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六十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六十

日本山井鼎

物观 撰

礼记注疏第四十八

君子反古复始【祭义】

考异古本注从事谓脩荐荐作为

是故昔者天子

考异古本注先祖下有也字释文齐本亦作齐元文下齐作齍

古者天子诸侯

考异古本注朔月月半半作中 择牲意下有也字

古者天子至敬之至也

考异古本经服既成君服以祀先王先公既成下有矣字注风戾之使露气燥风下有之字 蚕性恶湿下有故也二字 歳单谓三月谓下有此字 奉茧之世妇下问者之辞下共有也字 以出绪也绪作丝释文淹也淹本亦作掩元文上淹共作掩下作淹

君子曰礼乐至其义一也

考异古本注好羙貌下有也字 理为言行也为作谓宋板足利本同 塞充满也塞下有犹字 倦而进之作有倦则进之宋板则字同足利本作倦则能进之以能进者为文文上有有字足利本同 溢而使反而作则宋板足利本同 以能反者为文文上有有字足利本同 文谓才羙下声之误下共有也字释文子如字及下注同元文及下作下及 报保毛反下音同音作皆

曾子曰孝有至此之谓礼终

考异古本注曾子弟子下曾子述其言以云下自忘己之劳苦下无怨于父母之心下以事亡亲下共有也字准犹平也下有矣字释文参徐所材反正误材当作

林疏不使预危以辱亲也【七叶左五行】宋板预作倾 因天分地以飬父母也【六行】因作用 名之曰敎孝则孝经云【八叶左五行】无教字 美武王也【九叶右五行】也作之 广愽施则德敎加于百姓【八行】施上有于字 如此即是大孝不匮也【九行】无即字

补遗释文参徐所材反【六行】材作林疏称孝之德【八叶右六行】宋板称作备 欲行仁者矣【左二行】矣作先

乐正子春至可谓孝矣

考异古本经忿言不反于身反作及注同注孔子之言下有也字疏言忘之恐有伤损【十叶左一行】宋板忘作念不由邪径【二行】由作游

补遗古本经故君子顷歩而弗敢忘孝也无也字

昔者有虞氏贵德

考异古本注则在小官下有也字疏皆班序在上故名之【十一叶右八行】宋板名作明 俗本后德多作小德者【十一叶左三行】小德者作小得字

虞夏殷周天下之盛王也

考异古本经未有遗年者遗作匮注言其先老也也上有者字足利本同疏贵在是久矣【七行】宋板在作年

是故朝廷同爵则尚齿

考异古本注而与之言下其礼而已下共有也字疏则于路寝门外曰视朝【十二叶左三行】宋板曰作日

行肩而不并至达乎州巷矣

考异古本注皆辟下有以避二字足利本同 少者代之下有也字 虽贫见无子孙见作且宋板足利本同无弃忘也也上有者字释文并歩顷反元文顷作顶古之道五十至达乎军旅矣

注及田者分其正误其当作禽考异古本多其老者老作长 未五十者下冬猎为狩下卒尚右下共有也字释文獀本亦作廋元文上作廋疏田军颁禽之时【十四叶右一行】宋板军作毕 犹任田役【四行】任作在

补遗古本注及田者分其其作禽宋板足利本同

孝弟发诸朝廷

考异古本经脩乎军旅脩作循注之礼下有也字

祀乎明堂所以敎

考异古本注宗祀文王下敎国子者下共有也字疏实于明堂之中【十五叶右七行】宋板于作在 故五者天下之大敎【同上】故下有云字 各有所习之学【十五叶左一行】有作于

食三老五更至而大子齿

考异古本注次事亲作次乎事亲也 行一物而二善皆得下有者字宋板作行一物而三善得无皆字足利本无皆得二字谨按二本似非疏以天子敬老乡里化之【十六叶右二行】宋板子作下

天子廵守至君就之可也

考异古本经诸侯待于竟竟作境注而徃见之下道经之则见之下共有也字无道字

补遗宋板疏亦共言论【十六叶左六行】亦作欲

天子有善

补遗古本注于宗庙命之下有也字

壹命齿于至而后及爵者

考异古本经而后及爵者下有也字注致仕在家者下揖卿大夫士下共有也字疏计长幼为世序【十七叶右八行】宋板世作班 此三命者得为待献宾【十八叶右六行】无得字

昔者圣人建阴阳

考异古本经敎不伐作敎自不伐也足利本同注谓作易下三梦之占下共有也字

孝子将祭祀至孝子之志也

考异古本注及酳之属下有也字宋板足利本同 如不见出也也上有者字足利本同 如覩亲将复入也无亲字 相随行之貌下有也字无之字 声之误也下有矣字疏止由如是言心貌必温【二十叶右九行】宋板言下阙 貌必温属下句读 术述省视也【二十叶左六行】述下有也字

补遗古本经陶陶遂遂如将弗入然弗作复宋板足利本同疏反覆人忘也此乃孝子思念其之志也【二十叶左七行】宋板人作不无乃字其作亲

建国之神位

补遗宋板疏在休云【二十叶左九行】在作何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六十

猜你喜欢
  法言義疏八·汪荣宝
  提要·陆淳
  卷第二十二上·朱熹
  卷十二·陈天祥
  卷三·胡士行
  卷十一·毛奇龄
  卷七·蔡卞
  卷八·吴廷华
  孟秋纪第七·吕不韦
  庄公·庄公四年·左丘明
  昂誐天姊品第十九·佚名
  成唯识论观心法要卷第二·智旭
  楞 伽 大 意·太虚
  人人自治与世界和平·太虚
  佛说大方广菩萨十地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六十八·彭定求

        卷768_1 【班婕妤(一作严武诗)】严识玄   贱妾如桃李,君王若岁时。秋风一已劲,摇落不胜悲。   寂寂苍苔满,沈沈绿草滋。繁华非此日,指辇竞何辞。   卷768_2 【赋得御制句朔野阵云飞】何象   塞日穿痕断,边

  • 卷七十七·彭定求

        卷77_1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骆宾王   日观邻全赵,星临俯旧吴。鬲津开巨浸,稽阜镇名都。   紫云浮剑匣,青山孕宝符。封疆恢霸道,问鼎竞雄图。   神光包四大,皇威震八区。风烟通地轴,星象正天枢。   天枢限

  • 卷八·汪广洋

    钦定四库全书凤池吟稿卷八    明 汪广洋 撰七言律诗过黄州有感甲郡繁华控上流郡中多半竹为楼楚茆巴橘通王贡越管秦筝贮客游万竈颠危烟久灭几人离散骨初收移船夜读眉山赋一鹤横江月满舟快阁西昌杰阁连城阙胜日登

  • 卷二百七十七·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七十七 明 曹学佺 编 元诗四十七 天如和尚 示友人 尘网苦多累暂闲如脱羁胡为尘外迹而乃东西驰聚谈每仓卒既远翻多思眼前失真宰身外何求知百骸如仆马势合聊相随气运忽迁谢一散无重

  • 盱江集补钞·吴之振

    李覯绝句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掩映,碧山还被暮云遮。王方平五百馀年别恨多,东征重得见青娥。擗麟始拟穷欢乐,不奈闲人背痒何。璧月璧月迢迢出暮山,素娥心事问应难。世间最解悲圆缺,只有方诸泪不乾。梁

  • 卷八·文洪

    钦定四库全书文氏五家集卷八明 文彭 撰博士诗集下廷试述懐少小习章句朝夕亲笔研词塲十度游终迷五色线行行预计偕迢迢入畿甸皇畿本佳丽瑞霭郁葱蒨五城十二楼紫陌韶华徧披褐朝至尊复道随羣彦步趋白玉堦日射黄金殿螭头

  • 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蚕生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春动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清明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

  • 第一幕·田汉

    大京班后台。名角儿扮戏的特别戏房。〔名丑左宝奎扮好《乌龙院》里的张文远,坐在刘老板的大镜子前面,故意地仔细端详。〔萧郁兰,一位新来的坤角花旦,扮好阎惜姣也坐在镜子前面跟左宝奎闲谈。左宝奎 (把面部化妆斟酌了好一

  • ○日本在长江下游的经济独占·陶希圣

    ◎一、引言“日支新关系调整要纲”规定扬子江下游为日支经济紧密结合地带。这个规定是去年五月汪日双方在东京已经确定下来的,因之去年十一月十二日汪日谈判便没有再加改变的余地。日本经营扬子江下游,时间已有一年多,公

  • 卷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十九 【起丁未周赧王元年○止甲寅秦庄襄王三年】凡六十八年 表例说 【臣】之枢谨按周自赧王五十九年献地於秦通监即以秦继周统纲且仍分注之何哉六国未平秦犹不得称正统也今遵纲目无

  • 五四五 闽浙总督杨景素奏遵旨查办违碍书籍缘由折·佚名

    五四五 闽浙总督杨景素奏遵旨查办违碍书籍缘由折乾隆四十三年九月二十八日闽浙总督臣杨景素跪奏,为遵旨查办奏覆事。乾隆四十三年七月三十日前署督臣德保承准大学士 公阿桂、大学士于敏中字寄,闰六月十九日奉上谕:屡经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十八·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蔡忠怀公确传实録元佑八年正月甲申英州别驾新州安置蔡确卒确字持正泉州进江人父黄裳徙陈州确有智数尚气不护细行少登进士第为邠州司理叅军陜西转运使薛向始欲按其赃污既至见确姿状秀伟召与语竒之更加延誉

  • 读书録卷十一·薛瑄

    诚即五常之实理非五常之外别有诚也如实有是仁实有是义实有是礼实有是智是也即理而物在其中即物而理无不在如未有此宫室已有此宫室之理及有此宫室而理即在宫室之中如未有天地万物已有天地万物之理及有天地万物而理即在

  • 卷四十八·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要义卷四十八宋 魏了翁 撰少牢馈食礼二卒脀以后为隂厌之事卒脀至户内西面注将纳祭也 释曰自此尽主人又再拜稽首论先设置为隂厌之事也此惟一人与主妇同服士妻与助祭同服主妇被锡衣侈袂荐自东房韭菹

  • 卷三·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性理精义卷三皇极经世书 【案邵子传先天之学者也然伏羲卦以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为八卦之象而邵子以日月星辰水火土石为八卦之象盖自为一家之学非谓伏羲之本象如此也○邵子以八者为天地之体推而至於

  • 雪關禪師語錄卷之五·雪关智訚

    侍者成巒、傳善錄法孫開詗編拈古(并評著語)波斯匿王問世尊曰:「勝義諦中有世俗諦否?若言無,智不應二;若言有,智不應一。一二之義其義如何?」(評曰:波斯匿王眉底著眼,覷破黃面老子家風。是甚麼家風?打破鏡來即向汝道。)佛言:「汝

  • 目录·野竹福慧

    益州嵩山野竹禅师后录目录第一卷上堂住云南大理府宾川州鸡足山石钟禅寺第二卷上堂住云南大理府宾川州鸡足山石钟禅寺第三卷上堂再住云南府嵩山禅寺第四卷法语(附小佛事)第五卷书问第六卷历代祖图真赞(附诸祖赞)第七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白玉蟾

    宋白玉蟾分章正误,王元晖注。王,元末人。据卷末王大叙 识,他曾得“紫阳白真人分章证误,司马子微(承祯)解注之本。” 这大概是本书的底本。大叙恐怕就是王元晖,元皇庆间 (1312— 1313年)初刻此本。多引诸书为注,述先天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