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中京

中京留守大定尹统恩惠高武安利榆泽北安潭松江十州

统和十二年 室昉 本纪七月辛酉南院枢密使室昉为中京留守加尚父 百官志统和十二年命室昉为中京留守治大定府 本传就第授中京留守加尚父卒

十三年

十四年

十五年

十六年

十七年

十八年

十九年

二十年   本纪十二月奚王府五帐六节度献七金山土河川地赐金币

二十一年

二十二年

二十三年

二十四年

二十五年   本纪春正月建中京

二十六年

二十七年

二十八年

二十九年

开泰元年

二年 王继忠 本纪正月癸巳朔守司空兼侍中王继忠中京留守

三年 王继忠

四年 王继忠

五年 王继忠   本传五年为汉人行宫都部署

武白传使新罗还摄中京留守左迁 按武白见续资治通鉴长编

六年

七年

八年 韩制?心宗业 本纪二月丁未以前南院枢密使韩制?心为中京留守十二月乙巳以广平郡王宗业为中京留守大定尹韩制?心为惕隐

九年 宗业

太平元年 宗业

二年 宗业 契丹国志周王宗业始封广平郡王徙封周王历中京留守平州锦州节度使薨即皇族表之周王胡鲁古

三年

四年

五年

六年

七年 萧敌烈 本传从耶律世良伐高丽还加同政事门下平章事拜上京留守汉人行宫都部署王继忠荐其才可为枢密使帝疑其党而止为中京留守卒

八年

九年

十年

太平十一 景福元年

重熙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六年

七年

八年

九年

十年

十一年

十二年

十三年

十四年 萧滴洌 本传车驾征元昊还拜北院枢密副使出为中京留守十九年改西京

十五年 萧滴洌

十六年 萧滴洌

十七年 萧滴洌

十八年 萧滴洌

十九年 萧滴洌

二十年

二十一年

二十二年

二十三年

重熙二十四 清宁元年 侯古 本纪十一月丙寅以南院大王侯古为中京留守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六年

七年

八年

九年

十年

咸雍元年 耶律良 本传咸雍初出知中京留守

二年

三年

四年 萧素飒 本纪六月丙寅右夷离毕萧素飒为中京留守

五年 萧素飒

六年 耶律白 本纪六月乙酉以惕隐耶律白为中京留守

七年 耶律白

八年

九年 耶律宜新 本纪十二月辛未以知北院枢密使事耶律宜新为中京留守

十年 耶律宜新

太康元年 耶律宜新 刘云赠侍中贾公墓志转太子洗马补中京留守推官在故侍中彭城刘公云之幕后属乙信代为居守

二年 耶律乙辛 本纪六月壬寅出北院枢密使魏王耶律乙辛为中京留守十月戊戌召中京留守乙辛复为北院枢密使 贾公墓志乙信自以前在枢极权震天下每行事不顾利害公独不从

三年

四年 萧吐浑 马人望传咸雍中第进士为松山县令岁运泽州官炭独役松山人望请于留守萧吐浑均役地邑以事闻于朝从所请

五年

六年

七年

八年

九年

十年

大安元年 邢熙年 本纪正月癸卯以邢熙年为中京留守

二年 邢熙年

三年

四年 耶律慎思 本纪十二月癸未以耶律慎思为中京留守

五年

六年

七年 窦景庸 本传大安七年拜中京留守九年薨

八年 窦景庸

九年 窦景庸贾世勋 贾公墓志授尚书左仆射移中京留守下车即督有司尽京中浮游乞食之民遣之其老弱癃疾不能自活者尽送义仓给养仍敕吏卒分部里巷游徼人或被盗俾偿其直浃旬以来关巿清肃

十年 贾世勋

寿隆元年 贾世勋 贾公墓志日夜矻矻不能自已事不讫不饮食以寝成疾遂表还政上闻迁延久之以公病重遂许之寿隆二年冬薨于中京之里第讣闻赠侍中

二年 韩资让

三年 韩资让 本纪十一月己未以中京留守韩资让知枢密院事

四年 牛温舒 本纪六月甲午以参知政事牛温舒兼知中京留守事 本传摄中京留守部民诣阙请真拜从之召为三司使

五年 牛温舒

六年 牛温舒

寿隆七 干统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六年 耶律那也 本传干统六年拜中京留守改北院大王薨

七年

八年

九年

十年

天庆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六年

七年 大公鼎

八年 大公鼎

九年 大公鼎

十年 大公鼎

保大元年 大公鼎 本传改东京户部使盗杀留守萧保先公鼎单骑行郡陈以祸福众皆投兵而拜安辑如故拜中京留守赐贞亮功臣乘传赴官时盗贼充斥有遇公鼎于路者即叩马乞自新公鼎给以符约俾还业不旬日境内肃清会奴贼张萨巴率无赖啸聚公鼎欲击而势有不能因忧愤成疾保大元年卒

二年   本纪正月金克中京

猜你喜欢
  志第二十四 职官三·刘昫
  卷四百九·列传第一百六十八·脱脱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十八·李心传
  卷九十七·国朝·蒋一葵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六十二·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十六·杜大珪
  诸葛忠武书卷五·杨时伟
  卷二·胡一桂
  卷九·吕中
  世家卷第一 高丽史一·郑麟趾
  第33章 利用特务毁害文武官吏·冯玉祥
  周惠达传·令狐德棻
  张介福传·张廷玉
  桂萼传·张廷玉
  目录·吴子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03、迁居·蒲松龄

    樊公上云虚度人间五十秋,短袍破烂又流丢;街头个个称师傅,实与人家去放牛。 咱家姓樊名才,字子正,每年以教书为业。赁了高仲鸿家一口屋,不觉住了四年。主人到极盛德。明年的馆在北门里头,隔着这里太远,不免携家搬去。 [耍孩儿]

  • 苇航漫游稿巻二·胡仲弓

    宋 胡仲弓 撰五言律诗舟中夜闻弹筝舣舟寻近岸余兴月明中鼔瑟人何在弹筝意畧同声和随去浪调古动悲风银甲无由见清音出绣栊竹夫人虚心陪燕寝不受虢秦封惟有氷霜节全无云雨踪李娥书旧恨湘女敛愁容却是専房宠无人妬阿侬

  • 卷二十 崇祯十七年甲申·计六奇

      元旦文武乱朝班  京师文臣,俱寓西城,而朝班则列于东,武臣俱寓东城,而朝班则列于西。甲申元旦上视朝最早,止一大金吾立班。时钟声已绝,金吾启奏,群臣不闻钟鼓声,谓圣驾未出,来者益迟。令再鸣钟,启东西门,远近闻之,自皆疾驰,乃

  • ●卷二十八·赵翼

    ○辽金之祖皆能先知《史记》称黄帝生而神炅,弱而能言。盖开天立极之君天聪明,自有不可思议者。即后世草昧开创之主亦必有异禀,与神为谋。如北齐文宣帝,虽淫酗颠昏,而呓语谵言,辄预知来事,已属神奇。(见《北齐文宣预知》条内

  • 一一三六 云南巡抚刘秉恬奏覆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部数及挖出字迹数目折·佚名

    一一三六 云南巡抚刘秉恬奏覆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部数及挖出字迹数目折乾隆五十年十二月十八日云南巡抚臣刘秉恬跪奏,为遵旨汇奏事。窃照乾隆四十八年八月二十日奉到上谕:前因披阅《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

  • 台湾前语(查东山笔、沈仲方阅)·查继佐

    ●台湾前语(查东山笔、沈仲方阅)东宁国台湾者,系和兰国入贡泊舟候命处,城接爪哇、大泥,与佛郎机密迩。万历中,忽请通贡叩闽,闽人李锦劝其酋麻韦郎垒澎溯屿,逼漳,赂税监高寀可得。于是伐木驾厂,锦导夷入。寀竟与盟,且许开贡。会材

  • 卷十六·李天根

    江阴云墟散人李本天根氏辑丙戌(一六四六)秋七月乙巳朔唐王世子琳源生。群臣表贺,有「日月为明,止戈为武」之语;王大称赏。大赦覃恩,手诏进郑芝龙泉国公、郑鸿逵漳国公,郑氏厮养俱得三代诰;撰敕及织轴者,日不暇给。寻改芝龙平国

  • 二年·

    (丙辰)二年大明弘治九年春正月1月1日○朔庚辰,司憲府大司憲李諿、司諫院司諫尹碩輔啓:「鄭溱等事,敎云:『恐殞命杖下,推劾不實,則可赦之。』若所犯是實,固當治罪,豈宜預慮殞命?如此則奸人皆曰:『我雖犯罪,可以圖免。』無所忌憚。溱

  • 二十一年·佚名

    (戊子)二十一年大明萬曆十六年春正月1月1日○朔乙酉,全羅監司尹斗壽狀啓:龍潭縣,去十二月十五日,地震,自西南,聲甚轟輵。1月2日○丙戌,二所巡廳軍號,趁不受去。兵曹啓:「以夜深,不爲受去。」傳曰:「軍法解弛,於此可見。」命囚巡將李

  • 卷第二十二上·朱熹

    伊川先生语八上伊川杂录宜兴唐棣彦思编 棣初见先生,问「初学如何?」曰:「入德之门,无如大学。今之学者,赖有此一篇书存,其它莫如论、孟。」先生曰:「古人有声音以养其耳,采色以养其目,舞蹈以养其血脉,威仪以养其四体。今之人只

  • 第一章 6·辜鸿铭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辜讲孔子说:“年轻人,在家应做一个孝子;在社会闯荡,应做一个良民。必须做到谨言慎行、诚实守信。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应当随和,但是应当亲近德高望重的人。

  •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七·佚名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如来身密不思议品第七之余复次寂慧。如来身相。一众会中有得见者有不见者。其得见者欢喜瞻仰。其不见者默然懵瞪。寂慧当知。如来不以段食资养。或有众生见

  • 诸法集要经卷第七·佚名

    观无畏尊者集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  说罪品第十五之余  明了罪福相  是为具智者  于此无正解  乃愚痴所作  善达诸功德  于过恶亦然  二种如实知 

  • 禅宗杂毒海叙·性音

     清 性音重编同是点画所成之字。经有心眼者。拈掇之便。能如画家点睛。令其人生气溢目。对之不觉咄咄叫绝。又如人各与镜面目。俾之了了。德山之棒。临济之喝。似犹逊此痛快。杂毒海所集。往哲偈颂。皆是物也。此真

  • 鼓山为霖禅师还山录卷二·为霖道霈

    侍者 心亮 录结冬示众普说。师云。佛出世。祖西来。选佛坛场处处开。冬夏安居穷底事。一悟心空及第回。还有与么人么。良久云。昔日初祖达磨大师见东土有大乘根器。乃特航海而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且道如何是他直

  • 家山图书·佚名

    一卷。不著作者姓名。《永乐大典》题为朱熹所作。今考书中引用诸说,有朱熹《家礼》,并且有朱子之称,故非为朱子所作。钱曾《读书敏求记》说:“《家山图书》,晦庵私淑弟子之文,盖逸书也。李晦显翁得之于刘世常平父,刘得之于鲁

  • 太上赤文洞古经·佚名

    有动之动,出于不动;有为之为,出于无为。

  • 净土境观要门·怀则

    全一卷。元至大三年(1310)怀则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本书为怀则极力阐明宋代天台宗僧四明知礼之约心观佛之义。天台之观法有内观、外观二种,关于观阿弥陀佛应属何种观法,后世知礼门下曾起争议。本书即就此异论而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