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

钦定四库全书

十三经义疑卷二

华亭吴浩撰

书经

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

此九字蔡传以为当在肆觐东后之下词意诚顺然公羊郑伯使宛来归邴何休注引书亦不改疏以五器为卿大夫上士中士下士授羔雁雉之器谓如者以物相授与之言器各异饰周礼饰羔雁雉执之皆去器则如五器正宜在贽字下葢古人文参差错落于理亦无碍也

舞干羽于两阶

干武舞羽文舞武在西阶文在东阶武舞先文舞后凡经言舞皆先干而后羽汉之乐先武德而后文始唐之乐先七德而后九功乐有声容韶舞容也而声可想矣德兼中和韶舞和也而中亦致矣

禹贡九州

宋陈用之以九州之名为大禹所立窃疑禹治水时尚为虞臣安得擅改十二州之制乎当従蔡传书序禹别九州以洪水泛滥区域莫辨而别之非禹始建之也即曰贡金九牧亦必在即位之后矣

爰立作相

体元者君而调元者相相得其人则天下治相不得其人则天下不治人君立相葢可忽乎哉而书载高宗之于傅説得之梦寐恍惚之间则何以故王制云凡官民材必先论之论辨然后使之即庶司百执事犹必慎简若此况以社稷之重民人之众一旦而授之一人其所系非渺小矣乃不察其言不审其行事徒以一梦之故而遂使秉国之钧其能免折足覆餗之诮乎史记有与之语果圣人之説而书不言九峯以为省文抑知其文则不可省也且知人则哲惟帝其难之而立谈之顷遽信其圣而畀之大任信如太史公所言其立相已为不慎矣先儒刘氏陈氏皆以傅説为高宗之故人良然按高宗之父小乙虑其不知稼穑之艰难而使之居于阛阓之间故其自言曰遯于荒野入宅于河周公作无逸以戒成王亦曰其在高宗时旧劳于外爰暨小人夫小人者小民也草泽中自有英雄版筑间岂无贤哲高宗旧学于甘盘寜遯野之时遂无亲师取友之益哉意必熟察傅説之言熟审傅説之行事以沃心而辅德非一日矣洎乎作其即位欲得説而相之顾以草野之夫骤举而加诸卿尹大夫之上恐举朝之人起而骇之于是托诸上帝之所赉以慑服乎人心殷人尊神其斯之谓与或谓孔子梦见周公梦亦岂无可据者余曰梦有有因亦有无因即其有因者亦苐梦梦然而非真也孔子之梦周公葢以公之神在天故格之来格而非傅説比也以生存之人未经谋靣安有梦之而肖其形者或又谓穆叔之于防牛昌之于东野非生存之人未经谋靣者与余曰才人互相标榜自古皆然丹篆之吞抚掌之笑岂堪尽信至左氏所载不足信者尤多固不止穆叔之梦耳周礼太卜掌三梦之法一曰致梦二曰觭梦三曰咸陟注云梦者人精神所寤可占者又云经运十其别九十注云王者于天日也夜有梦则昼视日旁之气以占其吉凶梦若真奚以占为又眡祲云嵗终则弊其事若然虽占之犹不必皆中也安有梦中之人审象旁求而竟有维肖者哉故曰傅説者高宗之故人耳求得之而令之相原无待与之语而非省文也然则千古之立相莫慎于高宗而岂其忽之也哉

爰立作相【其二】

余尝本刘道原外纪作论以帝赉之梦为高宗托词既而思之知欠圆通也夫梦者因也是梦也寜必无之特非由梦而得説乃欲相説而形为是梦耳彼其旧劳于外爰暨小人则于版筑间之傅説固必有如兰之契矣一旦即天子位不见説者有年则思之必深周礼有思梦觉时思之而又爱之重之因而梦之一若上帝之赉之张子厚云寤所以知新于耳目梦所以縁旧于习心假令傅説非高宗之故旧何遽欲以代言而审象旁求且能维肖也乎即或肖焉岂无貌似孔子之阳货而不察而命之相乎置相乃王朝第一大事余故不揣固陋复作此论以备参考焉

武成

或问孟子于武成秖取二三防孔子何以不删愚谓血流漂杵商人所以泄其愤孔子存之警暴君也孟子恐人借口于武王故云不可尽信防叛臣也史臣不无言之过而圣贤所见不同搃为天下万世计耳

肆朕诞以尔东征

金縢有雷风之变大诰惟占卜之従成王之东征奉天道以立君道也不然元公避矣王复不行干断周之宗社不几岌岌乎殆哉

朕复子明辟

孟子有复于王者朱子注复白也若训朕复复字为还明字不亦赘乎代王为辟之説始于荀卿【荀子云周公负扆而坐诸侯趋走堂下】盛于汉儒造为明堂位周公践阼之文又误解尚书以附防之谓复子明辟为还政之事谓诞保文武受命惟七年为致政之时至使王莽假托经文泰然居摄炎汉几熄干戈四起甚矣邪説之为害非浅尠也

上服下服

吕刑蔡传云事在上刑而情适轻则服下刑舜之宥过无大是也事在下刑而情适重则服上刑舜之刑故无小是也最为平允葢过虽大而亦宥所以开其迁善之途故虽小而必刑所以动其畏罪之念意论轻重之序慎测浅深之宜明刑之弼教也以此周礼小司冦注云上服墨劓也下服宫刖也是以形体分上下矣然上文言断庶民狱讼之中司刺言求民情断民中而施上服下服之罪则上服下服之义亦当与蔡传同

十三经义疑卷二

猜你喜欢
  卷三十·郑玄
  曾子本孝第五十·戴德
  春秋集传辨疑卷一·陆淳
  卷第十二·朱熹
  隐晦卷一·杨慎
  卷十·乾隆
  卷之八·邵经邦
  昭公·昭公十六年·左丘明
  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一·佚名
  神变品第三·佚名
  随喜功德品第六·佚名
  放逸品第四·佚名
  答刘遗民书·僧肇
  与法尊书(六十通)·太虚
  阴蕴之研究·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一出 投辕·孔尚任

    ◎癸未九月(净、副净扮二卒上)(净)杀贼拾贼囊,救民佔民房,当官领官仓,一兵吃三粮。(副净)如今不是这样唱了。(净)你唱来!(副净)贼凶少弃囊,民逃剩空房,官穷不开仓,千兵无一粮。(净)这等说,我们这穷兵当真要饿死了。(副净)也差不多哩。(净)前日

  • 第四折·关汉卿

    (李嗣源引番卒子上,云)桃暗柳明终夏至,菊凋梅褪又春回。某乃李嗣源是也。过日月好疾也,自从在潞州长子县讨了那个孩儿来家,今经十八年光景也。孩儿十八岁也,学成十八般武艺,无有不拈,无有不会,寸铁在手有万夫不当之勇。孩儿唤做

  • 外集卷十三·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外集卷十三旷达?畅赋【有序        魏】曹 植夫富者非财也贵者非宝也或有轻爵禄而重荣声者或有反性命而徇功名者是以孔老异情杨墨殊义聊作斯赋名曰?畅夫何希世之大人罄天壤而作皇该

  • 卷九十二 志六十七·赵尔巽

      ◎礼十一凶礼一   皇帝丧仪皇后丧仪贵妃等丧仪   五曰凶礼。三年之丧,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无贵贱一也。有清孝治光昭,上自帝后丧仪,下逮士庶丧制,称情立文,详载会典与通礼。兹依次类编,累朝损益,皎然若鉴焉。   皇帝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一·佚名

    正统四年十一月乙巳朔行在钦天监进正统五年大统历 上御正朝受之给赐诸王及文武群臣颁行天下○巡抚大同宣府右佥都御史卢睿奏山西上年拨送折粮银一十万两每银一两准粮四石今宣府米价腾涌请每银一两准二石五斗从之○丙

  • 九二 两淮盐政李质颖奏续进获旧板等书开单呈览折·佚名

    九二 两淮盐政李质颖奏续进获旧板等书开单呈览折乾隆三十八年七月十一日奴才李质颖谨奏,为恭进书籍事。窃奴才钦奉谕旨,采访遗书,设法搜求,今觅得旧板书十五种,仿旧板抄本书七种,敬谨装潢,恭进呈览。又觅得抄本书十六种。奴

  • 完颜白撒传·脱脱

    皇族白撒名承裔,是末帝承麟的哥哥,是世祖的孙子辈。自幼充当奉御,贞..年间,累官知临洮府事、兼本路兵马都总管。兴定元年(1217),任元帅左都监,行帅府事于凤翔。当年,诏令陕西行省讨伐宋国,白撒从巩州盐川出兵,在皂郊堡和宋军相

  • 一四八、孔穿与公孙龙辨于平原君所考·钱穆

    (附:子思以下孔裔生卒年表)孔穿与公孙龙辨于平原君,其事见《吕氏?淫辞》,《公孙龙子?跡府》,及《孔丛?公孙龙篇》。《孔丛》伪书,《跡府》尤晚出,殆皆袭取《淫辞》以为文。(《跡府》“白马非马”,《孔丛》作“白

  • 卷一百二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二十七刑部二宪科诸司职掌律令职制    公式    仪制人命    名例    盗贼诈伪    鬭殴    伸寃名例大明律旧以名例律附于断狱之後洪武二十二年更定寘于篇首盖以此为

  • 提要·毛奇龄

    【臣】等谨案诗传诗説驳义五卷国朝毛奇龄撰明嘉靖中鄞人丰坊作鲁诗世学一书往往自出新义得解于旧注之外恐其説之不信遂托言家有鲁诗为其逺祖稷所传一为子贡诗传一为申培诗説并列所作世学中厥后郭子章传刻二书自称得黄

  •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序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比丘众千八百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心善解脱、

  • 金刚顶瑜伽他化自在天理趣会普贤修行念诵仪轨·佚名

        唐特进试鸿胪卿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我以净三业  为利诸众生  令得三身故  归命礼三宝  金刚身语意  遍满生死中  秘密金刚界  大悲依护者  雄猛阿閦鞞  最胜宝生尊  大悲阿弥

  • 净土圣贤录卷三·彭希涑

    往生比邱第三之二承远承远。不详其所出。始学於成都唐公。次资川诜公。至荆州。进学於玉泉真公。真公令居衡山设教。人从而化者万计。始居山西南岩石下。人遗之食则食。不遗则食土泥。羸形垢面。躬负薪槱。凡化人。立

  • 第一 六处相应·佚名

    第一 根本五十[经]品第一 无常品[一]第一 无常(一)内一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舍卫城祇陀林给孤独长者之游园。二于此处,世尊言诸比丘曰:“诸比丘!”诸比丘奉答世尊曰:“大德!”三世尊作是言:“诸比丘!

  • 天咫偶闻·震钧

    城镇志。 清震钧(1857—1920)撰。十卷。钧字在廷,姓瓜尔佳氏,汉名唐晏,字元素,自号涉江道人,满洲镶红旗人,长居北京。曾官知县。著有《渤海国志》等。震钧网罗北京文献,走访调查,信手条记,追溯旧事而成是书,时在光绪二十九年(19

  • 道书一贯真机易简录·傅金铨

    内丹学著作。清代傅金铨撰,十二卷。卷一有自序、发凡、总论,及三关、天心、玄牝、神室、大衍图五幅。卷二论法财侣地,卷三论鼎炉符火,卷四为明理习静,卷五为炼己筑基,卷六为知时采药,卷七为还丹温养,卷八为脱胎乳哺,

  • 白话梁书·姚思廉

    《梁书》,纪传体断代史书名。“二十四史”之一。唐姚思廉撰。贞观十年(636)成书。五十六卷。分本纪六卷,列传五十卷。记事上起梁朝建立(502),迄于梁灭亡(557),凡五十六年历史。系据其父姚察《梁书》未完稿成书。保存大

  • 九色鹿经·佚名

    全一卷。吴·支谦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册。本经之经文极短,为叙述菩萨前世修业之本生故事,旨在教示修忍辱行。此外,康僧会所译之六度集经六卷第五十八则:修凡鹿王之本生故事与本经略同,然六度集经系阐明修精进之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