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沤和拘舍罗劝助品第四

尔时弥勒菩萨谓须菩提,若有菩萨摩诃萨。劝助为福。出人布施持戒自守者上。其福转尊极上无过。菩萨摩诃萨劝助福德。须菩提谓弥勒菩萨。复有菩萨摩诃萨。於阿僧祇刹土诸佛所而作功德。一一刹土不可计佛。其般泥洹者,乃从本发意已来。自致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成至阿惟三佛者,乃至无馀泥洹界而般泥洹者,然後至于法荆於是中所作功德。其功德度无极。及诸声闻作布施持戒自守为福。於有馀功德自致无馀。诸有般泥洹佛。於其中所作功德。至有净戒身三昧身智慧身已脱身脱慧所现身。佛法极大哀。不可计佛天中天所说法。於其法中复学诸所有功德。乃於诸般泥洹佛所作功德。都计之合之。劝助为尊。种种德中为极是上。其劝助者,是为劝助。劝助已持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以是为阿耨多罗三耶三菩。署是菩萨有德之人。持心能作是求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乃至作是心欲有所得。弥勒菩萨语须菩提其不作是求。乃能有所得。其作思想者,以为无黠。生是意用思想悔还。用信悔还。但用无黠故还堕四颠倒。无常谓有常。苦谓有乐。空谓有实。无身谓有身。以故思想悔还。心悔还信悔还。菩萨不当作是念心有所求。於所求无处所。云何求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弥勒菩萨谓须菩提,不当於新学菩萨摩诃萨前说是语。何以故?或亡所信。亡所乐。亡所喜。亡所行。便从是修。当为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说之。若久在善师边者,当为是菩萨摩诃萨可说。闻者不恐不怖不畏。是菩萨摩诃萨能劝助为作萨芸若持心。作是劝助。心亦尽灭无所有无所见。何等心当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者,当以何心作之。心无两对。心之自然乃能所作。释提桓因语须菩提,新学菩萨摩诃萨。闻是或恐或怖。若菩萨摩诃萨欲作功德者,当云何劝助其福德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须菩提语弥勒菩萨。当作护是菩萨摩诃萨。於诸佛所。破坏众恶。而断爱欲。等行如一。降伏魔事。弃捐重檐。是即自从所有勤苦。悉为已荆其知已脱心。即从计从阿僧祇刹土诸佛般泥洹曰者,於其中所作功德福。於诸声闻中复作功德。都计之合之劝助为尊。种种德中无过劝助。其劝助者能为劝助。劝助已持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何所是菩萨摩诃萨想不悔还。心不悔还。信所不悔还。正使菩萨摩诃萨。持心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其心无所想者,是菩萨摩诃萨心得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正使心念自了知。是心则为是作。是为想悔还心悔还所信悔还。正使菩萨摩诃萨。持心了知。当作是。学。知尽无所有。知尽者当持何心。有所作当了知心。何所心法。於法有所作。如法者为随法已,於作真为是作。即非邪作。是菩萨摩诃萨所作。若有菩萨摩诃萨。於过去当来今现在佛所作功德。若诸声闻下至凡人。所作功德。若畜生闻法者,及诸天龙阅叉健陀罗阿须伦迦楼罗。甄陀罗摩睺勒。诸人若非人闻法者,发心所作功德。及初学菩萨道者,都计之合之。积累为上。其劝助者能为劝助。是以极尊。种种德中无过劝助。是故劝助。所当劝助能为劝助。持劝助福用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正使复知是为尽法。於法无所生所灭。无处所。持无所生法。得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是法不与法有反用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故。是为无想不悔还。心亦不悔还。所信不悔还。作是无所求。众所不逮。是为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所作若有菩萨摩诃萨。不谛晓了知作福德者,所以者何。於身恍忽於劝助福亦复恍忽。菩萨了知恍忽无所有。是故为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若於诸般泥洹佛所而作功德。持是功德欲作所求。其智自然。能为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诸佛天中天所知不著想。过去已灭。亦无有想。而不作想。其作想者为非德。菩萨摩诃萨当学沤和拘舍罗。未得般若波罗蜜者不得入。已得般若波罗蜜乃得入。勿为身作识。用之有灭。以是故无有身。有德之人。有想便碍反欲苦祝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不乐作是德持用劝助。何以故?用不正故。视般泥洹佛而反有想。以是故。为碍所作功德。为不及逮。为反苦祝其不作想者,是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之德。其作想者,譬若杂毒。何以故?若设美饭以毒著中。色大甚好而香。无不喜者,不知饭中有毒。愚闇之人食之欢喜饱满。食欲消时。久久大不便身。不知行德者,甚之为难。不晓将护。不晓诵读。不晓中事。不能解知。作是行德者,为如杂毒之食。佛语善男子善女人。过去当来今现在佛。持戒身三昧身智慧身已脱身脱慧所现身。及於声闻中所作功德。佛天中天所说,若复於辟支佛所。而作功德都劝助之。劝助已持是福德。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持所作为想。用是故。譬若杂毒。菩萨摩诃萨当作是学。何所过去当来今现在佛功德。当云何劝助作福。成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是菩萨随怛萨阿竭教者,是即为作知佛功德所生自然。及其相法所有。持是福作劝助因其劝助自致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菩萨摩诃萨作是施者无有过上。终不离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作是施者为不杂毒。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所说皆至诚复次菩萨摩诃萨当作是施。如净戒。如三昧。如智慧。如已脱。如脱慧所现身。无欲界。无色界。无欲无色界。亦无过去当来今现在。亦无所有。所作施亦复无所有。其作是施为已如法。法亦无所有。作是施者为成所施无有杂毒。其作异施者,为作反施。是菩萨摩诃萨所施以如法者,佛天中天所知是则为施。得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所作为如佛。是则为菩萨摩诃萨所施。三千大千国土人。悉念慈哀护等心。无过菩萨摩诃萨上头所施。是即为极尊。

复次须菩提,三千大千国土人。悉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便如恒边沙佛刹人。皆供养是菩萨。震越衣服饮食床卧具病瘦医药。如恒边沙劫供养。随其喜乐作是布施。云何须菩提,其福宁多不。须菩提言:甚多甚多天中天。佛言:劝助功德。福过其上不可计。须菩提白佛言:代劝助功德福者,如恒边沙佛刹不能悉受。佛语。善哉善哉须菩提,若有菩萨持般若波罗蜜者,所作施为过其本所布施。上已无能过劝助所施上。百倍千倍万倍亿倍巨亿万倍。

尔时四王天上二万人悉以头面著佛足。皆白佛言:极大施天中天菩萨摩诃萨沤和拘舍罗乃作是施。其功德甚大尊。何以故?是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於中劝助故。忉利天上诸天人。持天华名香捣香泽香杂香烧香天缯华盖幢幡伎乐。持用供养娱乐佛。供养已,皆白佛言:极大施天中天。菩萨摩诃萨沤和拘舍罗乃作是施。大德之功德。何以故?是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於中劝助故。炎天上诸天人。持天华名香捣香泽香杂香烧香天缯华盖幢幡伎乐。持用供养娱乐佛。供养已,皆白佛言:极大施天中天。菩萨摩诃萨沤和拘舍罗乃作是施。极大德之功德。何以故?是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於中劝助故。兜术天上诸天人。持天华名香捣香泽香烧香天缯华盖幢幡伎乐。持用供养娱乐佛。供养已,皆白佛言:极大施天中天。菩萨摩诃萨沤和拘舍罗乃作是施。极大德之功德。何以故?是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於中劝助故。尼摩罗提天上诸天人持天华名香捣香泽香杂香烧香天缯华盖幢幡伎乐。持用供养娱乐佛。供养已,皆白佛言:极大施天中天。菩萨摩诃萨沤和拘舍罗乃作是施。极大尊之功德。何以故?是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於中劝助故。波罗蜜尼和耶拔致天上诸天人。持天华名香捣香泽香杂香烧香天缯华盖幢幡伎乐持用供养娱乐佛。供养已,皆白佛言:极大施天中天。菩萨摩诃萨沤和拘舍罗乃作是施。极大尊之功德。何以故?是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於中劝助故。梵天。梵迦夷天。梵富楼天。梵波利产天。摩诃梵天。<疒盍>天。波利陀天。<疒盍>波摩那天阿会亘修天。首诃天。波利首诃天。诃波摩首诃天。首诃迦天。比伊潘罗天。阿比耶陀天。须陀施尼天。乃至阿迦贰吒天等诸天人。悉以头面著佛足。皆言:甚善天中天。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极为大施之功德。何以故?是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於中劝助故。佛语首陀卫诸天人。置三千大千国土中菩萨摩诃萨。乃如恒边沙佛刹人。悉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复有异恒边沙佛刹人。都共供养是辈菩萨摩诃萨。震越衣被饮食床卧具病瘦医药。供养如恒边沙劫。随所喜乐作是施与。若复过是者,不及菩萨摩诃萨劝助之所施。为过去当来今现在佛。净戒身。三昧身。智慧身。已脱身。脱慧所现身。及诸声闻在其中者所作功德。都共计之合之。不及劝助者,若劝助者,以是极尊无能过者,作是劝助。劝助已,持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须菩提白佛言:属天中天所说,都共计之合之。极尊无过劝助。悉代劝助。劝助已,菩萨摩诃萨从是中得何等。佛语须菩提,菩萨道德之人。常知过去当来今现在。法无所龋亦无所舍。亦无所知。亦无所得。其法者为无所生法。亦无有灭法。亦无所从生法。亦无所从灭。於法中了无有生者,法亦无所从有而灭。是者法之所法。我代劝助之。是为劝助。作是施者,疾得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是故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劝助为尊。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於过去当来今现在佛所。代作布施者劝助之。代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而劝助之。代已脱者劝助之。代脱慧所现身劝助之。作是代劝助。其脱者是为布施。其脱者是为持戒。其脱者是为忍辱。其脱者是为精进。其脱者是为一心。其脱者是为智慧。其脱者是为脱慧。其脱者是为脱慧所现身。其脱者是为已脱。其脱者代其劝助。其脱者是为法。是故当来有如其脱者,今阿僧祇刹土诸佛天中天现在者,其脱者是即诸佛弟子。其脱者以过去诸佛弟子。其脱者今现在诸佛弟子。於是法中无著无缚无脱。如是法者,持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所施为从中无有能过者,无有能坏者,是者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劝助之为尊。如恒边沙佛刹中菩萨。悉寿如恒边沙佛劫。恒边沙佛刹人。都悉供养诸菩萨摩诃萨。震越衣被饮食床卧具病瘦医药。乃至恒边沙劫。须菩提,皆持戒成忍辱。於精进而不懈。於禅悉得三昧。百倍千倍万倍亿倍若干巨亿万倍。不如劝助之功德。福最尊出其上。

猜你喜欢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四·玄奘
  例言·行策
  攝大乘論本卷第二·欧阳竟无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第十六卷·安慧
  卷一·佚名
  涅槃玄义发源机要序·智圆
  卷第十一·道世
  目录·丹霞子淳
  十住断结经卷第二·佚名
  卷上·学蕴
  卷第一百九十六·佚名
  卷五十二·佚名
  净土论卷中·迦才
  第二十三卷·佚名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四义疏下·智旭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答辩·闻一多

    挂彩的荣华我当不起,滑有圆光往我头上箍,旌旗铙鼓不是我的份,我道上不许和黄土铺,不许矜骄镀我成金身,我拒绝“成功”见我一面;双手掀住挣扎的纷忙,我猜着黎明,也不要看。锦袍的庄严交给别人,流的快乐得让给我。上帝许我纯钢的

  • 卷八十三·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八十三众山类四言古登会稽刻石山      【晋】王彪之隆山嵯峨崇峦岧嶤傍觌沧州仰拂元霄文命逺会风淳道辽秦皇遐巡迈兹英豪宅基灵阿铭迹峻峤青阳曜景时和气淳修岭増鲜长松挺新飞

  • 卷五·杨载

    钦定四库全书杨仲弘集卷五      元 杨载 撰次韵虞彦高游阳明洞忆昔神禹奠九州兹山会计功始休诸侯玉帛渺何许但见万水从东流衣冠永闭阳明洞夜闻鬼哭岩之幽珠宫贝阙号龙瑞天造地设非人谋槎牙怪树冻不死化作千

  • 卷六·本纪第六·世宗上·脱脱

        ◎世宗上   世宗光天兴运文德武功圣明仁孝皇帝,讳雍,本讳乌禄,太祖孙,睿宗子也。母曰贞懿皇后李氏。天辅七年癸卯岁,生于上京。体貌奇伟,美须髯,长过其腹,胸间有七子如北斗形。性仁孝,沉静明达。善骑射,国人推

  • 卷二十七·韩二·佚名

    楚围雍氏五月楚围雍氏五月。韩令使者求救于秦,冠盖相望也,秦师不下崤。韩又令尚靳使秦,谓秦王曰:“韩之于秦也,居为金笔,出为雁行。今韩已病矣,秦师不下崤。臣闻之,唇揭者其齿寒,愿大王之熟计之。”宣太后曰:“使者来者众矣,独尚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四十四·佚名

    正统三年秋七月癸未朔享 太庙○遣中官祭司门之神○擢行在都察院等衙门照磨周瑮司务官受学录李奎知事章圭为监察御史瑮等以朝臣荐举理刑考称故有是命○迤北鞑靼伯颜察儿等敕归赐衣服靴帽有差○行在礼部失印给事中御史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八十六·佚名

    弘治七年三月庚寅朔 辛卯赐新宁伯谭祐之母夫人张氏祭葬如例 壬辰裁革河南布政司管粮参政南阳桐柏二县抚民县丞直隶沧景二州管河判官交河吴桥南皮兴济东光静海青元城八县管河主簿望江县县丞主簿浙江余杭县治农县丞直隶

  • 卷之二百九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三百三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第十八册 天命六年闰二月至三月·佚名

    第十八册 天命六年闰二月至三月十七日,栋兴阿地方喜布苏峰台卒,以冰破之声误作炮鸣,急击云板。各泛地遂相继告警,亥时传至汗城。次晨,汗问诸大臣曰:&ldquo;业曾闻我瓦尔喀什路为明兵【原档残缺】断,果否?&rdquo;达尔汉侍卫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 列传三·纪昀

    列传唐 【三】○唐三刘文静裴寂刘弘基殷开山刘政会【奇】 唐俭【宪】长孙顺德 柴绍 【赵 文恪李思行李高迁姜宝谊许世绪刘师立刘义节钱九陇樊兴 公孙武达 庞卿恽张长逊张平高 李安远马三宝李孟尝元仲文秦行

  • 二七 花瓶·周作人

    鲁迅从小喜欢“花书”,于有图的《山海经》《尔雅》之外,还买些《古今名人画谱》之类的石印本,很羡慕《茜窗小品》,可是终于未能买到。这与在东京买“北斋”是连贯的,也可以说他后来爱木刻画的一个原因。民国以后他搞石刻,连

  • 第四章 兵家之李鸿章·梁启超

    李鸿章之崛起与淮军之成立  当时官军之弱及饷源之竭江浙两省得失之关系  常胜军之起  李鸿章与李秀成之劲敌淮军平吴之功  江苏军与金陵军浙江军之关系  金陵之克复秦末之乱,天下纷扰,豪杰云起,及项羽定霸后,而韩信

  • 卷五十八·纪昀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厯代职官表卷五十八防将游击等官国朝官制将【正三品】直八人山东九人山西十有四人河南五人江南十有一人江西六人福建十有四人浙江七人湖广十有三人四川八人

  • 卷五十五(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月藏分第十二分布阎浮提品第十七尔时世尊,既知一切诸来大众於三宝所皆生深信尊重敬仰得未曾有更不信事诸馀天已,告他化自在天王,化乐天王,兜率陀天王,须夜摩天王,帝释天王,四大天王及诸眷属。娑伽罗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

  • 法华义疏卷第十·吉藏

    都干缘沙门 素庆谨志法华义疏卷第十胡吉藏撰安乐行品第十四释安乐行凡有六门。一来意门。二释名门。三开合门。四体相门。五阶位门。六同异门。来意门者亦有二义。一者成前。二者开后。成前者凡有三意。一者佛教声闻

  • 卷十二·野竹福慧

    嘉兴大藏经 嵩山野竹禅师录嵩山野竹禅师语录卷十二鄂 州参同门人宗宏 录鄂 州龙光门人宗上 潞南州兜率门人宗坚 同编杂偈示克礼禅人溪深勺柄三尺。水静渔歌一湾。此事无人举着。随他狼藉松关。示择木禅人佛见也

  • 诗说·申培

    一卷,旧题汉申培著。实为明代丰坊的伪作。何楷《诗世本古义》、黄虞稷《千顷堂书目》、毛奇龄《诗传》、《诗说驳义》都曾驳其书。此书之伪甚为明显,如《汉书·杜钦传》:“佩玉晏鸣、《关雎》叹之”;《后汉书·杨赐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