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存人编卷四

束鹿张鼎彝毁念佛堂议

元藏拙草茅,素不惯交显达。一时君子,盖多其人,苦愚陋无由知。以寻父游辽左,贬节叩号,无门不入。奉天少京兆束鹿张先生为吾友尚夫兄,且怜苦子,为颁布报帖所属,是以得侍坐侧,闻此议也。谨录为唤迷助。

甲子,张子奉简命督学奉天,既抵沈,适通志成,大京兆以其稿属为仇校。见其志祠祀,锦北关有曰“念佛堂”者,喟然曰:风俗之不淑,民无礼也;人心之不正,上无教也。子舆氏曰:“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尧之所以治民者何也?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蚩蚩者氓,日用饮食,晓然于三纲、五常而不敢于邪慝斯已矣。锦州为我朝龙兴地。太祖、太宗暨世祖,皆尝以尧、舜之治治之者也。今上命吾侪来尹兹土,固将曰,尔受兹嘉师,庶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以无负我二三城尧、舜之民也。锦民者,竟群然以念佛为业,而又肆然鸠工庀材而树之堂,而又巍然峙于都会之衢,而又煌然登诸通志,以昭示夫天下后世!所谓“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者,固如是耶?

余窃以为惧,爰召太守某君而议曰:“盍毁诸?”辞曰:“锦民之习于是也众,且匪伊朝夕矣,仍之便。”予瞿然曰:“佛法至汉明始入中国,迄今千余年,西方圣人之名遍海澨;凡名山大川,靡不有珠宫贝阙以供香火。然圣君贤相虽未能尽去髡发之侣,断未有等释氏于二帝、三王之道,迪万世以祈雍熙者也。即萧瑀、王钦若之徒,为圣君贤相所不齿,亦不敢播为令甲,以合掌当空闭门诵经之事号召乎寰区也。甚而至于佛图澄之佐石勒,姚广孝之佐成祖,身本缁衣,而得君行政,奏底定之勋,宜以其术易天下矣,卒亦未敢撺一言于制治之书,俾有室有家者,胥率彼天竺教,作六时梵诵也。子太守当尧、舜在御,而乃使锦之民群然以念佛为业,肆然鸠工庀材而树之堂,巍然峙都会之衢,煌然登诸通志以昭示天下后世,为萧、王、佛、姚所不为,将何以无负嘉师而对扬天子之休命?至不瞩于非义而诿诸众且久,则甚矣子太守之饰也!

闻之义州乡俗,故重佛、老及诸不经之神。有医巫闾先生者,制祀外神文,祝而悉焚之,一时翕然,无或梗焉者。夫义之民众矣;其俗亦非一日矣。医巫闾不过一谢病乡先生耳,非其有责也,非其有权也,乃毅然行之,而义州人无敢梗焉者,岂有他欤?躬行以导之,积诚以动之,坦白洞达以晓之,虽甚顽愚,固无不可格之民也。子太守保厘东郊,民之表也。诚破其饰而振其诿,何畏乎徒之繁而淫于俗者之深且久哉?若念锦土瘠凉,其材或可惜,则锦向有辽右书院,为明樊介福直指所建,借其地而复之,集郡之俊秀实其中,而课之以白鹿洞之规条,救俗育才,均有赖焉,其谁曰不宜!惟子太守勉旃!”弗应,默然而退。嗟呼!义,锦属也。医巫闾先生之子若孙犹有存者,宁无闻之而齿冷!

辟念佛堂说

京兆方构前议,未成稿;予适入衙,欢然诏予曰:“辟异端,浑然素志也。念佛堂之设最为不经,盍为我辟之?”予退,草此以进。

昔者圣人之治天下也,惟务生人,其生人也,务厚人之所以生。故父子,人之相生也者,教之孝慈;兄弟,人之同生者,教之友恭;夫妇,人之从生者,教之义顺;君臣朋友,维人之生者,教之令共与信。恐人之未必克尽于是教也,为之立学校以宣行艺,鸣鞀铎以警道路,导之也;为之法度藏诸王府,律令悬之象魏,示之也;入教者赏于祖,出教者刑于社,令民知所趋避也。圣人之公卿百执事以及州牧里师,咸奉是以勤其职,圣人亦以是上下其绩,此二帝、三王之治之所以隆,而风俗之所以美,为继天立极之化也。

降及秦、汉,治虽不古,而君臣、父子、夫妇、朋友,凡天下之为生者,未之有改也。自汉明帝乃西迎以死教天下之妖鬼,入我天朝,其号曰佛。五蕴皆空,是死其心及诸脏腑也;以耳目口鼻为贼,是死其身形也;万象皆空,是并死山川草木禽鱼也;推其道易天下,男僧女尼,人道尽息,天地何依!是并死世界宇宙也。举振古来十百圣人所以生天下之道法尽夷灭之,举千万载生民所以相生、从生、同生、维生者尽斩断之。然人君迎之,亲王奉之,历代风靡,寺庵遂遍天下,仁人君子望清凉台,未尝不痛心疾首也!

然寺庵虽俨然立,僧尼虽公然行,而都鄙不寺不庵之地,闾阎不僧不尼之人,犹未有异名别号以倡邪说者。迨红巾、白莲始自元、明季世,焚香惑众,种种异名,旋禁旋出,至今日若“皇天”,若“九门”、“十门”等会,莫可穷诘。家有不梵刹之寺庵,人成不削发之僧尼,宅不奉无父无君之妖鬼者鲜矣,口不诵无父无君之邪号者鲜矣。风俗之坏,于此为极!犹幸国朝严擅建庵观寺庙私度僧尼之禁;凌迟无生老母,屠夷新河妖人。煌煌显律,凛凛王章,愚民犹有不辨邪正,不畏生死,相聚会佛者,仁人君子所以听佛声,未尝不痛心疾首,淫淫泪下也。噫!

愚民何知?妄谓念佛可以致福免祸耳。殊不思福者何?子孙昌、家业富之谓也,祸者何?绝子孙,无家业之谓也。彼佛者,有子孙耶?有家业耶?佛已无福,念之其可以致福耶?佛已大祸,念之其可以免祸耶?况天地鬼神昭昭在上,不可以伪言欺,苟不实践忠孝,笃行仁义,即口称忠臣孝子之名,日诵大仁大义之语,天地鬼神必且靳之福而降之祸。况口称不忠不孝之非鬼,日诵贼仁残义之邪言,天地鬼神其不益怒而加祸耶?以念佛求福,愚且妄矣!念佛已愚且妄,况聚为群社,立之室堂,公然建之城市,闻之官长,其干法坏俗、又何等耶!是又愚之愚、妄之妄者矣!

今锦州府志有云“念佛堂”者,世未前闻。官吏非徒不之禁,而且显登之记载,以长邪俗,污典册,奈何不知圣人生天下之教而忍于助死天下之教也!仁人君子所以阅锦府祠祀记,未尝不痛心疾首,淫淫泪下也。噫!

拟谕锦属更念佛堂

既呈前说,京兆遂出所议示予。予曰:“经世之文也。”然窃念议之辟之,不若直行文更之;遂草此进。

呜呼锦守!天生苍赤,爰赋恒性,叙为五典,厘为百善;顺之吉,逆之凶。矧其弃之,鲜不殄灭!

越自东汉,皇天降割于我时夏,使西番妖法入惑我黔首,五典咸堕,百善俱废,忍绝天性,谬托慈悲,苦戾人情,妄称极乐。沙门辈复敢恣为幻灏,创为十王、阴狱诸危酷,恐栗我赤子;谓呼乃佛号,立致种种福,立脱种种难。

呜呼!惟德动天,非修善克允,福弗幸邀;非改过克允,祸弗苟免;举口而致,斯民畴不易从!始迷是非,继反荣辱,终至不畏刑戮,生死是以,呼佛成俗,敢营堂城市,罔知禁忌。

呜呼锦守!小人何知?惟君子心思;小人何识?惟君子耳目。素迪不勤,素戒不饬,今复显登之志册,以翼邪俗。呜呼!予兹惧上干天子降罚,传讥于后世。

呜呼锦守!易乃风俗,是责吾侪。其罢堂中所有,更匾额曰“乡约所”仰承天子制,选老成德望,朔望讲读圣谕,训正斯民,无俾终恶。

呜呼!予闻兹土医巫闾先生贺子钦易诸佛刹为书院,讲朱考亭白鹿洞规,淑俗明季,当日士夫齐民胥安从之,罔有异。矧予暨汝,实尸名位,孰与乡先生反掌丕变,信无梗!无俾志册比观,取羞贺贤。勖旃锦守!易一时羞,作千古美,锦守勖旃!

猜你喜欢
  指物论第三·公孙龙
  卷一三一·邱濬
  卷十一·高攀龙
  春秋列国世纪编原序·李琪
  卷三十二·沈廷芳
  卷三十·沈廷芳
  卷一·敖继公
  卷六·范家相
  卷四·刘玉汝
  《庄子》书言长生·钱穆
  卷三十八·佚名
  倒果觉之下化起因行之上求·太虚
  佛说成具光明定意经·佚名
  第十卷·佚名
  不空罥索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一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提要·赵与虤

      《娱书堂诗话》一卷,宋赵与虤撰。虤字集韵音牛闲切,说文训为虎怒,故其字为威伯。以《宋史宗室表》连名次第考之,盖太祖十世孙也。书中多称陆游、杨万里、楼钥晚年之作,又称宗人紫芝,是宁宗以后人矣。其论诗源出江西,而兼

  • 郑光祖·隋树森

    小令 【正宫】塞鸿秋 门前五柳江侵路,庄儿紧靠白苹渡。除彭泽县令无心做,渊明老子达时务。频将浊酒沽,识破兴亡数,醉时节笑捻着黄花去。 雨余梨雪开香玉,风和柳线摇新绿。日融桃锦堆红树,烟迷苔色铺青

  • 笺注评点李长吉歌诗外集·吴正子

    宋 呉正子 注刘辰翁 评【京师本无后巻有后巻者鲍本也尝闻薛常州士龙言长吉诗蜀本防稽姚氏本皆二百一十九篇宣城本二百四十二篇蜀本不知所从来姚氏本出秘阁而宣城本则自贺铸方囘也宣城多羡诗十九蜀与姚少亡诗四而姚

  • 提要·张九成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八孟子传       四书类提要【臣】等谨案孟子传二十九卷宋张九成撰九成字子韶自号无垢居士其先开封人徙居钱塘绍兴二年进士第一授镇东军签判厯宗正少卿兼侍讲权刑部侍郎忤秦桧诬以谤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九·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十七景泰元年十二月辛未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 帝省郊祀牲○升陕西都指挥佥事后能为都指挥同知以杀获番贼功也○诏停徵四川所属明年户口盐钞○少保兼兵部尚书于谦言报效有功文职官吏已送吏部升秩今胡虏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五·佚名

    万历十六年二月甲寅朔升山东左参政万象春浙江按察使广东副使易可久四川右布政使○乙卯赐朝鲜使臣宴命尚书沈鲤待○兵部覆议辽抚顾养谦请命督臣张国彦亲到开原查明那林孛罗卜寨及猛骨孛罗温姐叛逆缘繇相机剿抚盖闻王缄

  • 卷之七百八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八五二 四库全书馆进呈《永乐大典》内指出错误并总裁等记过次数清单·佚名

    八五二 四库全书馆进呈《永乐大典》内指出错误并总裁等记过次数清单乾隆四十七年二月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十四日四库馆进呈过《永乐大典》一次,共六十八种,三分计一千二百三十九本,内有指出错误、应记过者一百三十八本,今

  • 十国春秋卷九·吴任臣

    检讨吴任臣撰吴九列传王稔 骨言陈祐 陈绍方从训蒋延徽王坛王稔庐州人也中和三年太祖为庐州刺史闻州人王朂贤召欲用之固辞问其子弟曰子潜好学慎密可任以事弟子稔有气节可为将太祖因召潜置门下而以稔为骑将后积功累官

  • 薛端传·令狐德棻

    薛端字仁直,河东汾阴人,本名沙陀。是魏国雍州刺史、汾阴侯薛辨的六世孙。世代都是河东大姓。高祖父薛谨,曾任泰州刺史、内都坐大官,封涪陵公。曾祖父薛洪隆,曾任河东太守。由于薛洪隆之兄薛洪阼娶魏文成帝之女西河公主为妻

  • 卷二十六·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二十六宋 宋敏求 编追諡皇太子諡孝敬皇帝诏寜王諡让皇帝诏端德太子諡奉天皇帝诏齐王諡承天皇帝制册諡文册諡孝敬皇帝文册諡殇皇帝文册諡让皇帝文册諡恭皇后文册諡承天皇帝文哀册文孝敬皇帝

  • 卷一百三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一百三十刑部五贼盗明律谋反大逆凡谋反及大逆但共谋者不分首从皆凌迟处死祖父父子孙兄弟及同居之人不分异姓及伯叔父兄弟之子不限籍之同异年十六以上不论笃疾废疾皆斩其十五以下及母女妻妾姊妹若

  • 卷第四·朱熹

    二先生语四游定夫所录善言治天下者,不患法度之不立,而患人材之不成。善修身一作善言人材。者,不患器质之不美,而患师学之不明。人材不成,虽有良法美意,孰与行之?师学不明,虽有受道之质,孰与成之?行之失,莫甚于恶,则亦改之而已矣。

  • 卷二十三·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周官义疏卷二十三春官宗伯第三之七大师掌六律六同以合隂阳之声阳声黄锺大蔟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隂声大吕应锺南吕圅锺小吕夹锺【大师之大音泰又如字大蔟之大音泰蔟七豆反蕤人谁反射音亦圅胡南反】正义郑

  • 卫献公出奔(1)·戴圣

    ——一碗水难以端平【原文】卫献公出奔,反于卫(2)。及郊,将班邑于从者而后入。柳庄曰:“如皆守社稷,则孰执羁靮而从(3)?如皆从,则孰守社稷?君反其国而有私也,毋乃不可乎(4)?弗果班.【注释】①本节选自《

  • 卷第二十八·智旭

    嘉兴大藏经 阅藏知津(第卷-第卷) 阅藏知津卷第二十八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汇辑 小乘经藏之三 中阿含经之余 根本分别品第十三 一分别六界经。佛于陶师屋中,为弗迦罗娑利比丘,说六界聚,六触处,十八意行,四住处法。二分别六

  • 长者无耳目舌缘品第十七·佚名

    【古文】尔时世尊在舍卫国祇陀精舍。与诸比丘大众说法。尔时国内。有一长者。财富无量。金银七宝。象马牛羊。奴婢人民。仓库盈溢。无有男儿。唯有五女。端正聪达。其妇怀妊。长者命终。时彼国法。若

  • 菩萨地持经 第二卷·佚名

    菩萨地持经 第二卷北凉中印度三藏昙无谶于姑臧译菩萨地持方便处真实义品之余◎复次菩萨从久远来入无我法智。离言语自性。一切法如实知已。无有一法可起妄想随事取。随如取。不如是念。是事是如。但行其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