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六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六十五

日本山井鼎

物观 撰

礼记注疏第五十三

在下位不获至不诚乎身矣【中庸】

考异古本注居位治民下乃能行诚下共有也字

诚者天之道也

考异古本注有大至诚下有者也二字足利本亦有者字疏若天之性自然信着【二叶右六行】宋板自然信著作有生杀信着

自诚明谓之性

考异古本注是贤人学以成之也也上有者字足利本同 必有至诚下有也字疏此自明而至诚【三叶左三行】宋板自明作説学 非由天性教习而致【四行】而致作使然至诚则能明其德【五行】明其德作有明德 勉学乃致

至诚【同上】勉学作习学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考异古本注致大平下有者也二字足利本亦有者字疏自神妙而来【四叶右六行】宋板自作由

其次致曲曲能有诚

考异足利本注于有义焉而已无有义二字谨按不可解也疏由此诚彰露【五叶右二行】正误此当作次

补遗宋板疏由此诚彰露【五叶右二行】此作次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考异古本注冬占后右下有也字释文一本乎作于元文作见乎贤遍反下不见注着见同一本乎作于

诚者自成也至悠也久也

考异古本经可一言而尽也一作壹足利本同注有造艺正误造当作道 所以自道达下言贵至诚下征或为彻下要在至诚下共有也字 物万物也亦事也亦上有物字足利本同 外内犹上下下有之也二字言得其时而用也也上有之字疏又须行之悠久【八叶左六行】宋板悠作长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八行】也下有者字无圈

补遗古本注有造艺造作道宋板足利本同疏覆万于万物【八叶右二行】宋板上万作盖

今夫天斯至纯亦不已

考异古本经及其广大大作厚宋板足利本同一卷石之多卷作拳注放此注地之博厚本起撮土起作由宋板足利本同 水之不测本由一勺由作从宋板足利本同 言天地山川积小致大为至诚者以如此乎作皆合少成多自小致大为至诚者以如此乎宋板足利本同但二本以作亦补阙昭昭犹耿耿小明也振犹收也卷犹区也谨按古本此卷字同今本 天所以为天文王所以为文 如天地山川之云也易曰 顺德积小以成高大顺作慎宋板足利本同宋板无成字释文卷音权元文卷下有李字谨按此处释文正嘉二本阙崇祯本备矣疏【九叶左九行】补阙昭昭狭小之貌言天初时故云昭昭之多谨按多下剩一字空 言土之初时

【十叶右一行】宋板土作地补阙言多少唯一撮土 载华岳而不重【二行】华岳作五岳 言山之初时【三行】时作小 皆言至诚不已【四行】至诚作为之补阙为天地分而成二体水或众流而聚为深【六行】聚为深作成大是 以今天

地山川【六行】山川作体大 纯谓不杂【十叶左一行】不杂作不已

大哉圣人至至道不凝焉

注补阙育生也峻高大也 言为政在人政由礼也凝犹成也释文○洋音羊峻思闰反谨按剩五字空 优于求反倡优也凝本又作疑鱼澄反谨按正嘉二本疑作凝非疏【十一叶右一行】圣人之道高大苟非至德其道不成谨按剩二字空 天下洋洋然育生也峻高也言圣人之道高大谨按欠一字空 上极于天○优优大哉优优寛之貌谨按剩一字空 其道礼仪三百周礼有三百六十官言三百者谨按剩一字空 威仪三千者即仪礼行事之威仪仪礼虽十七篇谨按剩一字空其中事有三千○待其人然后行者言三百三千之礼然后施行其事○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 古语先有其文今夫子既言三百三千待其贤人始行 苟诚也不非也苟诚非至德之人则圣人至极之道不可成也俗本不作非也

存旧礼记正义卷第六十一【宋板】

故君子尊德性

注补阙问学学诚者也广大犹博厚也考异古本习之谓之温下有也字疏【十一叶左三行】补阙正义曰此一经明君子欲行圣人之道 一经明圣人性之至诚【三行】宋板一作前补阙性之至诚此经明贤人学而至诚也 君子贤人尊敬此圣人道德之性自然至诚也 言贤人行道由于问学谓勤学乃致至诚也 尽育物之精微言无微不尽也 言贤人由学极尽天之高明之德

子曰愚而至作礼乐焉

考异古本注新政可从下有者也二字足利本亦有者字 今孔子谓其时下有也字 天子之位下有者也二字足利本亦有者字

子曰吾説至天下者也

考异古本经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无是字注吾从周行今之道下有者也二字 三王之礼下有也字征或为证证作登宋板正德嘉靖本同下注放此疏

伐原示民以信之类也【十五叶右八行】宋板类下有是字 亦堪俟待后世世之圣人【十五叶左四行】无一世字 未尝有不行【十六叶右六行】尝作常

补遗宋板疏圣人则之百世同道【十五叶左九行】道下有者

仲尼祖述至不大声以色

考异古本注説孔子之德下固足以明之下山川之异下帱或作焘下有其德而无其命下尊亲尊而亲之下小人浅近易知下不知孔子以其深逺下入圣人之德下亦无损害于己志下共有也字 莫近诸春秋下足利本有焉字 末不亦乐乎尧舜之知君子也亦作以言其临下普徧足利本作言其监天下普徧 安无

所倚无作有宋板足利本同 肫肫读如诲尔忳忳之忳忳忳恳诚貌也下无一忳字宋板同 言圣人虽隐居宋板居作遁足利本作遯 视女在室独居者者作耳宋板足利本同 犹不愧于屋漏犹上有独字 此颂也宋板颂作显恐非 诸侯法之也诸上有谓字宋板足利本同 言我归有明德者无我字释文拨生末反【十六叶】元文生作半 编必县反【同上】县作緜 当丁乱反又下郎反【十七叶】正误乱当作浪谨按下恐丁误 貊本又作貊【同上】上作貊下作貊 纶本又作论【十八叶】上作论恳苦狠反【同上】苦作口疏誉文王可知也【二十一叶右三行】宋

板誉作举 不能成其元也【六行】元作化 论夫子之德大如天【二十二叶右八行】大上有深字补阙【二十三叶】风是所从来之末也从来之末也谨按以宋板补系衍文当删去也 虽隐其身而德甚明着【二十三叶右五行】无而字德下有亦字 被人采捕【六行】采作探 证君子之德犹美文王【二十四叶右四行】美作若

补遗古本经可以入德矣以作与宋板足利本同释文当丁乱反又下郎反【十七叶】乱作浪下作丁疏言夫子发明文武之德【二十叶右三行】宋板发作法 言不待有偏颇也【二十二叶右四行】待作特 渊深水之貌也【右五行】深水作水深初视不见【左六行】不作未 诗曰予懐民德【二十四叶右四行】

民作明

子曰声色至无臭至矣

考异古本注有所比则有重重上有所字足利本同人无闻其声音亦无知其臭气者足利本声音下有者字宋板亦字作者 然后善下有也字疏此亦断章取义【二十五叶右二行】宋板取作为 有可比之形则是有重【四行】则上有有所比三字

补遗宋板疏犹有形体可比也【二十四叶左八行】也作并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六十五

猜你喜欢
  易经·说卦传·第九章·佚名
  思辨録辑要卷二十一·陆世仪
  存人编卷四·颜元
  第十章 12·辜鸿铭
  卷六十二·李光地
  卷三十九·魏了翁
  卷十三·姜炳璋
  卷四百九十四·佚名
  卷二百二·佚名
  常欢喜品第三十·佚名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十三·佚名
  金光明经忏悔灭罪传·佚名
  阿阇梨大曼荼攞灌顶仪轨·佚名
  宗镜录卷第四十·延寿
  法华玄义释签卷第三·湛然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锦溪·唐圭璋

      按宋有二锦溪,一为张巽,一为洪扬祖,未知孰是。   木兰花   和人女试倅   华堂庆晬。一岁应须千百岁,乐事如何。寿酒斟时妹拜哥。   爹夸利市。笑道看看生舍弟。同著莱衣。玉树森森奉寿卮。   壶中天   寿

  • 第一折·王实甫

    (冲末扮押宴官引祗从上,诗云)小帽虬头裹绛纱,征袍砌就雁衔花。花根本艳公卿子,虎体鹓班将相家。老夫完颜女真人氏。小字徒单克宁,祖居莱州人也。幼年善骑射,有勇略,曾为山东路兵马都总管行军都统,后迁枢密院副使,兼知大兴府事

  • 卷八十八·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厯代赋彚卷八十八器用鲸鱼灯赋         【魏】殷 臣横海之鱼厥号惟鲸普彼鳞族莫之与京大秦美焉乃观乃详写载其形托于金灯隆脊矜尾鬐甲舒张垂首俛眎蟠于华房状欣欣以竦峙若将飞而未翔懐兰膏

  • 15、装妓·蒲松龄

    江城上云嫁作南城荡子妻,深闺风雨冷凄凄;人生岂好生闲气?只为男儿不服低。 自从合气之后,公婆把他儿郎唤着,俺夫妻分院而居,这也罢了。近来听的他夜夜合老婆同睡,这样光棍到容易打哩。不知虚实,待俺再访。 [耍孩儿]打了仗开

  • 卷之五十三·佚名

    光绪三年。丁丑。秋七月。甲寅朔。享太庙。遣郑亲王庆至恭代行礼。  ○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壬午皆如之。内起居注  ○谕内阁。丁宝桢奏、特参

  • 一三六○ 陕甘总督勒保奏本年查无抽改《通鉴纲目续编》等事折·佚名

    一三六○ 陕甘总督勒保奏本年查无抽改《通鉴纲目续编》等事折乾隆五十五年十月初九日陕甘总督臣勒保跪奏,为遵例并折汇奏事。窃照《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二条,持论偏谬之处,各省有无照本抽改;又地方文武各

  • 九四七 军机大臣福隆安等奏请将阅过全毁抽毁各书摘开书目刊行片·佚名

    九四七 军机大臣福隆安等奏请将阅过全毁抽毁各书摘开书目刊行片【真按:禁毁书目之成书】乾隆四十七年十二月初十日*臣福隆安等谨奏,为奏明事。查违碍各书,由外省陆续解进及由四库馆于各处送到遗书内签出者,节经臣等遵旨

  • 卷十六·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续编卷十六乾隆二十七年三月甲午朔谕陜甘总督杨应琚酌通新疆商贩上谕军机大臣曰永贵等奏称自回部荡平内地商民经由驿路及回人村落彼此相安台站回人又疏引河渠开垦田地沿途水草丰饶行旅并无

  • 刘秉忠传·宋濂

    刘秉忠,字仲晦,初名侃,因信佛教改名子聪,任官后而名秉忠。其祖籍瑞州,世为辽朝官宦大族。曾祖父任金朝邢州节度使,家居邢州,故自祖父刘泽始为邢州人。太祖十五年(1220),木华黎攻取邢州,立都元帅府,任刘秉忠父刘润为都统,后改署州

  • 卷三十九·佚名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礼部志稿>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三十九明 俞汝楫 编精膳司职掌膳羞筵宴下程旧制凡大筵宴膳司提调光禄寺官供办其待诸番茶饭及下程膳司自行办送後革主事厅一应皆属光禄寺礼部止行文照会以其

  • 王端毅奏议巻五·王恕

    明 王恕 撰巡抚南直地震请停任奏状防直常州府申据武进县申据本县在城里老王宗武等呈于本年五月初十日辰时分本处忽然地震有声间生白毛系是地方灾异等因备申到臣除痛自修省外仰惟陛下以天徳而居天位于兹十有五年

  • 十住毗婆沙论 第八卷·佚名

    十住毗婆沙论 第八卷圣者龙树造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入寺品第十七如是在家菩萨。不应于诸事中生贪着心我我所心。何以故。随所贪着难舍之物法应施与。若能施与则除此过。菩萨如是无有贪着悭惜之心可以处

  •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卷第四·知礼

    宋四明沙门知礼述二悲泣下。请式。科云请法。即法式也。三世尊下。因请往赴二。初分科。胜鬘等者。胜鬘夫人也。即舍卫国波斯匿王女。末利夫人所生。为逾阇国妃。其后父母遣书云。佛出我国。神通自在。普益众生。胜鬘

  • 国清翼庵和尚和寒出诗卷之上·善酂

    嘉兴大藏经 翼庵禅师语录原书阙神无方而易无体此寒山子之诗也以其无体故横斜圆转而莫可端倪于无端倪诘其端倪则可以与可以怨可以悲可以喜可以警可以惕可以愤可以悱可以抑可以扬以其无方则神出鬼没变化不测于不可测

  • 吏皖存牍·姚锡光

    《吏皖存牍》是姚锡光1899—1901年任职安徽时期的治政文书汇编,主要以官府的日常公牍为主。公牍类型主要有禀、示、函、判等,内容涉及行政事务和司法案件等多个方面。从文书的具体内容可以看出姚锡光面临政务问题时,

  • 黄庭内外玉景经解·佚名

    题“朝散大夫赐绯鱼袋臣蒋慎修上进”。《通志》著录。盖宋时人。本解只残三章。述服气内守之道。

  • 泾林续记·周玄暐

    一卷。明周玄暐撰。周玄暐,字叔懋,一字缄吾,昆山(今江苏昆山)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丙戌(1586)进士,官至云南道御史,《昆山县志·周复俊传》后附有他的事迹。按周复俊为周玄暐祖父,曾著有《泾林杂记》一书,该书题《续记》,以示承

  • 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佚名

    二卷,西晋竺法护译。大宝积经第三十八大乘方便会之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