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

钦定四库全书

十三经义疑卷三

华亭吴浩撰

诗经

采苹

礼记歌于斯疏曰礼大夫祭无乐而春秋或有之然则采苹非祭祀之乐歌也此诗特大夫妻能奉祭祀而其家人序而美之耳

摽有梅

摽梅刺淫奔也礼男先乎女而此之求士者如此其急焉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暨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其刺淫奔奈何赋摽梅惜春去也求贱词也庶士非夫也我庶士非夫而已亲之也首曰迨吉继即曰迨今终且相谓而约遂可定矣何其急也亦可刺也王化流行而独处污下则尤可刺

蚕月

注治蚕之月当兼三四月而言月令季春之月后妃劝蚕事蚕事既登分茧称丝效功而谓蚕月非季春欤孟夏蚕事毕后妃献茧乃収茧税以桑为均而谓蚕月不兼孟夏欤葢谓之三月则非蚕之终谓之四月则非蚕之始是以谓之蚕月耳或疑邠风缺三月然乎哉

曰为改嵗

吕氏云十月而曰改嵗三正之通于民俗尚矣周特举而迭用之耳按周自不窋失官至公刘时立国于邠服事有夏故七月一诗用夏正厥后事殷则用殷正也必矣其言一之日者以阳复刚反有亨道焉故以为纪月之始而正朔则未敢改也

索绹

尔雅释言绹绞也郭璞注云纠绞绳索朱子注孟子本此蔡虚斋云索绹谓索是绞也诗注不符殆传冩之讹欤

四之日其蚤

秋官羊人职疏引四之日其蚤而云四之日者谓用建子为正至建邜四月夏之二月之日公始用氷是邠风已改正朔也果尔何不云四月而云四之日乎不言月而言日葢公刘正当夏时所用者夏正曹粹中之説然也若用周正则九月建申霜未尝肃十月属酉场未能涤

防鸮

愚按尚书周公居东在流言后为诗贻王在居东二年得罪人主名后管叔以武庚畔在成王迎公后葢管叔自以有才且为公兄而公独秉政故及其羣弟流言以撼之讵知冲人感悟迎公以归能无惧乎惧则叛叛则不可以不讨作大诰徂东山奉王命也防鸮专咎武庚大诰讳言三叔及蔡仲克庸祗德命诸王而邦之蔡公之情可见矣朱子注诗因孔氏书注勿辟之説后与九峯辨其不然以为当从郑氏则诗注特未及改定耳义闗君臣兄弟之伦愚故按当年情事次第以白周文公不白之苦衷如此

良马五之

毛苌以为骖马五辔按三马曰骖马三则辔六即纳两辔于觼亦当四而乃五辔云乎哉

良马六之

毛传四马六辔此特可为六辔在手注耳然四马实八辔非六辔也郑氏云六之者见之数也谓六见之也此説可从葢大夫见贤不止再三而四之五之六之殷勤之甚也

猗重较兮

猗毛郑作倚葢较崇五尺五寸在轼之上无事而立则倚较有所敬则式按卫世字武公将兵平戎有勲周平王命武公为公小序亦云入相于周是武公曾为卿士倚重较其实事也乃朱子存其音而另解为叹辞何居纂序以为非真在重较之上衍义亦以为卿士之车鸣鸾清奏从容安舒武公气象宛然在重较无事之规模非即在重较之上然也二説何去何从将以质之博雅之君子

上已

应氏劭曰周礼女巫嵗时以祓除衅浴禊者洁也已者祉也邪疾已去祈介祉也张衡南都赋于是莫春之禊元已之辰卢植曰辰子至亥也蔡邕曰辰支也按此则以已为己者非

居居究究

唐风羔裘集注居居未详究究亦未详尔雅则云居居究究恶也郭景纯注皆相憎恶按此则羔裘当为刺其大夫之诗言此羔裘豹袪者自我人居居不和衷也岂无他人之可交维子之故旧而不忍遗耳此羔裘豹袪者自我人究究不协恭也岂无他人之可交维子之肯改而式相好耳于此可想见温柔敦厚之情礼书亦云晋羔裘刺时也豹武而有文不善用之则为暴此豹袪豹袖所以兴居居究究也或曰此美其大夫之词居居亲炙其光辉也究究穷究其言论也未知何据

无非无仪

恶不可有善不可无释无仪为无善太姒何以称淑女也若哲妇倾城乃智巧之称与善自当有别如其无别将以褒姒为善矣乎大易所谓无攸遂孟母所谓无境外之志戒自恃其哲耳不恃其哲则可以为善矣然则无仪之义将奈何毛传云仪容仪也诗人之刺宣姜也曰胡然而天胡然而帝其斯之谓欤士也而习于容止谓之辟女也而习于容止谓之冶冶容诲淫易戒之矣是以君子贵诚也

三事大夫

周书立政篇云任人凖夫牧作三事注云三宅之官以职言故言事

乐只君子

左传引采菽篇此句只作旨孔疏云旨美也葢义与嘉乐同

有栈之车

此非士所乘之栈车也唐传云庶人木车单马贾氏云此役车亦名栈车以其同无革鞔故也然则郑以役车释诗而朱子因之与周礼自不相背

不长夏以革

夏以革朱子既未详矣而或以夏为夏楚革为木末垂革之鞭吕祖谦则以夏为侈大而革为变革后説本毛公良是葢侈大变更与声色之化民相类知识用事则不顺矣帝则不顺德不明矣前説单主用刑似欠包括况夏楚用于学鞭刑用于官説刑又偏也若训革为兵革见伐崇之非得已则以夏革分兵刑以字犹稍有着落

三单

笺云邰后稷上公之封大国之制三军以其余卒为羡今公刘迁于邠民始从之丁夫适满三军之数单者无羡卒也先儒亦以其説为然而子朱子云未详者殆虑其有竭作之耶惟田与追胥竭作军不应尔耶田人所同欲追胥人所同恶军则人所惮且竭作则国空虚而易为敌所袭也

閟宫

第四章集注云脱一句葢秋而载尝至笾豆大房庙祭之礼也万舞洋洋庙祭之乐也説乐处太少气颇廹促集传云大房下当脱一句如钟鼓喤喤之类按乐兼声容其説良是

公车千乘公徒三万

读礼疑图云司马法言通十为成成百井革车一乘士十人徒二十人则一乘搃三十人也一乘搃三十人则千乘当为三万人与鲁颂正合此可见万人为一军矣但百里之国为井者万当以十井起乘而不当以百井起耳以百井起乘此万井之所以止得百乘而礼家遂增国三百一十六里之方贾氏因以司马此法为畿地之制欤管子作内政而寓军令三分齐国以为三军万人为一军与鲁颂合

十三经义疑卷三

猜你喜欢
  卷二十(文十六年,尽十八年)·孔颖达
  卷七·杨士勋
  景公以晏子妻老且恶欲内爱女晏子再拜以辞第二十四·晏婴
  景公问君臣身尊而荣难乎晏子对以易第十四·晏婴
  卷一百三 罗氏门人·黎靖德
  救济类下·史洁珵
  卷二十一·胡广
  卷十三·高闶
  降魔品第十二·佚名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六·欧阳竟无
  论宋明儒学·太虚
  优婆塞戒经讲录上(三)·太虚
  佛说善生子经·佚名
  观世音菩萨救苦经·佚名
  大陀罗尼末法中一字心咒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折·关汉卿

    (正旦引二末、三未、旦儿同上)(二末云)母亲,自从大哥上朝求官应举去也,母亲每夜烧这夜香,不知为何也?(正旦云)大哥求官应举去了,必然为官也。我每夜烧一位香,您那里知道也。我“不求金玉重重贵,只愿儿孙个个贤”。(唱) 【仙吕】【点

  • 公平第十六·吴兢

    太宗初即位,中书令房玄龄奏言:“秦府旧左右未得官者,并怨前宫及齐府左右处分之先己。”太宗曰:“古称至公者,盖谓平恕无私。丹朱、商均,子也,而尧、舜废之。管叔、蔡叔,兄弟也,而周公诛之。故知君人者,以天下为公,无私于物。昔诸

  •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十七、程颢提出的选拔人才·雍正

      十七、程颢提出的选拔人才方法在宋代已经证明行不通,难道能够在本朝实行的通吗?  【原文】  问曾静:旨意问,前曾静供内有“国家取士之法,宜当参用程明道所议宋熙宁间取士,损益斟酌行之方为更美”之语。查程子熙宁取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九·佚名

    弘治十五年七月辛未朔孟秋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门之神△狭西华州地震有声○癸酉 万寿圣节遣驸马都尉马诚游泰分告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遣仪宾杨淳告 景皇帝陵寝△遣内官告 恭让章皇后陵寝 上诣 奉先殿 太皇太后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佚名

    隆庆四年十月乙未朔○钦天监进明年大统历 上御皇极殿受之分赐文武群臣孟冬享 太庙○建州右等卫女直都督安台失等入贡宴赏如例○升吏科左给事中韩楫为都给事中户科右给事中查铎兵科右给事中胡槚为左给事中吏科给事中贾

  • 诸葛忠武书卷十·杨时伟

    (明)杨时伟 编○杂述(赞评论碑碣诗赋)时伟按全书评论篇惟杨戏赞陈寿评张俨论及袁孝尼习凿齿诸人可尔碑碣仅刘镇南裴晋公二人而刘碣又入遗事殊失伦类诗仅少陵几首他如崔浩薛能之谬戾吕温段文昌辈之庸拙亦污简册何也今为删

  • 郑獬传·脱脱

    郑獬,字毅夫,安州安陆人。小时就以才学闻名,诗词文章风格豪放、工整,同辈中没人能同他相比。考中进士第一名。任陈州通判,入京任直集贤院度支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英宗即位后,修治其父仁宗的坟墓永昭陵,一概采用仁宗之父真

  • 十年·佚名

    (乙卯)十年大明嘉靖三十四年春正月1月1日○丁酉朔,上率百官,行望闕禮後,陳賀于兩大妃殿,仍受百官賀。1月4日○庚子,上召對。○憲府啓曰:「近來人心頑暴,無所不至,少有嫌怨,輒思報復,若不能於其身報之,則必掘發父母之墳,以快其心。八

  • 卽位年·佚名

    秋七月7月19日○十九日。〈陰曆丁未六月十日〉承命代理聽政,仍受禪。7月20日○二十日。日本國天皇陛下,親送賀電,仍修謝電。○接見統監侯爵伊藤博文及各國領事于漱玉軒。○詔曰:「李相卨、李瑋鍾、李儁輩가賦何凶性이며包

  • 用晦卷八·杨慎

    【原文】制器画谋,资之为用也,苟无用,虽器精谋善何益也。沉晦已久,人不我识,虽知己者莫辨其本心。用晦在时,时如驹逝,稍纵即逝之矣。欲择时当察其几先,先机而动,先发制人,始可见晦之功。惟夫几不易察,幽微常忽,待其壮大可识,机已逝

  • 卷十·吴浩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义疑卷十华亭呉浩撰公羊传隐公春秋借位于鲁以托王义云王者孰谓谓文王也疏乃云借位于鲁以托王义乎此正所谓倍经任意反违戾者也诸侯不得専封而春秋乃王鲁乎又云奉天命而制作何以谦让之有圣人气象

  • 央掘魔罗经卷第四·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尔时央掘魔罗白佛言。世尊。奇哉如来。哀愍一切众生。为第一难事。佛告央掘魔罗。非是如来为第一难事。更有第一难事。谓于未来正法住世余八十年。安慰说此摩诃衍经常恒不变如来之藏。是为甚难

  •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六卷·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六卷宋代沙门慧严等依泥洹经加之憍陈如品下复有梵志名曰清净浮。作如是言。瞿昙。一切众生不知何法。见世间常无常亦常无常非有常非无常乃至非如去非不如去。佛言。善男子。不知色故乃至不知

  • 西夏事略·王称

    西夏史著作。宋王称撰。1卷。本书记党项拓跋氏兴起至西夏李元昊建国之史实。曹溶《学海类编》收有此书,实即王称《东都事略》卷127至128中之《西夏》附录。曹溶 《学海类编》 收有此书。按《四库全书存目著录》云:“

  • 作义要诀·倪士毅

    文论。元倪士毅撰。一卷。士毅字仲宏,歙县(今属安徽)人。约元文宗至顺初前后在世。著有《重订四书辑释》。此书讲述经义体例,多关乎文章之写作要领。主张“第一要识得道理透彻,第二要识得经文本指分晓,第三要识得古今

  • 史载之方·史堪

    方剂著作。二卷。宋·史堪(字载之)撰。约刊于1101年以前。书中论四时正脉、运气生病,及大府泄、大府秘、小府秘、身热、身寒、头痛、腹痛等三十余种内科、妇科等病症及治疗方剂,并结合作者临床经验。书中对疫疠病因十

  • 临症验舌法·杨云峰

    《临症验舌法》二卷,题为西吴杨云峰先生所撰。上卷述其验舌之法,首列临证验舌为准统 论一篇,提纲挈领。下列分虚实,分阴阳,配藏府,决死生各篇,殿之临证以验舌为准结论一篇。

  • 比丘受戒录·弘赞

    律学著述。清弘赞述。一卷。先叙得戒缘由;次录得戒和尚、阿阇黎、临坛尊证僧伽,并记自生年、受戒年月日时,以识戒腊之尊卑;后明作法仪轨,使初受具足戒者,在熟读《比丘戒本》的同时,了解布萨、自恣、净施等诸作法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