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道编序
吾师久翁夫子,道德英华昭著于言议之间,自闺门以至天下,自修己以至诲人,《日录》凡六卷,门人所记凡四卷:语道德学问,语风俗教化,语礼乐法度,语古今名物;穷性命之本原,达会通之典礼,广大悉备,幽远不遗,猗欤至矣!果可以易言耶?夫子资禀异人,而□□□□,早年求道,慨然□□□□□可至于古之□□□□□孔门传□□□□□□□□氏老释□□□□□□□□□□□□□□□□□究精研□□□□□□□□□□□□□□□□□困□□□□□□□□□□□□□□□□□□□仕京师□□□□□□□□□□□□□□□□□□定交讲□□□□其用功造诣□同海内□□□风而愿学者,必曰夫子与阳明、甘泉二先生。夫子之学,超然独悟,以知止为圣学之要诀,以精思为致知之工夫,以格物为致知之功效。志必于道,据必于德,依必于仁,游必于艺。体用有内外,知行有先后,有动有静,有始有终。存之于心,则常定、常静、常安,主宰在我而虚灵之体不昧;应之于世,则能虑、能精、能一,巨细曲当而不失时措之中。端绪简易,旨归明白,有以继绝学于千载之下,而上接孔孟之真传。至于晚年,从容纯粹,不激不勉,一行一言,莫非妙道、精义之发越,视近世专事高远玄妙之谈而不可措诸日用行事之实者何如也耶?文相及门最久,于夫子之敦笃高明、广博渊深,合日月而同天地者,未能窥测其万一,惟日见夫子之道愈充而志愈励,德愈盛而礼愈恭,心愈虚而识愈明,养愈深而言愈则而已。昔读子贡谓孔子之文章可得而闻,其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兹编□□□□□□□□□□□□□□□□□□之秘藏□□□□□□□□□□□□□□□□□惑者耶?林文相顿首百拜书。
猜你喜欢 孟子集编卷十二·真德秀 卷十三·胡广 卷十一·陈深 山木第二十·刘文典 卷十四 聘礼第八之四·李如圭 卷二十五·严粲 卷二十六·王志长 原例·王质 卷七·佚名 卷七十六·佚名 卷二十四·道世 等品第四十五·佚名 十功德品第三·佚名 博山和尚参禅警语卷之下·元来 覆余乃仁居士电·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