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好色必死
吴泽云先生说:“人从赋气成形之后,最重要的就数生命了。然而未能养生,怎么知道保命?既知保命,即可养生。这是不可变更的道理。但近世人心不古,风俗败颓。其中最足以伤害人生命的,要数色欲为最。色欲犹如利刃,碰到就会受伤;色欲犹如毒药,饮下就会丧命。虽然男女同居,是人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如果不知道发于情而止于义,其中也藏有杀身的危险。而人们却对色欲甘之如饴,漫无节制,是为什么呢?大概由于道德之心先已沦丧,而邪淫之念就随着因缘而起。当他们年少气盛之时,留恋狎邪。尝把有用的精神,消磨在妇人女子手中,却不珍惜它。甚至把钻穴逾墙看作韵事,宿娼挟妓自诩为风流。他们有的对妻妾们宣讲淫秽,有的向闺门中调戏嬉笑。为此使得门风败坏,伦纪丧亡,贻羞内外。然而他们仍然自以为乐而不以为苦。直到陷溺已深,精髓枯竭,志气因此堕落,耳目因此失去聪明,形体因此瘦弱不堪,人格因此变得卑下。而所有虚弱瘫痪等病症,又再乘隙而生。以致于一身无穷的事业,美好的前程,都化为乌有。最后中年丧命,名登鬼箓。而且又有人死而不得其所,伤害及于子孙的,主要还是没有节欲的过错。这些人真是拿生命当作儿戏吗?”
人们对于钱财,锱铢必较,想尽办法营求。即使量入为出,还恐怕没有后源。有那浪费不节俭的,被称为败家子。钱财是身外之物,犹且如此珍重。像精液的可贵,不是钱财所能比的;如淫欲的伤害,也不是锱铢所能比的。钱财散尽人就会穷;精液耗尽人就会死。但这些人却尽情纵欲,毫不知道珍惜。一旦精竭髓枯,如水干火仍旺,医药无效,后悔莫及。苏公曾说过:伤害生命的事情非止一种,但好色之人必死无疑。人的一身之中,神用来御气,气用来化精。精神充实,才能全身强壮,足可成就一番事业。如果淫欲无度,就会精竭气耗,神不守舍,疾病缠身而中途丧命。看到如此的理由,还可不谨慎从事吗?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轻易损伤,这是孝道的起点。说到毁伤,岂能仅仅是伤手折足呢?有如一棵好树开始种下,正当蓬勃生长之时,定然要警戒不去砍伐,早晚培育护理,然后才能希望它枝繁叶茂,绿树成荫。人在处于青少年时代,精力没有充沛,血气没有稳定,如果此时先丧真元,而导致身体枯萎瘦弱,精华消散,百病丛生。父母相对惊惶,束手无策。这且不说阴功阴德所关,会削减寿命。即使是自己所作的罪孽,也留给双亲无穷的隐痛。古人须臾不敢忘父母的恩德教诲,现在人却用父母赋予的身体做那邪淫之事,还玷污父母的清白名声呢?做为不孝之举,还有比这更大的吗?
少年人新婚之时,甜蜜欢好,性欲逐渐增长。如果不能节制,往往会埋下死亡隐患,而促使其英年早逝。这还不算太严重的。以前有个文士,新婚后参加科考,在试场感到孤苦难耐,考试未完就仓促返家,一天走了一百多里,夜里二更时到家。他的父亲忽然对他大怒喝道:“你必然是在郡府中惹下祸事,为躲祸才逃回家中。”命下人把他捆绑起来关在一空闲仓库里。并叫人找来棍棒,说:“明天一定要痛打你一顿。”第二天,其父亲很晚才起床,然后把他放了,也不过问有什么事情。文士刚到家中时,欲望高涨,突然受到喝斥辱骂,一夜中都在提心吊胆,被放出后,始终不明白父亲的意图。当时有个朋友是和他一起返家的,第二天就死去了。大概是连赶百里路然后行房,脱精而亡。听到此事后,此人才明白父亲为什么要把他捆绑起来。古代称侍奉双亲,要在无形中去看,要在无声中去听。谁会想到父母爱护儿女,也有视听在形声之外的,噫!在家庭中犹且如此,更何况儿女身处危机之中,风餐露宿侵逼在身外,惊恐交战常加于心内,那时的担忧更要多上十倍。做为儿女,如能把父母心当作自己的心来体悟,则事理就明白了一多半了。
伤害到生命的事情不止一种,但好色之人必死。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真正不变的道理。凡是属于外感的病症,从不会让人丧命。毙命而死的人,无不是由于内伤。房屋倒塌,不是因为风雨,而是因为根基溃败;国家灭亡,不是因为外患,而是因为内乱;人身死亡,不死于感冒,而死于内脏损伤。大概一个人的生命,所依赖的都是气血滋养。如果纵欲耗精,就会损伤气血。伤气多的,大多死于秋冬季节。因秋冬是收获和储藏的季节。元气被损伤后,没办法去收获和储藏,所以就会死去。而血液受到损伤多的人,大多死于春夏季节。因春夏是生气勃发的时节,血液损伤却无法再透发,只有死掉。人们只知道失血痨瘵,是因女色而身亡的明显症状,却不知因外感而死的人,真正死因全是由于色欲内伤,太令人感叹了。即如二三十岁的人,正在强壮之时,如果真能节制色欲,自可百病消除。今世的人大多腰腿酸疼,脊肩僵痛,背心发热,咳嗽不停。时而头晕头痛,时而眼花眼痛。秋冬季节就恶寒怕风,手足发冷;春夏季节喉疼眼红,腹痛发痧。正处年壮期间,却出现种种体虚不足的症状。追究根本原因,无不是因为未能节欲所致。这种病症,由缓和到深入,由弱小到猛烈。起初虽然不显著,时间长了定可酿成大病。不能再忽视死亡,一定要坚守前人的教训。
卢真人说:“世人动不动就说命运,甚至连纵欲至死,也说是命中注定,这是荒谬到极点的事情。所谓命运,是那些人力难以做到,如机缘巧合等事,属于有鬼神亲临监察和主宰,是上天定然远胜人力的事情。凡是人力自己可以做主的事情,如坚定心志、节制嗜欲、稳固骨髓、调整气血等,全在于自身谨慎把持,小心从事,就不能推卸给命运,这就是人定胜天。若是一味讲说天命,不再小心修持人事,那么刀放在脖子上,还会不杀吗?鬼卒还未来勾命,自己就先到地府报到了,实在令人可叹呀!”
卢真人又说:“多欲伤害身体,断不是药物能补救的。好色之人倚仗有补药而纵欲,这是亡身的根本呢。草根树皮所制之物,万难益髓填精。它所能滋补的东西,不过是些偏阴或偏阳的药物,靠它来流通气血。等到气血已亏,虽有良药名医,也难补救。古人说:服食补药百颗,不如独睡一宿。千万慎重因为依仗补药,而不在色欲方面节制。”
欲火焚烧,精神容易枯竭,随后就导致聪明被影响,思想被蒙蔽。有能力有成就的人不几年就淘汰为废物。这都是色念和欲火损伤身体形成的毛病。不一定经常接近女色才如此,单只是自己独睡时,被色欲之念缠绕,就足以让人丧生还有余。所以孙真人(名思邈,唐代名医,后修成仙道。)说:“莫教引动虚阳发,精竭容枯百病侵。”这真是贵如万金、效比良药的言论啊!
凡是溺爱美艳容貌如同饥不择食一般,称为外表感受的欲念;深夜床上思念美色,或者做艳梦而遗精,可称为内心自生的欲念。二种欲念纠缠感染,都能消耗元精,增添疾病,损伤性命,最后必成不治之症。这就急需先将心内色念,断除净尽,再将身体保养好,不令元精走泄。这样肾水不至于下泄干涸,相火也不至于升腾旺燃。等到水火交济后,身体自会慢慢康复。所以说:欲海无边,回头是岸。自己的身心是否健康,一切都在自己心中把握。
总之,淫欲之孽障最重。不止是那些不正当的情缘,就是和妻妾之间色欲过分,或者独睡未起床时忽然想到色欲之事,也称为淫。这些都足以招致疾病,损害身体,不可不戒备。董江都说:“天地为了不至于盛满,所以不进行阴阳交合。因此君子非常珍惜精气,而节制于房事。”道书上讲:“人生如不起欲念,精气就会舒展地分布在五脏中,滋润护理着全身经脉。等欲念一起,欲火升腾燃烧,压迫五脏,使精髓流淌,从命门宣泄而出。即使尚未泄漏,因欲火已动,如用烈火烧锅,锅内之水很快就会蒸发干净,不久则水干锅炸了。这就是色念也足以伤身的实际根据。我但愿世人自己患病自己治疗,秘诀就是从根本上着手治疗。”
有人问:“修正根源,治疗根本,怎么去做呢?”回答是:“人能在欲心刚起时,赶紧用正念约束,想我何至于忽然动了欲心呢?以至于消耗我的元精,损伤我的身体。有了正念,色念就消退。这是上等治疗之法。其次是赶紧背诵经文,端正心念;另想他事,来转移心念。如此也可除去色念。开始时虽有些勉强,时间长了就自然了。若是欲心不能除去,以至于欲火时刻冲动。这好像贼人已入家中,更须迅速防御,赶紧驱贼出门,才能得到安静。这时要赶紧起床端坐,如对着神明一般庄重,好比神明在身旁督查着自己,令自己心中有了畏惧感,欲念自能遏制消灭。这关系到极端要紧之事,又值生死关头,切不可忽视。”
夫妇床第之事,属于人伦正理。然而贵在有所节制,不节制必定染病,青年人尤其要谨慎。大致上疾病都是因为年少时不能节欲引起。年轻时兴致高,体力旺,自认为没什么要紧的,就沉溺于色欲。一旦纵欲过度,即便导致气血亏损,精神衰弱,神昏力倦,并容易感受风寒,慢慢酿成大病,甚至于早死。这就是向来以为不要紧而沉溺女色之乐的人,当时就因此埋下了病根,种下了祸胎,而现在正是自取困苦。作为前辈,每当遇到子孙性事方面知识开窍时,一定要细心对他们把此理谆谆告诫。
色欲是少年人的第一关,这一关闯不过,任凭他有高才绝学,都难以成功。大概万事以身体为本。作为血肉之躯,之所以能长久存在,就是有精、有气、有血。血属阴,气属阳。阴阳之所凝结,就是元精。元精存在于骨髓,上通髓海,下贯尾闾,是人身中的至高无上的宝物。所以这天一之水不枯竭,就会耳目聪明,肢体强健。如水滋润万物,万物都会发育;也如油滋养灯火,油不枯竭,则灯火不灭。所以前世大儒把心与肾相交称为“既济”。因为心,属于君火,火性旺盛,往往乘着人血气未有稳定时,燃起淫欲之念。君火一动,肝木等佐助之火都相继启动。肾水遭到烧炼,则外流而内枯了。男子到十六岁精液开始流通。古人必定三十岁后娶亲,主要是为了坚固筋骨,保藏元气。现在的子弟,婚期过早。筋骨还未坚固,元精就已耗散。甚至非法的淫情,损伤更加厉害。这是未娶亲就拔掉了他的根本,成婚后更是大加砍伐他的枝叶。不过几年就精血消亡,虚弱不振。虽然还成人形,不久命赴黄泉。这固然是子弟本身的痴愚,也是由于父兄的教导失误。现在于此立下三条法则:一是要让子弟勤于职业,多考虑从事的事情;二是禁止男女杂处,防止子弟逐渐接近和沉迷于男女之事;三是要他们交友谨慎,杜绝那些狐朋狗友的勾引诱惑。真能做到这样,必会内德外事交互修持,德业逐步提高。如此父兄的责任也就尽到了。
《迪吉录》上说:“读书人读书做文章非常辛苦,更应当节制欲念。因为劳动心神而不节欲,则心火必动。心火一动,肾水就会耗散。肾水不能压制心火,心火更为炽烈。就会导致肺金受伤,金又不能生水,因为相克而转变为痨瘵之症,必然导致性命早亡。”
猜你喜欢 卷二十一 礼运第九·郑玄 君臣第二十三·商鞅 卷八十一·湛若水 《尚書古文疏證》卷八·阎若璩 历史车轮不可阻挡·孔子 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 第十三章 24·辜鸿铭 卷二十·李光地 箴膏肓·郑玄 卷九十·顺治 第二十九品 威仪寂净分·佚名 佛教月报征文·太虚 贺俞交通部长电·太虚 佛法应如何普及今世·太虚 金刚般若论卷上·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