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哀公(元年~十四年)

哀公元年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鼷鼠食郊牛角,改卜牛。

夏,四月辛巳郊。此该郊之变而道之也。于变之中又有言焉:鼷鼠食郊牛角,改卜牛,志不敬也。郊牛日展角斗角而知伤,展道尽矣。郊自正月至于三月,郊之时也。夏四月郊,不时也。五月郊,不时也。夏之始,可以承春;以秋之末承春之始,盖不可矣。九月用郊,用者,不宜用者也。郊三卜,礼也;四卜非礼也;五卜,强也。卜免牲者,吉则免之,不吉则否。牛伤,不言伤之者,伤自牛作也,故其辞缓。全曰牲,伤曰牛,未牲曰牛,其牛一也,其所以为牛者异。有变而不郊,故卜免牛也。已牛矣,其尚卜免之何也?礼,与其亡也,宁有。尝置之上帝矣,故卜而后免之,不敢专也。卜之不吉则如之何?不免,安置之,系而待六月上甲始庀牲,然后左右之。子之所言者,牲之变也,而曰我一该郊之变而道之何也?我以六月上甲始庀牲,十月上甲始系牲。十一月、十二月牲虽有变,不道也,待正月然后言牲之变,此乃所以该郊。郊,享道也,贵其时,大其礼,其养牲虽小不备可也。子不志三月卜郊何也?郊自正月至于三月,郊之时也。我以十二月下辛卜正月上辛,如不从,则以正月下辛卜二月上辛;如不从,则以二月下辛卜三月上辛,如不从,则不郊矣。

秋,齐侯、卫侯伐晋。

冬,仲孙何忌帅师伐邾。

----------

哀公二年

二年春,王二月,季孙斯、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伐邾,取漷东田,氵郭东,未尽也。及沂西田。沂西,未尽也。癸巳,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及邾子盟于句绎。三人伐而二人盟何也?各盟其得也。

夏,四月丙子,卫侯元卒。滕子来朝。晋赵鞅帅师纳卫世子蒯聩于戚。纳者,内弗受也。帅师而后纳者,有伐也。何用弗受也?以辄不受也,以辄不受父之命,受之王父也。信父而辞王父,则是不尊王父也。其弗受,以尊王父也。

秋,八月甲戌,晋赵鞅帅师及郑罕达帅师战于铁。郑师败绩。

冬,十月,葬卫灵公。

十有一月,蔡迁于州来。蔡杀其大夫公子驷。

----------

哀公三年

三年春,齐国夏、卫石曼姑帅师围戚。此卫事也,其先国夏何也?子不围父也。不系戚于卫者,子不有父也。

夏,四月甲午,地震。

五月辛卯,桓宫、僖宫灾。言及则祖有尊卑,由我言之则一也。季孙斯、叔孙州仇帅师城启阳。宋乐髡帅师伐曹。

秋,七月丙子,季孙斯卒。蔡人放其大夫公孙猎于吴。

冬,十月癸卯,秦伯卒。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围邾。

----------

哀公四年

四年春,王二月庚戌,盗弑蔡侯申。称盗以弑君,不以上下道道也。内其君而外弑者,不以弑道道也。《春秋》有三盗:微杀大夫谓之盗,非所取而取之谓之盗,辟中国之正道以袭利谓之盗。蔡公孙辰出奔吴。葬秦惠公。宋人执小邾子。

夏,蔡杀其大夫公孙姓、公孙霍。晋人执戎蛮子赤归于楚。城西郛。

六月辛丑,亳社灾。亳社者,亳之社也。亳,亡国也。亡国之社以为庙屏,戒也。其屋,亡国之社不得上达也。

秋,八月甲寅,滕子结卒。

冬,十有二月,葬蔡昭公。葬滕顷公。

----------

哀公五年

五年春,城毘。

夏,齐侯伐宋。晋赵鞅帅师伐卫。

秋,九月癸酉,齐侯杵臼卒。

冬,叔还如齐。闰月,葬齐景公。不正其闰也。

----------

哀公六年

六年春,城邾瑕。晋赵鞅帅师伐鲜虞。吴伐陈。

夏,齐国夏及高张来奔。叔还会吴于柤。

秋,七月庚寅,楚子轸卒。齐阳生入于齐,齐陈乞弑其君荼。阳生入而弑其君,以陈乞主之何也?不以阳生君茶也,其不以阳生君荼何也?阳生正,荼不正。不正则其曰君何也?荼虽不正,已受命矣。入者,内弗受也。荼不正,何用弗受?以其受命,可以言弗受也。阳生其以国氏何也?取国于荼也。

冬,仲孙何忌帅师伐邾。宋向巢帅师伐曹。

----------

哀公七年

七年春,宋皇瑗帅师侵郑。晋魏曼多帅师侵卫。

夏,公会吴于缯。

秋,公伐邾。

八月己酉,入邾,以邾子益来。以者,不以者也。益之名,恶也。《春秋》有临天下之言焉,有临一国之言焉,有临一家之言焉。其言来者,有外鲁之辞焉。宋人围曹。

冬,郑驷弘帅师救曹。

----------

哀公八年

八年春,王正月,宋公入曹,以曹伯阳归。吴伐我。

夏,齐人取讠雚及阐。恶内也。归邾子益于邾。益之名,失国也。

秋,七月。

冬,十有二月癸亥,杞伯过卒。齐人归讠雚及阐。

----------

哀公九年

九年春,王二月,葬杞僖公。宋皇瑗帅师取郑师于雍丘。取,易辞也。以师而易取,郑病矣。

夏,楚人伐陈。

秋,宋公伐郑。

冬,十月。

----------

哀公十年

十年春,王二月,邾子益来奔。公会吴伐齐。

三月戊戌,齐侯阳生卒。

夏,宋人伐郑。晋赵鞅帅师侵齐。

五月,公至自伐齐。葬齐悼公。卫公孟彄自齐归于卫。薛伯夷卒。

秋,葬薛惠公。

冬,楚公子结帅师伐陈,吴救陈。

----------

哀公十一年

十有一年春,齐国书帅师伐我。

夏,陈辕颇出奔郑。

五月,公会吴伐齐。甲戌,齐国书帅师及吴战于艾陵。齐师败绩。获齐国书。

秋,七月辛酉,滕子虞母卒。

冬,十有一月,葬滕隐公。卫世叔齐出奔宋。

----------

哀公十二年

十有二年春,用田赋。古者公田什一,用田赋非正也。

夏,五月甲辰,孟子卒。孟子者何也?昭公夫人也。其不言夫人何也?讳取同姓也。公会吴于橐皋。

秋,公会卫侯、宋皇瑗于郧。宋向巢帅师伐郑。

冬,十有二月,螽。

----------

哀公十三年

十有三年春,郑罕达帅师取宋师于嵒。取,易辞也。以师而易取,宋病矣。

夏,许男成卒。公会晋侯及吴子于黄池。黄池之会,吴子进乎哉!遂子矣。吴,夷狄之国也,祝发文身,欲因鲁之礼,因晋之权,而请冠、端而袭其藉于成周,以尊天王。吴进矣!吴,东方之大国也,累累致小国以会诸侯,以合乎中国。吴能为之,则不臣乎?吴进矣!王,尊称也。子,卑称也。辞尊称而居卑称,以会乎诸侯,以尊天王。吴王夫差曰:“好冠来!”孔子曰:“大矣哉!夫差未能言冠而欲冠也。”楚公子申帅师伐陈。于越入吴。

秋,公至自会。晋魏曼多帅师侵卫。葬许元公。

九月,螽。

冬,十有一月,有星孛于东方。盗杀陈夏区夫。

十有二月,螽。

----------

哀公十四年

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引取之也。狩地不地,不狩也。非狩而曰狩,大获麟,故大其适也。其不言来,不外麟于中国也。其不言有,不使麟不恒于中国也。

猜你喜欢
  东溪日谈録卷三·周琦
  第十四章 15·辜鸿铭
  卷六十八·沈廷芳
  卷十四·沈廷芳
  诗故卷九·朱谋玮
  书义断法卷二·陈悦道
  第30章 阳货篇第十七(1)·孔子
  卷十三·季本
  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第四·欧阳竟无
  大智度論卷第十·欧阳竟无
  加祖号跋·德辉
  五台精舍序·太虚
  增壹阿含经卷第八·佚名
  入楞伽经卷第三·佚名
  十地经论 第十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列传第六十六 隐逸下·李延寿

    臧荣绪 吴苞徐伯珍 沈麟士 阮孝绪 邓郁 陶弘景 诸葛璩 刘慧斐 范元琰 庾诜 张孝秀 庾承先 马枢臧荣绪,东莞莒人也。祖奉先,建陵令。父庸人,国子助教。荣绪幼孤,躬自灌园,以供祭祀。母丧后,乃着嫡寝论,扫洒堂宇,置筵席,朔望辄拜

  • 卷一百九·表第四·诸公主表·宋濂

        ◎诸公主表   

  • 卷二十·李心传

     边防二  金人渝盟金海陵炀王以癸酉冬篡立乙亥岁已有南侵意遂谋迁居汴省未几大内火宫室悉为所焚由是迁都之计稍缓丙子岁复营汴都戊寅夏谕其吏部尚书李通等以梦上帝命己征江南其秋擢通参知政事己卯春遂罢淮北陕西诸

  • 第六十一回 争疑案怒批江朝宗 督义旅公推刘显世·蔡东藩

      却说袁乃宽入奏新华宫,正值老袁盛怒,听了袁瑛被拘的禀报,无名火越高起三丈,顿时怒目鹰视,恨不将那爱侄乃宽,也一口儿吞他下去。乃宽瞧着,就知道另有变故,慌忙跪下磕头。老袁用足蹴着道:“你的逆子,真无法无天了。我与他有

  • 绎史卷二十三上·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周官之制【上】史记成王在丰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于是周公作周官官别其宜作立政以便百姓百姓説 【前编立政系成王四年周官系成王六年金仁山曰按立政之书前儒谓周公告君之絶笔非也此亦初年之书也故

  • 贾似道传·脱脱

    贾似道,字师宪,台州人,是制置使贾涉的儿子。少年时落魄,整天游荡,饮酒赌博,不务正业,没有操行。因父亲的恩荫被补官为嘉兴司仓。恰好他姐姐入宫,受到理宗宠幸,成为贵妃,就下诏让他去奏对,贵妃在宫中把皇宫用的汤药送给他。他被升

  • 卷十五下·沈枢

    <史部,史钞类,通监总类> 钦定四库全书 通监总类卷十五下   宋 沈枢 撰 谦逊门 汉光武不许窦融让职 建武十三年以冀州牧窦融为大司空融自以非旧臣一旦入朝在功臣之右每召会进见容貌辞气卑恭已甚光武以此愈亲厚之

  • 卷十八·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十八明 杨士奇等 撰郊庙後汉高祖入汴初营宗庙帝以姓自汉出遂袭国号尊光武为始祖并亲庙为五诏羣臣议刑部尚书窦贞固上言曰按王制天子七庙诸侯五

  • 交代例·佚名

    目录 交盘不许滥行出结 新旧交代小夫盘运仓榖 戒那移亏空 各属交代银榖,必须彻底盘清 各属交代册结舛错记过 详议福州等府交代册结咨部 州县交代委员监盘取具印结附送 交代全入盘册移交,不得留剩丝毫自解 闽省州县凡遇

  • 周书·吕刑·佚名

    吕命穆王训夏赎刑,作《吕刑》。惟吕命,王享国百年,耄,荒度作刑,以诘四方。王曰:「若古有训,蚩尤惟始作乱,延及于平民,罔不寇贼,鸱义,奸宄,夺攘,矫虔。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杀戮无辜,爰始淫为劓、刵、椓、黥。越兹丽刑

  • 卷四十五 论语二十七·黎靖德

      ◎卫灵公篇   △卫灵公问陈章   问:"'明日遂行。在陈绝粮。'想见孔子都不计较,所以绝粮。"曰:"若计较,则不成行矣。"〔焘〕   周问:"'固穷'有二义,不知孰长?"曰:"固守其穷,古人多如此说。但以上文观之,则恐圣人一时答

  • 管子补注卷十八·刘绩

      入国第五十四【谓始有国入而行化】   杂篇五  入国四旬五行九惠之教【旬即廵也谓四靣五方行而施九惠之教】一曰老老【以养老之礼养老者】二曰慈幼三曰恤孤四曰养疾五曰合独六曰问疾七曰通穷八曰振困九曰接絶

  • 凡例·山井鼎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凡例一世称十三经而今曰七经者据足利学所有也臣【鼎】赐吿三年校书其中所藏经书古本五经之外论语孝经孟子耳且自汉唐艺文志及文献通考有五经六经七经九经之目而不称十三经尔雅孟子古不列之经经之者自

  • 卷六·王植

    钦定四库全书正蒙初义卷六邳州知州王植撰诚明篇第六补训此以诚明名篇因篇首诚明二字也诚明却是为言性张本大抵此篇只重言性上○诚明以下六节言诚处多性者万物一源以下十四节言尽性而极发性命之旨性於人无不善节并提性

  • 权慧清净品第八·佚名

    又复族姓子。菩萨大士。以一一国净故。便入一一土。乃已修一一土。而现於一一土。顺持一一土,则住一一佛国土便明一一佛国土已,晓了一一土。便游转一一土,则了知一一土清净。於彼诸土。於诸当来。为人之上。於诸土。在诸

  • 对于学人之训辞·太虚

    ──十三年秋在武昌佛学院讲──本院续办第二班,开学今一月矣。本院之宗旨,虽与诸生言之累累,第限于时间,未罄欲言,今再与诸生作一度之叮咛。本院之建设,与从前之办僧校迥异。彼为抵御侵占计而模仿学校制,余痛学校之恶习、与

  • 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十六卷·马鸣

    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十六卷马鸣菩萨造真谛三藏译出离系缚地清白解脱道路大决择分第三十一如是。已说最极广大俱行山王无尽海海。大决择分。次当说出离系缚地清白解脱道路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解脱道路中  

  • 法言义疏·汪荣宝

    汪荣宝撰。荣宝,字衮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曾任驻日本公使。于声音训诂之学有很深造诣。校注汉人扬雄《法言》历时十余年而成书,初名《疏证》,1911年刊行后,晚年又毅然重作,改题《义疏》。稿本交上海商务印书馆后,在一二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