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九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九

洪武十九年八月甲申朔。

乙酉,上览《宋史》,见“太宗改封椿库为内藏库”,顾谓侍臣曰:“人君以四海为家,因天下之财,供天下之用,何有公私之别?太宗,宋之贤君,亦复如此,他如汉灵帝之西园、唐德宗之琼林大盈库,不必深责也。宋自乾德、开宝以来,有司计度之所缺者,必籍其数以贷于内藏,俟课赋有余则偿之。凡有司用度,乃国家经费,何以贷为?缺而许贷,贷而复偿,是犹为商贾者,自与其家较量出入。及内藏既盈,乃以牙签别其名物,参验帐籍,晚年出签示真宗曰:‘善保此足矣。’诒谋如此,何足为训?书曰:‘慎厥终,惟其始。’太宗首开私财之端,及其后世困于兵革,三司财帛耗竭而内藏积而不发,间有发缗钱几十万以佐军资,便以为能行其所难,皆由太宗不能善始故也。”

丙戌,命营阳侯杨通、靖宁侯叶昇领兵捕象于广西左江之十万山。

丁亥,遣官释奠于先师孔子。

夜,荧惑犯斗宿。

戊子,祭太社、太稷。

辛卯,命吏部选取直隶应天诸府、州、县富民子弟赴京补吏,于是与选者凡千四百六十人。

壬辰夜,岁星犯轩辕。

癸巳,前军都督府都督佥事萧琦卒。琦,凤阳定远人,初自淮安率众来归,遂从征伐,获故元平章小住剌了葛于庆阳,执左丞应保于汉阳,擒知院和尚于四川,收魏王金印于氊帽山,以功累迁豹韬卫指挥同知,升定辽卫指挥使,复升陕西都指挥使,至是升前军都督府都督佥事,以疾卒。

丙申,遣官祀历代帝王。

丁酉,祭太岁、风云雷雨、岳镇、海渎、山川、月将、城隍诸神,遣官祭旗纛。

己亥,六安侯王志卒。志,凤阳临淮人。岁壬辰,从军起濠州。甲午,克滁州。乙未,取和州,从上渡江。丙申,从徐达围常州,授怀远将军、右副元帅。丁酉,克常州,复从徐达克宁国,取江阴。戊戌,克宜兴。己亥,从达取高邮。辛丑,从上征安庆。壬寅,从达复江西。癸卯,与陈友谅战于鄱阳湖,追至泾江口,攻其水寨,破之。甲辰,从上征武昌,复从徐达克庐州,授飞熊卫亲军指挥使,守六安州。乙巳,改六安卫指挥使。洪武元年,从北征,军次忭梁,上遣志渡黄河,收怀庆、平阳等处,遂留守平阳。三年,克兴元,还军长安。四年,从征察罕脑儿,还守平阳。诏封六安侯,赐号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阶荣禄大夫,勋柱国,同知大都督府,赐铁券。五年,从达征沙漠。十四年,同傅友德等征云南。是年还京,卒,追封许国公,谥襄简。卒后之四年,以附胡、陈事发,为有司所论,以死不之究云。

庚子,河南布政使司奏收赎开封等府民间典卖男女凡二百七十四口,计钞一千九百六十余锭。

辛丑,置沈阳中、左二卫,命指挥鲍成领原将河南、山东校卒一万三百二十八人分隶焉。

核辽东、定辽等十二卫并武德卫征进官军之数:官凡一千五百一十五人,军七万三千三十八人,马一万三千五百二十二匹。

壬寅,赠燕山中护卫指挥使费愚妾朱氏为贞烈德人。初,愚久病风不愈,一日,语其家人曰:“我死,谁与偕往?”朱氏在傍,遽应曰:“妾愿从。”未几,愚卒,朱氏自经死。事闻,上嘉其义,诏比正妻降等,赐诰追赠。

癸卯,夕月。

甲辰,命礼部制德祖玄皇帝、玄皇后、懿祖恒皇帝、恒皇后、熙祖裕皇帝、裕皇后衮冕冠服。命皇太子至泗州盱眙县脩缮祖陵,葬衣冠,祭告曰:“呜呼!昔者,列祖立命是方,积德深长,致天昭鉴,福垂后嗣。今也,子孙繁衍,宅于宇内,以统黔黎,深思皇考生前岁月之间,思念列祖音容孙,常切记,已有年矣。呜呼!以万几之冗,未获躬诣拜扫。今特遣玄孙皇太子,以牲醴之奠,诣陵修缮,敬葬衣冠,以伸孝思,神其鉴之。”

己酉,定中外诸司吏员役满转补资格。在京未入流衙门,吏员充九品衙门司吏,九品衙门司吏充八品衙门司吏及七品衙门典吏,八品衙门司吏、七品衙门典吏充七品衙门书吏及六品衙门典吏,七品衙门书吏充五品衙门司吏、胥史,六品衙门典吏充五品衙门典吏及六品衙门司吏,六品衙门司吏、五品衙门典吏俱充五品衙门司吏、胥史,四品衙门典吏、五品衙门司吏、胥史充四品衙门司吏及三品衙门典吏,四品衙门司吏、三品衙门典吏俱充三品衙门令史及二品衙门典吏,三品衙门令史、二品衙门典吏俱充二品衙门令史及一品衙门典吏,二品衙门令史充一品衙门掾史及对品衙门都吏,都吏充一品衙门提控,一品衙门典吏充对品衙门掾史及对品衙门提控,皆以三年为满,给由赴部录用。在外衙门若各驿、递运所、河泊、闸坝等衙门吏攒充七品衙门典吏,七品衙门典吏充五品、六品衙门典吏,或有俸九品衙门并有俸未入流品衙门吏充七品衙门司吏,六品衙门典吏充六品衙门司吏,五品衙门典吏、六品衙门司吏充五品衙门司吏,五品衙门司吏充四品衙门司吏及三品衙门典吏,四品衙门典吏充四品衙门司吏及三品衙门典吏,三品衙门典吏充二品衙门典吏及三品衙门令史、书吏,三品衙门令史、书吏充二品衙门令史,二品衙门典吏充二品衙门令史,二品衙门令史充二品衙门通吏,已上三年满日无缺,给由到部,于在京衙门内用。

九月甲寅朔,占城国王阿答阿者遣其子宝部领诗那日勿等来朝贺天寿圣节,献象五十四只及象牙、犀角、胡椒、乌木、降香、花丝布,并贡皇太子象牙等物。诏赐其国王冠带、织金文绮、袭衣,王子宝部领诗那日勿金二百两、银一千两、织金青罗衣二袭、红罗衣二袭、绣金文青绮衣二袭、红绮衣二袭,王孙宝圭诗离班织金青罗衣二袭、红罗衣二袭、红、绿文绮衣各二袭、绮段六匹、银一百五十两,副使、头目、通事等赐钞及罗绮、衣段有差,并赐餋象军士百五十人衣服。

夜,填星入鬼宿。

戊午,以凉州守御都指挥使宋晟为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

己未,改孳牧所为司牧司,官品仍旧。

复置宝钞提举司,秩正八品。

庚申,西平侯沐英奏:“云南土地甚广而荒芜居多,宜置屯令军士开耕,以备储偫。”上谕户部臣曰:“屯田之政,可以纾民力,足兵食,边防之计,莫善于此。赵充国始屯金城而储蓄充实,汉享其利,后之有天下者亦莫能废。英之是谋,可谓尽心,有志古人,宜如所言,然边地久荒,榛莽蔽翳,用力实难,宜缓其岁输之粟,使被乐于耕作,数年之后徵之可也。”遂召征南将军頴国公傅友德还京。

壬戌,重阳节,宴群臣于华盖殿。

革四川成都等府木寨、梅树、槐树、永宁四驿。

癸亥,行人冀忠往陕西市马还,得马二千八百七匹。

甲子,置长淮卫牧马千户所。

戊辰,祭周天星辰。

辛未,天寿圣节,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于奉天殿,皇太子宴国戚及东宫官属于文华殿,赐国子生钞人一锭。

高丽国王王禑遣门下评理安翊,暹罗国亦遣使者冒罗等,各奉表贺,贡方物,赐翊等绮钞、衣服有差。

皇第二十三子桱生,贤妃李氏出也。

壬申,赐寿春公主吴江县田一百二十四顷七十亩,为粮八千石。

丙子,天雨絮。

壬午,五色云见。

磨勘司以诸司公文得失具奏。上曰:“尔等所勘公文,但当十日一送都察院类奏,其有失错,就令各司改正,不必琐琐也。”

癸未,遣行人刘敏唐敬偕内使赍磁器,往赐真腊等国。

改武昌中卫为武昌左护卫指挥使司。

冬十月甲申朔。

庚寅,太白昼见,自甲申朔至于是日。

辛卯,享太庙。

核辽东、定辽等九卫官军吏胥,其屯军不支粮者万八千五十人,余四万七千四百五十人月支粮五万五千四百石。

癸巳,置澉浦、乍浦二守御千户所,隶浙江都指挥使司。

甲午夜,填星留鬼宿。

戊戌,暴风。

辛丑夜,太阴犯积尸气。

癸卯,长兴侯耿炳文奏训练陕西都指挥使司所属二十四卫马步官军凡十二万七千二百三十人。

乙巳,上谕兵部臣曰:“天下大小武臣皆以有功,故令子孙世袭,以食其报。然有身没子幼,未能承袭者,或无子而有女幼,又有父母老而无依者,此皆可悯。今后凡亡故官军子女幼者,皆给全俸,以瞻其家,子待其长,令袭职,女待其嫁,然后罢给,父母老者亦给全俸,终其身。著为令。”

夜,太阴犯内屏。

丁未,赐横海等四卫军士钞各三锭,以其从皇太子还自凤阳故也。

辛亥夜,荧惑犯垒壁阵。

是月,颁《志戒录》。其书采辑秦、汉、唐、宋为臣悖逆者,凡百有余事,赐群臣及教官、诸生讲诵,使知所鉴戒。

十一月癸丑朔。

乙卯,以大理寺试左寺丞赵勉为大理寺卿。

湖广澧州朝纳洞蛮人作乱,大庸卫指挥佥事吴麟率兵击破之,斩蛮贼百余人,获铜印六颗。

庚申,山西大同府知府郑彦康奏:“往岁,大同中纳盐粮交易者多,所以税课益增,自停盐粮,近年税课亏耗,不及旧额。”上命户部核其所亏之数,悉免征。

辛酉,日本国王良怀遣僧宗嗣亮上表,贡方物,却之。

癸亥,改车里军民府为宣慰使司,知府刀砍为宣慰使。

甲子,命故东平侯韩政子勋袭其父爵。

乙丑,调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李春为广东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

丙寅,以都察院试右佥都御史袁泰为试左佥都御史。

丁卯,高丽国遣使上表,请易冠服,诏不许,命仍其本俗。

己巳夜,荧惑犯垒壁阵。

己卯,诏长兴侯耿炳文率陕西都指挥使司延安等二十一卫及西安护卫官军往北平听征。

诏陕西都指挥使司令诸卫土著铁甲马军,悉令整备器械,赴京给赏听操,惟西宁、西凉二卫临边且留守御。

陕西庆阳等卫将士四百九十余人送马至京,赐钞有差。

遣行人往广西思明府访其山象往来水草之处,凡旁近山溪与蛮洞相接者,悉具图以闻。

置平茶守御千户所,隶五开卫。

置观海卫指挥使司于宁波府慈溪县。

置南昌前卫指挥使司。

以户部试右侍郎杨靖为本部左侍郎。

云南地震,有声者再。

十二月癸未朔,日有食之。

宁波温、台、昌国等府县并海之地置千户所八,曰平阳、三江、龙山、廓衢、大嵩、钱仓、新河、松门,皆屯兵以备海寇。

甲申,遣虎贲左卫指挥佥事姜观、右卫千户沈成、行人任俊以钞三十九万三千六百九十锭往陕西、河州等处市马,给骑士操练。

乙酉,诏自今诸司应死重囚,俱令大理寺覆奏听决。著为令。

诏中军都督府督造通济、聚宝、三山、洪武等门,并脩五胜渡,起杜家库、白水桥、双桥、高桥,创置象房、黑窑,改建崇山侯李新、都督陈清、张宣、韦权、孙世、耿忠第宅,新筑后湖城及中山王、岐阳王、黔国公坟茔六部围墙并廊房街道,并以罪人输作。

戊子,诏遣指挥佥事高家奴等以绮段、布匹市马于高丽,每马一匹给文绮二匹、布八匹。

庚寅,诏蠲泗州守祖陵民孙礼等二十户徭役。

癸巳,《御制大诰三编》成,颁示天下。初,上以中外臣民染元之俗,往往不安职业,触丽宪章,欲傚成周乃洪《大诰》治之制,以训化之,乃取当世事之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著为条目,大诰天下。久之,又虑诰条所载未能尽天下之情,续为一编,以申其意,使民观感,知所劝惩。自是,民之作非者鲜,从化者多,故又作三编大诰,其意切至而辞益加详焉。每编成,上亲序之。

甲午,复以复州卫指挥佥事王成为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成尝以左军都督佥事从征云南有罪,左迁复州,至是召还,复其职。

乙未,以太原右护卫指挥使袁洪为山东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

丙申夜,太阴入鬼宿,犯积尸气。

己亥,番寇作耗,岷州军民指挥使司指挥佥事马烨遣千户张广率阶、文等处官军击之,追至野麻峪、针条岭,杀获三百七十人,余众溃散。

庚子,河南府卢氏县主簿徐存义言:“三代、汉、宋之盛,建邦设都,率居中土,盖以大梁为天下之都会,洛阳为中国之形胜,诚帝王万世之基也。伏望取法前圣,毋安于江左,益隆大业,以驭四方。”又言:“州县之职,于民最亲,而郡守实民之师帅,得其人则政举民安,非其人则政烦民扰,宜遴选廉能之士可任是职者授之。夫一州一县,设官不必数多,如州有守,县有令以专其政,设一佐贰以赞治,足矣。若其廉能可称,则升赏之,贪污不才则黜罚之,赏罚既明,则天下自治。”又言:“唐虞之世,命夔典乐,用之朝廷,奏之郊庙,则天神格,人鬼享,其美莫大焉。自周之末,郑、卫哇淫之音,历代因之,未能复古,宜修明雅乐,以成一代之盛典,倡优俗乐,不可复用。”书奏,上嘉之。

乙巳,湖广都指挥使司奏请运施州、崇山、大庸、五开、黄平、平越等卫军食。上览奏,顾谓户部臣曰:“崇山、大庸屯种岁久,何得乏食?数年来,军中无尺寸之功,但知需食,有司而不恤吾民供给之困,惟施州从其请,五开等卫亦令军士屯田自食。”

诏武官谪戍云南、辽东者,皆令县次资给之。

戊申,置都匀安抚司。

云南巨津州土酋阿奴聪叛,袭劫石门关,千户浦泉战死。吉安侯陆仲亨率指挥李荣、郑祥讨之,复其关,贼战败,遁入山谷,捕获诛之,并其从四百余人。

四川松潘安抚司土官薛继贤贡马二十二匹。

诏亲王建国之处遇正旦、冬至、千秋节日,但许本国在城官员庆贺,其在外府、州、卫所及守边卫门免贺,有事差人启闻,亦不得差遣将官,妨废职务。

安南陈炜遣中大夫杜英弼等奉表,贡金银酒器三十三事并阉竖一十九人。

都察院左都御史詹徽上言:“陛下之于刑狱,每存钦恤之意,盖欲期于无刑,而顽民狎玩,犯者不止。臣愚以为,莫若严刑以制之,使知所畏而重犯法。”上览之曰:“刑不可使纵弛,亦不可使过严,纵弛则为恶者无所畏,过严则为善者或滥及。用刑之道,但贵得中,得中则刑清,失中则刑乱,刑乱而政衰矣。如尔所言,恐流于滥,其可哉?”

己酉,湖广保靖宣慰等司、广西金筑安抚等司、云南安顺等州、西堡等长官司及乌思藏等遣卫镇抚班竹儿藏卜等贡方物。

忠建宣抚司土官田思进孙田风保、龙州知州赵帖坚遣从兄德法等,来朝,贡马及方物。

辛亥,享太庙。

是月,上谕宋国公冯胜曰:“纳哈出据金山,数侵扰辽东,宜于大宁诸边隘分兵置卫,以控制之。”遂诏户部出内库钞一百八十五万七千五百锭,散给北平、山东、山西、河南及迤北府、州、县,令发民夫二十余万,运米一百二十三万余石,预送松亭关及大宁、会州、富峪四处,以备军饷。每夫运米一石,给钞六锭,为其直及道里费。

是岁,调浙江右布政使何真为湖广布政使司左布政使。

猜你喜欢
  卷之一百五十五·佚名
  卷之九十六·佚名
  卷之二百三十五·佚名
  ◎公鸡生卵·李定夷
  ◎北京之真国庆·李定夷
  七五九 军机大臣奏遵将《四库全书总目》体例上谕交大学士等阅看片·佚名
  历代名贤确论卷八十六·佚名
  第三章 紫禁城内外 三 北洋元老·溥仪
  达奚长儒传·李延寿
  张孝杰传·脱脱
  陈继儒传·张廷玉
  ●岁华纪丽卷第一·韩鄂
  卷八十七·杨士奇
  卷十三·佚名
  十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燕兰小谱》·张次溪

    (清)安乐山樵(吴长元) 撰●目录《燕兰小谱》弁言《燕兰小谱》题词《燕兰小谱》例言燕兰小谱卷之一 画兰诗共五十四首,词共三首 题湘云墨兰 友人以王郎兰扇索题,为书一絶 有学画兰者,伪署湘云名款索题 题湘云兰扇 南乡

  • 东都事略卷七十八·王称

    列传六十一  吕诲字献可端之孙也防孤力学性沉厚不妄交游举进士稍迁著作佐郎知翼城县佥书定国军节度判官知大通监召入为殿中侍御史弹劾无所避兖国公主下嫁李玮薄其夫家尝因忿恚夜开禁门诉于仁宗诲奏宿卫不可不严公主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六·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卷十四景泰元年九月壬寅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 命监察御史陈述等于各布政司清理军政述江西张奎狭西项总河南应灏福建胡瑞湖广李王已山东杨进四川毕鸾山西盛骑浙江刘训广东金恺直隶杨州等府△户部言近日虽放

  • 一○八一 军机大臣奏俟江苏送到《通鉴纲目续编》原书缴进销毁片·佚名

    一○八一 军机大臣奏俟江苏送到《通鉴纲目续编》原书缴进销毁片乾隆五十年正月初八日查闵鹗元折内称,现将改正《通鉴纲目续编》备赀刊刻齐全,换给缴书之家,所有换存原书一百六十六部,另行委员汇送军机处等语。俟该省送到

  • 卷四·佚名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四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列国疆域表昔武王大封列侯各有分地至春秋时犹存百二十四国税安礼为作春秋指掌图以明之余谓是不可图也若从其始封则与春秋时之疆境不合若从春秋

  • 序·姚廷遴

    先祖御医公,乃太祖封君公长子,叔祖方伯公之胞兄也。性静心慈,行端表正,亡于余之周岁,为孙之不幸甚也。稽阅家谱,知祖九岁时遭太祖病,遂废学,学医。二十一岁复训蒙,四十四岁因弟贵始解馆,设帐二十四年,共得生徒三百有余。但入门者

  • 盖苗传·宋濂

    盖苗字耘夫,大名元城人,幼年聪明,思维敏捷好学,善于记诵,二十岁游学四方,学业大有长进。延..五年(1318)授济宁路单州判官。州狱中囚徒太多,苗请求审理处决,知州认为囚犯人数已上报,刑部的使者未通知,不可处决。苗说:“假如使者有

  • 钱习礼传·张廷玉

    钱习礼,名干,以字行,吉水人。永乐九年(1411)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不久被授予检讨。习礼与练子宁是姻亲。他当了官后,乡人说他是奸党,使他常惴惴不安。杨荣找机会告诉皇上,皇上笑着说“:如果子宁还在,朕还要用他呢,何况习礼。”仁

  • 卷十六·高诱

    钦定四库全书淮南鸿烈解卷十六汉 高诱 注说山训【山为道本仁者所处说道之旨委积若山故曰说山】魄问於魂曰道何以为体【魄人隂神也?人阳神也隂道祖於阳故魄问?道以何等形体也】曰以无有为体【道无形以无有为体也】魄

  • 卷一百十四·山井鼎

    <经部,五经总义类,七经孟子考文补遗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十四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礼记注疏第二存旧礼记正义卷第三【宋板】从于先生至长者所视【曲礼上】考异古本经则必乡长者所视乡作向注老人敎学

  • 八佾篇第三·钱穆

    (一)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季氏:鲁大夫季孙氏。八佾:佾,行列义。古代舞以八人为列。天子八佾,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十六人。或说:六佾三十六人,四佾十六人,二佾四人。今不从。季孙氏于其家庙之

  •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八·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八本地分中思所成地第十一之三谁奖胜类生及开出离道于何住何学不惧后世死戒慧自薰修具定念正直断诸愁炽燃正念心解脱能奖胜类生及开出离道住此于此学不惧后世死 今此颂中言胜类者。

  • 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七·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八难品第四十二之二当云何与车那比丘从事。世尊告曰。当以梵法罚之。阿难白佛。云何梵法罚之。世尊告曰。不应与车那比丘有所说。亦莫言善。复莫言恶。然此比丘亦复不向汝当有所说。阿难白

  • 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经卷上·佚名

    元魏三藏毗目智仙共般若流支译归命一切诸佛菩萨。归命世尊大智慧海。毗卢遮那释迦牟尼佛法光明。归命圣者文殊师利大菩萨海。归命圣者善住意天子。遍行大乘者。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

  • 家世旧闻·陆游

    笔记。宋陆游(1125—1210)撰。一卷。游有《陆放翁全集》已著录。此编录其曾祖以下屡使辽见闻,多载契丹人和汉人风俗习尚。录道士施术,暗示亡国之兆。言因果报应,多有附会。有《说郛》本,《稗乘》本。成书时间约在南宋

  • 终身大事·胡适

    作者胡适。1919年3月发表于《新青年》6卷3号,附有作者的序和跋。作者说原是应朋友之约用英文写成,后译成中文。是中国最早的话剧作品之一。剧本描写一个中产家庭的独生女田亚梅为争取婚姻自主而离家出走的故事。亚梅留

  • 汉皋诗话·佚名

    诗话著作。宋张某撰。张某,佚其名,北宋末或南宋初人。《汉皋诗话》原书久佚,卷数不详。今传《说郛》本系节编本,仅十一则。罗根泽辑补二则,得十三则;郭绍虞辑补四则,得十五则。其论诗多偏于考据注释,尤以校正杜诗者为

  • 一切如来乌瑟腻沙最胜总持经·佚名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无量寿佛于极乐国为观自在菩萨说咒,及说成就法。能令众生生于极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