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弥底部论卷下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如是所说。有人生阴处。舍五阴受中阴五阴。问曰。云何知有中阴。
曰。何所疑。答曰。有诸部说无中阴。何以故。道处不说故。
佛语舍利弗。地狱我知人往地狱。我亦知可往地狱道。我亦知乃至众生往到涅槃。我亦知佛不说。我知中间有不说。我知众生往中间有。不说道可往中间有。如是。
彼诸部见。佛此修多罗中不说。是故见无中阴。
复次生处。佛不记故。生五处佛悉记。如佛记调达应入地狱。记都提婆罗门生畜生处。记姑罗柯生饿鬼处。记给孤独氏生天。记儴佉王生人处。如是等记。不记一人生中间有。
彼诸部见。佛不记五生处。是故诸部见无中间有。
复次佛说业故。此业应受地狱。此业应受畜生饿鬼人天五道。如是等五道生处。佛说业中间有。佛不说业。是故彼诸部见。无中间有。如是。
复次佛说此定。是实有五道故。此是地狱畜生饿鬼人天等。不说此定是中间有。彼诸部见。佛不说定中间有。是故诸部见。无中间有。如是。
复次生无间故。
佛言。人造五逆罪。身坏直入无间地狱。若有中间有者。佛不应说直入无间地狱。
彼诸部见。佛说直入无间地狱故。是故诸部见。无中间有。如是。
复次无定故。
若死生有处。是其中间名为中间有者。中间有于生有处。其间复应有中间有。是故诸部见无中间有。如是。复次无用故。言有中阴者。此言无用。何以故。中间有处无长短寿。病不病亦无。受苦不受苦业亦无。爱不爱色声香味触亦无。服饰庄严亦无。是故若言有中间有者。此言无用。
复次同法生不同法生故。若中间有共生一法者。是其生有。非是中间有。若不同法生成别道名。如八正道。如是同法不同法成过。是故无中间有。如是。
复次不说相故。佛说有五道相。中间有相。佛不说。
彼诸部见不说相故。是故无中间有。如是。
复次自身生故。佛说有众生。从其身落无间。一念中受生。
佛说一念受生。不说中间有处可生。
彼诸部见。一念从其身落受生。是故无中间有。如是。从因等故。
诸部见无中间有如是此说受五阴中间有处。是诸部执灭中间有。
问曰。若为遣所执。若为因成有中间有。曰听今所说。如诸部所执灭中间。有欲令是因还有中间有。
难曰。如诸部所说。五道处不说故无中间有。答曰。不说五道处乘故。是故佛不说中间有。非是无中间有故。如从此城往彼城。不说乘应至彼处不可。以不说乘。应至彼处言无乘。中间有亦如是。
复次如诸部所说。生处。佛不说故。无中间有。
不住处故。佛不记中间有。是处众生命根苦乐法非法交关胜处。是佛所记。是故佛不记中间有。
复次如诸部所说。佛说业故无中间有。是人积聚造业应受六道生。色界无色界。是其所向道。以此业成中间有。乘至受生。是故佛不说中间有业。佛不说中间有业故。是故无中间有。不应尔。
复次如诸部所说。佛说此定是实有五道故。无中间有应说不说故。如佛语叶波国人。应多有所告而我不说。不可以佛不定说故。言无法可说。是故佛不定说中间有故。是故不可说无中间有。可知。
复次如诸部所说。生无间故无中间有。断异道故。佛说无间。是故不可说无中间有。
复次如诸部所说。无定故无中间有。如佛所说有中间禅非是不定。如第一第二禅是其中处。佛说有中间禅。中间禅中佛不说更有中间禅。如是应知。中间有非不定。
复次如诸部所说。无用故无中间有。应到彼故。有用用中间有故往彼受生。是故中间有非无用。
复次如诸部所说。同法生不同法生故。无中间有。
二处生故生中间有处往受生处此二处同法不同法。云何同法。同界故。云何不同法。乘与生处异故。是故不可言无中间有。
复次如诸部所说。不说相故。无中间有。多论处不应说此语。若佛说有中间有生多论处。不应间有中间有无中间有。是故不可说无中间有。
复次如诸部所说。自身生故。无中间有。未生彼故。是其身应生彼。而未至生中间有。成生从种类中落受空处中间有。自见其身细微细滑。如在地无异彼。随爱制故。依愿乐其身。是故以此语不断中间有。
有中间有。何以故。断间故。
如佛语摩楼柯子。是时汝见闻觉知而已。汝尔时不在彼世界不在此世界。不在中间处。是名苦尽。我等见佛遣中间处。是故有中间有。
复次有中间有。如佛说跋蹉耶那修多罗。尔时佛语跋蹉耶那。舍此身未生彼处。是时意生身爱取合故。我说名为众生。我等见佛说跋蹉耶那修多罗。是故有中间有。
复次有中间有。中间入涅槃故。
佛语诸比丘。五种人名龙驹马。何等五种人。中间入涅槃是名第一人。生入涅槃是名第二人。行入涅槃是名第三人。不行入涅槃是名第四人。上行入涅槃是名第五人。
我等见佛说中间入涅槃故。是故有中间有。
复次身不至故。识无身不至彼。
我等见身不至彼。是故有中间有。
复次天眼力故。佛言。我天眼见众生落生。如是一切。若无中间有者。佛不说我天眼见众生落生。我等见佛说。天眼见众生落生。是故有中间有。
复次如佛说揵闼婆处。故。佛言。三处合时。然后度入胎。何等三处合。
父母和合揵闼婆来至前立。三事合时。然后度入胎。是名三处合。若无中间有。佛不说揵闼婆处。
我等见佛说揵闼婆处。是故有中间有。复次得相关故。柯罗罗作本。乃至老无中间色得相关。我等见得相关故。应有道度处从死有受中间有。应有相关可成。
复次稻苗譬故。从稻生苗从苗生稻。是色定法何等为稻。前生有为稻。何等为苗。中间有为苗。
又生有为稻。
我等见稻苗譬故。是故有中间有。
复次光明世间故。如阿难所说。我闻世尊为菩萨时。从兜率天上。忆念智明下降母胎。是时一切世界光明普照。菩萨是时在中间有处光曜遍照。然后入胎。我等见光明世间故。是故有中间有。
复次人欲受生转变故。是人是其可往道近其边。其人欲受生心转变。不转变不受生。如人从般稠摩偷罗国落。还从中生。何以故。不见异生道故。无转变。若无中间有不成转变。不应见其所往道。是其所依处是处见其所往道。如天眼见游空如神通。我等见人欲受生转变故。是故有中间有。
说曰。如前所说。断间故有中间有。
断三缚故是。是时三处中是处断三缚无此。无此有何义。曰不著内门无彼。无彼有何义。曰不著外门。不著中间。不著中间有何义。
曰不著六识。是佛所说不明中间有。
复次如前所说。跋蹉耶那修多罗故。
说三界故。佛已说三界。舍此身有何义。
曰舍欲界。未生彼有何义。曰未生色界。是时有何义。曰生色界。意生身。爱取合有何义。曰著禅味爱相合。是佛所说。不明中间有。
复次如前所说。中间入涅槃故。
行过去。若说中间入涅槃者。成生中间有。恐如是行入涅槃者。成生共勇猛。是语不应不明中间有。
复次如前所说。身不至故。曰影现摸像如人映井面像影现。如死受生处。如是不明中间有。
复次如前所说。天眼力故。曰细道故。有道细微余人不能见。天眼力乐见是故说天眼力。不明中间有。
复次如前所说。如揵闼婆处故。曰向道故。是人先造善恶道临死时。随善恶业道向其人。曰。是故佛说揵闼婆处。不明中间有。
复次如前所说。得相关故。曰何故如汝言。从此死有生中间有。相关如我从死有受生。有相关不明中间有。
复次如前所说。稻苗譬故。曰道不胜故。何以故。稻苗为譬。道成不胜。何以故。稻性生苗。既生苗已。复能生稻。从人落起中间有。不能生人而已。是故此譬殊险。不明中间有。
复次如前所说。光明世间故。曰间过故。此语阿难已说言。我闻世尊。为菩萨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光明照曜一切世间。恐如是。如此曜照。在菩萨成佛中间光明。非成佛时。光明此语不应。不明中间有。
复次如前所说。人欲受生转变故。曰梦见故。如人梦在般稠摩偷罗国。倚见摩偷罗。北界所领国。如是无中间有。
人欲受生转变亦如是。不明中间有。
难曰。若无中间有者。佛不应说。告诸比丘。如二屋多有门户。唯一大本门有一人立。守此门见人出入。如是我以天眼见众生落生。
若无中间有。与修多罗所说相违。若以天眼见众生往还。应无众生可见。
复次若无中间有者。不应从人落生余道。何以故。此生灭时。是其生异处如是。
若无中间有。天眼不应知。此人造善恶业生善恶道。不应知。佛前已说。我以天眼见众生落生。如是一切。
是。故我见从人落有处可依受生。是故我见定有中间有。中间有既定。我今更有所说。
问曰。如上所说有人舍五阴生有处。受五阴中间有处彼人若为。
答曰。人初凡夫未厌欲界五阴具足五界受柯罗罗处。彼柯罗罗处无空界。彼处有二门。身门意门。化生处在六界六门。彼化生处不聋不盲如是应可知。有九善根不善根。于三界七见谛烦恼七思惟烦恼。如是十四九十八使烦恼。在三界五种如是。第二凡夫离欲界生无想天。处受二阴五界五门。彼处无合阴。依意界门下彼处有如厌离。欲界应知。
第三凡夫。厌离色界。从色界下生欲界。
问曰。如从无色界落。昔所造业与禅定合色界处生有想天处。何以故。不如是。前所造业。共无想三摩提合。从无色界落生无想天处。如是。
答曰。以是故无处可说从无色界落生无想天处。是故应思惟。在此欲界毁想。生色界无想天。如是别有处毁欲毁觉毁喜毁乐。从无色界落生色界有想天处。如是别有处毁想。从无色界落生色界无想天处。
如所说言。余人生胜处可说应当知。如是从无色界落生色界无想天。无处说应可知。难曰。有想三摩提处业相异。无想三摩提处业相异。是故觅说处可知。第四阿罗汉。问曰如是人欲受生转变故。复无道故。无人不受生。何以故。作此说断九十八使。无人受使生处。如是。
答曰。三有。生有业有死有是名三有。此中生有所说。
第五。二人一人七死七生。须陀洹一人斯陀含。
第六一人中间入般涅槃。
第七二人一人生已入般涅槃一人行入般涅槃。
如是第八不行入般涅槃。
无色界。此示面而已。不具足说。如是人处所说。一切凡夫不执。
十三种人可作。云何十三人。
第一凡夫未厌欲界。第二凡夫厌欲界。第三凡夫厌色界。第四七死七生。第五斯陀含。第六家家斯陀含。第七一间斯陀含。第八厌欲界阿那含上生。第九三人生已入涅槃行入涅槃不行入涅槃。第十中间入涅槃。第十一厌色界上生。第十二生行入涅槃。第十三阿罗汉。如是。彼第一凡夫二种生善处恶处。第二凡夫二种生欲界色界。
第三凡夫。三种生欲界色界无色界。
世尊声闻未厌欲界有二种。生人天二处。厌欲界有二种。生欲界色界。
厌色界三种。生欲界色界无色界。如是阿罗汉三种。生欲界色界无色界。彼凡夫未厌欲界五阴处。一切具有五阴界处八种。曰云何尔。答欲界一切中间有处。五阴六界六门。是故作中有验竟。生有。我等今说。有人舍六界生有处。受六界生有处。复舍六界受六界生有处如是。
第二舍五界生有处。六六界生有处如是。
第三舍六界生有处受五六界如是。
第四舍六受六五如是。
第五舍五受五六如是。
第六舍五受六五如是。
第七舍六受五五如是。
第八舍五受五五如是。
彼第一云何。从具足根体有落。
从化生有度化生有。
第二从柯罗罗阿浮陀伽那肉团落。从化生有度化生有。
第三从具足根体有落。从柯罗罗等度化生有。
第四从具足根体有落。从化生有度柯罗罗。第五从柯罗罗等落。从柯罗罗等度化生有。
第六从柯罗罗等落。从化生有度柯罗罗。第七从具足根体有落。从柯罗罗等度柯罗罗。
第八从柯罗罗等落。从柯罗罗等柯罗罗。如是门处八种。
善根处。第一一切处九。
第二无人舍善根生有处。受九九生有处如是。复从地狱从断善根有落。从共善根有落。从共善根有度共善根有。
如是应作第五五种。无第七第八。
有诸师说。唯断善根人。从地狱复生地狱。是故八种可作如是不善根处。使处一种。
厌欲界五阴处。第一一切五。
第二舍二阴生有处。受五生有处。
如此复有人从无想天。有落从有想天有度有想天。有如是五种应作。
有诸师说。如如是逐先所作业。积聚与禅定。合复复无间生。有想天处。
如是逐先所作业。积聚无想定。合复复无间生无想天处。是故八种可作如是。
如是界门处共二门四种。云何四种。舍六入生有处受。六二如是。
第二种舍六受五二。
第三舍五受六二。第四舍五受五二。从前说应可知。以是故凡夫胎处不至厌。是故四种可作。如是。共善根共不善根共。使。第五可作五种。无第七第八。
厌色界阴处五种。如是。共六界五种云何二种共五若为。答有人舍一界生有处。受一五生有处。舍六受一五如是。共入七种。共二入二种。
如是。善根处不善根处。使处十一种。七死七生五阴处。一切五。界处门处。五种善根等处。一种。
如是。斯陀含不善根处。一切七。
使处。一切十长家家。
阴处。一种。界门处。八种。善根等处。如斯陀含。一间。阴处。一种。界门处。四种。善根处。一种。不善根处。使处斯陀含二种。厌欲界阴处。一种。界门处。二种。上生善根等处。一种。行成等二种如是。厌色界。
阿罗汉五阴处。二种。界门处。三种善根处。三种。不善根处。使处四种。如是中间有处。应当知。
如是。初有处。第二有处。未离欲。
第三处。离欲。初有处。离欲。
第二第三处。离欲。如是。应当知。
如是共十八界。十二门有漏阴如是。应当知如是阴展转共因缘起。是故若欲除阴灭阴。因当勤正精进如法修行。
依说论竟。
三弥底部论卷下
猜你喜欢 续一切经音义卷第三·希麟 卷首·智旭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佚名 翻译名义集卷第十四·法云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之二·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四十九·澄观 卷第三·佚名 卷三·佚名 国内和平的前途瞻望与中间调解·太虚 卷第一百一十九·佚名 卷四十三·佚名 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九·佚名 梵天择地法·佚名 妙法莲华经法师品第十·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三十八·唐慧琳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