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对于学生救国之商榷

──二十年十月在河南大学讲──

二千年来在中国发挥的佛学,乃是中国民族性所含有之伟大特征的表现,与救国的三民主义可并行不悖。近来日本残暴的举动,及我国连年的天灾人祸,内忧外患,真是很可忧虑的事体!而佛教以广大的慈悲之心,积极的大无畏精神,亦当于此时集合成救国的力量。然欲使外患不能侵入,内忧渐以消灭,达到全国人民自强自立之目的,其最要之义,即在国民能努力求学。因为现在的世界,非如草昧时代易以立国;现今一切国家的建立,都在专门学术基础之上,例如军备一项,由种种专门学术集合所成,非卤莽可以做到。因此、如要救国,必要努力求学才可。即以佛法救世而言,亦复如是。譬如发伟大之心,要普遍去救世界的众生,必要成就无上菩提,方真能救度众生。而这无上菩提,是由努力修学而来的,并不是空谈幻想可以成功的。又如佛经所言:‘菩萨于菩提,当于五明处求’。明、即是明确的知识,即是事事物物的专门学问,西语Sceuce 一语,亦即是明确的意义。五明处求,即是由五种科学以修成救世的功能之意义。今请先分析五明:

       声 明──语言文字学         因 明──论 理 学         医药明  医   学     五明       药   学         工巧明  数   学              应用科学等         内 明  原理科学              哲学佛学等

一、声明,即语言文字之学,所以通古今,澈中外,接受前人之道德学问,融纳当世之事理文化,其利器胥在于此。如现今之学校,亦重语言文字之一科,此可见声明的重要。二、因明,系指论理学而言。在中国古代,有墨子等的“辩论学”,不过甚为简单。欧西则自从亚理士多德以后,渐次发达,至现代有所谓“数理的论理学”,确有相当进步。但如拿他来比较几千年前佛学的因明,还是比他不上。所以、佛学的因明,在现在已成了很可尊贵的科学。复次、因明是应用思想去推论事理的共同原理的,即所以推证事理之工具;如果没有因明,则不能得到普遍之定理。如现在所说明确知识,不仅是由听见看见所能成功,必由思想的推究方能成功。换言之,欲成功明确的知识,非要有因明的学问来整治不可。三、医药明,乃为病理的探究与对治,及一切生理之调适而设。广义的说,人生的生理本不充足,故无时不藉营养,则凡日常生活之需要,亦皆在其范围之内了。四、工巧明,乃数学及一切应用科学等等属之。而政治经济之调协,社会制度之妥善,亦为其范围内事。五、内明,为前四明的基本学问。能将实际的知识学问,推至最明之处,即为佛学本身之学问,亦即宇宙人生一切事理最内澈最中坚的学问。世间的物理、生理、心理等自然科学,追究到最后,皆成了内明的学问。例如物理学之原子、电子,既是假设,则犹佛学以色声等皆是感觉到的假相,实际上均无所有,不过是意识随假相而起分别。设立许多假名罢了。

又例如近世的生物学,考究所以成立生命之种源是甚么,或说生命的种源是从无生物变化出来的,但终无确实的证明。其他若上帝创造论等,更不能成立。而此种生物学上的哲学问题,不能推究而解决的,惟佛学的内明可以很确实的说明。就是说:才去研究生命的起源,便是错误了。佛学内明的正知正觉,乃以生命为无有始终,但在条件完备之时方显现而已。又例如心理学,言人身受各种剌激的反应,以成其所谓行为心理,则如记忆力的成立,便无法说明;佛学则说有生死相续的藏识作用,而生命无始相续流转,因此一切生命无始无终所经验的潜藏在中,随缘有现起可能,乃能说明记忆之作用,这便是原理科学通到了佛学的内明中去了。又例如世间一切现象生灭,皆由不同之环境条件而变,非普遍性,非常住性,而世人欲于其底下觅取普遍常住之本体,由是本体论乃为哲学上之问题。然而所推论了知的,仍不过是一种假设,绝非真实之体证。而能证明其实体真性的,惟佛学之“定”、“慧”修法,尽除一切之妄情颠倒,由实证常遍的真性,方能证明非普遍常住的现象毕竟如幻如化。故哲学达到根本深切之处,非修佛学之内明不为功。

今再直从佛学而言。所谓佛,乃觉者之义,具称为无上正遍觉者,谓于恰如真相的“真如”,得到了超绝的、无对的、普遍的正觉,即名之为佛。但以众生未明到,乃常向之开示,遂有所谓佛学。由此可见佛的救人救世之学问,是与俗学不一样。因为、他由力学“持戒”、“禅定”、“般若”,而空却颠倒迷妄,发生内明之光,逮成无上正遍觉者,方有救度众生之实力。所以、人生世界之中,应当怎样去向上发展,怎样去建立国家,调理社会,怎样对于一切人生的所作为方能合理如意,都非由力学去求不可。否则、空谈救国,实际上必做不到,充其量不过是“五分钟热心”而已!必不能达到救国的真实功效!这是有心救国的青年,所急于要知到的。再说我国近年的外患,及国内的一切天灾人祸,致使国家时时在摇动之中。而欲以救此天灾人祸、内忧外患,都必待吾人发广大之爱国心,致力于缜密之思想学识,方能有济。彼日本以小国少数之人民,敢在中国残暴侵犯,虽是他们恶的动机之所发,其所以能养成他的恶势力,也是由于他学成了一种有组织有准备的为恶能力,方能施展出来。我们如真正发心救国,亦当从努力为学,去得到充足的学识与能力,方能具备救国的真实能力而负其大任。如致力水利,发达农工,开辟交通,国家内乱消灭,则政治可上轨道,人民之品性道德也自然可以进步。由是而表现强盛的国力,则一切外患亦自然不能侵入,方算真正达到救国之目的。所以、救国非力学不可,非有种种的专门学识与技能,及缜密宏通的思想不可。努力求学,这就是今日所要贡献于全国年青学子们的!(慧轮记)(见海刊十三卷三期)


猜你喜欢
  第十三卷·佚名
  唯识三十论讲录·太虚
  成唯識論卷第九·欧阳竟无
  俱舍论疏 第十一卷·法宝
  实相般若波罗蜜经·佚名
  道行经譬喻品第十二·佚名
  大乘中觀釋論卷第七·欧阳竟无
  妙法蓮華經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卷第一百九十七·佚名
  卷第十二·雷庵正受
  卷第三十九·霁仑超永
  四明尊者教行录卷第三·宗晓
  序·昙噩
  卷第十二·佚名
  卷第二十七·祖琇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梅坡·唐圭璋

      本书旧据南京图书馆藏一百二十七卷本翰墨全书抄附之郎瑛所考人名,以梅坡为萧育。今案人号梅城者,不下四五人。从梅城不知为何人俟考。   鹊桥仙   三月廿一   华桐日永,泛兰风细,节近朱明十日。玉麟何事吐书来,

  • 第十一出 蜡书·姚茂良

    〔末上〕珠幌斜连云母帐。玉钩半卷水晶帘。轻烟袅袅归香阁。日影腾腾转画檐。自家秦丞相府中院子。且说我那丞相。眞个是官高极品。累代名家。身居八座之尊。班列羣僚之上。巍巍架海紫金梁。兀兀擎天碧玉柱。早间蒙

  • 野处类藁原序·洪迈

    余自束发即喜学诗然随作随弃初不留意也甲戌之春家居卧病因复作诗若干首以自当缓忧之一物昔人所谓内抑郁外扬为声音者是也遂取曩时所存而未弃者録为野处类藁二巻鄱阳容斋洪迈自序

  • 卷五 本纪五·赵尔巽

      ◎世祖本纪二   八年春正月己酉朔,蒿齐忒部台吉噶尔马撒望、储护尔率所部来归。辛亥,以布丹为议政大臣。甲寅,和硕英亲王阿济格谋乱,幽之。其党郡王劳亲降贝子,席特库等论死。乙卯,以苏克萨哈、詹岱为议政大臣。丙辰,

  • 卷三百二十 元豐四年(辛酉,1081)·李焘

      起神宗元豐四年十一月癸未盡是月庚子   十一月辛丑,詔:「林廣累奏進兵次第,極為遲緩。今已深冬,若更涉春,天氣漸暖,煙瘴霖雨,轉難窮討巢穴。或遷延未了,即兩川不免騷擾,令林廣宜速進兵。」時廣留屯落蜐綱凡七日矣,沙取率

  • ●卷二十四·徐梦莘

      政宣上帙二十四。   起宣和七年十二月十日丁未,尽十五日壬子。   十日丁未斡离不(改作斡里雅布)陷燕山府。   陷燕纪曰:十日金人立旗帜城上十二日斡离不(改作斡里雅布)邀蔡公已下当日於球场相见令东向拜传言曰:大

  • 明熹宗焎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一·佚名

    天启三年十一月丁巳朔冬至 上亲祀 天于圜丘毕还 御皇极殿文武群臣行庆成礼免宴给与宴官胙仍宴外国夷使人等于阙左门东○遣侯薛濂张国彦柳祚昌伯施壮猷赵祖芳朱自洪张嘉猷方一元孙廷勋费天泽杨崇猷祭 长陵 献陵

  • 九二二 寄谕各省督抚务须留心体察四库馆议叙分发人员毋稍姑容·佚名

    九二二 寄谕各省督抚务须留心体察四库馆议叙分发人员毋稍姑容乾隆四十七年十月十一日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尚书和<珅>字寄各省督抚,乾隆四十七年十月十一日奉上谕:据雅德参奏玩视命案、废弛阘茸之四库馆议叙试用知县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八十九·阿桂

    二月己丑阿桂色布腾巴尔珠尔奏言查喇穆喇穆山梁为贼畨要门戸海兰察之兵已绕过其左占据登古山梁即不难绕截喇穆喇穆之后但有登古对靣高峯骤难攻克而其下尚有可绕之路若从此绕岀不但该处碉卡贼难据守而喇穆喇穆之贼见

  • ●崇祯记闻录卷三·佚名

    前任抚院张国维,陞河道侍郎去任,代之者黄希宪。今秋兵部尚书陈新甲,以罪论斩,系狱;陞张国维为兵部尚书,即以希宪代河道侍郎之职。皇上欲警本兵仆,张国维已莅任,特令监斩陈新甲。设身处地,能不凛然!河南全省八府,乃天下之中也,向被

  • 陆俟传·魏收

    陆俟,代郡人,曾祖父陆干,祖父陆引,两代人都是部落首领。他的父亲陆突,太祖在位时率领部族之人随从皇帝东征西讨,屡建战功,被任命为厉威将军、离石镇将。天兴年间,陆突任上党太守,赐爵为关内侯。陆俟年少时即非常聪慧,颇有谋略。

  • 十六年·佚名

    (癸未)十六年大明萬曆十一年春正月1月1日○朔乙卯,以崔永慶爲持平,安自裕爲大司憲,李潑爲大司諫。永慶辭不拜。○兵曹判書李珥引疾乞遞,不許。逾二旬,始出謝後,力陳不堪判兵之職,且言:「故事典文衡之臣,鮮有主兵者。誠以文武重柄

  • 卷三十·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三十     明 湛若水 撰齐家格【凡七目】 谨妃匹  正嫡庻 事亲长 养太子严内外  恤孤防 御臣妾 臣若水通曰齐家何以言格物也程頥曰格者至也物者理也至其理乃

  • 礼记集説卷六·陈澔

    元 陈澔 撰玉藻第十三【此篇记天子诸侯服冕笏佩诸制及行礼之容节】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后防延龙卷以祭【玉冕前后垂旒之玉也藻杂采丝绳之贯玉者也以藻穿玉以玉饰藻故曰玉藻邃深也延冕上覆也表而纁里前后邃延者言前

  • 卷十一·傅恒

    <经部,春秋类,御纂春秋直解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春秋直解卷十一【壬辰】敬王十有一年定公名宋昭公弟亦襄公庶子也元年昭以去冬薨定以今夏立鲁盖半载无君矣乃即以定之元冠年者史追书也圣人因之以系国统也春先君防既逾年嗣

  • 诗传遗説卷二·朱鉴

    宋 朱鉴 编序辨诗序起闗雎后妃之徳也止教以化之大序起诗者志之所之也止诗之至也【游儆录】诗説所欲修改处是何等类因书告略及之比亦得间刋定大抵小序尽出后人臆度若不脱此窠臼终无缘得正当也去年略修旧説订正为多尚

  • 十住毗婆沙論卷第一·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序品第一   敬禮一切佛  無上之大道  及諸菩薩衆  堅心住十地   聲聞辟支佛  無我我所者. 今解十地義  隨順佛所說。   問曰.汝欲解菩薩十地義.以何

  • 佛说父母恩重经·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菩萨摩诃萨及声眷属俱。亦与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诸天人民及天龙鬼神。皆来集会。一心听佛说法。瞻仰尊颜。目不暂舍。佛言。人生在世。父母为亲。非父不生。非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