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五
卷十五
与陶仲赞
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夫妇之愚不肖可以与知能行。圣贤所以为圣贤,亦不过充此而已。学者之事当以此为本。若夫天文地理、象数之精微,非有绝识,加以积学,未易言也。
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等皆德行事,为尊为贵,为上为先。乐师辨乎声诗,祝师辨乎宗庙之礼,与凡射御书数等事,皆艺也,为卑为贱,为下为后。
夫子曰:「君子多乎哉?不多也。」曾子曰:「边豆之事,则有司存。」......百工之事,皆圣人作也。然圣人初不尚此,其能之也,每以教人,不以加人。
二
吾所明之理,乃天下之正理、实理、常理、公理,所谓「本诸身,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谬,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也」。学者正要穷此理,明此理。
为学只是要睹是,不要与人较胜负。
与孙季和
男子生而以桑弧蓬矢射天地四方,示有四方之志,此其父母教之望之第一义也。令尊夫人既许其行,又有二令兄在侍下,岂得便谓失养?颜子之家,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之地,而其子乃从其师周游天下,履宋卫陈蔡之厄,而不以为悔,此岂俗俚之人、拘曲之士,所能知其义哉?
诚使此心无所放失,无所陷溺,全天之所与而无伤焉,则千万里之远,无异于亲膝下。不然,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
与唐司法
学者求理,当唯理之是从,岂可苟私门户?理乃天下之公理,心乃天下之同心,圣贤之所以为圣贤者,不容私而已。
猜你喜欢 易经·系辞上传·第九章·佚名 卷三十五(襄二十二年,尽二十四年)·孔颖达 旗帜第六十九·墨子 卷三十三·朱熹 卷二·胡彦升 卷六·毛奇龄 卷六十·程川 卷一百六十六·山井鼎 卷二十五·吕本中 卷十三·顺治 卷二百五十三·佚名 卷四十六(玄奘译)·佚名 十誦比丘戒本羯磨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序言一:怀李叔同先生·李叔同 宗镜录卷第五十八·延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