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一
卷四十一
眉山苏轼诗十
同正辅表兄游白水山
伟哉造物真豪纵。攫土搏沙为此弄。擘开翠峡走云雷。截破奔流作潭洞。
因随化人履巨迹。得与仙兄摄飞鞚。曳杖不知岩谷深。穿云但觉衣裘重。
坐看惊鸟救霜叶。知有老蛟蟠石瓮。金沙玉砾粲可数。古镜宝奁寒不动。
念兄独立与世疏。绝境难到惟我共。永辞角上两蛮触。一洗胸中九云梦。
浮来山高回望失。武陵路绝无人送。筠篮撷翠爪甲香。素绠分碧银瓶冻。
归路霏霏汤浴暗。野堂活活神泉涌。解衣浴此无垢人。身轻可试云间凤。
原选者评。直从瀑布发处。写到波平水静。与前佛迹岩诗别是一般境象。游迹不同。诗亦随异。可知绝唱高纵。不由强索而得。
与正辅游香积寺
越山少松竹。常苦野火厄。此峰独苍然。感荷佛祖力。茯苓无人采。千岁化琥珀。
幽光发中夜。见者惟木客。我岂无长镵。真赝苦难识。灵苗与毒草。疑似在毫发。
把玩竟不食。弃置长太息。山僧类有道。辛苦尝谷汲。我惭作机舂。凿破混沌穴。
幽寻恐不断。书板记岁月。
原选者评。真赝疑似之难辨。偶借采药以发长叹。其感人者微矣。
次韵正辅同游白水山
祗知楚越为天涯。不知肝胆非一家。此身如线自萦绕。左旋右转随缫车。
误抛山林入朝市。平地咫尺千褒斜。欲从稚川隐罗浮。先与灵运开永嘉。
首参虞舜款韶石。次竭六祖登南华。仙山一见五色羽。雪树两摘南枝花。
赤鱼白蟹箸屡下。黄柑绿橘笾常加。糖霜不待蜀客寄。荔支莫信闽人夸。
恣倾白蜜收五棱。细属刂黄土栽三桠。朱明洞里得灵草。翩然放杖凌苍霞。
岂无轩车驾熟鹿。亦有鼓吹号寒蛙。仙人劝酒不用勺。石上自有樽罍洼。径从此路朝玉阙。十里莫遣毫厘差。故人日夜望我归。相迎欲到长风沙。
岂知乘槎天女侧。独倚云机看织纱。世间谁似老兄弟。笃爱不复机疵瑕。
相携行到水穷处。庶几一见留子嗟。千年枸杞尝夜吠。无数草棘工藏遮。
但令凡心一洗濯。神人仙药不我遐。山中归来万想灭。岂复回顾双云鸦。
原选者评。离却白水。别作虚空缥缈之想。层峦叠浪。兴会淋漓。屈子远游之遗也。
李必恒曰。双云鸦。似指失偶事。先生。前迎正辅诗。有。万里倘同归。两鳏当对耰。之句。自注。某丧妇已三年矣。正辅近亦有亡嫂之戚。故云。洗濯凡心。及。万想灭。二语。可见。云鸦。即所云。云鬟鸦鬓。矣。
章质夫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戏作小诗问之
白衣送酒舞渊明。急扫风轩洗破觥。岂意青州六从事。化为乌有一先生。
空烦左手持新蟹。漫绕东篱嗅落英。南海使君今北海。定分百榼饷春耕。
原选者评。青州。乌有。偶然拈作对偶。集中尚有以。通印子鱼。对。披绵黄雀。以。日斜庚子。对。灭在巳辰。并为宋诗人所称。其实轼诗卓绝处不尽在此。
。复斋漫录。曰。文之所以贵对偶者。谓出於自然。非假于牵强也。王禹玉元丰间以钱二万。酒十壶饷吕梦得。梦得作启谢之。有。白水真人。青州从事。禹玉叹赏。为其切题。至若东坡得章质夫书。遗酒六瓶。书至而酒亡。因寄诗云。岂意青州六从事。化为乌有一先生。二句浑然一意。绝无斧凿痕。更觉有功。
。诗人玉屑。曰。天下未尝无对。东坡以章质夫寄酒不至。作诗云。岂意青州六从事。化为乌有一先生。或以绿研寄杨诚斋。为人以柏木简换去。诚斋用此意作诗谢云。如何绿玉含风面。化作青铜溜雨枝。二事可为奇对。亦善用坡诗也。
雨后行菜
梦回闻雨声。喜我菜甲辰。平明江路湿。并岸飞两桨。天公真富有。乳膏泻黄壤。
霜根一蕃滋。风叶渐俯仰。未任筐筥载。已作杯盘想。艰难生理窄。一味敢专飨。
小摘饭山僧。清安寄真赏。芥蓝如菌蕈。脆美牙颊响。白菘类羔豚。曰月土出蹯掌。
谁能视火候。小灶当自养。
原选者评。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得陶公田园诸诗神髓。
残腊独出二首录一首
江边有微行。诘曲背城市。平湖春草合。步到栖禅寺。堂空不见人。老稚掩关睡。
所营在一食。食已宁复事。客来岂无得。施子净扫地。风松独不静。道我作鼓吹。原选者评。通首酷写静境。结云。风松独不静。此是反托之法。元微窅奥。妙处可寻。
。容斋三笔。曰。东坡初赴惠州。遇峡山寺。不值主人。故其诗云。山僧本幽独。乞食况未还。云碓水自舂。松门风为关。石泉解娱客。琴筑鸣空山。既至惠州。残腊独出。至栖禅寺。亦不逢一僧。故其诗云。江边有微行。诘曲背城市。平湖春草合。步到栖禅寺。堂空不见人。老稚掩关睡。后在儋耳作。观棋。诗。记游庐山白鹤观。观中人皆阖户昼寝。独闻棋声云。我时独游。不逢一士。谁欤棋者。户外屦二。不闻人声。时闻落子。其寂寞冷落之味。可以想见。句语之妙。一至於此。
新年五首录一首
哓雨暗人日。春愁连上元。水生挑菜渚。烟湿落梅村。小市人归尽。孤舟鹤踏翻。
犹堪慰寂寞。渔火乱黄昏。
次韵高要令刘湜峡山寺见寄
新闻妙无多。旧学闲可束。犹当隐季主。未遽逃梅福。空肠吐馀思。静似蚕缀族。
寸田结初果。秀若铜生绿。荆棘扫诚尽。梨棘忧不熟。高人宁铸金。下士乃服玉。
君看岭峤隘。我欲巾笥蓄。曾攀罗浮顶。亦到朱明谷。旋观真历块。归卧甘破屋。
故人老犹仕。世味薄如縠。偶从越女笑。不怕蛮江浴。惊闻尺书到。喜有新诗辱。
应怜五管客。曾作八州督。骨销谗口铄。胆破狱吏酷。陇云不易寄。江月乃可掬。
遥知清远寺。不称空明腹。蹇驴步武碎。短瑟弦柱促。仰看泉落佩。俯听石响毂。
千峰泻清驶。一往无回归。狂雷失晤语。过电不容目。要知僧长饥。正坐山少肉。
人间无南北。蜗角空出缩。仇池九十九。嵩少三十六。天人同一梦。仙凡无两录。
陋邦真可老。生理亦粗足。便回燕天焰。长作照海烛。
原选者评。隽语清谈。引人入胜。而竟体裁对。绝不见排比之迹。故由笔妙。应怜五管客。
曾作八州督。二句。宋援则引。庄子。上有五管。之说。李原则引韩诗。五管编历。之句。王注兼采而并录之。古人之虚衷如此。援说诚为未当。李必恒补注。是李原而非宋援。可也。其所作。王注正伪。直斥王注为杜撰。是没其实矣。至。曾作八州督。句。李原但引。晋书。只能解释字面。此则补注得之。然观轼。贺子由生第四孙。诗。结云。早谋二顷田。莫待八州督。有自注云。吾前后典八州。此乃。八州督。三字之确注。补注但引。八州怜我往来频。之句。犹未为得也。
惠州近城数小山。类蜀道。春与进士许毅野步。
会意处。饮之且醉。作诗以记。适参寥专使欲归。
使持此以示西湖之上诸友。庶使知余未尝一日忘湖山也
夕阳飞絮乱平芜。万里春前一酒壶。铁化双鱼沉远素。剑分二岭隔中区。
花曾识面香仍好。鸟不知名声自呼。梦想平生消未尽。满林烟月到西湖。原选者评。渥采流熹。触物圆览。梦想之切。洋溢於词端。
。冷斋夜话。曰。韩子苍曰。丁晋公海外诗云。草解忘忧忧底事。花名含笑笑何人。世以为工。及读东坡诗云。花曾识面香仍好。鸟不知名声自呼。便觉才力相去远矣。
。风月堂诗话。曰。东坡南迁。参寥居西湖智果院。交游无复曩时之盛。作湖上绝句云。
。去岁春风上苑行。烂窥红紫厌平生。而今眼底无姚魏。浪药浮花懒问名。城隈野水绿逶迤。
袅袅轻舟掠岸过。欲采芸兰无觅处。野花汀草占春多。诗既出。遂坐讥刺得罪。返初服。轼惠州答参寥书曰。专人远来。辱手书并示近诗。如获一笑之乐。数日喜慰忘味也。某到贬所半年。凡百粗适。更不能细说。大略祗似灵隐天竺和尚退院后。却在一个小村院子。折足铛中罨糙米饭吃。便过一生也得。
食荔支二首录一首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支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迁居并引
吾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至惠州。寓合江楼。是月十八日迁於嘉祐寺。二年三月十九日复迁於合江楼。三年四月二十日复归於嘉祐寺。时方卜筑白鹤峰之上。新居成。庶几其少安乎。
前年家水东。回首夕阳丽。去年家水西。湿面风雨细。东西两无择。缘尽我辄逝。
今年复东徙。旧馆聊一憩。已买白鹤峰。规作终老计。长江在北户。雪浪舞吾砌。
青山满墙头。
委 鬌几云髻。虽惭抱朴子。金鼎陋蝉蜕。犹贤柳柳州。庙俎荐丹荔。
吾生本无待。俯仰了此世。念念自成劫。尘尘各有际。下观生物息。相吹等蚊蚋。
原选者评。柳州贬谪诗。多忧郁凄楚之音。轼尝评其。南石间中诗。引老杜云。王侯与蝼蚁。同尽随丘墟。仪曹何忧之深也。若惠州诸作。无不宽然有馀地。此其所得深矣。
轼。和陶集。曰。去岁三月。自水东嘉祐寺迁合江楼。迨今一年。多病鲜欢颜。怀水东之乐。得归善县后隙地数亩。父老云。此古白鹤观也。意欣然欲居之。白鹤峰新居成。自嘉祐寺迁入。咏渊明。时运。诗云。斯晨斯夕。言息其庐。似为余发也。
两桥诗并引
惠州之东。江谿合流。有桥。多废坏。以小舟渡。罗浮道士邓守安。始作浮桥。以四十舟为二十舫。铁锁石叮。随水涨落。榜曰。东新桥。州西丰湖上。有长桥。屡作屡坏。栖禅院僧希固筑进两岸。为飞楼九间。尽用石盐木。坚若铁石。榜曰。西新桥。皆以绍圣三年六月毕工。作二诗落之。东新桥
群鲸贯铁索。背负横空霓。首摇翻雪江。尾插崩云谿。机牙任信缩。涨落随高低。
辘轳卷巨索。青蛟挂长堤。奔舟免狂触。脱筏防撞挤。一桥何足云。欢传广东西。
父老有不识。喜笑争攀跻。鱼龙亦惊逃。雷雹生马蹄。嗟此病涉久。公私困留稽。
奸民食此险。出没如凫睮。似卖失船壶。如去登楼梯。不知百年来。几人陨沙泥。
岂知涛澜上。安若堂与闺。往来无晨夜。醉病休扶携。使君饮我言。妙割无牛鸡。
不云二子劳。叹我捐腰犀。我亦寿使君。一言听扶藜。常当修未坏。勿使后噬脐。
原选者评。先写浮桥之状。次言桥成之利。而以常当修未坏终之。惊采绝艳。直是为浮桥作赞颂。前贤诗中。无此倔奇。
西新桥
昔桥木千柱。挂湖如断霓。浮梁陷积淖。破板随奔谿。笑看远岸没。坐觉孤城低。
聊因三农隙。稍进百步堤。炎州无坚植。潦水轻推挤。千年谁在者。铁柱罗浮西。
独有石盐木。白蚁不敢跻。似开铜驼峰。如凿铁马蹄。岌岌类鞭石。山川非会稽。
嗟我久阁笔。不书纸尾睮。萧然无尺箠。欲构飞空携。百夫下一杙。椓此百尺泥。
探囊赖故侯。宝钱出金闺。父老喜云集。箪壶无空携。三日饮不散。杀尽西村鸡。
似闻百岁前。海近湖有犀。那知陵谷变。枯渎生茭藜。后来勿忘今。冬涉水过脐。
原选者评。序记事迹。与东桥体格不同。而波澜意度。曲折恣肆。独以和韵显其奇。
白鹤峰新居欲成。夜过西邻翟秀才二首
林行婆家初闭户。翟夫子舍尚留关。连娟缺月黄昏后。缥缈新居紫翠间。
系闷岂无罗带水。割愁还有剑铓山。中原北望无归日。邻火村舂自往还。
瓮间毕卓防偷酒。壁后匡衡不点灯。待凿平江百尺井。要分清暑一壶冰。
佐卿恐是归来鹤。次律宁非过去僧。他日莫寻王粲宅。梦中来往本何曾。
原选者评。首作兀傲。鲜妍。挥毫卓荦。次作以意贯串。故役事繁而思不隔。不善学之。不转成。点鬼簿。耶。
。石林诗话。曰。诗篇当有操纵。不可拘用一律。苏子瞻诗。林行婆家初闭户。翟夫子舍
尚留关。始读殆不可测其意。盖下有。连娟缺月。四句。则入头不怕故行。宁伤初拙也。
纵笔
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原选者评。王十朋曰。按此诗。执政闻而怒之。再贬儋耳。
种茶
松间旅生茶。已与松俱瘦。茨棘尚未容。蒙翳争交构。天公所遗弃。百岁仍稚幼。
紫笋虽不长。孤根乃独寿。移栽白鹤岭。土软春雨后。弥旬得连阴。似许晚遂茂。
能忘流转苦。戢戢出鸟咮。未任供舂磨。且可资摘嗅。千团输太官。百饼炫私斗。
何如此一啜。有味出吾囿。
原选者评。茶根移种。经雨而生。谪居殆用自况。故曰。天公所遗弃。曰。能忘流转苦。
词旨了然可见。
白鹤山新居。凿井四十尺。遇磐石。石尽。乃得泉
海国困蒸溽。新居利高寒。以彼陟降劳。易此寝处乾。但苦江路峻。常惭汲腰酸。
矻矻烦四夫。硗硗断层峦。弥旬得寻丈。下有青石磐。终日但迸火。何时见飞澜。
丰我粲与醪。利汝椎与钻。山石有时尽。我意殊未阑。今朝僮仆喜。黄土复可抟。
晨瓶得雪乳。暮瓮停冰湍。我生类如此。何适不艰难。一勺亦天赐。曲肱有馀欢。
原选者评。艰难。二字。为通首点睛处。借题抒写。奥美无穷。
三月二十九日二首
南岭过云开紫翠。北江飞雨送凄凉。酒醒梦回春尽日。闭门隐几坐烧香。
门外橘花犹的白乐。墙头荔子已斓斑。树暗草深人静处。卷帘奇支枕卧看山。
吾谪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行。了不相知。
至梧乃闻尚在藤也。旦夕当追及。作此诗示之
九疑联绵属衡湘。苍梧独在天一方。孤城吹角烟树里。落日未落江苍茫。
幽人拊枕坐叹息。我行忽至舜所藏。江边父老能说子。白须红颊如君长。
莫嫌琼雷隔云海。圣恩尚许遥相望。平生学道真实意。岂与穷达俱存亡。
天其以我为箕子。要使此意留要荒。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
原选者评。水天景色。离合情怀。极排解乃极沉痛。
。鹤林玉露。曰。子瞻谪儋州。子由谪雷州。皆章惇取其字之偏傍而谑之。当时有术士曰。
。儋字从立人。雷字雨在田上。承天之泽。子由其未艾乎。后皆验。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云。千山动鳞甲。
万谷酣笙钟。觉而遇清风急雨。戏作此数句
四州环一岛。百洞蟠其中。我行西北隅。如度月半弓。登高望中原。但见积水空。
此生当安归。四顾真途穷。眇观大瀛海。坐咏谈天翁。茫茫太仓中。一米谁雌雄。
幽怀忽破散。永啸来天风。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安知非群仙。钧天宴未终。
喜我归有期。举酒属青童。急雨岂无意。催诗走群龙。梦云忽变色。笑电亦改容。
应怪东坡老。颜衰语徒工。久矣此妙声。不闻蓬莱宫。
原选者评。行荒远僻陋之地。作骑龙弄凤之思。一气浩歌。而出天风浪浪。海山苍苍。足当司空图。豪放。二字。
。苕溪渔隐丛话。曰。幽怀忽破散。四句。盖风来则千山草木俱动。如动鳞甲。万谷号呼有笙。如酣笙镛耳。
次前韵寄子由
我少即多难。邅回一生中。百年不易满。寸寸弯强弓。老矣复何言。荣辱今两空。
泥洹尚一路。所向馀皆穷。似闻崆峒西。仇池迎此翁。胡为适南海。复驾垂天雄。
下视九万里。浩浩皆积风。回望古合州。属此琉璃钟。离别何足道。我生岂有终。
渡海十年归。方镜照两童。还乡亦何有。暂假壶公龙。峨眉向我笑。锦水为君容。
天人巧相胜。不独数子工。指点昔游处。嵩莱生故宫。
原选者评。其胸次实为天空海阔。非是无聊解免之词。
迁居之夕。闻邻舍儿诵书。欣然而作
幽居乱蛙黾。生理半人禽。跫然已可喜。况闻弦诵音。儿声自圆美。谁家两青衿。
且欣集齐咻。未敢笑越吟。九龄起韶石。姜子家日南。吾道无南北。安知不生今。
海阔尚挂斗。天高欲横参。荆榛短墙缺。灯火破屋深。引书与相和。置酒仍独斟。
可以侑我醉。琅然如玉琴。
原选者评。谪居荒陋。闻诵读而欣然。乃是恒情所同。最爱。海阔。数句。写出一诗情景。别具兴会。文彩欲飞。
观棋
予素不解棋。尝独游庐山白鹤观。观中人皆阖户昼寝。独闻棋声於古松流水之间。意欣然喜之。自尔欲学。然终不解也。儿子过乃粗能者。儋守张中日从之戏。予亦隅坐竟日。不以为厌也。
五老峰前。白鹤遗址。长松荫庭。风日清美。我时独游。不逢一士。谁欤棋者。户外屦二。
不闻人声。时闻落子。纹枰坐对。谁究此味。空钩意钓。岂在鲂鲤。小儿近道。剥啄信指。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优哉游哉。聊复尔耳。
原选者评。轼尝论司空图。棋声花院闭。幡影石幢高。之句。以为。吾尝独入白鹤观。松阴满地。不见一人。惟闻棋声。然后知此句之工。但恨其寒俭有僧态。数语。可谓定评矣。此四言一章。则甚似规抚。二十四品。之文者。清幽静妙。真得味外之味。然何尝带一毫寒俭气耶。
。深雪偶谈。曰。四言自韦。孟。司马迁。相如。班固。东皙。陶潜。韩愈。柳宗元。梅尧臣。欧阳修。王安石。苏轼。工拙略见。尝怪五言而上。世人往往极其才之所至。而四言虽文词钜伯。
辄不能工。水心有是言矣。刘潜夫亦以四言尤难。三百五篇在前之故。余思四言如律。以三百五篇则韦氏为工。世殊体异。后之铭诗莫非四言也。安石以上诸公。未暇深论。如苏公所撰。范蜀公志铭。余每展卷辄为击节。在儋耳作。观棋。诗。其寂寒冷落之味。可以想见。坡公四言於古近体中。句语无适而不高妙也。
。困学纪闻。曰。观棋。诗。谁欤棋者。用。檀弓。文法。
。苕溪渔隐丛话。曰。梦得。观棋歌。云。初疑磊落曙天星。次见搏击三秋兵。雁行布阵众未晓。虎穴得子人皆惊。余尝爱此数语。能摹写奕棋之趣。梦得必高於手谈也。至东坡。观棋。则云。胜固可欣。败亦可喜。优哉游哉。聊复尔耳。盖东坡素不解棋。不究此味也。
籴米
籴米买束薪。百物资之市。不缘耕樵得。饱食殊少味。再拜请邦君。愿受一廛地。
知非笑昨梦。食力免内愧。春秧几时花。夏稗忽已穟。怅焉抚耒耜。谁复识此意。
原选者评。此与陶潜诗云。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同为学道有得之语。
撷菜并引
吾借王参军地种菜。不及半亩。而吾与过子终年饱菜。夜半饮醉。无以解酒。辄撷菜
煮之。味含土膏。气饱风露。虽粱肉不能及也。人生须底物。而更贪耶。乃作四句。
秋来霜露满东园。芦菔生儿芥有孙。我与何曾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
原选者评。见到之言。不嫌直遂。
次韵子由月季花再生
幽芳本长春。暂瘁如蚀月。且当付造物。未易料枯睻。也知宿根深。便作紫笋茁。乘时出婉娩。为我暖栗烈。先生蚤贵重。庙论推英拔。而今城东瓜。不记。召南。茇。
陋居有远寄。小圃无阔蹑。还为久处计。坐待行年匝。腊果缀梅枝。春杯浮竹叶。
谁言一萌动。已觉万木活。聊将玉蕊新。插向纶巾折。
原选者评。谁言一萌动。二语。觉春风太和。自在襟抱间。
次韵子由浴罢
理发千梳净。风晞胜汤沐。闭息万窍通。雾散名乾浴。颓然语默丧。静见天地复。
时令具薪水。漫欲濯腰腹。陶匠不可求。盆斛何由足。老鸡卧粪土。振羽双暝目。
倦马马展风沙。奋鬣一喷玉。垢净各殊性。快惬聊自沃。云母透蜀纱。琉璃莹蕲竹。
稍能梦中觉。渐使生处熟。楞严。在床头。妙偈时仰读。返流归照性。独立遗所瞩。
未知仰山禅。已就季主卜。安心会自得。助长毋相督。
原选者评。触处圆通。了无挂碍。
十二月十七日。夜坐达晓。寄子由
灯烬不挑重暗蕊。炉灰重拨尚余薰。清风欲发鸦翻树。缺月初升犬吠云。
闭眼此心新活计。随身孤影旧知闻。雷州别驾应危坐。跨海幽光与子分。
原选者评。凄寂之境。写得鸡犬皆仙。超然元著。
子由生日
上天不难知。好恶与我一。方其未定间。人力破阴骘。小忍待其定。报应真可必。
季氏生而仁。观过见其实。端如柳下惠。焉往不三黜。天有时而定。寿考未易毕。
儿孙七男子。次第皆逢吉。遥知设罗门。独掩悬罄室。回思十年事。无愧箧中笔。
但愿白发兄。年年作生日。
原选者评。语语朴挚。祝颂乃弟之体。故当由是。
以黄子木拄杖为子由生日之寿
灵寿扶孔光。菊潭饮伯始。虽云闲草木。岂乐蒙此耻。一时偶收用。千载相瘢疻。
海南无嘉植。野果名黄子。坚瘦多节目。天材任操倚。嗟我始剪裁。世用或缘此。
贵从老夫手。往配先生几。相从归故山。不愧仙人杞。
原选者评。从老夫手。配先生几。嗟余寡兄弟。四海一子由。此语老而益信。儋耳霹雳收威暮雨开。独凭栏槛倚崔嵬。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
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万事灰。
原选者评。山酋山卒雄姿。经挫折而不稍损抑。养浩然之气。于此见其心声。
苏辙曰。东坡居士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皏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是亦皆罢去。犹独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
冯景曰。唐书。吴武陵与孟简书云。雷砰电射天怒也。不能终朝。柳宗元之贬已十二年矣。圣人在上。安有毕世而怒人臣耶。公起句暗用其意。
新居
朝阳入北林。竹树散疏影。短篱寻丈间。寄我无穷境。旧居无一席。逐客犹遭屏。
结茅得兹地。翳翳村巷永。数朝风雨凉。畦菊发新颖。俯仰可卒岁。何必谋二顷。
原选者评。幸得一廛。萧条高寄。仁智所乐。不胜娱衷散赏。非夫澄怀观道。曷克有此。
轼答程全父推官书曰。初至僦官屋数椽。近复遭迫逐。不免买地结茅。仅免露处。而囊为一空。困厄之中。何所不有。置之不足道。聊为一笑而已。
施元之曰。东坡至儋耳。军使张中请馆于行衙。又别饰官舍。为安居计。朝廷命湖南提举。常平董必者。察访广西。遣使臣过海逐出之。中坐黜。死。雷州监司悉镌秩。遂买地筑室。
为屋五间。潮人王介石为客于儋。躬泥水之役。其劳甚于家隶。故诗有。逐客犹遭屏。句。
倦夜
倦枕厌长夜。小窗终未明。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衰鬓久已白。旅怀空自清。
荒园有络纬。虚织竟何成。
原选者评。虚廓寂寥。具臻妙境。
纵笔三首录一首
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
原选者评。容斋五笔。曰。乐天诗云。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坡则曰。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采旧公案而机杼一新。前无古人。于是为至。
贫家净扫地
贫家净扫地。贫女好梳头。下士晚闻道。聊以拙自修。叩门有佳客。一饭相邀留。
舂炊勿草草。此客未易媮。慎勿用劳薪。感我如薰莸。德人抱衡石。铢黍安可廋。
原选者评。起二语瞥空而入。是诗家兴体。
庚辰岁人日作。时闻黄河已复北流。
老臣旧数论此。今斯言乃验二首录一首
老去仍栖隔海村。梦中时见作诗孙。天涯已惯逢人日。归路犹欣过鬼门。
三策已应思贾让。孤忠终未赦虞翻。典衣剩买河源米。屈指新作上元。
原选者评。方回曰。前辈论诗文。谓子美夔州后诗。东坡岭外文。老笔愈胜少作。而中年亦未若晚年也。此诗元符三年。东坡年六十五谪居儋耳所作。人日。鬼门。之对极工。
刘辰翁曰。梦中时见作诗孙。此句为仲虎发也。陆务观云。在蜀见苏山藏公墨迹。叠韵诗后题云。寄作诗孙符。符字仲虎。
施元之曰。神宗元丰四年。澶州言河决小吴埽。诏。东行河道已填淤。不可复。更不修闭。哲宗元祐三年。安焘等疏议回河东流。文忠烈。吕正愍从而和之。力主其议。子由在西掖言于吕正献曰。河决而北。先帝不能回。而诸公欲回之。是自谓过先帝也。正献曰。当与公筹之。然竟莫能夺。其役遂兴。议论纷然。至于累岁。公尝侍上读祖宗宝训。因及时事。曰。黄河势方北流。而强之使东。当局者恨之。老臣旧数论此。指此事也。
庚辰岁正月十二日。天门冬酒熟。予自漉之。
且漉且尝。遂以大醉二首录一首
自拨床头一瓮酒。幽人先已醉浓芬。天门冬熟新年喜。麴米春香并舍闻。
菜圃渐疏花漠漠。竹扉斜掩雨纷纷。拥裘睡觉知何处。吹面东风散缬文。
原选者评。花雨于醉中见之。别饶情趣。
汲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茶雨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原选者评。舒促离合。若风涌云飞。杨万里辈曲为疏解。似反失其趣旨。
。苕溪渔隐丛话。曰。此诗奇甚。道尽烹茶之要。且茶非活水则不能发其鲜馥。东坡深知此理矣。
杨万里曰。东坡煎茶诗云。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汲深清。第二句七字而具五意。
水清。一也。深处取清者。二也。石下之水。非有泥土。三也。石乃钓石。非寻常之石。四也。东坡自汲。非遣卒奴。五也。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其状水之清美极矣。分江。二字此尤难下。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此倒语也。尤为诗家妙法。即少陵。红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也。枯肠未易禁三碗。卧听山城长短更。又翻却卢仝公案。仝吃到七碗。坡不禁三碗。山城更漏无定。长短。二字。有无穷之味。
予来儋耳。得吠狗曰乌觜。甚猛而驯。随予迁合浦。
过澄迈。泅而济。路人皆惊。戏为作此诗
乌啄本海獒。幸我为之主。食余已瓠肥。终不忧鼎俎。昼驯识宾客。夜悍为门户。
知我当北还。掉尾喜欲舞。跳踉趁童仆。吐舌喘汗雨。长桥不肯蹑。径渡清深浦。
拍浮似鹅鸭。登岸剧九虎虎。盗肉亦小疵。鞭箠当贳汝。再拜谢厚恩。天不遣言语。
何当寄家书。黄耳定乃祖。
原选者评。一时戏笔。摹绘人情。至。盗肉亦小疵。鞭箠当贳汝。一句。其寓意者深矣。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
倦客愁闻归路遥。眼明飞阁俯长桥。贪看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晚潮。
余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阳招我魂。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原选者评。羁望深情。含蕴无际。
。苕溪渔隐丛话。曰。通潮阁。诗云。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伏波将军庙碑。有云。南望连山。若有若无。杳杳一发耳。其语倔奇。两用之。盖得意也。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原选者评。高阔空明。非实身有仙骨。莫能有其只字。
方回曰。绍圣四年丁丑。东坡在惠州。年六十二矣。五月再谪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即儋耳也。以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七月十三日至儋州。或谓尾句太过。无省愆之意。殊不然也。章子厚蔡卞欲杀之。而处之怡然。当此老境。无怨无怒。以为兹游奇绝。真了生死轻得丧。天人也。次韵王郁林
晚涂流落不堪言。海上春泥手自翻。汉使节空余皓首。故侯瓜在有颓垣。
平生多难非天意。此去残年尽主恩。误辱使君相抆拭。宁闻老鹤更乘轩。
原选者评。忠厚悱恻。大雅遗音。
藤州江下夜起对月。赠邵道士
江月照我心。江水洗我肝。端如径寸珠。堕此白玉盘。我心本如此。月满江不湍。
起舞者谁欤。莫作三人看。峤南瘴毒地。有此江月寒。乃知天壤间。何人不清安。
床头有白酒。盎若白露氵专。独醉还独醒。夜气清漫漫。仍呼邵道士。取琴月下弹。
相将乘一叶。夜下苍梧滩。
原选者评。舒元舆。序白。一篇只办形容。拟议犹是日下孤灯伎俩。此诗乃能证出妙明心。
直是照天照地。
广倅萧大夫借前韵见赠。复和答之二首录一首
生还粗胜虞。蚤退不如疏。垂死初闻道。平生误信书。风涛惊夜半。疾病送灾余。
赖有萧夫子。忧怀得少摅。
原选者评。轼诗好用古人姓押韵。前人有讥之者。若此诗。起二句亦是习气未除。而格韵则高。坚于晚节矣。
次韵韶倅李通直二首录一首
一篇。泷吏。可书绅。莫向。长沮。更问津。老去常忧伴新鬼。归来且喜是陈人。
曾陪令尹苍髯古。又见郎君白发新。回首天涯一惆怅。郤登梅岭望枫宸。
李伯时画其弟亮功旧隐宅图
乐天早退今安有。摩诘长闲古亦无。五亩自栽池上竹。十年空看辋川图。
近闻陶令开三径。应许扬雄寄一区。晚岁与君同活计。如云鹅鸭散平湖。
原选者评。池上。承乐天句。辋川。承摩诘句。陶令比李。扬雄自喻。一意直下。舒展自如。斯为律诗神境。
赠岭上老人
鹤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合抱手亲栽。问翁大庾岭头住。曾见南迁几个回。
原选者评。高朗。得青莲之一体。
。娱书堂诗话。曰。东坡还至庾岭上。少憩村店。有一老翁出。问从者曰。官为谁。曰。苏尚书。曰。是苏子瞻欤。曰。是。乃前揖坡。曰。我闻人害公者百端。今日北归。是天祐善人也。东坡笑而谢之。因题此诗於壁。
予昔过岭而南。题诗龙泉钟上。今复过而北。次前韵
秋风卷黄落。朝雨洗绿净。人贪归路好。节近中原正。下岭独徐行。艰险未敢忘。
遥知叔孙子。已致鲁诸生。
原选者评。刻意斫削。节短而味长。
陆游曰。建中初。韩曾二相得政。尽收用元祐人。其不召者亦补大藩。惟东坡兄弟犹领宫祠。末句盖寓所谓不能致者二人。意深语缓。尤未易窥测。
过岭二首
暂著南冠不到头。郤随北雁与归休。平生不作兔三窟。今古何殊貉一丘。
当日无人送临贺。至今有庙祀潮州。剑关西望七千里。乘兴真为玉局游。
七年来往我何堪。又试曹溪一勺甘。梦里似曾迁海外。醉中不觉到江南。
波生濯足鸣空涧。雾绕征衣滴翠岚。谁遣山鸡忽惊起。半山
品 花雨落毵毵。
原选者评。视迁谪如醉梦中。知其胸中别有澄定者在。
方回曰。绍圣元年甲戌。贬惠州。四年丁丑。贬儋耳。明年元丰戊寅改元。三年庚辰。量移廉州。永州自便。凡七年。杨凭贬临贺尉。惟徐晦送之。此事极切。梦里似曾迁海外。此联甚佳。殊不以迁谪为意也。
留题显圣寺
渺渺疏林集晚鸦。孤村烟火梵王家。幽人自种千头橘。远客来寻百结花。
浮石已乾霜后水。焦坑闲试雨前茶。只疑归梦西南去。翠竹江村绕白沙。
歇白塔铺
甘山庐阜郁长望。林隙依稀漏日光。吴国晚蚕初断叶。占城蚤稻欲移秧。
迢迢涧水随人急。冉冉岩花扑马香。望眼尽从飞鸟远。白云深处是吾乡。
郁孤台
吾生如寄耳。岭外亦闲游。赣石三百里。寒江尺五流。楚山微有霰。越瘴久无秋。
望断横云峤。魂飞咤雪洲。晓钟时出寺。暮鼓各鸣楼。归路迷千嶂。劳生阋百州。
不随猿鹤化。甘作贾胡留。只有貂裘在。犹堪买钓舟。
原选者评。深稳之至。弥出清新。吾生如寄耳。一句。集中屡见其横溢。固不屑屑於此也。
次韵江晦叔二首录一首
钟鼓江南岸。归来梦自惊。浮云世事改。孤月此心明。雨已倾盆落。诗仍翻水成。
二江争送客。木杪看桥横。
原选者评。冲襟内盎。见于文词。无不邃然入理。
。苕溪渔隐丛话。曰。东坡自岭外归。次韵江晦叔。云。浮云世事改。孤月此心明。语意高妙。如参禅悟道之人。吐露胸襟。无一毫窒碍也。
。困学纪闻。曰。浮云世事改。孤月此心明。坡公晚年所造深矣。更无柳絮随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见司马公之心。浮云世事改。孤月此心明。见东坡公之心。
寒日与器之游南塔寺寂照堂
城南钟鼓斗清新。端为投荒洗瘴尘。总是镜空堂上客。谁为寂照镜中人。
红英扫地风惊晓。绿叶成阴雨洗春。记取明年作寒食。杏花曾与此翁邻。
原选者评。花落木荣。不言人事。而人事之变迁自见。寄慨良深。
赠诗僧道通
雄豪而妙苦而腴。只有琴聪与蜜殊。语带烟霞从古少。气含蔬笋到公无。
香林乍喜闻薝蔔。古井惟惭断辘轳。为报韩公莫轻许。从今岛可是诗奴。
原选者评。气含蔬笋。只是以谐语入诗。遂成千古名论。世之开堂为人者。能得斯意。定知兔园。四六收簏。时文撮和。补缀不足。为支那撰述。而具正法眼藏者。即如。不搽红粉也风流。只要檀郎认得声。等句。皆为解第一义也。
。石林诗话。曰。唐诗僧中叶以后。其名字班班为时所称者甚多。然诗皆不传。如。经来白马寺。僧到赤乌年。数联。仅见文士所录而已。陵迟至贯休。齐巳之徒。其诗虽存。然无足言矣。中闲惟皎然最为杰出。故其诗十卷独全。亦无甚过人处。近世。僧学诗者极多。皆无超然自得之气。往往反拾掇。模效士大夫所残弃。又自作一种体。格律尤凡俗。世谓之。酸馅气。子瞻。赠惠通诗。云。语带烟霞从古少。气含蔬笋到公无。尝语人曰。颇解蔬语否。为无。酸馅气。也。闻者莫不大笑。
。西清诗话。曰。东坡言僧诗要无蔬笋气。固诗人龟鉴。今时误解。便作世网中语。殊不知本分家风。水边林下气象盖不可无。若尽洗去清拔之韵。便与俗同科。又何足尚。
。竹坡诗话。曰。思聪。杭州孤山僧。东坡亻卒杭。令和参寥子。昏。字韵诗云。千点乱山横紫翠。一钩新月挂黄昏。大加称赏。大观政和间。侠琴游梁。日登中贵人之门。久之遂还俗。为御前使臣。方其将冠巾也。苏叔党因浙僧入都送之。诗云。试诵北山移。为我招琴聪。诗至。
已无及矣。
予昔作。壶中九华。诗。其后八年。复过湖口。
则石已为好事者取去。乃和前韵以自解云
江边阵马走千峰。问讯方知冀北空。尤物已随清梦断。真形犹在画图中。
归来晚岁同元亮。却扫何人伴敬通。赖有铜盆修石供。仇池玉色自璁珑。
次韵郭功甫二首录一首
早知臭腐即神奇。海北天南总是归。九万里风安税驾。云鹏今悔不卑飞。
原选者评。以摘宦为搏扶。拟卑飞于厚禄。偶露不平之鸣。翻案独绝。
林子仁曰。功甫观先生画雪雀有感。作诗寄惠州云。平生才力信瑰奇。今在穷荒岂易归。正似雪林枝上画。羽翰虽好不能飞。后先生北归。人用前韵寄诗云。秋霜春雨不同时。万里今从海外归。已出网罗毛羽在。却寻云迹帖天飞。今次其韵也。
宋复古画。潇湘晚景图。 三首
西征忆南国。堂上画潇湘。照眼云山出。浮空野水长。旧游心自省。信手笔都忘。
会有衡阳客。来看意渺茫。
落落君怀抱。山川自屈蟠。经营初有适。挥洒不应难。江市人家少。烟村古木攒。
知君有幽意。细细为寻看。
咫尺殊非少。阴晴自不齐。径蟠趋后崦。水会赴前溪。自说非人意。曾经入马蹄。
他年宦游处。应话剑山西。原选者评。首篇言画之梗概。终篇言画之曲折。中篇乃以前四句承上。后四句起下。结构森严。不但霞绚冰莹。独扌票环颖。
嘲子由
堆几尽埃简。攻之如蠹虫。谁知圣人意。不在古书中。
原选者评。正是读书万卷人语。不悦学者不能道。通雅称冯开之云。读书太乐则漫。太苦则涩。董遇之百遍。考亭之半日。渊明之不求甚解。东坡之每事一过。其各得于轮扁之甘苦者乎。数语。可为此诗注脚。
第五桥
白露凄风洗瘴烟。梦回相对两凄然。雀罗廷尉非当日。鸠杖先生愈少年。
世事饱谙思缩手。主恩未报耻归田。谁怜第五桥东水。独照台州老郑虔。
原选者评。五。六一联。词意深厚。
轩窗
东邻多白杨。夜作雨声急。窗下独无眠。秋虫见灯入。
鱼
湖上移鱼子。初生不畏人。自从识钩饵。欲见更无因。
猜你喜欢 卷四百四十一·彭定求 卷一百一十·彭定求 歴代诗话卷五十三·吴景旭 围棋闯局·詹时雨 第十八出 喜谐·叶宪祖 第一折·关汉卿 卷四·宋·蒋一葵 游子谣·戴望舒 卷一百六十六·徐世昌 卷368 ·佚名 战败了归来·刘半农 卷十七·乾隆 卷十五·方回 卷八百三十八·佚名 提要·艾性夫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