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论妾
娶妻。为嗣续计也。因妻无子而娶妾。亦为嗣续计也。至娶妾而妻惟望夫得子。无妒忌心者。此至幸之事。不可必得。若室有妒妇。便生出无限烦恼。幸而娶妾生子。恃宠者渐萌争胜之心。怀妒者益蓄不平之憾。终日勃溪。室人交谪。巳反闸庭聚顺气象矣。然犹曰为嗣续计。娶妾得子。亦不幸中之大幸也。至于妻已生子。犹欲娶妾。甚至一而再。再而三四。即使正室不妒。独不思妾亦人女耳。或父母为贫而割爱。或奸人为利而盗卖。一入吾门。尊卑分定。何日舒眉。况妖冶盈前。衾裯迭侍。岂能徐及。徒作罪孽耳。其宠极而骄者。则怨望诅诅之言显聒于耳。精液内竭。忿怒外激。本以作乐。反因受苦。其究也。必至成病。其无宠而畏我者。则幽恨忧忿之气。日积于中。欲旁私则内外阻绝而不能。欲守贞则恩义浅薄而不愿。幽囚愁苦。不得发抒。其究也。亦必成病。试设身处地。细察其心。当有清夜不安者矣。倘正室隐怀妒忌。则存心至远。而设谋更酷。妾宠。则虑恋妾而弃嫡也。妾多。则虑爱分而情薄也。生子。则虑产晰而财瘠也。庶多。则虑己子势孤而权不专也。必思有以去之。去之不能。则毒加磨折。猛施鞭挞。或阴纵私情。或诬成外好。致之必死必卖而始快。如斯罪孽。更增十倍。更有子年已长。正室已殁。己年巳老。而犹必娶妾。固免妒妇之患矣。然男女之欲。彼此同情。我既如此。彼亦应尔。若以少艾而嫁老迈。必不能惬其意。设有不肖子侄。无礼僮仆。朝夕熟视。未必不生邪念。彼固小家女子。本无识见。岂能力拒少年。而苦守衰老之翁哉。且老年断丧。生机愈蹙。自速其死。百年之后。其情事将有不可问者。亦有老年无子。多娶姬妾。以图嗣续。原非得已之事。顾积德者必昌后。寡欲者必多男。此理决然不爽。诚能有鉴于前之所言。而思患以豫防。更积善以求嗣。则中年无子者。妻必得子。正不可轻言娶妾。则老年无子者。一妾亦必得子。更不可妄娶多妾也。夫为嗣续计者。尚不可轻娶多妾。彼有子而轻于娶妾。且娶多妾者。此正所谓自寻烦恼。自讨苦吃也。何不阅此说而细细思之。
太仓王文肃公锡爵。里第对门。一女甚艾。公送客出。适女亦立门外。公与客谈笑良久。仆疑公属意此女。入告夫人。夫人即纳为妾。公大骇。谓夫人曰。我并无此意。遂呼其父母还之。公一生不蓄婢妾。今子孙鼎盛。
猜你喜欢 卷十二 十二之二·孔颖达 卷四·朱熹 卷二十四·吴澄 卷二十六·胡广 尚书七篇解义卷一·李光地 卷二·鄂尔泰 提要·张虙 卷十八·乾隆 说林上·韩非 僖公·僖公十三年·左丘明 法句譬喻经道利品第三十八·佚名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第六·欧阳竟无 西洋中国印度哲学的概观·太虚 不可求神通及现身成佛·印光 斥拨佛拨净土之狂禅·印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