。陈蔡大夫相与谋曰:“孔子圣贤,其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病,若用于楚,则陈蔡危矣。”遂使徒兵距孔子。孔子不得行,绝粮七日,外无所通,藜羹不充,从者皆病。孔子愈慷慨,讲弦歌不衰,乃召子路而问焉,曰:“

  • ◎利用敌势多方捣乱的垃圾大王叶老三·佚名

    垃圾大王叶老三,他利用曰本浪人戴木公超串通曰本十六铺封锁线及港务处曰本海军武官府,把持垃圾驳运的承包权,数年之久。对上滥开包价,伪市府因为曰人的关系,无法应付;对下扣克工资,工人船户惧于恶势力,无力反抗。罗君强亦曾将

  • ·解犯兼配哨船议·丁曰健

    台属积压未起解人犯,亟须清理。前蒙训诲周详,业经遵照备文申请监核;一面催提陆续起解,计已先后到省。惟入冬以来商船稀少,即有一、二配渡者,各船户颇为苦累,不能搭解多名,监犯依然壅滞。因思班兵哨船时有内渡,前

  • 唐纪二十一 则天顺圣皇后中之上长寿元年(壬辰、692)·司马光

    唐纪二十一 则天皇后长寿元年(壬辰,公元692年) [1]正月,戊辰朔,太后享万象神宫。 [1]正月,戊辰朔(初一),太后在万象神宫祭祀。 [2]腊月,立故于阗王尉达伏雄之子瑕为于阗王。 [2]腊月,朝廷封原于阗王尉迟伏雄的儿子尉迟瑕为于阗王

  • ●皇朝通典卷之二十六·佚名

    職官四 ○職官四 理藩院 都察院 △理藩院【尚書 侍郎 六司郎中 員外郎 主事 堂主事 司務 筆帖式 銀庫郎中 員外郎 蒙古繙譯房員外郎 唐古特學司業 助教 筆帖式 稽察內外館監督烏蘭哈達等處司官 察哈爾

  • 附卷五·佚名

    尚温王乾隆六十年乙卯,荷蒙太守公遣谷山孫之丞殿,慰問尚温王丁憂,並寄賜品物。閏二月初四日,到那覇川。六月十三日,那覇開洋,赴薩州。本年〔乾隆六十年〕,爲年頭慶賀使;兼謝「本国近年貯乏,上届戌年遣使江府,来年亦遣使江戸,其費

  • 卷五十九 孟子九·黎靖德

      ◎告子上   △性犹杞柳章   问:"告子谓'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何也?"曰:"告子只是认气为性,见得性有不善,须拗他方善。此惟是程先生断得定,所谓'性即理也'。"〔至〕   孟子与告子论杞柳处,大概只是言杞柳桮

  • 养晦卷三·杨慎

    【原文】夫明晦有时,天道之常也,拟于人事则殊难形辨。或曰:“‘君子以自强不息’何用晦为?”此言虽佳,然失之于偏。天有阴晴,世有治乱,事有可为不可为。知其理而为之谓之明智,反之则为愚蠢。晦非恒有,须养

  • 卷一·孙复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尊王发微卷一宋 孙复 撰隐公名息姑惠公子平王四十九年即位隐諡也隐拂不成曰隐元年春王正月孔子之作春秋也以天下无王而作也非为隐公而作也然则春秋之始于隐公者非他以平王之所终也何者昔者幽王遇祸

  • 二十七  非乐·墨子

    子墨子言曰:仁之事者(2),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且夫仁者之为天下度也,非为其目之所美,耳之所乐,口之所甘,身体之所安,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仁者弗为也。是故子墨子

  • 伍员奔吴(昭公十九年、二十年)·佚名

    ——奸佞小人如耗子屎 【原文】 楚子之在蔡也①,矍阳封人之女奔之②,生大子建③。及即位,使伍奢为之师④,费无极为少师⑤,无宠焉,欲谮诸王③,曰:“建可室矣(7)。”王为之聘于秦。无极与逆(8),劝王取之。正月,楚夫人赢氏至自秦(9

  • 东城志略·陈作霖

    金陵聚宝门城墉,左右袤延,淮水邪界于其北,中狭而旁广,故城厢隙地,如舒两翼。然土人呼门东、门西。而徐锦衣园亭分踞其胜,因又有东、西花园之称。予既辑《凤麓小志》以纪西南隅之名迹,而东城阙如。山川有灵,殆将怨我。会于暮秋

  • 山家清供·林洪

    食疗烹饪专著。二卷。宋·林洪著。撰年不详。本书以笔记形式撰写,书中列一百零四种馔之品,多数由作者亲自品尝和体验过,故颇有心得。本书与宋以前的食疗著作相比有明显的不同,过去的食方大部分以食配药,食药相混,本

  • 玉山纪游·袁华

    一卷。元顾瑛(1310—1369)纪游唱和之作,明袁华厘定成帙。顾瑛字仲瑛,号金粟道人,昆山(今属江苏)人。集中所游,自昆山以外,有天平山、灵岩山、虎丘、西湖、吴江、锡山、上方山、观音山,亦有远在数百里以外者,总题曰“

  • 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佚名

    唐中印度沙门地婆诃罗再译,佛住耆阇崛山,与无量菩萨,及比丘僧,乃至十方恒沙世界诸天龙俱。胜思惟菩萨请问二字之义?佛言,菩萨有九种一法应除灭。谓欲贪,瞋恚,愚痴,我执,懈怠,睡眠,染爱,疑惑,无明。有一法应守护,谓己所不欲,勿劝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