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重刊圜悟禅师碧岩集疏

  雪窦颂古百则圜悟重下注脚。单示丛林。永垂宗旨经也。学人机锋捷出。大慧密室勘辨。知无实诣。毁梓不传权也。此书诸佛正眼列祖大机。两经钳锤。一无瑕颣。兹欲与大慧长书并驾。同圜悟心要兼行。揭杲日于迷途。指南针于慧海。快然一睹。开彼群愚。相与圆成。不无利益。幸甚。

  右伏以。十七岁便悟云门睦州。可道是口头三昧。二百年不见碧岩雪窦。忽遭渠手下一交。怎忘得弓冶裘箕。莫断却儿孙种草。随人去脚跟后转。谁下得钓龙钩。有个具眼目底来。不看作系驴橛。此事当如筏喻。他时自会筌忘。家家门户透长安。前者呼后者应。种种因缘归大数。昔之废今之兴。莫怪山僧口多。终是老婆心切。不读东土书。安知西来意。重兴一代宗风。虽无南去雁。看取北来鱼。便有十分消息。持同文印。读无尽灯。谨疏。

  今月 日疏

  圆悟老祖居夹山时。集成此书。欲天下后世知有佛祖玄奥。岂小补哉。老妙喜深患学者不根于道溺于知解。由是毁之。谓其父子之间矛盾。可乎。今嵎中张居士重为板行。果何谓哉。览者宜自择焉。大德壬寅中秋。住天童第七世法孙比丘。净日拜手谨书。

  圜悟禅师。评唱雪窦和尚颂古一百则。剖决玄微。抉剔幽邃。显列祖之机用。开后学之心源。况妙智虚凝。神机默运。晶旭辉而玄扃洞照。圆蟾升而幽室朗明。岂浅识而能致极哉。后大慧禅师。因学人入室。下语颇异。疑之才勘而邪锋自挫。再鞠而纳款。自降曰。我碧岩集中记来。实非有悟。因虑其后不明根本。专尚语言以图口捷。由是火之以救斯弊也。然成此书。火此书。其用心则一。岂有二哉。嵎中张明远偶获写本后册。又获雪堂刊本及蜀本。校订讹舛。刊成此书。流通万古。使上根大智之士。一览而顿开本心。直造无疑之地。岂小补云乎哉。延祐丁巳迎佛会日。径山住持比丘。[文/巾]陵拜书以为后序。

  儒门子贡极有功于东家圣人。藉令良马见鞭影而奔。皆如瞠若乎后之颜子。吾圣师游乎何言之天久矣。灵山会上。四众海集。世尊拈花宗旨。诸人罔措。独迦叶尊者。微为之破颜。与吾教中一唯之外口耳俱丧。同一顿彻悬悟。当时曾参。不直下剖击忠恕之秘钥。岂惟门人之惑滋甚。千载之下。何以祛一贯之迷云乎。异时成都佛果圜悟老禅。笏夹山丈室。拈提雪窦颂古百则。其大弟子杲上座。惧学人泥于言句。辜负从上诸祖。取老和尚舌头。一截并付烈焰。烟而飏之拉[木*(天/韭)]堆。自以巨壑太虚投置毫滴。如古德德山卖弄油糍婆前。此疏钞已埃冷而无余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花落碧岩。阳坡如绣。历过去劫。死灰复然。不知何许。许多葛藤。一一从嵎中张居士手栽无影树子上。全体败露。直得般若无说诸天雨花。百七八十年。衲僧蓦地。横穿鼻孔。从前不曾嗅底宝熏。一旦水涌云蒸。于八万四千毛孔。悉普悉遍。可谓甚深希有。难值难遇之事。已而居士二子得心疾。或谓。勤宝经杲上座毁板。居士不当拾遗烬。而日月光景之故。受如是报。居士者疑其说。以质于予。予谓。圜悟门人人人而杲上座。碧岩自碧。何得有说杲上座。见月亡指。遂乃追尤古佛。毒燎亘天。倒却刹竿。不放一线。彼未尝识月者。谁将乘一指而示之。或者又谓。杲上座火此书。盟之社鬼者深重。居士二子之患正坐此。予谓。当杲上座灼然秉炬时。炼得故纸通红。何缘密室通风。老勤巴命门舌根。别自有不坏处。一星迸散。明月空山。张居士那里得这消息来。把天然一段西蜀锦机。依旧织作旧日花样。意者主林神阴为之地。诃护至今。料亦是此书合出世因缘时节。清凉池上。针芥相逢。则书写读诵。为人演说之功。应获殊胜福德。何况金石刻镂。展转流布。居士二子之心疾根本。本不在此。客作汉。妄以情识卜度。居士缘其目前不足计拔之祸福。亦以情识卜度之。是相随赴火坑也。岂不冤哉。冥验记。沛国周氏。三子并喑。一日有客造门曰。君可内省宿愆。忽猛忆儿时见燕窠三子。伺其母出。各以一蒺藜吞之。斯须共毙。母还悲鸣而去。常自悔责。客曰。君既知悔责。罪今免矣。三子即皆能言。然则居士二子之病风丧心。得无亦有可悔恨之事乎。谈般若者。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居士能于此有省。纵无始劫来所造诸业。当应时消灭。即君二子之心疾。当如周氏三子之应时能言。可以不疑。世尊住世。四十九年。六百函文字。覆藏遍界。若从杲上座之说。万年一念。更留踪迹作么。向上禅林无限尊宿有两句。最端的曰。任尔即心即佛。我但非心非佛。今而后有谤如来正法轮者。君但应之曰。任汝说杲上座底是。我只说勤老师底是。若不如是。即恐燎却面门。四百四病一时发矣。将如居士二子心疾何。不见古人道。养子方知父母恩。居士学佛知恩。临老忏悔。他日作家炉鞴。跳出丈六金身。不知还见勤老师真个扬眉竖拂否。若还一句荐得。向道佛祖有誓。罪不重科。莫殃及他家儿孙好。虽然如是。且得没交涉。是年延祐丁巳中元日。海粟老人冯子振题。

  碧岩集行于世者数版。卷套多多。到上学徒盛笈非便也。故(予)欲成小字缩行省纸册。有年所矣。安政丁巳秋。笃信檀士戮力舍财。喜资上木。即命剞劂氏。事既竣焉。喜舍刊梓制本贱价。固予初志也。若夫碧岩曲节。先哲序跋善美尽尽。(予)何言乎。简省刻成。故书詹言于筴端。尔安政六年岁在己未秋七月初吉敕住华园玉桃庵主万宁玄汇敬识。

猜你喜欢
  附錄淨譯藏譯二本衆學法對勘表·欧阳竟无
  卷第八·佚名
  卷三·赜藏主
  妙法圣念处经卷第八·佚名
  卷四百二十九·佚名
  唯物科学与唯识宗学·太虚
  在仰光与宇对薛宝珍谈话·太虚
  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九·佚名
  卷第六·佚名
  菩萨地持经 第八卷·佚名
  卷八十四·佚名
  佛说出生无边门陀罗尼仪轨·佚名
  唯 生 哲 学·太虚
  卷三十六(玄奘译)·佚名
  卷第十六·德清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三章 海靑死节·屠隆

    【字字双】〔丑冠服上〕奴家皇帝鼻丰隆。胡种。拖带奴奴做正宫。打哄。三千粉黛尽花容。夺宠。一声狮子吼河东。怕恐。奴家唤做酪酥娘。皇后衣冠龙凤章。翠鬓飞云光碌秃。金莲踏殿响砰磅。鼻梁孔似烟熜黑

  • 卷三百五十四·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五十四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慵庵小集邵桂子字德芳淳安人咸淳间以博学宏词登进士教授处州国亡不仕娶华亭曹泽之女因家小蒸为斯文领袖者四十年八十二卒所着有脞谈稿又作忍黙恕退

  • 太祖纪六·薛居正

    开平四年十月乙亥,东京博王友文入觐,召之也。己卯,以新修天骥院开宴落成,内外并献马,而魏博进绢四万匹为驵价。壬午,以冬设禁军,幸兴安鞠场,召文武百官宴。幸开化,大阅军实。十一月丁亥朔,幸广王第作乐。辛卯,宴文武四品已上于宣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十·佚名

    隆庆元年七月甲寅朔孟秋享太庙○巡按直隶御史艾可久论劾礼部左侍郎潘晟南赣兵部右侍郎吴百朋各贪冒不职状晟上辩乞休 上以其所论无事实留待讲读如故而吏部亦覆言百朋当巢寇反侧有经略才輙易不便有旨令策励供职○乙卯

  • 序·缪荃孙

    苏境之水,江、淮与河,四渎得三。会通利漕,则由人力。然自汉魏,汶、泗、洗、汴,津流多通,非始元明。为苏患者,大河实巨。自汉元光首汜淮泗,迨于宋初滑州之决,遂达彭城,此为再见。咸平、天禧两次之决,皆至淮泗。然皆筑塞,枝流合淮,经

  • 南唐书卷十四·陆游

    宋 陆防 撰郭张林卢蒯二陈列传第十一郭廷谓字信臣彭城人父全义仕为濠州观察使廷谓幼好学善书札骑射补殿前承防出为濠州中门使全义卒擢庄宅使即为州监军周侵淮南廷谓与州将黄仁谨约以死守籍州民不逞者聚于僧寺严兵

  • 章昭达传·李延寿

    章昭达字伯通,吴兴武康人。生性倜傥,轻财物重气节。年少时,遇到一个相面的对他说:“你的面相很好,要受些小亏损,就会得富贵。”梁大同年间,昭达作东宫直后,因酒醉从马上摔下来,鬓角被擦破,昭达很高兴,可是相面人说:“还不能算。”

  • 李处温传·脱脱

    李处温,析津人。伯父李俨(耶律俨),大康初任将作少监,累官参知政事,封漆水郡王,与北枢密使萧奉先颇有交情。执政十余年,善于逢迎献媚。天祚又宠信重用他。耶律俨去世,奉先荐举李处温任宰相,处温因奉先有提拔自己之力,倾心阿谀附

  • 第四章 6·辜鸿铭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辜讲孔子说:“目前,我还没发现有谁真正热爱品德高尚的生活,或者有谁

  • 卷三·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三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周易兼义上经随第三随考异古本经动而说随大亨贞无咎三本贞上有利字注【初九】以欲随宜者也宋板无也字 【六二】必有系也系上有所字三本同 体分柔弱分作于三本

  • 参患第二十八·管仲

    凡人主者,猛毅则伐,懦弱则杀。猛毅者何也?轻诛杀人之谓猛毅。懦弱者何也?重诛杀人之谓懦弱。此皆有失彼此。凡轻诛者杀不辜,而重诛者失有罪。故上杀不辜,则道正者不安;上失有罪,则行邪者不变。道正者不安,则才

  • 士丧礼第十二·佚名

    【题解】 《仪礼》书中讲述丧礼的共有四篇,即《丧服礼》、《士丧礼》、《既夕礼》和《士虞礼》。其中,《既夕礼》与《士丧礼》本为一篇,因简册繁重分而为二,故通常视《既夕礼》为《士丧礼》的下篇。 《士丧礼》绍述士丧父

  • 答黄忏华问(七则)·太虚

    问一:“凝然真如不作万法”一语,见何论著?  问二:关于“三法印”之解释,以何书为最详?  问三:“明心见性”一语,为宗门所常用,心与性有何分别?  问四:恳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语,加以极简单之解释!  问五:恳以极简单之解

  • 卷第三十七·智旭

    嘉兴大藏经 阅藏知津(第卷-第卷) 阅藏知津卷第三十七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汇辑 大乘论藏 宗经论第二之一 瑜伽师地论(百卷) (许敬宗序) (南节至静北犹至气) 弥勒菩萨说 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 本地分第一。一者五

  • 佛说兴起行经卷上·佚名

    (一名严诚宿缘经出杂藏)    后汉外国三藏康孟详译  闻如是一时  佛在摩竭国  普为众生故  止于竹园中  佛语诸比丘  及神足罗汉  各赍所乞食  共至阿耨泉  路由五姓国  将诸比丘众  于中共

  • 天边灯塔·凡尔纳

    《天边灯塔》(Le Phare du bout du monde)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全书共15章。位于南美洲大陆南端、大西洋与太平洋交界处的埃斯塔多斯岛因其偏僻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变化多端的气候条件而成为了那一带海难事故

  • 北磵集·居简

    诗文集。南宋释居简撰。10卷。一本20卷。居简字敬叟,原潼川王氏子,嘉熙中住净慈光孝寺。因久寓北,故以名集。其集原诗、文各为一编单行,文10卷,诗9集。文集原附嘉定十年(1217)张自明序。二集宋刊本曾存于日本,尚完帙,文集后

  • 诗所·李光地

    八卷,清李光地著。此书大旨不主训诂名物,而以推求《诗》意、涵泳文句,得其美刺之旨为止。又不旁征事迹,必求其人以实之。并以为西周篇什之诗,不应寥寥;“二南”之中,有文王、武王以后诗;“风”、“雅”之中,多东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