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八

日本山井鼎

物观 撰

周易兼义第八

存旧周易系辞下第八韩康伯注【古本足利本】周易注疏卷第十二【宋板】

周易系辞下第八

谨按宋板无第八二字説具于前

八卦成列至禁民为非曰义

考异古本经系辞焉而命之无焉字 贞夫一者也夫作于注或否或泰下有也字 见存之爻辞见作则足利本宋板同 而后有吉凶下有也字故曰圣人之大宝曰位下同 财所以资物生也也上有者字疏必信仁爱【五叶左一行】宋板信作须

补遗古本注况之六爻动以适时者也六爻下有六爻二字

古者包牺氏至葢取诸夬

考异古本经吉无不利下有也字注以益万物下有者也 噬嗑之义也也上有者字 不解倦也解作懈足利本宋板同 通变则无穷故可久也无也字足利本宋板同 涣者乘理以散通也通作动足利本宋板同也上有者字各得其宜也同 取其豫备豫备作备豫宋板同 取其过厚下有也字 书契所以决断万事也宋板决上有夬字疏且依此释之也【六叶左四行】宋板无也字 在位一百二十年【七叶右三行】二作一 及轩辕氏也【八行】无也字 大星如斗【七叶左六行】斗作虹 即位九十八年崩【八叶右二行】崩上有而字 此覆説上文通则变之事【九行】则作其 此明若能通变【八叶左二行】通变作变通特以此象文【九叶右九行】象作豫

补遗注无微不穷足利本微作细疏纳奔水氏女曰听詙【七叶右八行】宋板詙作谈 此已下三事此是【十叶右四行】下此作皆

是故易者象也至德之盛也

考异古本经过此以往此下有而字注以綂卦义也也上有者字 故耦为之主下有也字 不思而至下有矣字 不虑而尽矣下有也字 感而遂通下有者也而通其用也也上有之字 由安其身而后动也由

作皆足利本宋板同疏心既寂静【十三叶右一行】宋板寂静作静寂 龙蛇初蛰【十三叶左四行】龙作蛟正嘉同 是动因静而来也【六行】无也字

易曰困于石至立心勿恒凶

考异古本经是以出而有获下有何字 屦校灭趾屦作履 有不善未尝不知下有也字 男女搆精万物化生精下有而字注能无谄渎穷理者乎乎作也 朗然昭昭作照足利本宋板同 此知防其神乎乎作者也 得一者于理不尽一作二宋板足利本同谨按诸本与崇祯本同 而终获元吉下有也字 则物之所不欲也欲作与足利本宋板同疏履非其地【十四叶左七行】宋板地作位 比君子若包藏其器于身【十五叶左二行】比作此 知小谋大而遇祸【十六叶左八行】祸下有也字 以顔子通防【十八叶左八行】通作近

补遗古本经何校灭耳何作荷注理而无形无作未宋板足利本同

子曰乾坤其易至以明失得之报

考异古本注不相逾越下有也字 况爻卦之辞也正误卦当作繇【补遗古本宋板足利本卦作繇】 失得弥彰下有也字所以明失得明作辩足利本宋板同 乖其理则凶下有也字疏欲令趋吉而避凶【二十二叶右八行】宋板趋作取补遗古本注世衰则失得衰下有而字

易之兴也至防以行权

考异古本经谦德之柄也无也字 恒杂而不厌杂上有先字注象居得其所也无象字 不逺复也也上有者字 是以能恒下有也字 不知其由也由作曲无怨于物下有也字疏故为德之时【二十三叶右二行】宋板故作欲 能以利益于物【二十三叶左一行】无以字 不被物之不正也【二十四叶右二行】不正作厌薄 物亦益已【二十四叶左八行】益作盈 防顺以既能顺时合冝【二十五叶右二行】以作也故可以权行也【同上】权行作行权

易之为书也至则思过半矣

考异宋板注不可立定准也立作以 古本存乎防也防上有其字 道不虚行下有也字 而一以贯之下有者也疏在二位相易【二十五叶左五行】宋板在上有或字补遗古本经知者观其彖辞知作智彖作象疏依循其易之辞文【二十六叶左二行】宋板辞文作文辞 其初难知也【二十七叶左三行】也下空五字

二与四同功至此之谓易之道也

考异古本经其用柔中也中上有得字 其刚胜邪下有也字 兼三才而两之才作材足利本宋板同下三才之道也同注须援而济援作扶 胜其任也也上有之字 爻有等故曰物下有也字【补遗故曰爻有等故曰物足利本爻上有交字】 黄错杂古本足利本宋板错作相古本杂下有也字疏则以周释为得也【三十叶左六行】宋板以作似下【七行】则以危谓忧危同

补遗经物相杂足利本无相字疏克胜其任【二十九叶左七行】宋板克作克

夫干天下之至健也至失其守者其辞屈

考异古本经情伪相感而利害生无此八字及注文失其守者其辞屈下有也字注人谋凡议于众以定得失也凡作况得失作失得足利本宋板同 鬼谋凡寄卜筮凡作况足利本宋板同 不劳探讨讨作射足利本宋板同 以象告人下有也字 情逆违道以陷凶陷作蹈足利本宋板同 然后逆顺者殊下有功字故吉凶生下有也字 近凡比爻也凡作况宋板足利本同疏今以险阻【三十一叶左八行】宋板险阻作阻险 不烦思虑与探讨【三十二叶左七行】讨作射 若以情实相感【三十三叶左五行】情实作实情 以各无外应【三十四叶右一行】以作又故言其辞游也【三十四叶左一行】游上有浮字

补遗古本注覩方来之验也覩作观疏恒易略不有艰难【三十一叶左四行】宋板艰作难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八

猜你喜欢
  提要·张次仲
  日讲书经解义进·库勒纳
  卷八·山井鼎
  无羊·佚名
  春秋传三·胡安国
  书蔡氏传旁通卷一中·陈师凯
  《尸子·神明》白话译文·尸佼
  宣公·宣公十一年·左丘明
  大乘止观法门释要卷第三·智旭
  征求佛生年考·太虚
  汉藏互派僧侣游学与何键电请提倡纲常·太虚
  永嘉证道歌·玄觉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二·佚名
  出口示相·佚名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注卷上之二·宗密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折·关汉卿

    (冲末王员外同旦儿、净家童上)(王员外云)耕牛无宿料,仓鼠有余粮。万事分已定,浮生空自忙。自家汴梁人氏,姓王,名荣,字彦实。嫡亲的两口儿,浑家刘氏。我在这汴梁城中开着个解典库,家中颇有资财,人口顺呼唤作王员外。此处有一人姓裴

  • 唐诗镜卷四十二·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唐诗镜卷四十二 明 陆时雍 编 中唐第十四 白居易【字乐天其先太原人後徙华州下邽居易生於大历七年壬子七月展书九岁暗识声律敏悟絶人贞元十四年擢进士第元和对策为翰林学士因事贬江州司马迁左拾遗徙

  • 御选宋诗卷六十·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六十七言长律一杨亿郡斋西亭即事十韵招丽水殿丞武功从事郡斋退食复何为纵目西亭景物奇叠嶂雨余泉眼出澄潭风静钓丝垂城临古戍寒芜阔路转荒村野彴危几处唱歌闻白纻谁家沽酒见青旗蝶随游伎穿花径

  • 卷一百四十八·志第一百一·仪卫六·脱脱

        ◎仪卫六   ○卤簿仪服。   卤簿仪服。自汉卤簿,象最在前。晋平吴后,南越献驯象,作大车驾之,以载黄门鼓吹数十人,使越人骑之以试桥梁。宋卤簿,以象居先,设木莲花坐,金蕉盘,紫罗绣幨络脑,当胸、后鞦并设铜铃

  • 卷六十一 景德二年(乙巳,1005)·李焘

      起真宗景德二年八月盡是年十二月   八月丁丑朔,以翰林學士李宗諤、左諫議大夫張秉同判太常寺,仍命內臣監修樂器。時殿中侍御史艾仲孺上言:「每監祠祭,伏見太常樂器損闇,音律不調。郊禋在近,望遣使修飾,及擇近臣判寺。

  • 名山藏卷之三十二·何乔远

    臣何乔远恭辑开圣记一◆开圣记一德祖玄皇帝懿祖恒皇帝熙祖裕皇帝仁祖淳皇帝睿宗献皇帝○德祖玄皇帝德祖玄皇帝太祖高祖也家句容朱家通德乡上世艰勤农业父重八公娶陈生三男德祖长称伯六公太祖即位

  • 第二五○移光绪九年八月二十八日一一六○六--一·佚名

    淡水知县朱,奉台北知府陈札委监盘,移知新竹县:将新旧任移交钱粮等款造册结报移文 印 淡水县印 私记九年九月初三日到私记即用县、代理台北府淡水县正堂朱为移知事。本年八月十七日,奉本府宪陈札开:「

  • 史记集解卷二十八·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二十八封禅书第六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盖有无其应而用事者矣未有睹符瑞见而不臻乎泰山者也虽受命而功不至至梁父矣而德不洽洽矣而日有不暇给是以即事用希曰三年不为礼礼必废三年不为乐乐必坏每世

  • 葛守礼传·张廷玉

    葛守礼,字与立,德平人。嘉靖七年(1528),考取乡试第一名。第二年考中进士,授职彰德的推官。大盗诬陷富贵人家,株连者上百。葛守礼将他们全部释放,主持刑狱的人向御史诬陷他。遇上藩府的刑狱久久不能裁决,交付葛守礼,一次审讯就

  • 卷八十一·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八十一明 杨士奇等 撰经国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左拾遗田锡论军国要机朝廷大体疏曰臣伏念自忝谏垣今已周岁无一言可裨时政无一善上荅君恩盖以陛下

  • 永宪录卷四·萧奭龄

    雍正四年岁在丙午。春正月甲午朔。上御殿受朝贺。朝鲜岁贡。丙午。上幸圆明园。诸王大臣进灯三千对。张于御园。九门提督阿齐图奏。居民恐妨火烛。未敢张灯。上命于十七至十九日补行。五城御史于大市搭彩演剧。以庆丰

  • 卷一百六十·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六十乐考【六】度量衡【臣】等谨按虞书同律度量衡邱濬谓同律而必及於度量衡诚以其受法於律三者之制皆与律同斯为同矣故曰黄锺为万事根本我圣祖仁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九·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九 洪武十九年八月甲申朔。 乙酉,上览《宋史》,见“太宗改封椿库为内藏库”,顾谓侍臣曰:“人君以四海为家,因天下之财,供天下之用,何有公私之别?太宗,宋之贤君,亦复如此,他如汉灵帝之西园、唐德宗

  • 宫之奇谏假道(僖公二年、五年)·佚名

    ——唇亡齿寒的历史教训 【原文】 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1)。公曰(2):“是吾宝也。”对曰:“若得道于虞,犹外府也。”公曰:“宫之奇存焉(3)。”对曰:“宫之奇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且少长于君,君昵之。虽谏,

  • 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佚名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承佛如来威神力故。遍百千万亿世界。分是身形救拔一切业报众生。若非如来大慈力故。即不能作如是变化。我今又蒙佛付嘱。至阿逸多成佛已来。六道众生遣令度脱。唯然世尊愿不有虑。尔时

  • 妙法莲华经忧波提舍卷上·佚名

        大乘论师婆薮槃豆释    后魏北天竺三藏菩提留支共沙门昙林等译  顶礼正觉海  净法无为僧  为深利智者  开示毗伽典  只虔牟尼尊  及菩萨声闻  令法自他利  略出勒伽辩  归命过未世  

  • 第八十八則 玄沙接物利生·胡兰成

    第八十八則玄沙接物利生舉:福州玄沙禪師示眾云:諸方老宿,盡道接物利生,忽遇三種病人來,作麼生接?患盲者拈鎚豎拂,他又不見。患聾者語言三昧,他又不聞。患啞者教伊說又說不得。且作麼生接?若接此人不得,佛法無靈驗。僧請益雲門,雲

  • 洞真上清青要紫书金根众经·佚名

    经名:洞真上清青要紫书金根众经。撰人不祥,约出於东晋。系早期上清派重要经典。二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上清大洞真经目》第十二种著录《上清青要紫书金根上经》 1卷,为六朝上清经。本经上卷述上清玉霞紫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