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不可而为之
【原文】
子路宿于石门①。晨门②曰:“奚自?”子路日:“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注释】
石门:鲁国都城的外门。②晨门:早晨看守城门的人。
【译文】
子路在石门过夜。守城门的人问:“从哪里来?”子路说:“从孔氏那里来。”守门人说:“就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是要做的人吗?”
【读解】
“明知不可而为之”,这对孔子的概括真是入木三分,深刻得很。显然,这个守城门的人并不是一个等闲之辈,而是一个修养很高却隐身于市朝的大隐士。
回到“明知不可而为之”这句话本身来看,这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形象勾画。一个人知道自己所从事的事情是可望成功的,于是坚持干下去,最后果然取得成功他固然是一个成功的人,但说来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了不起。而一个人明智自己所从事的事情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还可能取得成功,但他不是一丝不苟地坚持做下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为自己的信念和理想而献身。这就非常不易而难能可贵了。就像愚公移山,又像西绪福斯把石头推上山坡,圣人何尝不知道“克己复礼”任重而道远,但却周游列国,“累累如丧家之犬”而精神不改,晚年退居讲学,仍然以礼乐文化为核心内容,为推行“仁道”而贡献力量。正如曾子所说:“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正是这一方面的精神,突现了儒家积极入世的特征,与知其不可而不为的道家大相径庭。
猜你喜欢 论语精义卷七上·朱熹 春秋凡例卷下·王樵 卷四十二·郑玉 卷七十一·程川 卷一百九十·山井鼎 卷五十·秦蕙田 卷一·张尔岐 第七节 论进取冒险·梁启超 (六)朱子为集儒学之大成者·钱穆 译文 卷六 家道·朱熹 僖公·僖公三十三年·左丘明 至诚佛品第十五·佚名 名德题跋(十一章)·优昙普度 卷第九·智旭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五十五·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