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庄子集注序

曩者读庄子,以其文章华妙,而未求其甚解焉,故窥注疏不多,解全书或数篇者,才六七家耳。然已感识其字者或未言其理,论其文言其理者,或未论其文,识其字;论其文者或未识其字、言其理。使有人焉,集各家之所识字、所言理、所论文,撷采精华,汇成一编,裨益于读庄子者当不浅。今阮居士次扶之庄子集注,乃适符斯选,能不以先睹为快乎!阮居士往者从吾研究佛学,今不晤七年矣。顷间、闻吾抵汉皋,月夜走访,目击其静气盎然,光泽胜前,夐乎与遭值世乱形神憔悴之众人异。讶询其所由,则以治庄注对,并请为序之。览其自序,则云:“当沧海横流之会,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磨牙吮血,杀人如麻,知必有道焉,足以韬光晦迹,善以全其生,虽燕砻人间,亦得与海上冥鸿同其超脱。因而思老、庄之风,人皆取先,已独取后,人皆取实,已独取虚,盖善下而不与人争,自相忘而不为人忌者也”。又曰:“予既师其说以期免于难,窃欲求其一以渐底于通也”。又曰:“因虚其心以为物外之遨游,即后其身以远人间之灾害”。盖皆验诸身而后著诸言者,故洒然于剧变繁感之上,居市廛而气通山泽。然则居士此注之作,更进则化民成俗,使人熏其德而良善焉者也。逮得己利,推以利人,亦菩萨之用心欤!时座间有咨佛经者,居士随问宣答而核要咸中,则知别后虽究庄子,而以佛学为主,尤精进焉!顾于庄注中间抒己意之处,亦鲜援用佛言。吾每叹不知佛者,于孔、老、庄所语莫测其边底,而游目佛藏稍多者,亦不能如其分齐以言,辄喜傅一二名句,将佛义尽量移袭,而忘孔、老、庄此名此句,在其所属前后文或通篇全书中,本无其义,竟恣为敷演!如近人有割取“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之语,大谈破相显性,累万言不休者,则借其名句用为题目,以发挥自胸中之佛学,与孔、老、庄何涉?惟适以糅乱佛说而已!此古今爱好孔、老、庄之佛者往往不免,而居士独慎出之,弥堪尚已!民国十八年十月十八日,太虚序于武昌千家街之世界佛学院筹备处。(见海刊十卷十二期)


猜你喜欢
  卷三百五十六·佚名
  卷第五·佚名
  法华玄论卷第七·吉藏
  卷第二十二·佚名
  石雨禪師法檀卷第十四·石雨明方
  菩提道次第略论卷第二·宗喀巴
  角虎集目次·佚名
  大乘起信论广释卷第四·昙旷
  卷二百四十·佚名
   第四十四則 禾山解打鼓·胡兰成
  中阿含经卷第九·佚名
  目录·佚名
  卷第三十七(第六诵之二)·佚名
  卷第三十八(优婆夷部)·宝唱
  佛说大方广善巧方便经卷第二·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张沟南端(沟南存稿)·顾嗣立

    端字希尹,江阴人。博学好修,以荐授绍兴路和靖书院山长。历官海盐州判官、江浙行枢密院都事。人称为沟南先生。所著有《沟南漫存稿》。子宣,洪武初与修《元史》,擢翰林编修。 和传可除夕 和秦仲对雨 次韵酬马国瑞都司二首

  • 卷七十四·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七十四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王 留【一首】留字亦房呉人穉登子淮北道中沙滩高下浴鳬鹥新出菰蒲緑未齐移橘过淮应化枳种杨当路半生稊船头鼓角频逄驿河上金钱浪筑隄醉后无端千里梦直随明月到深闺茅 

  • 卷一百十七·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一百十七草木文木赋          【汉】中山王丽木离披生彼高厓拂天河而布叶横日路而擢枝幼雏羸鷇单雄寡雌纷纭翔集嘈嗷鸣啼载重雪而梢劲风将等嵗于二仪巧匠不识王子见知乃命班尔载

  • 黄孝迈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黄孝迈」字德文,号雪舟。生平不详。有《雪舟长短句》。 ●湘春夜月 黄孝迈 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 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 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 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 空樽夜泣,青山不

  • 两都赋序·班固

    [原文]或曰:赋者,古诗之流也。昔成康没而颂声寝,王泽竭而诗不作。大汉初定,日不暇给(xia ji)。至于武宣之世,乃崇礼官,考文章;内设金马石渠之署,外兴乐府协律之事,以兴废继绝,润色鸿业。是以众庶悦豫,福应尤盛。白麟赤雁芝房宝

  • 卷三十五·朱轼

    钦定四库全书史传三编卷三十五大学士朱轼撰名臣传二十七宋宗泽宗泽字汝霖义乌人登元佑六年进士廷对极陈时弊考官恶其切直置末甲调舘陶尉中使督开御河方隆冬役夫僵仆相望泽上书其帅请待来春从之调龙游令民未知学泽为建

  • 杨允绳传·张廷玉

    杨允绳,字翼少,松江华亭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授官行人。过了很久,被提升为兵科给事中。严嵩独为相国,有诏令朝廷推选阁员。杨允绳和同官王德、沈束一起陈述慎选辅臣、收录遗佚二事。不久,奉命会集英国公张溶、抚宁

  • 卷十七·彭百川

    钦定四库全书太平治迹统类卷十七宋 彭百川 撰神宗开南江熙宁五年闰七月庚戍遣检正中书户部户房公事章惇察访荆湖北路经制荆南事先是辰州布衣张翘与流人李资诣阙献书言辰州之南江古银州地接施黔牂牁世为蛮人向氏舒氏

  • 刑部·佚名

    尚书侍郎之职掌天下刑名及徒隶勾覆关禁之政令其属古有四部曰宪部比部司门部都官部洪武二十三年因天下庶务浩繁钦改为十二部曰浙江江西福建山东北平四川山西湖广广东广西河南陜西各令清理一布政司刑名等事其云南布政司

  • 132.范缜反对迷信·林汉达

    南北朝时代,佛教渐渐盛行起来。南齐的朝廷里,从皇帝到大臣,都提倡佛教。南齐的宰相——竟陵王萧子良就是一个笃信佛教的人。萧子良在建康郊外的鸡笼山有一座别墅,他常常在那里招待名士文人,喝酒谈天。有时候,也请来一些和尚

  • 卷四十五·程川

    <经部,五经总义类,朱子五经语类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四十五钱塘程川撰书五虞书三自后克艰厥后至四夷来王只是一时説话后面则不可知【辅广录大禹谟】儆戒无虞至从己之欲圣贤言语自有个血脉贯在里如此一叚他

  • 第二十章 因果·佚名

    高忠宪家训曰。自妻妾而外。皆为非己之色。淫人妻女。妻女人淫。夭寿折福。殃留子孙。皆有明验显报。少年当竭力保守。视身如白玉。一失脚即粉碎。视此事如鸩毒。一入口即立死。须臾坚忍。终身受用。一念之差。万劫莫

  • 卷第一·佚名

    (一名中印度那兰陀大道场经于灌顶部录出别行)    大唐神龙元年龙集乙巳五月己卯朔二十三日辛丑中天竺沙门般剌蜜帝于广州制止道场译出    菩萨戒弟子前正谏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授    乌长

  • 印度之佛教无常与无我·梁启超

    佛教三法印:&ldquo;(一)诸行无常,(二)诸法无我,(三)涅磐寂静。&rdquo;什么是无常?佛说:&ldquo;凡世间一切变异法、破坏法皆无常。&rdquo;世界所有一切现象都是变异的破坏的,显而易见,地球乃至恒星系,天天在流转变迁中,再经若干千

  • 念佛三昧不易得·印光

    念佛三昧[1]亦不易得,若不自量,或致著魔。须知往生净土,全仗信、愿。有信、愿,即未得三昧,未得一心不乱,亦可往生。且莫只以一心不乱,及得念佛三昧为志事,不复以信、愿、净念为事(都摄六根而念,为净念。念佛时,常听自己念佛音声,

  •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十二·圆晖

      从此大文第三。明三分齐。就中一明三极少。二明二量。且初明三极少者。论云。如是已约逾缮那等。辨器世间身量差别。约年等辨寿量有殊。二量不同。未说今说。此二建立。无不依名前二及名。未详极少。今应先辨三极

  • 初品 天臂品·佚名

    第一〇一 天臂经如是我闻。&mdash;&mdash;一时,世尊住释迦国。释迦国有一名天臂之聚落。时,世尊告比丘曰:&ldquo;诸比丘!&rdquo;彼等比丘向世尊应曰:&ldquo;世尊!&rdquo;于是世尊曰:&ldquo;诸比丘!有某沙门婆罗门,作如是说,如

  • 飞花艳想·刘璋

    清初人作之才子佳人小说。又名《梦花想》、《鸳鸯影》、《幻中春》。中篇小说。清刘璋撰。署“樵云山人编次”。 首自序署: “岁在己酉菊月望”。此书名多,版本也多,除此康熙八年(己酉)自序本外,有啸花轩刊本《幻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