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诗谱序考证

诗谱序考证

使民有政有居疏泰誓説武王伐纣众咸曰孜孜无怠天将有立父母民之有政有居○【臣宗万】按此出伪泰誓今本尚书泰誓无此文

五覇之末疏服防云五伯谓夏伯昆吾商伯大彭豕韦周伯齐桓晋文也○【臣德龄】按赵岐孟子注五覇为齐桓晋文秦缪宋襄楚荘是也又荀卿以五覇为齐桓晋文楚荘呉阖闾越勾践顔师古汉书同姓侯王表注五伯者齐桓宋襄晋文秦缪呉夫差此五覇当是指周之五覇言

诗谱序考证

猜你喜欢
  ●草木子卷之四上·叶子奇
  止学 原文·王通
  卷三十八·陈祥道
  卷三·陈士元
  卷三十二·程公说
  第十四章 14·辜鸿铭
   第八章 艺术家生活·林语堂
  提要·傅寅
  似顺论第五 处方·吕不韦
  卷二十九·道世
  往尼连河品第十八·佚名
  卷五十四·佚名
  庄子集注序·太虚
  实用佛学辞典序·太虚
  略说贤首义·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安中·唐圭璋

      安中字履道,阳曲人。熙宁八年(1075)生。元符三年(1100)进士。政和中,自大名主簿,累擢中书舍人、御史中丞、翰林学士承旨。出镇燕山府,如除检校太保,大名府尹。靖康初,象州安置。绍兴初,复左中大夫。四年(1134)卒,有初寮词。  

  • 楔子·佚名

    (鬼谷子领道童上,诗云)暑往寒来春复秋,夕阳西下水东流。将军战马今何在,野草闲花满地愁。贫道鬼谷子是也。自从庞涓到于魏国,受了武阴君之职。他举荐孙子下山,共同为官。贫道观其气色,此一去必有灾难。如今设下坛场,缚起个草

  • 锦云堂暗定连环计·臧懋循

    锦云堂暗定连环计杂剧(元)无名氏撰●锦云堂暗定连环计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银台门诈传授禅文 正名 锦云堂暗定连环计第一折〔凈扮董卓领外扮李儒李肃卒子

  • 卷之七十一·佚名

      顺治十年。癸巳春。正月。戊辰朔。上诣堂子行礼。还宫。拜神毕。朝谒皇太后。御太和殿。诸王、贝勒、贝子、公、文武群臣、外藩二十七旗头目、厄鲁特部落进贡使臣、上表行庆贺礼。赐宴。公主福金以下、格格以上

  • ◎大理院附总检察厅·费行简

    为国立最高审判机关,在司法独立国中,当然非他人所能干涉,即吾华帝制时代,法司之强毅者,亦称曰执法如山,可以想见其风采焉。民国肇兴,尚略具司法精神,其时勿论何等要人,苟被控诉于大理院,传讯不敢不到,判罚不敢不遵。自宋教仁击毙

  • 志卷第十四 高丽史六十·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礼二。吉礼大祀。太庙。○太庙享有常日者寒食腊腊兼荐鱼。 无常日者 择日四孟月三年一 以孟冬。 五年一 以孟夏其  之月卽不时享。 册

  • 卷五十六·纪昀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厯代职官表卷五十六提督表提督国朝官制提督军务总兵官【从一品】直隶一人山东一人【以巡抚兼】山西一人【以巡抚兼】河南一人【以巡抚兼】江南一人江西一人【以

  • 同治五年四月十七日·曾国藩

    因昨夕阴云微雨,廿五鼓断不能观览日出,遂高卧不起,而幕友黎纯斋及薛叔芸、王鼎丞、叶亭甥等四人登玉是顶东轩。五更,严风微雨过后,竟得一睹日出之胜。乃知天下事末阅历者不可以臆测,稍艰难者不可以中阻也。卯初二刻,起行下山

  • 十八年·佚名

    (庚辰)十八年大明崇祯十二年春正月1月2日○甲寅,左副賓客辛啓榮以病乞遞,許之。○左參贊朴東善卒。東善爲人淳謹,雖無骨鯁之姿,而立朝殆五十年,未聞有疵累,人亦以此多之。1月4日○丙辰,分遣備局文郞廳三人于三南,點檢舟師。○以

  • 卷二百三十二·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三十二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宾礼十三相见礼蕙田案王制述司徒之六礼相见居其一焉盖先王重交际之礼必介绍以通其诚贽币以厚其礼揖让以致其敬以故上交不谄下交不凟有

  • 卷九十四·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九十四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九十四宗庙时享辽史太宗本纪天显元年冬十一月壬戌即皇帝位癸亥谒太祖庙礼志谒庙仪至日昧爽南北臣僚各具朝服赴庙车驾至臣僚于门外依位

  • 大乘伽耶山顶经讲记·太虚

      悬论  一 “大乘”与一切佛法  甲 内证离言应机巧说法  乙 当机闻说随根得益法  二 “伽耶山顶”与佛教史  甲 释尊转法轮及经略史  乙 佛寂后教法结集流传略史  三 “经”与佛教图像经籍 

  • 佛说慧印三昧经·佚名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只耆阇崛山中。与摩诃比丘僧千二百五十比丘俱。菩萨有四十亿人。皆逮得陀邻尼。悉得诸三昧。皆逮得空法。皆得寂无想法。悉逮得不动摇愿。悉得无所著陀邻尼行。得无央数陀

  • 金刚峰楼阁一切瑜伽瑜只经卷上·佚名

        唐南天竺国三藏沙门金刚智译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金刚界遍照如来。以五智所成四种法身。于本有金刚界自在大三昧耶自觉本初大菩提心普贤满月不坏金刚光明心殿中。与自性所成眷属金刚手等十六

  • 定斋集·蔡戡

    宋代诗文别集。20卷。蔡戡著。全书以奏议策论为主。《四库全书总目》谓其“集中所上奏札,条列明确,类皆侃直忠亮,为经世有用之言。其论边事,专以严备自守为主,而不汲汲于和战纷争,远虑深谋,亦非好事偷安者所可几及”。如《乞

  • 禹贡会笺·徐文靖

    地理文献考证。清徐文靖撰。十二卷。文靖字位山,安徽当涂人。雍正举人。乾隆间举博学鸿词不第。官翰林院检讨。著有《周易拾遗》、 《竹书统笺》等。是书引蔡西山传而续之为笺。于乾隆十八年(1753)成书,约十万字。首

  • 太上洞玄灵宝诸天灵书度命妙经·佚名

    一卷。道教经书。又名《诸天灵书度命妙经》、《灵书经》等。作者不详。今人考其为古灵宝经之一,出于南朝刘宋前。主要描述道教长生不死、幸福无忧的理想国。经中讲大福堂国长乐舍、东极大浮黎国、南极赤明国、西极极

  • 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法藏

    简称《明法品内立三宝章》。佛教著述。唐法藏述。二卷。是《华严经》之《明法品》的论释书,但所释概念和命题并非全部取自《明法品》。全书分七章:(1)“三宝章”,分八门论述佛法僧三宝;(2)“流转章”,分十门论述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