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六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六十六

日本山井鼎

物观 撰

礼记注疏第五十四

存旧表记第三十二礼记十七郑氏注【古本】礼记卷第十七表记第三十二礼记郑氏注【足利本】

子言之归乎【表记】

考异古本注厉谓严顔色下有也字疏不彼任用【一叶左四行】正误彼当作被

补遗宋板疏皇氏云若是【一叶左一行】若作皆 皆于子言之下【同上】皆作若 从他国欲归于云【左八行】云作鲁

子曰君子至择言在躬

考异古本注口容止下尚书篇名下共有也字疏在于躬也【二叶右九行】宋板也作身

子曰裼袭至不继之以倦

考异古本注或以袭为敬下已至必哀下共有也字不盛者以袭为敬正误不当作礼 执玉之属也也上有是字足利本同 受享是也足利本享作飨 飨之必下正误下当作乐疏证祭极敬不可继之以乐之事也【三叶左一行】宋板作证明此经不可继之以乐之事也补遗古本注不盛者以袭为敬不作礼宋板足利本同飨之必下下作乐宋板足利本同疏恒裼袭其相因

也【三叶右一行】宋板其作是 欲使人民无相袭渎【右二行】袭作防

子曰君子慎以辟祸

考异宋板疏揜被困迫也【四行】被作谓 言恭以逺耻者【五行】无言字阙字

子曰君子至而不畏也

注补阙肆犹放恣也考异古本谓臣在邑竟者下有也字

补遗宋板疏或择日出使于外【四叶右九行】于作在

子曰无辞至渎则不告

考异古本注渎之言防也也上有之字宋板足利本也作之疏此易蒙卦辞【五叶右二行】宋板辞下有也字 言童蒙初来问者【三行】者作师

子言之仁者至以为无失

考异古本经无能胥以宁胥作□道有至义有考义上有有字足利本陈澔注本同注礼尚往来下惩谓创艾下不能以相安下声之误下本情则异下或有悔者焉下谓兼仁义者下共有也字声之误下足利本同有也字 自己自尽己所能仁正误仁当作行能行下有也矣二字补阙利仁强仁 或有悔者焉足利本者焉作焉者 此其言舍之何人也也上有之字足利本人作仁 有义有攷攷作考宋板足利本同下皆放此 以不失于人非性也性下有者字足利本有之者二字释文乂或又作艾【五叶】元文或作本补脱【同上】之仁音民出注谨按当在戮音六上疏各有一种是未可知也【七叶左三行】宋板各有作其事 非闗利害而安仁道【五行】道作也 右手使用之便也【七行】使作是 道有至义有攷者【八叶右六行】攷作考下同 是唯义与道【八叶左一行】与作为

补遗古本经子曰仁有三仁下有者字 自己自尽己所能仁仁作行宋板足利本同疏无能须以宁【六叶左八行】宋板须作胥 求免离于罪【七叶左六行】求作望

子言之仁至终身之仁也

考异古本经皇恤我后皇作遑注同注其数短小下有也字 何暇忧我之后人乎作何暇忧我后之人乎也诸本同但无也字 以安翼其子也也作孙释文怛川葛反正误川当作丹疏唯在我当身之主【十叶右五行】宋板主作上

补遗释文怛川反【九叶】川作丹疏此因国风者【十叶右三行】宋板因作引 终竟一身是其数多也【六行】多作短 孙炎云则今枸郑【八行】郑作也

子曰仁之至不称其服

考异古本经恭近礼礼上有于字欲民之有壹也无也字则实以君子之德实下有之字诗云维鹈在梁维作惟足利本同注取数多下有者字 言计天下之道无之字 仁居其多下相比方耳下言贤者少下不得其志下唯圣人无过下谓专心于善下谓不行其德下称其服为有德下共有也字 儗庶人则难中也庶作度宋板足利本同 輶轻也作輶犹轻也 谓古圣贤也圣贤作贤圣宋板足利本同 言仁道不成人所由人上有民字 虽有过不为甚矣宋板足利本无为字言能成人道者少也人作仁宋板足利本同 如水汜移之移水作禾宋板足利本同 鹈鹈胡宋板胡作鹕释文鹈音啼鹈鹈胡音徒兮反一名淘河【十三叶】元文作惟鹈音啼徒兮反鹈鹈胡汚泽之鸟一名淘河 记徐纪吏反【同上】记下有本又作已四字

补遗古本经举者莫能胜也者下有仁字疏天下之人唯一人而已矣【十三叶左一行】宋板人作间 若能修德有仲山【左七行】有仲作如高 恭近于礼【十四叶左九行】恭上有故字言如小人在位【十五叶左二行】言作犹

子言之君子至故自谓便人

考异古本经粢盛秬鬯鬯作畅故者侯勤以辅事于天子正误者当作诸凯弟君子凯弟作恺悌注同有君民之大德民作人注而富且贵下是思不出其位下谓王天下下是所耻下犹不二过下所以成行立德下共有也字 脩德以俟之足利本俟作候 不为回邪之行要之要上有以字宋板足利本同 言此德当不回也也上有者字足利本同 可得而尊信也信作言宋板足利本同 即以其行之一大善者为諡耳即作节宋板足利本同 行过不复循行行过作过行宋板足利本同 犹不二过二作贰宋板同疏以求处其厚也【十八叶左八行】宋板以上有是字 故此经名后稷【十九叶右三行】名作明

补遗古本经故者侯勤以辅事于天下者作诸宋板足利本同疏厚事上帝【十八叶右九行】厚作尊【宋板】

存旧礼记正义卷第六十二【宋板】

子言之君子之所谓仁者

考异古本经凯弟君子凯弟作恺悌下放此注如父母下有也字

子曰夏道至朴而不文

考异古本经其民之敝敝作弊注及下文皆同

补遗释文范阳江反【二十一叶】阳作汤疏所谓如此【二十一叶右七行】宋板谓作为

殷人尊神至胜而无耻

考异古本注凡以挚交接相施予挚作贽予作与下有也字 无作淫巧以荡上心作无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也足利本亦作下有为字释文巧若教反正误若当作苦疏注云先而后礼【二十二叶右五行】宋板无云字

周人尊礼至贼而蔽

考异古本注以尊卑为差下尊卑多狱讼下共有也字

子曰夏道未渎辞

考异宋板经强民未渎神强作彊注及疏同 古本注言其政寛贡税轻也寛下有之而二字 繁文备设下有也字释文税甲鋭□正误甲当作申□当作反疏尚有限【二十三叶左四行】宋板限上有时字

补遗释文税甲鋭□作税申鋭反 夏伐不然【二十三叶右八行】宋板伐作代 遭纣弃乱【左三行】弃作衰

子曰虞夏至能如此乎

考异古本经不胜其敝敝作弊下有也字耻费强实正误强当作轻注后世之政难复下有之也二字 不能易之下静或为情下共有也字 质文各有所多多下有小也二字足利本亦有小字 又无以丰饶于诸臣也无作毋 辨别也足利本辨下有犹字疏文质再而复始【二十四叶左九行】宋板再作载恐非 比夏家之质犹文衍姑【二十五叶右一行】衍姑作于夏正德嘉靖本同

补遗古本经耻费强实强作轻宋板足利本同疏故其民不堪敝敝败也【二十四叶左五行】上敝作胜 夏家虽文比殷周之文【二十五叶右一行】宋板周作家 虞夏商周此时明【三行】时作特

子言之事君至受罪益寡

考异古本注乃后亲进为君言也后作后也上有之字死而不负下不信曰诬下共有也字

子曰事君大言至不家食吉

考异古本注大言可以立大事也小言可以立小事也也上共有者字 入为君受之为作谓宋板足利本同之下有也字入或为人下禄有多少下共同疏广事君之道【二十六叶左六行】宋板广下有明字

补遗古本注利禄实也实作赏宋板足利本同 必有禄贤者有作以宋板足利本同

子曰事君不下至式谷以女

考异古本注不身与相亲下有也字 谷禄也禄上有犹字疏言为女之道【二十七叶左五行】宋板女作臣

子曰事君逺而至何日忘之

考异古本经逺而谏则讇也讇作谄注无辞让也也上有者字足利本同 陈谓言其过于外也外下有出字释文藏如字郑解诗作藏云善也元文下藏作臧疏瞽献典【二十八叶左七行】宋板典作曲

补遗宋板疏宰臣百官者【二十八叶右八行】臣作正

子曰事君难进至不可使为乱

考异古本经三违而不出竟无而字慎始而敬忠正误忠当作终注谓贤否不别下有也字 退速者无者字利禄言为贪禄留也利禄下有也字是贪禄下同

与君要也也上有者字 君子所耻下事君之礼下共有也字释文易以防反下及注易絶同元文注上有下字

补遗古本经慎始而敬忠忠作终宋板足利本同

子曰事君军旅至高尚其事

考异古本注言尚忠且谦也也上有者字足利本同慎虑而从之者者作有宋板同谨按恐非 欲其必有成也成下有名字足利本同 事或为身下有也字

子曰唯天子至我以为君

考异古本经鹑之贲贲贲作奔注同注受逆则行逆受上有臣字足利本同 小鸟贲贲于下下有矣字

子曰君子至乱是用餤

考异古本注言行亦由礼出出下有耳字 皆辟有言而无其实下接或为交下共有也字释文餤徐本作监元文监作盐疏如似酒醴相合必致败壊【三十二叶左六行】宋板酒作两

补遗古本注言行亦由礼出由上有本字

子曰君子至于我归説

考异古本注不可以无实下有也字疏所以前经君子不用虚言【三十三叶右三行】宋板无所字

补遗宋板疏引诗断章取义不与诗相当【三十三叶右八行】取作故

子曰口惠至亦已焉哉

考异古本注大于不许下有也字 为昏礼而不终也也上有者字足利本同 无如此人何无作毋

子言之昔至无怨乎百姓

考异足利本经不犯日月上有君子二字 古本礼乐齐盛齐作粢注日月谓冬夏至作日月谓冬至夏至足利本同 有事于大神下临有事筮之下别乎四郊下共有也字释文齐本亦作赍元文赍作齍疏是有其牲日也【三十五叶左七行】宋板其作卜 言用刚柔之日【三十六叶右六行】言上有以字 外内别用限别以四郊为限【八行】用作谓

补遗宋板疏谓祭祀天帝及诸神明也【三十五叶右五行】祀作事帝作地 鲁郊传云卜三日【左四行】日作正

子曰后稷至以迄于今

考异古本注以传世之禄禄下有之字 恭俭者之祭恭作共宋板足利本同 乃至于今下有也字疏后稷之事易富也【三十六叶左六行】宋板事作祀

补遗古本经子曰后稷之事易富也事作祀宋板足利本同

子曰大人至不防于上

考异古本经天子道以筮道上有有字足利本同卜宅寝室宅下足利本有及字不防于上下有也字注言其用之尊严严下有之也二字 若巡守也守作狩 嵗袭其祥下守国之筮下吉可知下共有也字疏出师巡守皆大事者也【三十八叶左三行】宋板无者字

补遗古本注吉则宗庙宗作宫宋板足利本同疏心有恭敬则用祭祀【三十八叶右四行】宋板祀作器 其实春冠【三十九叶右二行】春作昬 谓以正事上不防 也【七行】防下有慢字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六十六

猜你喜欢
  非乐下第三十四(阙)·墨子
  卷五一·邱濬
  注道德经序·德清
  卷六·陆陇其
  第十七章 15·辜鸿铭
  卷一百五·秦蕙田
  第二十卦:《观卦》·佚名
  外篇·胠箧第十·庄子
  春秋左传补注卷五·惠栋
  卷五·王昭禹
  仲冬纪第十一·吕不韦
  性与命·钱穆
  郊特牲·姚际恒
  诸法实相品第一·佚名
  第十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东浦词 全文·韩玉

      ☆水调歌头(张魏公生日)  间世真贤出,吉梦兆维熊。玉麟天上谪见,帏薄贯长虹。追念当年筹算。封魏封留勋业,千古事攸同。语云仁者寿,何必喻乔松。  嗣天子,乘九五,驭飞龙。分麾契符阃外,凭倚定寰中。由是天才英纵,散入枢

  • 江月松风集卷九·钱惟善

    (元)钱惟善 撰送赵季文之官湖州分韵得苏瓌潭忆昔苏瓌堕此潭至今遗事作清谈云深不雨千峰润风定无波一镜涵鹓鹭班行终可造蛟龙窟穴暂湏探前身恐是乌程尉罨畵溪山性所躭和季文山斋早春方壶元不离人间倚遍东风十二阑烟雨楼

  • 卷九·韦庄

    钦定四库全书 浣花集卷九      唐 韦庄 撰 今体诗凡十二首 与东吴生相遇【及第後出关作】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且【一作独】对一罇开口

  • 卷二百十四·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十四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鲁斋诗集王栢字会之金华人初号长啸后更号鲁斋受业何北山之门郡守蔡抗杨栋台守赵景纬相继聘丽泽上蔡两书院四方从学者日众咸亨十年卒赐諡文献有集赤松

  • 天台续集卷下·李庚

    宋 林师蒧等 编懐天台进禅师 钱惟演黙坐理情条虚斋息众嚣寰区指稊米身世谕芭蕉雨任阶生藓风嫌树有瓢惟思白莲社他日许相招送张无梦归天台慎 墉暂御飚轮谒冕旒却思挥袂揖浮丘日边已奉崆峒问尘外还随汗漫游玉座荣颁

  • 载记第七 石季龙下·房玄龄

    永和三年,季龙亲耕藉田于其桑梓苑,其妻杜氏祠先蚕于近郊,遂如襄国谒勒墓。 以中书监石宁为征西将军,率并、司州兵二余人为麻秋等后继。张重华将宋秦等率户二万来降。河湟间氐羌十余万落与张璩相首尾,麻秋惮之,不进。重华金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十七·佚名

    天启元年十二月戊辰朔○御史夏之令疏言辽抚锐意用西虏往复讲詟卒未得其要领奴既闻且见之矣宰赛一归虏遂移帐北去中奴饵而去非空去也昔掉臂去今摇尾来受奴约束而来非空来也彼于我何亲而轻用其众结怨强邻耶如曰河西为彼

  • 卷之五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一三九七 左都御史纪昀奏文源阁书覆勘先完请将详校官等分别议处折·佚名

    一三九七 左都御史纪昀奏文源阁书覆勘先完请将详校官等分别议处折【真按:文源阁书校阅如此,而一把八国联军火就烧戮全尽!!嗟呼,文献之亡,岂敢或忘!!今兹所以任真书库屡开,而犹愿我辈同志者勠力于分享共产,以冀藏于天下,毋复亡佚

  • 卷十三·佚名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礼部志稿>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十三明 余汝楫 编仪制司职掌耕耤 西苑耕歛附皇祖重农元年仲春即行耕田礼列圣相承皆遵用焉至肃皇复行西苑耕歛之礼立帝社稷坛以春秋祈报礼加详已今西苑礼不

  • 卷第五十五·佚名

    宰相五进拜五文彦博进昭文相制皇祐元年八月壬戌国家钦遇宰衡。登进髦杰。上则顺导时令。以代虖天工。下则绥和政纲。以经虖王业。畴克用乂。我得其人。推忠协谋佐理功臣、金紫光禄大夫、行尚书礼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

  • 卷二十五、严禁朋党·黄鸿寿

    世宗雍正元年,夏四月,帝初御乾清门听政,顾语群臣曰:&lsquo;朋党恶习,起于明季,此风至今未息。尔大臣有则痛改,无则永以为戒。&rsquo;反复数百言,诰诫至切。先是,康熙朝廷臣见圣祖春秋高,储君在位以来,宠移爱夺之机,屡朕窥测圣心,或

  • 卷四·韩婴

    纣作炮烙之刑。王子比干曰:“主暴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见过即谏,不用即死,忠之至也。”遂谏,三日不去朝,纣囚杀之。诗曰:“昊天大怃,予慎无辜1 桀为酒池,可以运舟:糟丘,足以望十里;而牛饮者三千人。关龙逢进谏曰:“古之人君,

  • 卷第三·朱熹

    二先生语三谢显道记忆平日语「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此一段子思吃紧为人处,与「必有事焉而勿正心」之意同,活泼泼地。会得时;活泼泼地;不会得时,只是弄精神。切脉最可体仁。郑毂云:「尝见显道先生问此语,云:『是某

  • 卷四十·王昭禹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详解卷四十宋 王昭禹 撰弓人为弓取六材必以其时六材既聚巧者和之干也者以为逺也角也者以为疾也筋也者以为深也胶也者以为和也丝也者以为固也漆也者以为受霜露也【聚以主反】【兵不可去亦不可玩玩兵

  • 学古编·吾丘衍

    印学论著。元吾丘衍著,成书于大德庚子(1300)年。全二卷。上卷为 《三十五举》, 为本书之主体,甚多创获,故后人多直呼此书为 《三十五举》。其中第一举至第十六举详论书体正体及篆写摹刻之法,第十七举论隶书,第十八举至第三

  • 三洞修道仪·孙夷中

    三洞修道仪,北宋初道士孙夷中编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书言道教传授经箓之阶次及道士冠服品位。卷首有作者自序,内称唐末五代道教衰落,道士星散,经籍亡佚。作者意欲重整典籍,有阳台道士刘若拙精熟法教,为作者口

  • 朝鲜王朝实录[显宗改修实录]·佚名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