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临症验舌法

随机推荐

  • 纳兰词补遗卷一·纳兰性德

    望江南咏弦月初八月,半镜上青霄。斜倚画阑娇不语,暗移梅影过红桥,裙带北风飘。鹧鸪天离恨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挼梅蕊打肩头。欲将离恨寻郎说,待得郎归恨却休。云澹澹,水悠悠,一声横笛锁空楼。何时共泛春溪月,断岸垂杨一叶舟。明

  • 黄童·唐圭璋

      童字士季,莆田人。公度从弟。绍兴八年(1138)同榜乙科及第。历知永春、福清二县。主管台州崇道观,卒赠中大夫。   卜算子   和思宪史韵   不忍更回头,别泪多于雨。肺腑相看四十秋,奚止朝朝暮暮。   何事值花时,又

  • 卷二O八 唐紀二十四·司马光

      起旃蒙大荒落(乙巳)二月,盡強圉協洽(丁未),凡二年有奇。   中宗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神龍元年(乙巳,公元七O五年)   二月,辛亥,帝帥百官詣上陽宮問太后起居;自是每十日一往。   甲寅,復國號曰唐。郊廟、社稷、陵寢、百官、

  • 宋史全文卷二十上·佚名

    宋高宗十丁巳绍兴七年春正月癸亥朔,上在平江,手诏:『将乘春律,往临大江,驻跸建康,以察天意。』左司建际公辅言:『今日恢复之策,不出攻守二事。攻者,以我攻彼也;守者,防彼攻我也。以我攻彼,其势在我;防彼攻我,其势在彼。攻虽为难,而守

  • ◎“海上三老”的罪责·佚名

    听得人家说:所谓“海上三老”,其中似乎林康侯最没有什么可以原谅的地方;而闻袁二人,马虎则有之,他们未必定是绝对的甘心附敌,可以举两个例:(一)闻兰亭一向对付曰人,说话非常锋利强硬,不过他的翻译朋友,是个胆小的人,此人

  • 尚史卷十二·李锴

    世家五齐世家【始武王十三年终安王二十三年凡七百四十四年传二十八世】太公 丁公 乙公 癸公 哀公 胡公太公是为师尚父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齐营邱及成王少时管蔡作乱淮夷畔周乃使召康公命太公曰东至海

  • 二百六十五 内务府奏曹(兆页)送来缎疋如数收讫摺·佚名

    雍正三年二月十五日 总管内务府谨奏:为奏闻事。 案据户部咨称,前据江宁织造曹(兆页)咨称:应收之银十九万两,因由部预付咨单甚久,会经每年备办丝、颜料等,先行织缎收存,如有颜色花样不合者,即行留库,年年调换呈进。现在库存缎疋,共

  • 通志卷七十八下·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宗室传第一下前汉文三王梁孝王武 代孝王参 梁懐王揖【共王买平王襄】景十三王河间献王徳 临江哀王阏 临江闵王荣 鲁共王余 江都易王非 胶西于王端 赵敬肃王彭祖 中山

  • 提要·佚名

    政书类二【仪制之属】大金徳运图説一卷【臣】等谨案大金徳运图説一卷金尚书省会官集议徳运所存案牍之文也案金史本纪金初色尚白章宗泰和二年十一月更定徳运为土腊月辰诏告中外至宣宗贞祐二年正月命有司复议本朝徳运是

  • 卷十七·高诱

    钦定四库全书淮南鸿烈解卷十七汉 高诱 注说林训【木丛生曰林说万物承阜若林之聚矣故曰说林】以一世之度制治天下譬犹客之乘舟中流遗其劒遽契其舟?【契刻也?船弦板也堕劒於中流刻下舩弦言识其於此下失劒也?音汜】暮

  • 东溪日谈録卷十三·周琦

    史系谈上唐尧尧之徳详于尧之典尧之治亦详于尧之典故尧之典尧之史也孔子赞尧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焕乎其有文章孔子去尧之世如此之逺赞尧之徳如此之详其必有所据也治天下五十年不知天下治与

  • 佛说阿弥陀经卷下(支谦译)·佚名

    佛告阿逸菩萨:“其世间人民,若善男子、善女人,愿欲往生阿弥陀佛国者有三辈,作德有大小,转不相及。”佛言:“何等为三辈?最上第一辈者,当去家,舍妻子,断爱欲,行作沙门,就无为之道,当作菩萨道奉行六波罗蜜经者,作沙门

  • 实用佛学辞典序·太虚

    佛理渊微,加以名辞多系专门或译音,遂使仰钻者弥觉高坚,由艰生畏,每致望望然而退。故从古即需有翻译名义及法数等之编集焉。比年研究佛书者日繁,佛学辞典之需要亦弥甚,虽已有丁氏印行之佛学大小辞典,而详简适中之切宜实用者,尚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七十四·澄观

    十通品第二十八疏。二释名下疏文有三。初正释今经。二晋经下会通他经。三然通与明下拣滥会释。于中二。先正引论明通明相异。后会释经文。今初。论有问曰神通与明有何等异。答曰。直知过去宿命之事。是名为通。若知过

  • 佛说瑜伽大教王经卷第二·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三摩地品第四  尔时世尊大遍照金刚如来。入大智力变化圆满三摩地。从定出已。告金刚手大菩萨言。汝今谛听。我今为汝说一切真言秘密三摩地法。所为

  • 法界次第初门卷中之上·智顗

        陈隋国师智者大师撰  九想初门第二十一  一胀想 二青瘀想 三坏想 四血涂漫想 五脓烂想 六啖想 七散想 八骨想 九烧想  次通明禅。而辩九想者。上所明禅。虽有定慧。但是实观。未有得解之观。则

  • 缁门警训卷第三·如卺

    抚州永安禅院僧堂记无尽居士撰古之学道之士。灰心泯志于深山幽谷之间。穴土以为庐纫草以为衣。掬溪而饮。煮藜而食。虎豹之与邻。猿狙之与亲。不得已而声名腥芗文彩发露。则枯槁同志之士不远千里。[果/衣]粮蹑屩来从

  • 宋真宗御制玉京集·宋真宗

    宋真宗御制玉京集,简称《玉京集》。北宋真宗皇帝御制。南宋《中兴馆阁书目》着录此书二十卷。今《正统道藏》本仅残存六卷,收入洞真部表奏类。书中汇集宋真宗上奏三清、玉皇、圣祖(赵玄朗)、太祖皇帝等天神祖宗之表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