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论语集解义疏叙

魏何晏撰

梁皇侃疏

叙曰汉中垒校尉刘向言鲁论语二十篇皆孔子弟子记诸善言也疏【刘向者辟彊之孙德之子前汉时为中垒校尉之官若今皇城使也其人博学经史孔子没后而弟子共论而记之初为鲁人所学故谓鲁论也】太子太傅夏侯胜前将军萧望之丞相韦贤及子成等传之疏【夏侯萧及韦贤父子凡四人初传鲁论于世也】齐论语二十二篇其二十篇中章句颇多于鲁论疏【犹是弟子所记而为齐人所学故谓为齐论也既传之异代又经昏乱遂长有二篇也其二十篇虽与鲁旧篇同而篇中细章文句亦多于鲁论也】琅琊王卿及胶东庸生昌邑中尉王吉皆以教授之疏【此三人传齐论亦以教授于世也】故有鲁论有齐论疏【夏侯等四人传鲁王等三人传齐竝行于世故有鲁齐二论双立也】鲁恭王时尝欲以孔子宅为宫壊得古文论语疏【汉景帝之子名余封鲁故谓鲁恭王也好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宫于壁中得古文论语皆科斗文字也】齐论有问王知道多于鲁论二篇疏【既有三论文皆不同齐论长有二篇一曰问王二曰知道是多鲁论二篇也】古论亦无此二篇疏【齐非唯长鲁论二篇亦长于古论古论故亦无此问王知道二篇也】分尧曰下章子张问以为一篇疏【古论虽无问王知道二篇而分尧曰后子张问于孔子曰如何斯可以从政矣又别题为一篇也】有两子张疏【一是子张曰士见危致命为一篇又一是子张问孔子从政为一篇故凡论中有两子张篇也】凡二十一篇疏【古论既分长一子张故凡成二十一篇也】篇次不与齐鲁论同疏【古论篇次既不同齐又不同鲁故云不与齐鲁论同也】安昌侯张禹本受鲁论兼讲齐説善者从之号曰张侯论疏【禹初学鲁论又杂讲齐论于二论之中择善者抄集别为一论名之曰张侯论也】为世所贵疏【此论既择齐鲁之善合以为一论故世之学者皆贵重于张侯论也】苞氏周氏章句出焉疏【苞氏苞咸也周氏不悉其名也章句者注解因为分断之名也苞周二人注张侯鲁论而为之分断章句也】古论唯博士孔安国为之训説疏【训亦注也唯孔安国一人注解于古论也】而世不传疏【世人不传孔注古文之论也】至顺帝之时南郡太守马融亦为之训説疏【汉有马氏亦注张禹鲁论也】汉末大司农郑就鲁论篇章考之齐古以为之注疏【郑康成又就鲁论篇章及考校齐古二论亦注于张论也】近故司空陈羣太常王肃博士周生烈皆为之义説疏【此三人共魏人也亦皆为张论作注説也】前世传受师説虽有异同不为之训解疏【自张侯之前乃相传帅受不同而不为注説也】中间为之训解至于今多矣疏【中间谓苞孔周马之徒至于今谓至魏末何平叔时也多矣言注者非一家也】所见不同互有得失疏【既注者多闻故得失互不同也】今集诸家之善説记其姓名疏【此平叔用意也叔言多注解家互有得失而已今集取録善者之姓名著于集注中也】有不安者颇为改易疏【若先儒注非何意所安者则何偏为改易下已意也颇犹偏也】名曰论语集解疏【既集用诸注以解此书故名为论语集解也】光禄大夫闗内侯臣孙邕光禄大夫臣郑冲防骑常侍中领军安乡亭侯臣曹羲侍中臣荀顗尚书驸马都尉闗内侯臣何晏等上疏【此记孙邕等四人同于何晏共上此集解之论也】

猜你喜欢
  问道卷第四·扬雄
  经济文衡续集卷二·佚名
  礼记析疑卷四十一·方苞
  第十二部分·毛公
  卷十一·顾栋高
  卷六十二·胡广
  卷十一·方苞
  总目·乾隆
  提要·王安石
  卷八十三·佚名
  卷十·佚名
  帝释品第二·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不思议佛境界分全文·佚名
  佛说决定毗尼经·佚名
  佛顶尊胜陀罗尼念诵仪轨法一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楔子·关汉卿

    (冲末扮李嗣源领番卒子上,李嗣源云)野管羌笛韵,英雄战马嘶。擂的是镂金画面鼓,打的是云月皂雕旗。某乃大将李嗣源是也。父乃沙陀李克用。俺父亲手下兵多将广,有五百义儿家将,人人奋勇,个个英雄,端的是旗开得胜,马到成功。自破黄

  • 卷五十二·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五十二杜仁杰【二十四首 补】补杜仁杰字仲梁一字善夫济南长清人与遗山善元时累徴不起子元素任福建闽海道廉访使以子贵赠翰林承防资善大夫諡文穆和信之板桥路中岸风折枯藤野日明远

  • 卷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十二郊庙歌辞祭方丘乐章【唐书乐志曰贞观中夏至祭皇地只於方丘迎神用顺和皇帝行用太和登歌奠玉帛用肃和迎俎用雍和酌献饮福用夀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武舞用凯安其太和夀和凯安三章词同冬

  • 铫期王霸祭遵列传第十·范晔

    铫期 王霸 祭遵 从弟肜铫期字次况,颍川郏人也。长八尺二寸,容貌绝异,矜严有威。父猛,为桂阳太守,卒,期服丧三年,乡里称之。光武略地颍川,闻期志义,召署贼曹掾,从徇蓟。时,王郎檄书到蓟,蓟中起兵应郎。光武趋驾出,百姓聚观,喧呼满

  • 卷七·本纪第七·世祖四·宋濂

        ◎世祖四   七年春正月辛丑朔,高丽国王王禃遣使来贺。丙午,耶律铸、廉希宪罢。立尚书省,罢制国用使司。以平章政事忽都答儿为中书左丞相,国子祭酒许衡为中书左丞,制国用使阿合马平章尚书省事,同知制国用使

  • 卷一百六十二·列传第五十九·柯劭忞

      李庭 刘国杰   李庭,小字劳山,本金人蒲察氏,金末改称李氏,家于济阴,后徒寿光。   至元六年以才武迁隶军籍,权管军千户。从伐宋,围襄阳,宋将夏贵率战船三千艘来援,泊鹿门山西岸,诸翼水军攻之,相持七日。庭时将步骑,自请

  • 卷十五·毕沅

      ◎宋纪十五 ∷起屠维赤奋若四月,尽重光单阏八月,凡二年有奇。   ○太宗至仁应道神功圣德睿烈大明广孝皇帝   端拱二年辽统和七年。己丑,九八九年   夏,四月,国子博士李觉上言曰:“昔李悝有言曰:‘籴甚贵伤民,甚贱伤

  • 一二六六 暂署陕甘总督勒保奏本年并无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折·佚名

    一二六六 暂署陕甘总督勒保奏本年并无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折乾隆五十二年十一月初二日暂署陕甘总督 山西巡抚臣勒保跪奏,为遵旨查明汇奏事。窃照钦奉上谕:《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二条,于辽、金、元三朝

  • 鲜卑吐谷浑传·沈约

    阿柴虏吐谷浑,本是辽东的鲜卑族。吐谷浑的父亲奕洛韩有两个儿子,长子便是吐谷浑,少子叫若洛蝅。若洛蝅即是慕容氏。吐谷浑是长子,但不是奕洛韩正妻所生,若洛蝅是嫡妻生的。他们的父亲活着的时候,分出他的七百户牧民给吐谷浑

  • 刘景传·脱脱

    刘景,字可大,河间人。四世祖刘怦,也就是朱滔的外甥,唐右仆射、卢龙军节度使。父刘守敬,南京副留守。刘景生来正直朴实、好学,善做文。燕王赵延寿征辟为幽都府文学。应历初,迁右拾遗、知制诰,为翰林学士。九年(959),周人侵犯燕

  • 王鹗传·宋濂

    王鹗,字百一,曹州东明人,曾祖名成,祖父名立,父名琛。初生时有大鸟停庭院内,因名鹗。自幼聪敏,能每天背诵诗文千余言,长大长于词赋。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科举中进士第一甲第一名,授应奉翰林文字。六年授归德府判官,行亳州城父令

  • 世宗宪皇帝上谕八旗卷十·允禄

    雍正十年正月初九日上谕八旗操演兵丁自古圣贤有云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备是以帝王之治天下未有不以明武备为先务者而兵丁之演习武艺亦未有不勤加训练而能有成者从来士农工商各治一业茍不专心竭力则其业必不精况兵丁

  • 167.浑瑊和李晟·林汉达

    李希烈发动叛乱以后,派兵围攻襄城(今河南襄城)。襄城危急,洛阳也吃紧了。公元783年,唐德宗从西北抽调泾原(治所在今甘肃泾川县北)的人马去增援襄城。泾原节度使姚令言接到命令,带了五千人马到了长安。泾原兵士听说朝廷下令调

  • 春秋集传详説卷十六·家铉翁

    宋 家铉翁 撰宣公下【定王八年晋景元年楚庄十五年】十年春公如齐公至自齐齐人归我济西田或曰齐人归疆于经凡三见惟此书法特异以我系田春秋殆亦有意乎曰此为赂田来归而书故与其他归疆书法特异盖天道十年而一周人事十

  • 卷四·顾栋高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类释卷四国子监祭酒顾栋高撰释水漆水 沮水緜诗民之初生自土沮漆此豳地之漆沮也水经漆水出扶风杜阳县程大昌曰杜杨今岐山普润县之地其水入渭在沣水之上与禹贡序渭水节次不合许氏谦曰山海经羭次之山漆

  • 百字碑·吕洞宾

    道家功理功法类养性修为名称。《类修要诀·吕纯阳祖师百字碑》

  • 太上老君说百病崇百药经·佚名

    老君曰:救灾解难,不如防之为易;疗疾治病,不如备之为吉。今人见背,不务防之而务救之,不务备之而务药之。故有君者不能保社稷,有身者不能全寿命。是以圣人求福于未兆,绝祸于未有。盖灾生于稍稍,病起于微微。人以小善为无益,故不肯

  • 奇门旨归·朱浩文

    《奇门旨归》晚清楚北兴国朱浩文所著,共三十八卷,乃飞盘奇门之经典。是书之起例诸法,皆各书所未详。又本太公《军中应验神符经》七十二局,补演千八十局,随太阳节气,布门轮宫,飞星定局,学者得此,随时起课,一一如指诸掌。小而趋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