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七

日本山井鼎

物观 撰

周易兼义第七

存旧周易系辞上第七韩康伯注【古本足利本】周易注疏卷第十【宋板】

周易系辞上第七

谨按宋板无第七二字此七字自是旧文当存

考异宋板疏故字体从系【一叶右六行】系作 有以简编重大【九行】有作直 止义曰天尊地卑至其中矣此第一章云云【二叶右三行】谨按宋板此疏在经注下其所按如左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乾坤其易之门户先明天尊地卑以定乾坤之体】疏【正义曰此第一章明天尊地卑及贵贱之位刚柔动静寒暑往来广明乾坤简易之德圣人法之能见天下之理天尊地卑乾坤定矣者天以刚阳】 每章当以此例推也比校宋板今本疏之所系混淆错乱者周易为甚但以无害于义今更不复识别云尔

天尊地卑至而成位乎其中矣

考异古本注以定乾坤之体下有也字 乖其所趣宋板趣作趍 象况日月星辰况作谓 悬象运转下有而字 言运化之推移下有也字故曰易简下故曰有功下并同 德业既成则入于形器无德业二字 目其德业下有也字宋板目作名 成位至立象也至作况足利本宋板同 并乎天地下有也字 则并明天地也并明作明并足利本宋板同疏其实亦一焉【四叶右八行】宋板一作兼 干知大始者【九行】大作太谨按经文同今本下【左一行】放此 是自然成物之始也【四叶左七行】始作终 贤人则事在有境【五叶左三行】则作亦 又庄云【六叶右三行】庄下有子字

补遗疏不得其位矣【二叶左五行】宋板不上有则字 未有管作【四叶左一行】管作营

圣人设卦观象至吉无不利

考异古本经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无君子 吉无不利下有也字注夜则隂柔作夜则柔隂也 俱由刚柔而着俱上有则字足利本宋板同 序易象之次序下有也字疏其有祉有庆有福之属【八叶右二行】宋板上有作以 辩变化之小大【九叶右四行】小大作大小 故居可治之位【九叶左一行】居可作可居正嘉同

补遗经是故吉凶者足利本故作以疏次文别云变化者【八叶左六行】宋板别下有序字 先王十征【十叶右一行】十作卜

彖者言乎象者也至故知死生之説

考异古本经彖者言乎象者也彖下有曰字 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上有而字注言乎小疵也也上有者字 存乎悔过也宋板过作道 作易以准天地下有也 疏正义曰彖谓説乎一卦之象也【十叶右六行】宋板作正义曰彖谓卦下之辞言説乎一卦之象也正嘉同谨按崇祯本据万厯误 其道消散【十二叶右四行】消作销其辞则难险也【同上】难作艰

补遗古本注之否则其辞险下有也字疏知生死之数也【十二叶左六行】宋板生死作死生 正谓用易道【同上】正作止

精气为物至故君子之道鲜矣

考异古本经通乎昼夜之道而知乎作于 百姓日用而不知下有也字注故曰相似下有也字 则物冝得矣作则物得冝矣足利本同 以一方一体明下有也字 寂然天体不可为象天作无足利本宋板同 因神以明道下有也字各尽其分下同疏赖用此道而得生【十六叶左九行】宋板而作以

补遗注聚极则散而游魂为变也足利本无而字疏此章明卦爻之义【十二叶左八行】宋板此作上 而不于隂【十六叶右六行】不作无

显诸仁藏诸用至道义之门

考异古本经以言乎逺则不御乎作于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同注故曰藏诸用下有也字宋板同 不能全无以为体古本不作未无无字宋板足利本不作未万厯等本全作至 故顺通天下宋板顺作显 圣人功用之母宋板母作无恐非 体同乎道同作周 故曰富有下故曰日新下以成化生下拟干之象下效坤之法下共有也字 由神而防于神者也宋板足利本无者字 则近而当下有也字配此四义下礼以卑为用下并同疏不烦辞邪僻也【二十叶右八行】宋板辞作乱 遍满天地之内【二十叶左二行】遍作徧 谓与道义为门戸也【二十二叶右四行】与上有易字补遗古本经子曰易其至矣乎乎作于 易行乎其中矣乎作于注所以能至下有也字 言变化而称极乎神也足利本而作之 欻尔而自造矣欻作歘

存旧周易注疏卷第十一【宋板】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至其臭如兰

考异古本注典礼适时之所用下有也字则乖于理下则尽变化之道下并同 气同则和宋板则作而 出言戸庭千里或应或应作应之 道同则应下有也字疏是行之于急者【二十二叶右七行】宋板于作尤 故引七卦之议【同上】议作义 议此防通之事而为爻也【二十三叶右五行】议作谓 言行虽切在于身【二十五叶右二行】切作初 以同人初未知同【三行】知作和

补遗古本经况其迩者乎乎作于下出乎加乎发乎见乎慎乎皆同

初六借用白茅至盗之招也

考异宋板疏以此小人而居贵位【二十七叶右八行】此作比故尾皆称易曰【二十七叶左一行】故下有首字谨按唯嘉靖本作故故尾云云误

大衍之数五十至可与祐神矣

考异古本注其一不用也也上有者字 奇凡四揲之余不足复揲者也凡作况足利本宋板同 五耦合为三十下有也字鬼神以此行下同 六爻二百一十六策下有之也二字 六爻百四十四策下有也伸之六十四卦下由神以成其用下并同疏所赖者唯赖五十【二十八叶左二行】宋板所下有须字 若易由太有由于无【二十九叶右四行】太下有一字 谓四度经营蓍策【三十一叶右三行】谨按宋板经营下空五字 酬酢谓应对报答【三十一叶左九行】对报作报对

补遗古本注成金木水火土下有也字疏韩氏亲受业【二十八叶左一行】宋板亲下空一字 可以知本虚无【二十九叶右一行】知作却 故可以显明【三十一叶左六行】可下空一字

子曰知变化之道者至此之谓也

考异古本经其受命也如向向作响足利本宋板同疏放此注则知神之所为下有乎字 可得而用也也上有者字 故曰圣人之道下有也字疏前经论易理深【三十三叶左四行】宋板深上有功字 此经论极数通变【同上】通变作变通正嘉同 理在通无不既亿【三十四叶右九行】既亿作记忆 能体于淳一之理【三十四叶左一行】于作其补遗疏遂定天下之象【三十五叶右一行】宋板遂作以 章中所陈则有三章【左四行】下章作事

天一地二至民咸用之谓之神

考异古本注六爻变易以告人吉凶无人字足利本宋板同但古本凶下有也字洗濯万物之心下同 而不以威刑也也上有者字 坤道包物下乾道施生下共有也字疏乃以通神明之德也【三十六叶右四行】宋板以下有数字 神武而不杀者夫【三十八叶右一行】无而字 言圣人以利为用【三十九叶右二行】为作而

是故易有太极至吉无不利也

考异古本注取有之所极况之太极者也取下有其字足利本宋板同 则吉凶可定下则广大悉备下而济万物下并有也字疏故曰莫大乎蓍也【四十叶右九行】宋板大作善正嘉同 吉凶所以断而行之【四十一叶右九行】所以作告所

子曰书不尽言至存乎德行

考异古本经有以见天下之赜赜上有至字注故举而错之于民下有也字疏不须言而自信也【四十四叶左四行】宋板无而字

补遗疏其根株虽未至死【四十三叶右二行】宋板至作全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七

猜你喜欢
  卷七 五子之歌第三·孔颖达
  卷六十二 燕义第四十七·郑玄
  偶会篇第十·王充
  平书卷六经学篇下·王源
  第九章 1·辜鸿铭
  累害篇第二·王充
  卷七十九·顺治
  卷十七·夏良胜
  卷十一·姚舜牧
  稽古第四·朱熹
  墨子卷一·墨子
  卷八十三·道世
  兴显品第九·佚名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七·佚名
  十不善业道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黄烈士复圭(君瑞集)·顾嗣立

    复圭,字君 【一作均。】 瑞,安仁人。与张仲举、危太朴以诗鸣于江右。至正兵起,被陷贼庭,作诗大骂。贼怒,以刀剖其腹,复骂曰:腹可剖,赤心不可剖也!遂死之。君瑞诗如《题詹双崖》云:「隐士高闲卧云处,故家轩豁读书斋。」《题唐氏游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三十二·杨仲良

      徽宗皇帝   讲议司   崇宁元年七月甲午,诏曰:『朕闻治天下者,以立政训迪为先;笃孝思者,以继志述事为急。盖制而用之存乎法,推而行之存乎人。虽华夏乂安,黎民乐业,而法难一定,事贵变通,损益之间,理宜稽考。况宗室蕃衍,而无

  • 卷二百五十六·杨士奇

    永乐二十一年春二月壬子朔○乙卯○乌思藏怕木竹巴灌顶国师阐化王吉剌思巴监藏巴里藏卜遣指挥端岳竹巴必力工瓦阐教王领真巴儿吉监藏遣使汪束监粲思达藏辅教王喃渴烈思巴遣使结摄端竹监藏灵藏赞善王吉剌思巴监藏巴

  • 卷之四百二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中京·吴廷燮

    中京留守大定尹统恩惠高武安利榆泽北安潭松江十州统和十二年 室昉 本纪七月辛酉南院枢密使室昉为中京留守加尚父 百官志统和十二年命室昉为中京留守治大定府 本传就第授中京留守加尚父卒十三年十四年十五年十六年十

  • 卷五·佚名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礼部志稿>钦定四库全书卷礼部志稿卷五明 俞汝楫 编圣训宪宗纯皇帝经筵之训天顺八年六月上将开经筵命少保吏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李贤会举讲读官以闻且赐勅谕勉励之曰朕恭膺天命继承祖宗鸿业

  • 野史无文卷十·郑达

    鲁监国诸臣传(上)张名振传 张名振传张名振字侯服,南直隶应天府江宁县人。世居青溪浮桥,以戎籍徙陕西富平县。伯兄名拱,武进士,仲名扬,季名斌,皆死于王事。名振少孤,习儒不成。喜游侠,好骑射,不事生产。冬月葛衣,意肃如也。天启癸

  • 卷五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五十五礼部十四蕃国礼蕃王来朝洪武二年定凡蕃王来朝至龙江驿驿官具报应天府府报中书省及礼部礼部以闻遣侍仪通赞舍人二员接伴遣应天府知府至驿礼待前期馆人於正厅陈设蕃王座于厅之西北东向知府座

  • 经济文衡原序·佚名

    儒者之学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其用则经纬天地参赞化育以康济斯世斯民垂教立则传之无穷六经四书如日丽天凡有目者之所共见去圣逾逺正学日以湮微濓洛诸大儒起而阐明之至紫阳朱文公先生集诸儒之大成其所撰述有功圣门与六经四

  • 卷十·李光坡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述注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述注卷十安溪李光坡撰○司门掌授管键以啓闭国门管籥键牡也入者为牡容者为牝管以闭而键以啓键其展反几出入不物者正其货贿凡财物犯禁者举之注曰不物衣服视占不与众同

  • 甚深品第五十八·佚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阿惟越致菩萨大功德具足。不可称量功德具足。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阿惟越致有大功德不可得称量功德具足。所以者何。以得无碍无限之慧。非诸罗汉辟支佛所能及故。阿惟越致住是慧中便受神通。亦非诸天世

  • 禅行法想经全文·佚名

    後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闻如是,一时佛游於舍卫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比丘受教。从佛而听。佛言诸比丘,若以弹指间。思惟死想。念有身皆死。是为精进行禅。为如佛教不。是愚痴食国人施也。何况多行者,取要言之。若念不

  • 楞严经卷第九文句·智旭

    唐天竺沙门般剌密谛译经明菩萨沙弥古吴智旭文句(辛)二色界三。初总出其因。二别明其相。三总结其名。(壬)今初。阿难。世间一切所修心人。不假禅那。无有智慧。但能执身不行淫欲。若行若坐。想念俱无。此总明四禅之因也。

  • 佛说文殊师利般涅槃经·佚名

    西晋居士聂道真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八千人俱。长老舍利弗。大目揵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如是等众上首者也。复有菩萨摩诃萨十六人等。贤劫千菩萨弥勒为上首。复有他方菩萨千

  • 卷第三·佚名

    鞞婆沙论卷第三阿罗汉尸陀槃尼撰符秦罽宾三藏僧伽跋澄译五盖处第七五盖者。欲爱嗔恚睡眠调悔疑。问曰。五盖有何性。答曰。欲爱欲界五种六识身。嗔恚五种六识身。睡调二俱三界五种。不善无记一切染污心可得。于中不善

  • 苏磨呼童子请问经伴侣分第一卷上·佚名

    唐 输波迦罗译 尔时执金刚菩萨大药叉将。威胜千日。一心而住。时大悲者苏磨呼童子从坐而起。虔诚顶礼执金刚菩萨足已。欲问诸明主及真言等成就法故。作如是言。我见世间求真言者。节食持诵。专心勤苦。如是修行仍不成

  • 卷十五·性音

    宗鉴法林卷十五 集云堂 编 大鉴下三世 洪州西山亮座主(马祖一嗣) 参马祖。祖问见说座主大讲得经论是否。师曰不敢。祖曰将什么讲。师曰将心讲。祖曰。心如工伎儿。意如和伎者。争解讲得。师抗声曰。心既讲不得。虚

  • 虎丘茶经注补·陈鉴

    清代茶书,1卷,陈鑑撰。鑑字子明,广东人,清初顺治乙未(十二年,1655)移居苏州。《檀几丛书》中收有其《操觚十六观》、《江南鱼鲜品》及此书。余未详。全书约3600余字,按陆羽《茶经》分为十目,将与虎丘茶事有关的《茶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