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通说卷十三    宋 黄仲炎 撰哀公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

礼父母之雠不共戴天昔蔡侯以吴子败楚师致吴入郢坏宗庙挞平王墓楚昭奔随仅以身免良可痛已旣复国而围蔡复雠也复雠义也何以书恶其徒逞志于小国也坏宗庙挞平王墓者吴子尔今楚不能报吴而蔡是讨未得爲复雠者也

鼷鼠食郊牛改卜牛夏四月辛巳郊秋齐侯卫侯伐晋冬仲孙何忌帅师伐邾

邾子方朝鲁又奔鲁丧所以奉鲁者至矣无故而伐之何哉盖乱世之人行如禽兽弱之肉强之食也

二年春王二月季孙斯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伐邾取漷东田及沂西田癸巳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及邾子盟于句绎

三人伐而二人盟何也季孙之汰不屑与於盟也盖自视犹君矣

夏四月丙子卫侯元卒滕子来朝

晋赵鞅帅师纳卫世子蒯聩于戚

卫世子蒯聩得罪於父灵公以出被天下不孝之名不能爲申生之死幸其父没求入其国以争君位是蒯聩之无父也辄蒯聩之子也父逐於外不能号慕毁瘠以感动王父而复之位王父死而已立曾不以父亡未复爲辞及蒯聩求入辄拒而不受甚者以兵围之是辄之无父又甚於蒯聩也父子天性而絶灭至此其与枭獍奚别哉是以子路问卫君待子爲政子将奚先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圣人之意盖谓蒯聩不父而辄不子父子名义旣悖而不正他何可爲哉冉有问於子贡曰夫子爲卫君乎子贡曰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爲也贤兄弟让则恶父子争矣故春秋备书蒯聩求纳卫师围戚之事以着父子相戕之祸爲後世戒明矣公羊子妄许卫辄以拒蒯聩爲尊祖天下岂有无父之理哉汉臣隽不疑至引此以断戾太子事盖公羊误之也或谓仓卒之际不以此义裁之则奈何曰斥之以诈足矣戾太子旣亡武帝即有追悔之意爲之族江充家黄门苏文助谮太子至焚杀之李寿加兵刃於太子亦以他事族田千秋一言明太子寃骤至丞相上又作思子宫归来望思之台悼念不已盖太子自杀久矣若此时尚在岂有隐而不出者哉且自征和二年太子出亡越後元元年二月立皇子弗陵爲太子已即位五年而有卫太子事非诈而何虽不必谬陈经义可也

秋八月甲戌晋赵鞅帅师及郑罕逹帅师战于铁郑师败绩冬十月葬卫灵公十有一月蔡迁于州来蔡杀其大夫公子驷

三年春齐国夏卫石曼姑帅师围戚

齐景公爲卫辄围蒯聩于戚盖助逆子以围父也无父子之义矣

夏四月甲午地震

五月辛卯桓宫僖宫灾

桓亲尽而庙不毁者盖三桓私於其祖也僖亦亲尽也僖何以不毁以其存桓不得不存僖也故春秋因二宫之灾以着三家之非礼焉尔

季孙斯叔孙州仇帅师城啓阳宋乐髠帅师伐曹秋七月丙子季孙斯卒蔡人放其大夫公孙猎于吴冬十月癸卯秦伯卒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围邾

四年春王二月庚戌盗杀蔡侯申

盗杀蔡侯申不言弑非其君也盖盗自他国至者也自他国至者盖刺客也春秋末世礼义不明俗习於乱故有在下之人好务勇侠以犯上爲能以轻死爲义至爲其主报仇他国如聂政荆轲之事者即春秋书盗杀蔡侯申之爲也左氏谓公孙翩逐蔡侯申射之而卒非也若翩是公族大夫春秋当书翩弑其君岂得谓之盗杀蔡侯哉

蔡公孙辰出奔吴葬秦惠公宋人执小邾子夏蔡杀其大夫公孙姓公孙霍晋人执戎蛮子赤归于楚城西郛六月辛丑亳社灾

春秋书亳社灾犹书宣榭火示不忘古也不忘古者怀贤尚德之教也亳社者汤社也汤都亳故曰亳社社无屋而曰灾何也灾社木也古者立社必树所宜木如宰我谓夏以松殷以柏周以栗是也武王翦商而不去亳社者存先代兴王之制也自成汤距鲁哀时年代久远社柏之丰大可知己一旦野燎煨烬故春秋重而书之亦犹思其人而爱其树之意也彼传者不得其义徒见汤社至周犹存遂曰亡国之社所以爲戒也徒见社无屋而言灾遂曰亡国之社屋之也屋之者不使受天阳也信斯言也则武王之於亳社旣存之以爲戒又蔽之使不受天阳则其防虑不亦过乎从传者之说甚非武王存亳社之美意与春秋书亳社灾之深意也

秋八月甲寅滕子结卒冬十有二月葬蔡昭公葬滕顷公

五年春城毗夏齐侯伐宋晋赵鞅帅师伐卫秋九月癸酉齐侯杵?卒冬叔还如齐

闰月葬齐景公

礼丧不数闰其以闰月葬数闰也数闰短丧也

六年春城邾瑕晋赵鞅帅师伐鲜虞吴伐陈夏齐国夏及高张来奔叔还会吴于柤秋七月庚寅楚子轸卒齐阳生入于齐齐陈乞弑其君荼

陈乞者齐之权臣也利於得权而易置其君故立阳生而弑荼也

冬仲孙何忌帅师伐邾宋向巢帅师伐曹

七年春宋皇瑗帅师侵郑晋魏曼多帅师侵卫

夏公会吴于鄫秋公伐邾八月己酉入邾以邾子益来鲁之君臣俛首以奉吴令鄫之会百牢输之惟谨尔何怯也至於恃其威力虐执邾君若虎豹之噬羊豕何壮也以是观之凡能屈己受辱甘爲人下者必其作威肆虐好爲人上者也

宋人围曹冬郑驷弘帅师救曹

八年春王正月宋公入曹以曹伯阳归

孟子谓王不待大霸必有大国曹伯阳不量力度德而悦霸说於公孙强以背晋而奸宋其速亡也宜哉

吴伐我

读春秋而知鲁之爲国始末三变焉鲁始受敌国之兵如战于郞战于奚而不言伐我西鄙者盖边鄙有备敌至则战故言战不言其伐也观左氏载奚之战先是齐人侵鲁疆吏来告公曰疆场之事谨守其一而备其不虞姑尽所备焉事至而战又何谒焉以此知当时鲁之边鄙尚有素备也其後疆场之备弛故敌兵得以乘之而春秋书曰伐我北鄙伐我西鄙然犹见邻敌之寇止爲边患而不能直造其国也今哀公之世如受吴齐之师则又不复云伐我北鄙伐我西鄙而直言伐我者以见其直造于我国都也夫使敌兵得踰越边鄙而直造其国都则其爲国可知矣汉世边备不讲故匈奴数爲边患然止边患而已不能控弦深入也至如苻秦之直抵淮淝吐蕃之变及渭桥始不可以边患言矣其犹吴伐我之谓哉

夏齐人取讙及阐

归邾子益于邾

鲁以不道肆虐于邾物极必反於是吴攻其国齐取其田不胜困挫乃始归邾子于邾易所谓不威不惩者小人也哉

秋七月冬十有二月癸亥?伯过卒齐人归讙及阐九年春王二月葬?僖公

宋皇瑗帅师取郑师于雍丘

取郑师者尽俘以归掩爲己有也不言败言取败可知矣

夏楚人伐陈秋宋公伐郑冬十月

十年春王二月邾子益来奔公会吴伐齐三月戊戌齐侯阳生卒夏宋人伐郑晋赵鞅帅师侵齐五月公至自伐齐葬齐悼公卫公孟彄自齐归于卫薛伯夷卒秋葬薛惠公

冬楚公子结帅师伐陈吴救陈

荆楚救中国者非能施德也争诸侯焉尔吴季子所谓二君不务德而力争是也

十有一年春齐国书帅师伐我夏陈辕颇出奔郑五月公会吴伐齐甲戌齐国书帅师及吴战于艾陵齐师败绩获齐国书

艾陵之战鲁挟吴以雠齐也而不书公者公与伐而不与战也一战败齐而吴益横矣鲁季孙曰小胜大祸也齐至无日矣命修守备焉是徒知小胜大为国之祸而不知戎胜华为天下之祸也故当春秋之季政在大夫禄去公室齐田鲁季蹙狭自营舟中之人竞为敌国至於挟非类以鬭同侪遂使封豕长蛇之害横放于天下此仲尼所以犹三叹於管仲之功也孟子曰五伯者三王之罪人也今之诸侯五伯之罪人也今之大夫今之诸侯之罪人也盖於春秋见之矣

秋七月辛酉滕子虞母卒冬十有一月葬滕隐公卫世叔齐出奔宋

十有二年春用田赋

用田赋者计田以歛民财如汉灵帝时调民田每亩歛十钱之类是也自宣公初税亩则什取二矣至哀公时有二吾不足之叹於是以田赋之当时列国如陈辕颇为司徒亦赋封田以嫁公女有余以为已大器是亦於常赋之外以田歛之也夫为国者用之以道则寡取於民而有余用之不以道则多取於民而不足鲁未税亩以前岂其国不可为哉特其君臣侈欲不如後日之甚尔故仲尼谓冉有曰君子之行也度於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歛从其薄如是则以丘亦足矣所谓以丘亦足者犹言以井丘什一之制亦足也又曰若不度於礼而贪冒无厌则虽以田赋将又不足为人君者可不察哉

夏五月甲辰孟子卒

鲁语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告之曰君子亦有党乎君娶於吴爲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是陈司败亦以圣人党鲁昭而爲之讳也不知孔子谓昭公知礼者正未尝讳也凡人之於礼未必不知之而鲜能行之君娶於吴爲同姓而谓之吴孟子此岂不知礼者哉使不知礼则不谓之孟子矣陈司败不能察此而以圣人爲党不亦过乎观春秋书孟子卒则知昭公讳娶同姓谓非知礼不可也然知讳之而卒娶之则昭公不能行礼之罪自不可掩矣

公会吴于橐臯秋公会卫侯宋皇瑗于郧宋向曹帅师伐郑冬十有二月螽

十有三年春郑罕达帅师取宋师于岩夏许男成卒公会晋侯及吴子于黄池

黄池之会吴霸诸侯而书先晋侯者存中国也

楚公子申帅师伐陈

於越入吴

吴以骤起之雄冯陵中国黄池之会遂霸诸侯然身未及还而越入其国兵败于郊太子爲虏不数年而越灭吴何其亡之骤也魏文侯问吴之所以亡於李克对曰数战数胜文侯曰数战数胜国之福也何故亡对曰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以骄主御疲民未有不亡者也故春秋书於越入吴以爲後世好战胜而亡国者之戒明矣哉

秋公至自会晋魏曼多帅师侵卫葬许元公九月螽冬十有一月有星孛于东方盗杀陈夏区夫十有二月螽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

春秋非灾异不书而书获麟何也先儒之说多矣曰文成致麟也曰麟爲作经之符也曰感麟见之非时而春秋爲之始终也然皆於狩获之旨未竟焉夫麟王者之瑞也传云麟一角明海内共一主也又其爲物至灵故贾谊吊屈赋云使麒麟可系而覊兮亦何异於犬羊言不可搏执也今麟之见乃爲鲁鄙田狩者所得是与熊豕豹鹿同出於罘罝弓矢捕击委顿之余故曰西狩获麟言麟以狩获厄之甚也王者不兴海宇分裂天之未欲平治天下此其证也当是时晋分於三卿齐归於田氏吴楚争霸诸侯而於越又窃乘其後周室之命去丧亡无几矣是以春秋之作始於隐者起周之不王终於麟者止周运之当厄也虽然人事之变至此极矣春秋之纪变於此备矣然亦不特爲麟而止也故以世变大略观之则始於无王终於无霸始於诸侯强终於大夫强譬诸风日凄紧草木黄落则隐桓而下之春秋也天地凛冽冰雪陵厉则定哀而上之春秋也或问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後春秋作以诗考之如卫郑齐秦风鲁僖颂皆春秋时列国诗也而曰诗亡何哉曰孔子作春秋盖在鲁定哀之世是时不复有诗矣非谓自隐始也先儒谓黍离降爲国风不复有雅故曰诗亡非也

春秋通说卷十三

猜你喜欢
  易经·系辞上传·第五章·佚名
  第三章 地方分治以度为界·梁启超
  论语集説卷二·蔡节
  为谁而学?·孔子
  今文孝经序·佚名
  第二章 10·辜鸿铭
  卷十三·梁益
  卷九·季本
  转注假借说·章太炎
  卷四·佚名
  问出衍品第二十二·佚名
  成唯识论观心法要卷第二·智旭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二十·宗喀巴
  万善同归集卷中·延寿
  十住毗婆沙论 第一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何汶

      杂编十  题孤山寺  张祜  《西清诗话》云:“《百家诗选》,余读之,见其取张祜《惠山寺》诗‘泉声到坡尽,山色上楼多’,而不取《孤山寺》诗云云。又贾岛平生得意句‘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rsq

  • 载记第一 刘元海(子和 刘宣)·房玄龄

    刘元海,新兴匈奴人,冒顿之后也。名犯高祖庙讳,故称其字焉。初,汉高祖以宗女为公主,以妻冒顿,约为兄弟,故其子孙遂冒姓刘氏。建武初,乌珠留若鞮单于子右奥鞬日逐王比自立为南单于,入居西河美稷,今离石左国城即单于所徙庭也。中平

  • ●卷一百二·徐梦莘

      炎兴下帙二。   起建炎元年五月一日庚寅,尽五日甲午。   中兴记曰:初命滕康草赦文或诋斥围城士大夫有愤怒意上命耿延禧改定以进。且云:围城士大夫一切不问众服上有大度真宽仁圣主矣。。   朱胜非南都翊戴记曰:

  • 东林本末(上)·吴应箕

    门户始末(姑自并封,至丁巳京察,未及熹庙也)尝观国家之败亡,未有不起于小人倾君子之一事;而小人之倾君子,未有不托于朋党之一言。汉有顾厨俊及唐有清流白马之祸,宋有新法、伪学所号为党人流及之祸,中于君子,而国运随之以亡。兴言

  • 卷三·严有禧

    ◎汤先生汤潜庵先生课子读书,尝至夜分不辍。曰:“吾非望汝早贵,少年儿宜使苦,苦则志定,将来不失足也。”又云:“教子弟只是令他读书,他有圣贤几句话在胸中,有时借圣贤言语照他行事开导之,便易有省悟处。”◎陆先生陆稼书先

  • 卷四十一·高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纪事本末卷四十一詹事府詹事髙士竒撰郑庄强国【克段 入许 诸公子争立附】公元年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

  • 王纟林传·欧阳修

    王纟林,字方庆,以字为人所知。其先人从丹阳迁到雍地咸阳。父亲名弘直,是汉王元昌之友。王爱好游玩田猎,上书恳切地劝谏,王略有收敛,不过也就疏远他了。后来为荆王友。王方庆自越王府参军起家。向记室任希古学习司马迁、班固

  • 卷六十二 射义第四十六·郑玄

    (陆曰:“郑云:‘《射义》者,以其记燕射、大射之礼,观德行取其士之义也。《别录》属《吉礼》。’”)[疏]正义曰:案郑《目录》云:“名曰《射义》者,以其记燕射、大射之礼,观德行取于士之义。此于《别录》属《吉事》。”案此篇中有

  • 第21章 杂记下·戴圣

    父亲去世,正在服丧,如果在服丧期限未满以前母亲又不幸去世,那么在为父亲举行大祥之祭时,还应该穿上除服;祭过之后,再换上为母服丧的丧服。这个原则可以推而广之:即令是正在为伯父、叔父、兄弟服丧,如果又遇到父母之丧,那么在为

  • 六度相摄品第六十九·佚名

    於是须菩提白佛言:菩萨云何行檀波罗蜜而摄尸波罗蜜。佛言:菩萨布施求萨云然者,身口意常以三事净施众生。是为菩萨布施摄取尸波罗蜜。须菩提白佛言:菩萨云何布施摄羼波罗蜜。佛言:菩萨布施时受者逆骂詈轻易粗言加之。亦无恚

  • 宗镜录卷第四十四·延寿

    夫若谈心佛。唯唱性宗者。则举一摄诸。不论余义。今何背已。述教迷宗。答。夫论至教。皆为未了之人。从上禀承。无不指示。如忠国师临终之时。学人乞师一言。师云。教有明文。依而行之。即无累矣。吾何言哉。如斯殷勤

  • 金光明经文句卷第五·智顗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门人灌顶录释四天王品四天王者。上升之元首。下界之初天。居半须弥。东黄金埵王名提头赖吒。此翻持国。领乾闼婆富单那。南琉璃埵王名毗留勒叉。此翻增长。领鸠槃茶薜荔多。西白银埵王名毗留博叉。此

  • 序·铁壁慧机

    聚雲以嵩山之髓作波而平山大師得聚雲之髓者也負縱橫之才迅箭鋒之用門庭孤峻行履端嚴如壁立萬仞即名宿諸老當為吐舌豈紛紛野狐見解所敢張喙於側耶繼往開來舉聚雲中興大慧之燈傳於未艾臨濟一宗其在茲而益振矣余恨不及見

  • 仙溪志·黄岩孙

    南宋地方志。赵与泌修,黄岩孙撰。5卷。仙溪即今福建仙游。本书成于理宗宝祐五年(1257),载仙游地理、经济、市镇、人物、令佐、艺文等,为今存最早的仙游县志。现传有铁琴铜剑楼钞本,中华书局1990年《宋元方志丛刊》即

  • 昌吉县乡土志·佚名

    佚名修纂。清末推行新政,设立编书局,饬令各地采辑乡土志以充小学教材,遂修是志。内容简略,仅2000余字。列10目,叙该县历史、民族、地理、物产等。记事至光绪末年。1986年日本辑入《新疆省乡土志三十种》刊行。

  • 大八义·佚名

    北宋哲宗年间,三月三日扬州召开群雄会,宋士公携师弟献艺贺号重振八卦门,赵华阳“酒雨箭”打张贺巧得“戒淫花”;奸相蔡京的叔父、山东青风寨寨主蔡啸天赴扬州杀官夺印,关帝庙八义大战蔡啸天,左云鹏救徒出险,剑斩杀父仇人;南清

  • 甲申纪事·冯梦龙

    记录明末史事的丛刻,又名为《甲申纪闻》。明代冯梦龙辑。共十三卷,附录一卷。五月一日,清军进占北京城。紧接着,明朝残余势力又拥戴福王朱由崧登基,在南京建立了弘光小朝廷,史称“南明”。同年九月,“九王子”顺治帝从沈阳迁

  • 圣观自在菩萨梵赞·佚名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   共八赞,皆梵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