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陈东传

陈东字少阳,镇江丹阳人。早有俊秀的声名,洒脱不拘不肯屈居人下,不为贫寒低贱所忧惧。蔡京、王黼用事专权,人们不敢指责,只有陈东无所隐瞒忌讳。他所到场的宴会集会,在座的客人害怕连累自己,逐渐避开。陈东以贡士进入太学。宋钦宗即皇帝位,陈东率领他的门徒拜伏于宫阙下上奏书,议论说:“今天的政事,蔡京败坏乱政于前,梁师成暗中策划做坏事在后,李彦结怨仇于西北,朱面力结怨恨于东南,王黼、童贯又结怨仇于辽国、金国,创开边事。应当诛杀六贼,把他们的首级传送四方,以谢罪于天下。”言语极为愤恨恳切。第二年春天,童贯等人挟持宋徽宗向东巡行,陈东独自上奏书请求朝廷追回童贯按典刑治罪,另外选择忠信的人前往侍奉徽宗左右。金人迫近京师,陈东又请求朝廷诛杀六贼。当时梁师成还留在禁中,陈东揭发他的前后奸诈阴谋,于是被贬谪而死。

李邦彦建议与金国求和,李纲和种师道主张抗金,李邦彦因为小小的失利罢免李纲而割让三镇,陈东又率领太学诸生拜伏在宣德门下上奏书说:

“在朝廷的大臣,奋勇不顾自身安危,以身任天下重任的,是李纲这样的人,这就叫作国家的大臣。其庸俗荒谬没有才能、忌贤妒能动不动为自己谋算,不体恤国家大事的是李邦彦、白时中、张邦昌、赵野、王孝通、蔡懋、李..等这些人,这就叫作国家的贼臣。

“陛下提拔李纲位列大臣之中,不到一二天为执政大臣,中外互相庆贺,知道陛下能任用贤能了。斥退白时中而不加任用,知道陛下能去掉邪恶了。但李纲任事而未能单独掌权,白时中受到摈斥而没有离开朝廷,恢复李邦彦的宰相职位,又以张邦昌为宰相,其余的人又都提拔任用,为什么陛下任用贤能还不能不怀疑,去掉邪佞还不能不疑虑呢?现在又听说罢免李纲的官职,我们感到惊疑,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

“李纲起自下级官吏,独任国家大事,李邦彦等人像仇人一样憎恨他,恐怕他成功,因为用兵有小小不利,于是得以趁机会钻空子,归罪于李纲。大概一胜一负,兵家常事,怎么可以就因此排挤任事的大臣!我私下听说李邦彦、白时中等人都劝陛下临幸他地,引起京师动乱,如果不是李纲替陛下陈述意见,那么皇帝播迁,宗庙社稷已经成为废墟,百姓已遭受残害。依恃陛下聪明不被迷惑,特地同意李纲的请求,大概李邦彦等人谗言嫉妒无所不至。陛下如果听信他们的话,罢斥李纲不予任用,那么国家存亡,就不能知道了。李邦彦等人坚持意见割让土地而河北危,河北实在是朝廷的根本,没有三关四镇,这是丢弃河北,朝廷能够再建都大梁吗?而且不知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以北之后,李邦彦等人能够使金人不再背弃盟约吗?

“一进一退,在李纲本人来说很轻,对朝廷来说是很重大的事情。希望陛下马上推翻前命,恢复李纲的旧职。以安定中外之心,把军事托付给种师道。陛下不相信我的话,请遍问各国人民,必定都会说李纲可用,李邦彦等人可以罢斥。任用与舍弃之间,不可不审慎!”

因随从陈东的军民有几万人。奏书传到皇帝手里,传圣旨慰抚的人交错,众人不肯离去,正要抬登闻鼓把它击破,喧哗呼喊震地。有宦官出来,大家割他的肉并把他裂体分尸。于是急速诏令李纲入朝,重新统领行营,派人安抚劝谕众人,才逐渐退去。

金人已经撤走,学官互相观望,当时宰执议论除去拜伏在宫阙上的士人,首先从陈东开始。京兆尹王时雍想把学生们全都下狱,人人恐惧。宋朝廷任用杨时为祭酒,恢复陈东的职位,派聂山到太学安抚示谕,然后安定下来。吴敏想平息诽谤,建议奏补陈东官职,赐给住宅,被任为太学录。陈东又请求诛杀蔡氏,而且极力辞官以回家,前后五次上奏书。既然回去,又参与乡荐。

南宋高宗即皇帝位五天,以李纲为宰相,又过五天召陈东到朝廷。陈东没有得到应对的机会,适逢李纲去相位,就上奏书请求挽留李纲而罢免黄潜善、汪伯彦。没有得到答复。陈东请求皇帝亲征以使徽、钦二帝回来,对诸将不进兵予以治罪,来振作士气;皇帝车驾回京师,不要临幸金陵。又没有得到答复。黄潜善等人才揭示李纲要皇帝临幸金陵的旧奏章,陈东说李纲在路中途,不知道国家事体,应该以后说为正,必须迅速罢免黄潜善这些人。

恰逢布衣士人欧阳澈也上奏书讨论国家大事,黄潜善就以话激怒高宗,说不赶快杀陈东,将要又鼓动众人拜伏在宫阙上。诏书惟独传达到黄潜善的住所。府尹孟庾召陈东讨论事情,陈东请求吃了饭才走,亲手书写对家事的分别处置,字画像平时一样,写完就授给他的跟从说“:我死,你把它送回去给我的双亲。”吃完饭上厕所,官吏面有难色,陈东笑着说“:我是陈东,害怕死就不敢说话,已经说了肯逃避死亡吗?”官吏说:“我认识您,怎么敢相逼迫。”一会儿,陈东备办帽子衣带出来,告别同事,就与欧阳澈在集市中被斩杀。四明李猷赎买他的尸体埋葬。陈东起初不认识李纲,只是因为国家的缘故,到为之而死,认识与不认识陈东的人都替他悲伤流涕。当时陈东年纪四十二岁。

黄潜善已杀害陈东、欧阳澈二人,第二天,府尹报告事情,只诘问他为什么不先禀报再杀,稍微显示不高兴的脸色,以表明不是自己的意思。过了三年,高宗感动悔悟,追赠陈东、欧阳澈为承事郎。陈东没有儿子,以他的亲戚一人及欧阳澈的一个儿子为官,命令州县安抚他们的家人。等到皇帝车驾过镇江,派守臣祭祀陈东墓,赐予缗钱五百。绍兴四年(1134),陈东、欧阳澈一起加朝奉郎、秘阁修撰,以他们的后代二人为官,赐给田地一百亩。

猜你喜欢
  卷四十六·志第二十七·食货一·脱脱
  卷三百二十九 列传一百十六·赵尔巽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十七·李心传
  东汉会要卷三·徐天麟
  卷八工政·郑观应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三·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二十六·佚名
  卷之一千八十四·佚名
  五八四 军机大臣奏查明十至十二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裁等交部察议片·佚名
  附录·佚名
  ·请行保甲责成乡长书·丁曰健
  李穆传·李延寿
  卷之七十六  菽園雜記四(明) 陸容 撰·邓士龙
  卷十一·马文升
  刑法一·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三十·彭定求

        卷130_1 【古游侠呈军中诸将(一作游侠篇)】崔颢   少年负胆气,好勇复知机。仗剑出门去,孤城逢合围。   杀人辽水上,走马渔阳归。错落金锁甲,蒙茸貂鼠衣。   还家行且猎,弓矢速如飞。地迥鹰犬疾,草深狐兔肥。

  • 大明世宗肃皇帝宝训卷之九·张居正

    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臣吕 本谨校 南京礼部祠祭清吏司郎中臣陈治本 南京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臣朱 锦 南京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臣吕胤昌谨阅饬兵政○嘉靖六年十二月乙未上谕大学士杨一清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七·佚名

    正德十四年八月壬戌朔升宁波府知府寇天叙为应天府府丞○升协律郎陈道瀛为太常寺寺丞○升浙江副使刘瑞为南京太仆寺少卿○升服阕湖广按察司副使高友玑为山东布政司布参政○命平虏伯朱彬提督东厂锦衣卫官校行事彬具辞

  • 卷之二百四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五十六·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五十六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琊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董仲舒传第二十六 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师古曰

  • 蔡攸传·脱脱

    蔡攸,字居安,兴化仙游人,是蔡京的长子。元符中,官为监在京裁造院。徽宗当时是端王,每次退朝,蔡攸都到自己的府衙,他们在途中相遇,蔡攸必下马垂手站立恭迎端王,端王问左右,知道他是蔡承旨的儿子,心里喜欢他。等即位后,记着他,于是蔡

  • 弇山堂别集巻八十五·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诏令杂考自髙帝以后书檄之类不登诏令及不可以入史传者録以备考高帝平伪周榜髙皇圣旨呉王令旨总兵官准中书省咨敬奉令旨予闻伐罪救民王者之师考之往古世代昭然轩辕氏诛蚩尤殷汤伐葛伯文王伐崇侯三圣人之

  • 第十六章 魏晋南北朝的制度·吕思勉

    制度是随事实而变迁的。思想是事实的产物,而亦是事实之母。在某种环境之下,一定要生出某种思想。既有这种思想,一时虽未必实现,而积之久,总是要现于实的。此等情形,看魏、晋、南北朝的制度,很可明白。秦、汉时代的宰相,并非天

  • 尚书孔氏序·夏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孔氏序正义曰尚者上也言此上代之书后世之所慕尚故曰尚书要之非孔子之旧乃伏生之所加何以知之安国作序言伏生年过九十失其本经口以授裁二十余篇以其上古之书谓之尚书是伏生之意谓是书乃上古之书故加

  • 卷六十九·沈廷芳

    <经部,五经总义类,十三经注疏正字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六十九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春秋公羊传注疏【案马氏通考云春秋公羊疏崇文总目不着撰人名氏援证浅局出于近世或云徐彦撰陈氏书録解题云广川藏书志云世

  • 提要·吴鼐

    【臣】等谨案三正考二卷国朝吴鼐撰鼐字大年无锡人乾隆丙辰进士官工部主事春秋以周正纪时原无疑义至宋儒泥行夏之时一言遂是非蠭起明张以宁着春王正月考李濂着夏周正辨疑而经义始明鼐复取两家之説节其繁冗益以近儒所论

  • 戒慎品法句经第五(十有六章)·佚名

    诫慎品者,授与善道禁制邪非。後无所悔也。人而常清,奉律至终,净修善行。如是戒成,慧人护戒,福致三宝。名闻得利,後上天乐,常见法处。护戒为明,得成真见,辈中吉祥。持戒者安,令身无恼,夜卧恬淡。寤则常欢,修戒布施,作福为福。从是適

  • 第二十一卷·佚名

    如意阿伽陀药品第四十五世尊复有不空王神通解脱心陀罗尼真言曼拏罗三昧耶如意摩尼阿伽陀药成就三昧耶。所修诸法皆不空过。能治蛊毒毒药毒虫种种病苦王难贼难虎狼等难。水火刀杖皆不相害。人民致敬。怨敌诤论而皆得胜

  • 四分律卷第二十八(二分之七明尼戒法)·佚名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一百七十八单提法之五“时诸比丘尼僧,应将受戒者,至比丘僧中,偏露右肩礼僧足已,右膝着地,合掌作如是语:‘大德僧听!我某甲,从和上尼某甲,求受具足戒。我某甲今从众僧乞受具足戒,某甲尼为和上,愿

  • 第十二 小集积经之义释·佚名

    一 [恶见者]各自 遍住各自见 异执而自善 [以作]种种论&ldquo;如是知之者 乃是知法者 呵责于此者 不成完全者&rdquo;(八七六)&ldquo;恶见者各自,遍住各自见&rdquo;,有恶见一部之沙门、婆罗门,彼等执六十二恶见中任何之某

  • 彩虹几度·川端康成

    《彩虹几度》是川端康成创作于1956年的中篇小说,讲述了颇为独特的同父异母三姐妹百子、麻子和若子的故事,时代背景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京都,即战后不久,故事主线清晰,支线杂而不乱,父母辈的纠葛、三姐妹之间疏离又彼此挂念

  • 瓶史·袁宏道

    明代插花名著。袁宏道撰。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号石公。明代文学家。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进士,曾在地方及朝廷任官职,但无意于仕途,而将兴趣转移在插花艺术,根据其见闻与心得于1599年写成本书。分上下二卷。上

  • 五行精纪·廖中

    《五行精纪》“是南宋朝代算命学的一部集大成作,它引用了当时流行的50多种算命文献,并且具有确切的撰写年代,内容相当重要。我们可以此书为基础,清理算命学说的‘源’(往前追溯)和‘流’(往后延伸),探讨八字算命理论的发展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