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

钦定四库全书

三家诗拾遗卷十

柳州府知府范家相撰

三颂

清庙

鲁诗刘向曰文王旣没周公思慕歌咏其德

齐诗韦成曰清庙之诗言交神之事无不清静韩诗传曰颂言成也一章成篇宜列德故登歌清庙一章也【后汉祭祀志东平仓王引传】 班固曰周公相成王王道大洽制礼作乐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助祭【汉郊祀志】

礼记升歌清庙示德也孝经曰周公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即清庙诗序也四家皆无异义

于穆清庙肃雝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德对越在天鲁诗尚书大传曰于者叹之也穆者敬之也清者欲其在位徧闻之也故周公升歌文王之功烈德泽苟在庙中者伋然渊其志和其声愀然若复见文王之身 孔安国曰穆为敬之容 又曰四海敬和明德来助祭【书传】 王褒曰周公咏文王之德而作清庙蔡邕曰取其宗祀之清貌曰清庙【独断】 贾逵曰肃然清静谓之清庙【左传注】

维天之命 韩传维念也【释文】

维清 服防曰象文王之乐舞象也【左传注】

以维清为象武四家皆同即季札见舞象箾南籥之象成童所舞文王之乐若乐记所云下管象武明堂位象谓周颂武也则大武之诗武王之乐也墨子曰武王因先王之乐又自作乐名曰象武匪可混而为一

烈文 无封靡于尔邦 韩传薛君曰靡好也【文选注】天作 彼岨矣岐有夷之行【岨矣韩作徂者岐字属下句三家同】

韩传岐道虽僻而人不逺外【文选注】 薛君曰彼徂者岐有夷之行徂往也夷易也行道也彼百姓归文王者皆曰岐有易道可归往矣易道谓仁义之道而易行故岐道险阻而人不难【薛君本传】

昊天有成命

贾谊曰叔向曰成王者武王之子文王之孙也文有大德而功未就武有大功而治未成及成王承嗣仁以临民故称昊天焉不敢怠安早兴夜寐以继文王之业【新书】

按国语载叔向之言与新书略同其以二后为文武以成王为成王诵即三家亦无异义毛序以为郊祀天地之诗其传全引国语以二后指文武则成王即成王诵甚明乃郑氏泥于颂诗作自元公无成康以后之诗遂以成此王功为说于是韦昭据之以注国语贾逵孔颖达恪守郑笺反谓古人【指叔向】因其节文比义取象理颇溢于经意不必尽与本同不亦重经师而厚诬古人哉夫成康上继文武安得谓无颂诗颂亦安见必出周公之手朱子诗序驳义之说当矣

夙夜基命宥密【一作谧】

贾谊曰谧宁也亿也命者制令也基者经也【新书】此所言命正所谓意不必与本同者也礼记引此一句曰无声之乐也谓后天奉若而不违无声臭之可闻也其旨至微贾说姑存而勿论

时迈

薄言震之莫不震叠【震韩作振】 明昭有周式序在位韩诗薛君曰薄辞也振奋也莫无也叠应也美成王能奋舒文武之道而行之则天下莫不动而聼其政教【后汉书注】外传王者之论德也不尊无德不官无功不诛无罪朝无幸位民无幸生故上贤使能而等给不逾折暴禁悍而刑罚不过诗曰明昭有周式序在位左传国语明以武王克商而作此诗与乐记武成皆合而韩以为美成王之诗以未见左国故耳外传尚无乖异

执竞 韩诗执服也【郑笺引传】

按韩意谓能服彊者武王也天下无彊之不服是维武王之烈也郑既从毛训执为持又引韩说如此

思文 贻我来牟 韩诗薛君曰大麦也【文选注】

按广雅麳小麦麰大麦经言来牟当兼二麦但韩诗来牟本作嘉似止大麦也

噫嘻 播厥百谷 韩诗薛君曰谷类非一故云百也【文选注】

振鹭

振鹭于飞于彼西雝我客戾止亦有斯容 在此无斁韩诗薛君曰鹭洁白之鸟也西雝文王之雍也言文王之时辟雍学士皆洁白之人【后汉书注】射厌也【后汉曹大家传注】

毛以雝为泽鹭是水鸟之在泽者无取于西之义如以鹭兴辟雍学士之洁白则非二王之后来助祭之诗矣姑存其说可耳

丰年

万亿及秭 为酒为醴

韩传陈谷曰秭【释文】 薛君曰醴甜而不泲也【文选注】按秭字承上万亿而及之当依毛传作数解

潜 韩传作涔漻鱼池也【释文】

有来雝雝至止肃肃

鲁诗刘向曰武王周公继政朝臣和于内万国欢于外故得尽其欢心以事其先祖诗云云言羣臣皆以和来也【封事】

武 耆定尔功【耆韩巨移反】 韩诗郑氏曰耆老也言年老乃定女之此功不汲汲于诛受也【笺异毛传】

闵予小子

嬛嬛【齐作茕】在疚 念兹【齐作我】皇祖陟降庭止

齐诗匡衡曰茕茕在疚言成王防毕思慕意气未能平也盖所以就文武之业崇大化之本也 又曰成王之嗣位思文武之道以养其心休烈盛美皆归之二后而不敢专其名是以上天歆享鬼神佑焉其诗曰念我皇祖陟降庭止言成王尝思祖考之业而鬼神佑助其治也【汉书本传】顔师古曰陟降庭止言成王常念文王武王之德奉而行之故鬼神上下临其朝廷【汉书注】

敬之 母曰高高在上日鉴在兹

齐诗匡衡曰言天之日鉴王者之处也

小毖 予其惩而毖后患 自求辛螫【韩作赦】 拚飞维鸟 韩传惩苦也赦事也【释文】 薛君曰拚飞貌【文选注】载芟 其耕泽泽【韩作驿驿】 緜緜【韩作民民】其麃

韩诗驿驿盛貌【文选注】 传曰民民众貌【释文】

丝衣 自堂徂基自羊徂牛

鲁诗刘向曰言以内及外以小及大也【说苑】

酌 董仲舒曰周公辅成王作勺乐以奉天【春秋繁露】按毛传周公居摄六年归政成王乃后祭于庙而奏之盖祭庙奉天乐章古亦通用耳三家之说皆同

遵养时晦 韩外传言相养之至于晦也

左传遵时养晦昧也杜预谓武王遵天之道须晦昧者恶积而后取之与郑笺同韩言养之至于晦昧乃伐而取之亦是此意

桓 于以四方克定厥家 齐诗匡衡曰传曰一家正而天下定矣

般 于皇时周陟其高山堕山乔岳允犹翕河 于绎思班固曰于皇时周陟其高山言周太平封太山也堕山乔岳允犹翕河言望祭山川百神来归也【白虎通】班说近于后世封禅之说当分别观之 于绎思三字毛诗无之崔灵恩采三家本有此句

駉 有驒有骆 韩诗驒白马黒鬛也【释文】

泮水 屈此羣丑 狄【韩作鬄】彼东南 憬【韩作犷】彼淮夷韩诗屈收也收敛得此众聚 鬄除也犷觉悟之貌【俱释文】

閟宫

閟宫有侐实实枚枚 稙穉菽麦

韩诗枚枚闲暇无人之貌稙长稼也穉幼稼也【释文】

王曰叔父建尔元子 白牡骍刚 不震不腾

韩传师臣者帝交友受臣者王臣臣者霸爵臣者王【白虎通引传】 班固曰王曰叔父建尔元子周公薨天为之变成王以天子之礼之命鲁郊以明至孝天所兴也【白虎通】传曰腾乘也【释文】

【附】春秋繁露曰鲁祭周公用白牡色白贵纯也帝牛必在涤三月牲贵肥洁而不贵其大也 武帝使张汤问曰周天子用骍刚羣臣不毛周公诸公也何以得用纯牲仲舒对曰周公继文武之业成二圣之功德渐天地泽被四海故使祭以白牡上不与天子同色下有异于诸侯臣以为报德之礼 臣汤问天子祭天地诸侯祭土鲁縁何以祭郊臣仲舒对曰周公傅成王成王遂及于圣功莫大于此周公圣人也有合于天道成王令鲁郊也 臣汤问鲁祭周公用白牡其郊何用臣仲舒对曰鲁郊用纯骍周色尚赤鲁以天子命郊故以骍

按江都以为白牡尚纯用以祭周公骍刚尚赤鲁郊同于天子分白牡骍刚为二义亦可通至以鲁之郊为成王所赐则后儒多辨其不然盖明堂位之文实出汉初诸儒之手遂为莽歆之借口耳

新【韩作寝】庙奕奕奚斯所作

韩诗曹褒曰奚斯颂鲁【本传】薛君曰奚斯鲁公子也言其所作新庙奕奕然盛也【后汉书注】

鲁诗司马迁曰襄公之时修行仁政欲为盟主其大夫正考父美之追道契汤高宗殷所以兴作商颂曹褒曰考父咏殷【后汉本传】

按史记春秋世家列传于二传国语皆其蓝本非诸家不见二传者可比独解诗专用鲁说不以左国是正岂史家不贵研经耶

韩诗那美襄公也【裴骃史记索隠引薛君章句】

鲁诗司马迁曰简狄行浴见鸟堕其卵取吞之因孕生契 刘向曰简狄与姊妹浴于丘之水有鸟御卵过而堕之五色甚好简狄得而吞之遂孕生契 郑氏曰降下也天使鳦下生商者谓鳦遗卵娀氏之女简狄吞之而生契为尧司徒有功封商尧知其后将兴又锡其姓焉自契至汤八迁始居亳之殷地而受命 又褚少孙曰汤之先为契契母与姊浴于丘水有燕啣卵堕之契母含之误吞之即生契立为司徒姓之曰子子者兹兹益大也天命鸟降而生商商者殷质号也【史记三代世表褚先生诗传】

按屈原天问云简狄在台喾何宜鸟致贻女何喜则吞卵生商之説自春秋以后有之纬书中候契握曰鸟翔水遗卵流娀简吞之生契封商郑氏据以解经遂成千古疑义愚谓稷契皆无人道而生何以稷弃而契不弃乎盖姜原简狄同为帝妃履迹吞卵事或有之不过圣人降生之征履迹吞卵之后进御于喾因而有娠理之至常岂无人道而生者若稷之被弃自因生而不育形状有异之故已详生民诗中

奄有九有【韩作域】 大糦是承

韩诗薛君曰九域九州也【文选注】 传曰糦大祭也【释文】

长发 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

鲁诗郑氏曰帝黒帝也禹敷下土之时有娀之国亦始广大简狄吞鳦卵而生契尧封之于商后商王因以为天下号故曰帝立子生商

王桓拨 韩传拨作发明也【释文】

圣敬日跻

韩诗薛君曰言汤圣敬之道上闻于天也【文选注】敬之日跻上闻于天故能齐帝命而不违其义精

受小球大球为下国缀旒【古作畷邮】

郑氏曰畷邮谓民之邮舍言成汤施布仁义为下国诸侯在畷民之处所使不离散也【礼记注正义此引齐韩鲁诗也】

为下国骏厖 齐诗厖作駹马也【汉书注】

苞有三蘖 韩诗蘖絶也【释文○言坏木复生萌芽絶之弗使其生】

殷武

郑氏异义曰诗鲁说丞相匡衡以为殷中宗周成宣王皆以时毁

挞彼殷武 韩传挞达也【释文】

维女荆楚居国南乡

韩序楚地在南郡南阳之间【水经注引韩诗序】

勿予祸适 韩诗适数也【释文】

商邑【韩作京师】翼翼四方之极【韩作是则】 韩传翼翼盛也【后汉书注】齐诗商邑翼翼四方之极此成汤所以建至治保子孙而怀鬼方也 师古曰商邑之礼俗翼翼然可则效乃四方之中正也

按齐诗之意言因商邑之礼俗追原成汤之遗烈知高宗之伐鬼方而四方莫不来享来王者皆祖宗缔造之遗烈也非以是诗为成汤之诗

旅楹有闲 韩诗薛君曰闲大也谓闲然大也【文选注】

三家诗拾遗卷十

猜你喜欢
  原序三首·汪晫
  中庸通卷二·胡炳文
  卷三十五·孙瑴
  第五章 20·辜鸿铭
  春秋集传纂例卷九·陆淳
  卷三十三·毛奇龄
  卷三十六·毛奇龄
  卷六十三·程川
  卷二·傅恒
  卷八·范家相
  第3章 畅想曲·胡适
  卷三·僧伽斯那
  大雲初分至心健度第二十七·佚名
  不退转法轮品第一·佚名
  开元释教录卷第二十(入藏录下)·智升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319 ·佚名

    舒坦 题天童 日日青鞋踏白沙,未应泛艇即灵槎。 雨溪清越鸣哀玉,风蔓蜿蜓动暗蛇。 晓润芝{上竹下差}挑秀茁,午香茶灶煮苍芽。 玲珑仙客知何在,千古烟霞自一家。 舒坦 题天王院内鉴堂 等是人间出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十三·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六○二 谕内阁着将明人违碍书籍内匡救时艰诸疏选择编为《明季奏疏》·佚名

    六○二 谕内阁着将明人违碍书籍内匡救时艰诸疏选择编为《明季奏疏》乾隆四十四年二月二十五日乾隆四十四年二月二十五日内阁奉上谕:四库全书馆节次汇进各省送到违碍应毁书籍,朕亲加抽阅。内如徐必达《南州草》所载奸商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十九·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范直讲祖禹传实録元符元年十月甲午责授昭州别驾化州安置范祖禹卒祖禹字淳甫成都华阳人父百之太常博士中嘉佑八年进士第授试校书郎知资州龙水县司马光辟同编修资治通鉴授承奉郎试大理评事坐考别试所文卷犯

  • 杨大眼传·李延寿

    杨大眼,武都氐族杨难当的孙子。少年时即骁勇迅捷,走路跳跃如飞。然而,因为他是父亲的小妾生的孩子,因而不被宗亲们看重,不免常常忍受饥寒。太和年间,初出仕被任为奉朝请。孝文帝将要向南讨伐,尚书李冲选拔能征善战的将官,杨大

  • 卢粲传·刘昫

    卢粲,幽州范阳县人,北魏侍中卢阳乌的五代孙。祖父卢彦卿,撰有《后魏纪》二十卷,流传于当时,官做到合肥县令。叔父卢行嘉,也有学识修养,高宗时任雍王记室。卢粲广泛阅览经书史籍,二十岁时考中进士。景龙二年(708),升任给事中。

  • 裴光庭传·欧阳修

    裴光庭别名连城,年幼时他父亲裴行俭就去世了。母亲厍狄氏,严守妇道,武则天皇后招进宫廷,任御正,很受亲近宠信,裴光庭因此接连提升为太常丞。中宗复位后,因为他是武三思的女婿,获罪贬为郢州司马。玄宗开元中叶,提升为兵部郎中、

  • 职官六五·徐松

    黜降官二【宋会要】仁宗庆历七年正月八日,降三司盐铁副使、礼部员外郎刘湜知沂州,度支副使、吏部员外郎陈洎知濠州濠:原作「豪」,据《长编》卷一六○改。,户部副使、户部员外郎梅贽知海州。旧制,紫宸殿燕契丹使,三司副使当座

  • 卷第四·佚名

    日本文德天皇實錄卷第四文德紀四文德天皇起嘉祥仁壽二年正月,盡十二月右大臣-正二位臣-藤原朝臣-基經等,奉敕撰一、參議行宮內卿兼相模守滋野貞主卒文德天皇二年,春正月,戊辰朔 ,帝御大極殿,受歲賀。還御南殿,賜宴侍臣。皆如

  • 王言第二十一(缺)·管仲

    失传

  • 卷四十一·郑玉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阙疑卷四十一    元 郑玉 撰 六年春王正月癸亥郑游速帅师灭许以许男斯归因楚败也 张氏曰按许自隐十一年齐郑鲁之入至今年大抵困于与郑爲隣至成十五年迁叶之後又畏郑而屡迁定四年方自析迁容

  • 卷二·鄂尔泰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钦定周官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周官义疏卷二天官冢宰第一之二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正义郑氏康成曰典常也经也法也 贾氏公彦曰大宰总御羣职故六典并建上常秉之以为经式下常守之以为法

  • 大悲经舍利品第七·佚名

    尔时世尊复告阿难。我灭度後。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若在家若出家。乃至供养我之舍如芥子等。恭敬尊重谦下供养。我说是人以此善根一切皆当得涅槃果尽涅槃际。阿难。若灭後。所有善男子善女人心生敬信。为我造立形像塔庙

  • 卷五·道世

    ○六道灾第四(此有六部)△第一诸天部(此别四部)▲述意部第一夫论天报,识复丰华。服玩光新,身形轻妙。而自在天上更是魔王,无想定中翻为外道。四空之顶,邪执不轻,六欲之间,迷惑殊重。不能受持《般若》,供养《涅槃》。憍慢转增,我人

  • 涅槃论一卷·佚名

        婆薮槃豆作    沙门达磨菩提译  顶礼净觉海  住持甘露门  亦礼不思议  自性清净藏  救世诸度门  正趣实谛道  及如学而学  如法证实义  愍长迷苍生  含悲传世间  从初如是至流血洒

  • 卷第五·佚名

    嘉兴大藏经 自闲觉禅师语录自闲觉禅师语录卷第五住荆溪芙蓉寺嗣法门人 住古尧乾明寺嗣法门人洪暹 编拈古颂古举世尊因自恣日文殊三处过夏迦叶欲白椎摈出才拈推乃见百千万亿文殊迦叶尽其神力椎不能举世尊遂问迦叶

  • 鼻奈耶·佚名

    《鼻奈耶》是姚秦僧人竺佛念翻译的一部汉译佛经,全经共十卷,约八万字。主要阐释佛门戒律,是一部故事性、趣味性极强的佛经著作。

  • 盛京奉天般若古林禅师语录·佚名

    卷首收序;卷一收住盛京般若禅寺语录;卷二收住辽阳如来禅寺语录;卷三收住辽阳建宁禅寺语录、普说;卷四收住奉天府东前山台大悲禅寺语录(本卷第十页上只存第一引六字,下半页原缺)、机缘、颂古、小佛事、法语;卷五收偈上;卷六收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