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实用佛学辞典序

佛理渊微,加以名辞多系专门或译音,遂使仰钻者弥觉高坚,由艰生畏,每致望望然而退。故从古即需有翻译名义及法数等之编集焉。比年研究佛书者日繁,佛学辞典之需要亦弥甚,虽已有丁氏印行之佛学大小辞典,而详简适中之切宜实用者,尚无以供学者之求。今佛学书局有兹典之辑,足以弥补斯憾,其有功于研究佛学者为何如哉!四洲传教沙门太虚。二三年四月十五日。


猜你喜欢
  卷一百四十二·佚名
  卷二十五·佚名
  与黄雪峰居士书·太虚
  一切经音义卷第七十五·唐慧琳
  卷五百一十一·佚名
  俱舍论记 第七卷·普光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二十八[宋磻]·惟白
  唯释迦佛一人为现身成佛·印光
  护命法门神咒经·佚名
  摩尼光佛教法仪略·佚名
  卷第二·晦翁悟明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四·佚名
  僧教育之宗旨·太虚
  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佚名
  刹那品第六·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提要·张舜民

    臣等谨案画墁录一卷宋张舜民撰舜民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人中进士第为襄乐令累官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坐元佑党籍谪商州复集贤殿修撰卒事迹具宋史本传舜民工诗文所著名画墁集世久无传今已从永乐大典裒辑成编别着

  • 卷五 邻交志上二·黄遵宪

    华 夏自遣唐使罢,至朱雀帝承平五年,吴越王钱元瑾遣使蒋承勋来馈羊数头。其明年,承勋又至,左大臣藤原忠平附之赠书。村上帝天历元年,吴越王钱傲又遣蒋承勋致书于左大臣藤原实赖,实赖答书。有"南翔北向,难附寒温于秋鸿;东出西流

  • 严嵩传·张廷玉

    严嵩,字惟中,分宜人。身材修长,眉毛稀疏,嗓音宏大。孝中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改任庶吉士,又授为编修。因病辞职回乡,在钤山读书十年,赋诗做文,在当地颇有清誉。后重返朝廷,不久晋升侍讲,代理南京翰林院事务。召任国子监祭酒。嘉

  • 晋纪十九 显宗成皇帝下咸康八年(壬寅、342)·司马光

    晋纪十九 晋成帝咸康八年(壬寅,公元342年) [1]春,正月,己未朔,日有食之。 [1]春季,正月,己未朔(初一),出现日食。 [2]乙丑,大赦。 [2]乙丑(初七),东晋大赦天下。 [3]豫州刺史庾怿以酒饷江州刺史王允之;允之觉其毒,饮犬,犬毙,密奏之。帝曰

  • 第八章 我国民族的滋大·吕思勉

    封建时代的战争看似非常残酷,然而和我国民族的发展,很有关系。古代交通不便,一水一山之隔,其人即不相往来。一个中央政府,鞭长莫及。所以非将同族的人,一起一起的,分布到各处,令其人自为战,无从收拓殖之功。这许多分封出去的人

  • 《明史》中的小说·吴晗

    《明史》所包括的时代从洪武元年到崇祯十七年(1368—1644),三百年。《明史》的纂修时期是从顺治二年到乾隆四年(1645—1739),前后约共百年。因此在研究《明史》的时候,我们应当知道这书所记载的是从十四世纪后半期到十七世纪

  • 卷一·钱时

    钦定四库全书融堂书解卷一宋 钱时 撰虞书尧典尧唐帝諡尧初为唐侯后有天下因号曰唐典常也圣人脩身齐家治天下无非生民日用之常非有他道也何谓常民彝是也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防有序朋友有信谓之五典即此常也尧

  • 卷一·郑玉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阙疑卷一      元 郑玉 撰春秋孟子曰晋之乘楚之檮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谓其义则丘窃取之矣杜氏曰春秋者鲁史记之名也记事者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所以记远近

  • 卷一·苏辙

    钦定四库全书 诗集传卷一       宋 苏辙 撰 周南 文王之风谓之周南召南何也文王之法周也所以为其国者属之周公所以交於诸侯者属之召公诗曰昔先王受命有如召公日辟国百里言其治外也故凡诗言周之内治由内而及

  • 卷十二·王质

    钦定四库全书诗总闻卷十二宋 王质 撰节南山一章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忧心如惔不敢戱谈师官尹氏也不敢戯谈有所畏避也下章皆有不敢之意当是其人虽无可敬而其位貌亦有可惮者国既卒斩何用不监何所用心而不

  • 慈氏菩萨所说大乘缘生稻秆喻经全文·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如是我闻,一时婆伽梵。住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刍僧千二百五十人俱。及大菩萨摩诃萨众。尔时慧命舍利子,往至慈氏菩萨摩

  • 大方广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全文·佚名

    大唐于阗三藏实叉难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竭提国寂灭道场普光明殿。无量功德之所集起。见者靡不生大喜乐。永离一切轻毁之心。佛於其中。坐宝莲华师子之座。证净等觉。所行无二。住佛所祝悉与一切诸佛平等。到无障碍

  • 六度集经卷第一·佚名

    吴康居国沙门康僧会译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菩萨名阿泥察。佛说经道。常靖心恻听。寂然无念。意定在经。众祐知之。为说菩萨六度无极

  • 佛说金耀童子经·佚名

    西天中印度惹烂驮啰国密林寺三藏明教大师赐紫沙门臣天息灾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食时著衣。与诸苾刍恭敬围绕。入舍卫大城次第乞食。有一婆罗门。出于舍卫逢见世尊。久视容仪乃

  • 杂阿毗昙心论 第四卷·佚名

    杂阿毗昙心论 第四卷尊者法救造宋天竺三藏僧伽跋摩等译使品第四已广说业。彼业伴烦恼受种种生。非离烦恼。烦恼今当说一切有根本业侣生百苦谓彼有七使牟尼说当思谓欲有色有无色有。此有贪欲等七使为种。以烦恼

  • 华严经章·佚名

    奥妙绍名□□□□□□□□□□□□□□□□□无相之相□□□□□□□□□□□□□□□□□□并举名号以□□□□□□□起□□非在外。所以即□□□□□□□□□□□□□□□□外故。所以即实故名名号品□□□□□□□

  • 第四 弥多求学童所问之义释·佚名

    一尊者弥多求曰:“世尊!我向尊师问 尊师以彼请语我 尊师吠陀之达人 我思自己修习者 世间所有多种苦 果由何处兴起者”(一〇四九)“世尊我向尊师问,尊师以彼请语我”[之句中],“问”者,(一)为

  • 子史精华·张廷玉

    吴士玉等奉清圣祖之命而编纂。始于康熙末年,至雍正五年(1727)成书。四部之中,子史最为浩博,也最为芜杂。此书采集子书和史书的名言隽句,按类编次,所以叫做《子史精华》。这部书共160卷,是为供采掇辞章者使用的工具书。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