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六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六十四

日本山井鼎

物观 撰

礼记注疏第五十二

存旧礼记正义卷第六十【宋板】中庸第三十一礼记十六郑氏注【古本】礼记卷第十六中庸第三十一礼记郑氏注【足利本】

天命之谓性至万物育焉【中庸】

考异足利本注土神则知知作智 循性行之是谓道宋板是作之 古本是曰教下不须臾离道下甚于众人之中为之下共有也字 慎独者慎其间居之所为足利本独上有其字 占听之宋板占作觇 礼之所由生所下有以字 位犹正也犹作乃疏礼道云【三叶右二行】正误道当作运 孔子曰唯上行与下愚不移【五行】正误行当作智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四叶右二行】宋板育焉下有者字

补遗宋板疏故礼道云【三叶右二行】道作运 仁义礼智性【同上】性作信 唯上行与下愚【五行】行作知 睹见而肯犯之【左二行】之作乎 故君子慎甚独【六行】甚作其 恒甚其独【同上】甚作慎

仲尼曰君子至不行矣夫

考异古本注罕能久行下有者矣二字 能为之中下明君教之下共有也字

补遗宋板疏是贤时于智【五叶左一行】时作胜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

考异古本注又察而行之也又作人属上句宋板足利本嘉靖本同 乃号为舜下有也字

补遗宋板疏使愚知既能行之【六叶右七行】既作俱

子曰人皆曰予知

考异宋板疏罪陷之中而不知辟【六叶左九行】罪上有入字陷作祸诸本同

补遗古本注言其实愚又无恒下有也字疏穿地为坑【左八行】宋板坑作坎

子曰回之至不可能也

考异古本注奉持之貌下为之难下共有也字足利本为之难下作者字

子路问强至强哉矫

注犯而不挍也正误挍当作校考异古本以刚猛为强下有也字补阙塞犹实也 矫强貌矫下有猛字足利本同疏君子居之【八叶左一行】宋板之下有者字 隂气褊急【三行】褊作坚 以其性和同不流移【九叶右一行】不作必补阙以其性和同必流移 今不解变己志【二行】解作改

子曰素隐至察乎天地

考异古本经素隐行怪素作索注同注素读为攻城攻其所傃之傃为作如宋板足利本同疏放此 取之也取作耻宋板足利本同疏亦放此无也字 不为时人之隐行下唯舜为能如此下道不费则仕下圣人有不能如此下匹妇之所知所行下共有也字 圣人尽兼行下有之也二字 是其着明于天地也也上有者字释文乡许亮反下皆下正误下下当作同 鸢字又作鸢元文下鸢作防

补遗古本注能尽备之乎作也释文乡许亮反下皆下【九叶】皆下作皆同疏取之也【十叶左三行】宋板取作耻

子曰道不至行险以徼幸

考异古本注为尺寸之法法作悳 人人尚逺之宋板无一人字 不可以逺下人所不能下勉之无己下相应之貌下不失其道下小人求诸人下共有也字 其人改则止赦之则作而 言德常行也也作之 傃皆读为素作素读皆为傃宋板足利本同但足利本无皆字 倾危之道下有者也二字

补遗宋板疏施诸已而不怨【十四叶右三行】怨作愿

子曰射有至其顺矣乎

考异古本经如鼓瑟琴作如鼓琴瑟宋板足利本同谨按今诗元文与今本合三本似非注反求于其身于作诸 画布曰正宋板足利本无布字 以近者卑者始下致之高逺下自近者始下使室家顺下共有也字疏道不逺施诸已【十六叶右九行】宋板已下有也字

补遗古本注栖皮曰鹄下有也字

子曰鬼神至不可揜如此夫

经祝之而弗见正误祝当作视考异古本注无不以鬼神之气生也也上有者字 洋洋下有乎字足利本同傍僾之貌下皆声之助下不言而诚下共有也字

其形象无其字 事之尽敬而已敬作助谨按不可解也 况可厌倦下有之也二字释文厌字又作厌元文下厌作猒

补遗古本经祝之而弗见祝作视宋板足利本同疏金水之神终物【十七叶左三行】宋板神作鬼

子曰舜其至必受命

考异古本经保佑命之佑作佐注同注本而为之下兴盛之貌下共有也字 名草木之植曰栽植作殖宋板足利本同 筑墙立板立作之 栽或为兹兹作滋宋板足利本同

补遗宋板疏以不应土録【十八叶左二行】土作王 引注大德必受命【十九叶右四行】注作证

子曰无忧者至无贵贱一也

考异古本经其唯文王乎无其字注壹戎殷者戎作兵不用其尊卑变下有也字

补遗宋板疏再着戎衣【二十叶左八行】衣作服 虽后稷及大王【二十一叶左八行】虽作唯

子曰武王至示诸掌乎

考异古本经所以祀乎其先也先下有祖字足利本同注裳衣先祖之衣衣服也正误中衣当作遗 以辨贤者以上有所字足利本同 若司徒奉牛奉作羞宋板足利本同 宗伯共鸡牲谨按古本旁记云异本鸡作雉不知据何本 賔弟子兄弟之子賔字下有之字不言后土者省文下治国之要下共有也字疏旅酬下为上逮贱也【二十四叶右一行】宋板也下有者字无圈

补遗古本注先祖之衣衣服也作先祖之所遗衣服也宋板足利本无所字疏贱者在先【二十四叶右二行】宋板者作人

哀公问政至成功一也

考异古本注谓土蜂也谓下有之字 于桑虫然下明君乃能得人下相存问之言下共有也字 人也读如相人偶之人足利本无也字 脱误重在此下有耳也二字足利本亦有耳字 乃知天命所府佑府作保宋板足利本同佑下有者也二字勉强耻不若人下同释文蠃本亦作螺元文上作螺下作蠃 重直固反正误固当作用 知音智下及乎知注言有知皆同正误及当作近

补遗释文重直固反【二十五叶】固作用 下及乎知【同上】及作近疏比亲己疏【二十六叶右八行】宋板已作及

子曰好学至天下畏之

考异古本注以此三者为基下有也字疏所以赞天地动鬼神也【二十八叶右一行】宋板鬼神作蓍补阙所以赞天地动蓍也 盖能好学【二行】盖作若 此则前文或利而行之【同上】则作覆 勤勉遇事【四行】作勤行善事 体羣臣也者【六行】此五字脱 谋国家大事【九行】谋上有谓字百工兴财用也【二十八叶左三行】兴作典

补遗宋板疏若能立诚【二十八叶右一行】立作至 知前文困而知之【三行】上知作覆

齐明盛服非礼不动

考异足利本注不特有所好恶于同姓作不特有所好有所恶于同姓 古本所以贵之下下上其食下共有也字 所任使不亲小事也所下有以字足利本同疏【三十叶右四行】补阙故读既为饩

补遗宋板疏盛大有属官【二十九叶右六行】官作臣下同 尊正其禄位【三十叶右二行】正作重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

考异古本注人不能病之之作也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六十四

猜你喜欢
  广喻·吕坤
  提要·刘因
  卷九·程端学
  第十四章 13·辜鸿铭
  附录卷一·项安世
  春秋四传纠正·俞汝言
  四十五  备蛾傅·墨子
  凡例·盛世佐
  卷十五·姚际恒
  如幻品第二十九·佚名
  善护品第三十二·佚名
  卷五·佚名
  致吴稚晖先生书·太虚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佚名
  大般涅槃经疏 第二十五卷·灌顶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二十一·彭定求

        卷421_1 【村花晚(庚寅)】元稹   三春已暮桃李伤,棠梨花白蔓菁黄。村中女儿争摘将,   插刺头鬓相夸张。田翁蚕老迷臭香,晒暴gqgQ熏衣裳。   非无后秀与孤芳,奈尔千株万顷之茫茫。   天公此意何可量,长教尔

  • 许左之·唐圭璋

      左之,绍兴间天台人。   失调名   谁知花有主。误入花深入。放直下、酒杯干、便归去。   又   忆你当初,惜我不去。伤我如今,留你不住。

  • 第一齣~第十齣·邱瑞吾

    第一齣 家门始末【齐天乐】〔副末开场〕画堂今日歌金缕。座集貂蝉簪组。酒进霞觞。屛开云母。次第装今演古。徧观乐府。尽丽曲妖词。宣淫导颇。过眼生憎。细追寻风化终无补。暂且移宫换羽。劝君休觑做等閒俦伍。宛转

  • 第二十一齣~第二十九齣·王錂

    第二十一齣 忤奸【三台令】〔淨登徒履跛形丑扮家童扶上〕悠悠怨愤难平。使我终朝痛心。暗裏自思寻。直须害却狂生。〔丑〕老爷。今日脚痛好些么。〔淨〕咦小厮。今日一发疼得紧。我想起来我的脚痛到还有好的日子。想那

  • 卷十·佚名

    <集部,总集类,古今禅藻集钦定四库全书古今禅藻集卷十明释正勉释性同辑宋【五言律诗】晚次江陵          简长【二首】楚路接江陵倦行愁问程异乡无旧识多难足离情落日悬秋树寒芜上废城前山不可望断续暮猨

  • 卷三百四十三·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四十三 明 曹学佺编 明诗初集六十三 周致尧【崇德人】 述怀 平生远尘事畏触忧患端矧兹值多故而敢怀自安寄身途旅中戚戚苦饥寒为生耻无庸缉遗守微官虽云匪多秩所职期可观顾非周员器

  • 列传第四 萧颖达 夏侯详 蔡道恭 杨公则 邓元起·姚思廉

    萧颖达,兰陵兰陵人,齐光禄大夫赤斧第五子也。少好勇使气,起家冠军。兄颖胄,齐建武末行荆州事,颖达亦为西中郎外兵参军,俱在西府。齐季多难,颇不自安。会东昏遣辅国将军刘山阳为巴西太守,道过荆州,密敕颖胄袭雍州。时高祖已为备

  • 列传第五十三 邢峦 李平·魏收

    邢峦,字洪宾,河间鄚人也。五世祖嘏,石勒频征不至。嘏无子,峦高祖盖,自旁宗入后。盖孙颖,字宗敬,以才学知名。世祖时,与范阳卢玄、渤海高允等同时被征。后拜中书侍郎,假通直常侍、宁朔将军、平城子,衔命使于刘义隆。后以病还乡里

  • 平定三逆方略卷五十·佚名

    卷五十   康熙十九年正月甲午,命赏赉将军王进宝、赵良栋标兵。上谕兵部:将军王进宝、赵良栋标下绿旗兵既恢复汉中、略阳诸处,又进定四川,其酌量加恩赏赉。   将军赵良栋奏复龙安。是月初一日,良栋兵从白水坝浮水渡江击

  • 六五九 广西巡抚李世杰奏查出应禁各书缮单呈览折·佚名

    六五九 广西巡抚李世杰奏查出应禁各书缮单呈览折乾隆四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广西巡抚臣李世杰跪奏,为奏闻事。窃照应禁各书,粤西节次准咨后,刊刻书目,分发各学教职,令其向本地读书旧家暨绅士人等,逐一细查。如有全部书籍并

  • 孙法宗传·沈约

    孙法宗,吴兴人,父亲遇难被杀,尸骨未被收葬。母亲和兄长都饿死了。法宗年龄小逃脱了。到十六岁时才得以还家。单身一人,勤奋劳动。在霜上行走,在草间露宿。经办棺材、建造坟墓、安葬母亲和兄长,俭朴而礼节周到。因为父亲死于

  • 元年·佚名

    (乙巳)元年大明嘉靖二十四年春正月1月1日○乙未朔,上行朔奠,上食。〈前此朔望奠及別祭,以大君瘡疹,廢而不擧,至是復行。〉 ○日暈。1月2日○丙申,上行朝、夕奠,上食。○左議政洪彦弼啓曰:「臣以章句小儒,偶收科第,得齒仕版,忝在多

  • 卷四·高士奇

    <经部,春秋类,春秋地名考略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地名攷畧卷四詹事府詹事髙士竒撰晋【上】国于绛【史记周成王与弟叔虞削桐为珪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于是遂封虞于唐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郑氏诗谱唐曰

  • 卷三十九(玄奘译)·佚名

    △菩萨藏会第十二之五如来不思议性品第四之三尔时佛告舍利子,云何菩萨摩诃萨。於如来不思议无畏。信受谛奉心志清净无惑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发希奇想。舍利子,如来应正等觉。有四种不思议无畏。由成就是四无畏故。如

  • 中山之社会革命与佛陀之宇宙革命·太虚

        学         ┌→闻 教─学      说          │     说      ↓  博  学┐  │     ↓  殊胜信学┐      思      │  │ 悟 理─思   

  • 卷第十九(弥沙塞)·佚名

    五分律卷第十九(弥沙塞)宋罽宾三藏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译第三分之三安居法佛在舍卫城。尔时诸比丘春夏冬一切时游行。蹈杀虫草担衣物重疲弊道路。诸居士见讥诃言。此诸外道沙门婆罗门。尚知三时夏则安居。众鸟犹作巢窟住

  • 卷之一·密行寂忍

    衡州开峰密行忍禅师语录卷之一法孙 明广 明珍 等编师丁酉年行化至四川叙州府众乞授戒文武绅衿请就喜狱禅院升座拈香云此香根盘大地之下叶敷九天之上爇向炉中端为祝延今上皇帝万岁太子千秋文武官僚及诸檀护高培禄

  • 纲目分注补遗·芮长恤

    四卷。清芮长恤撰。长恤字蒿子,原名城,字严尹。溧阳(今属江苏)人。前明诸生。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朱熹《通鉴纲目》包括正纲和分注。因为系出自朱子,故其间舛漏,世皆牵强解释。长恤考其本源,知分注非出于朱子之手,故凡分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