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九章 1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辜讲

孔子在谈话中几乎不谈利益、宗教和道德。

辜解

一日,晤幕僚汪某,谓余曰:“君言皆从是非上著论,故不能耸听。襄帅为人是知利害不知是非,君欲其动听,必从利害上讲,始能人。”后有人将此语传文襄耳,文襄大怒,立召余入,谓余曰:“是何人言余知利害不知是非?如谓余知利害,试问余今日有偌大家事否?所谓利者安在?我所讲究者乃公利,并非私利。私利不可讲,而公利却不可不讲。”余对曰:“当日孔子罕言利,然则孔子亦讲私利乎?”文襄又多方辩难,执定公利私利之分。谓公利断不可不讲。末后余曰:“《大学》言:‘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然则小人为长国家而务财用,岂非亦系言公利乎。”于是文襄默默然让茶,余即退出。

编者注

有一天,前去拜访同为张之洞幕僚的汪某,他对我说:“你所说的话都是从是非上出发,所以不能打动张之洞大人。张大人的为人只知道趋利避害而不知道大是大非,你想让自己的话有效,必须从利害上分析,才能打动他。”后来有人把这句话传到张之洞耳中,张之洞大怒,立刻把我叫过去,说:“是谁对你说我只知利害不知是非呢?假如我只知道趋利避害,试问我能开创这么大的事业吗?所谓利体现在哪里呢?我所讲追求的是公利,并非私利。私利当然不能追求,但是公利却不能不追求啊。”我回答说:“从前孔子很少说利,但是孔子仅仅说的是私利的利吗?”张之洞又多方争辩,非要按实公利私利的分别,说公利必须得讲。最后我说:“《大学》中说:‘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虽然小人能够发展国家而增长财物,岂难道指的就不是公利吗?”于是张之洞默然不说话,我当时就离开了。

猜你喜欢
  卷五 滕文公章句上·朱熹
  ●忠义鉴第二(二十七案)·徐谦
  思辨録辑要卷二十一·陆世仪
  春秋亿卷六·徐学谟
  卷一百四十九·秦蕙田
  第49章·老子
  颜氏學記卷七·戴望
  卷三·乾隆
  卷六百·佚名
  卷三百六十七·佚名
  卷二百六十一·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四十七·唐慧琳
  谈中印古代关系之偶感·太虚
  南普陀寺水池区建筑记·太虚
  中观论卷第一·龙树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四出 偷曲·洪昇

    【仙吕过曲·八声甘州】〔老旦、贴携谱上〕〔老旦〕霓裳谱定,〔贴合〕向绮窗深处,秘本翻誊。香喉玉口,亲将绝调教成。〔老旦〕奴家永新,〔贴〕奴家念奴。〔老旦〕自从娘娘制就“霓裳”新谱,我二人亲蒙教授

  • 卷525 ·佚名

    赵师秀 林逋墓下 梅花千树白,不是旧时村。 倾我酤来酒,酹君仙去魂。 短碑藤倚蔓,空冢竹行根。 犹有归来鹤,清时欲与论。 赵师秀 灵山阁见二徐友旧题句 一面见溪水,三边皆翠微。 晚来虚槛外

  • 卷341 ·佚名

    苏泂 咏月 入夜金盆上,终宵玉镜悬。 气凉征戌骨,肠断别离缘。 皎洁宁伤性,虚明欲竟天。 平生看不足,兹夕更悠然。 苏泂 咏月 既雨中秋望,纖毫桂影分。 魄高疑压雾,香动欲冲云。 稍窘痴

  • 列传第二十二 羊欣 张敷 王微·沈约

    羊欣,字敬元,泰山南城人也。曾祖忱,晋徐州刺史。祖权,黄门郎。父不疑,桂阳太守。欣少靖默,无竞于人,美言笑,善容止。泛览经籍,尤长隶书。不疑初为乌程令,欣时年十二,时王献之为吴兴太守,甚知爱之。献之尝夏月入县,欣着新绢裙昼寝,献

  • 第九十一回 陆伯言定计毁连营 刘先主临危传顾命·蔡东藩

      却说刘先主筹备军马,意欲伐吴,有一将军伏阙谏阻,谓当先行伐魏。看官!这是何人?原来是翊军将军赵云。云先言魏为国贼,比吴为重,未见先主听从,乃复申谏道:“曹操虽死,子丕篡位,陛下宜出图关中,扼住河渭上流,声讨逆贼;臣料关东义

  • 卷三十五正俗二·何良俊

    余辛酉自南都归,壬戌年寓居苏州。袁太冲过苏来见访,语余曰:近县公新生一子方在孩抱,偶出痘疹。吾起身时在县前经过,见乡官进县问安,黄伞亦有六七顶。此亦近来事也。 第一,郡县大夫要正士风激厉志节。昔子游为武城宰,夫子问曰:&

  • 卷之三百三十五·佚名

    光绪二十年。甲午。二月。癸亥。谕内阁、德生奏、沥陈关税情形一摺。该关榷务因循。厘剔弊端。本该监督应办之事。德生到任未久。距期满为日方长。尽可随时整顿。何得以积弊太深。非宽以岁时。不能剔除净尽。及至年

  • 第八章 懿僖无为,唐室衰败·吕思勉

    第一节 骄奢淫逸的懿宗僖宗《旧书•帝纪》赞,谓唐之亡决于懿宗,以其时云南侵寇不息,调兵运饷,骚动甚巨,加以庞勋起义,“徐寇虽殄,河南几空”。《旧书•懿宗纪》。又引起黄巢起义也。然以唐中叶后藩镇之跋扈人民,终必至怯于公

  • 第十四章 上古的社会·吕思勉

    从上古以至春秋战国,社会组织的变迁,尤其巨大。孔子所说的大同时代,大约是极其平等,毫无阶级的。至各部落相遇,而有战争,于是生出征服者和被征服者的阶级。其最显著的,就是国人和野人的区别。古代有许多权利,如询国危、询国迁

  • 二十六年·佚名

    (癸巳)二十六年大明萬曆二十一年春正月1月1日○朔丙辰,提督李如松領三協將楊元、張世爵、李如柏等,屯于順安。先遣副摠兵査大受,約倭酋,會斧山院,投書云沈遊擊將至。平行長使裨將平後寬,領家丁數十人迎之。玄蘇獻詩納款。大受

  • 卽位年·佚名

    十一月11月18日○己卯,上卽位于崇政門。奉王大妃,行垂簾聽政禮于興政堂,受朝賀頒敎,大赦。○王大妃敎曰:主上旣登大位,追崇應行典禮。該曹擇日擧行。○以朴宗薰爲告訃兼奏請使,李羲準爲副使,成遂默,爲書狀官。○命監軍巡將,公除

  • 卷四·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或问卷四宋 朱子 撰中庸第十二章至第二十章或问十二章之说曰道之用广而其体则微密而不可见所谓费而隐也即其近而言之男女居室人道之常虽愚不肖亦能知而行之极其远而言之则天下之大事物之多圣人亦

  • 春秋书法钩元卷四·石光霁

    明 石光霁 撰书逆王后二【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 愚按凡婚姻得刘夏逆王后于齐 礼常事不书失礼则非常乃书以示讥】【公羊】不称使婚礼不称主人【张氏虽天子诸侯亦不自主婚所以飬廉逺耻也】春秋婚姻得礼者常事不书【杜

  • 卷七·张廷玉

    <經部,春秋類,欽定春秋傳說彙纂欽定四庫全書欽定春秋傳說彚纂卷七莊公集說【楊氏士勛曰魯世家莊公名同桓公之子以莊王四年即位諡法勝敵克壯曰莊】【戊莊王子四年】元年【齊襄五年晉緡十二年衛惠七年黔牟三年蔡哀二年

  • 序·陈建

    顾序东粤清澜陈先生尝为书,以着朱陆之辩,而曰此非所以拔本塞源也,于是乎搜及佛学,而又曰此非所以端本澄源也,于是乎特揭吾儒之正学终焉,总而名之曰学蔀通辩。大指取裁于程子本天本心之说,而多所独见。后先千万余言,其忧深,其虑

  • 卷五百二十六·佚名

    △第三分方便善巧品第二十六之四尔时善现复白佛言:世尊,常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依何义故名为般若波罗蜜多。佛告善现,由此般若波罗蜜多。到一切法究竟彼岸。依此义故名为般若波罗蜜多。复次善现,由此般若

  • 第四十四卷·佚名

    观天品之二十三(夜摩天之九)又复业分。若人生天。不曾布施。唯持于戒。得生天中。唯有一种功德具足。五欲功德劣于余天。是业因缘。人胜天劣。毗婆尸佛。当尔之时。而说偈言人中布施已  则生于善道非天能布施  以

  • 长老尼偈经·佚名

    巴利名Theri^-ga^tha^ ,音译涕利伽陀。巴利小部经(Khuddaka-nika^ya)之一。内容系收集佛弟子中长老尼之偈颂。颂数自一偈集之十八颂乃至大集之七十五颂,共有十六集(nipa^ta),五二二颂说偈之尼为六十九人。本经虽与长老偈为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