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李振传

李振,字兴绪,他的祖父抱真是唐的潞州节度使。振在唐当金吾卫将军,授台州刺史。浙东盗贼起事,没上任就西归。经过梁,向太祖献策,太祖留他。太祖兼领郓州,上表任命振当节度副使。

振到长安奏事,住在梁设的官舍里。宦官刘季述谋划废掉昭宗,派他的侄儿希正找梁官舍的官吏程岩引见振说“:现在主上危急,乱杀无辜,中尉怕受祸,准备废立,请和各位官舍共同协作以定中外,如何?”振大惊说:“百岁奴侍奉三岁主,怎敢这样!现在梁王百万大军正仗大义尊天子,你们不要干这种不祥的事!”振走后,季述与岩等终于废掉昭宗,幽禁在东宫,立皇太子裕为天子。那时,太祖在邢、氵名之间打仗,季述假造太上皇诏告太祖,太祖犹豫不决,不知怎么办。振说“:过去竖刁、伊戾之乱,成为霸者的资本。现在宦官作乱,天子危难屈辱,这正是王仗义立功的时候。”太祖立即醒悟,就囚禁季述使者,派振到京城见崔胤,设计救出昭宗。昭宗重登皇位,太祖大喜,拉着振的手说:“你的计谋实现了。”

王师范以青州降梁,派振去代替师范,师范怀疑害怕,不知怎么办,振说:“你没听说汉朝张绣吗?绣与曹公为敌,然而不归袁绍而归曹操,是知道曹操志大,不以私仇杀人。现在梁正想成大事,哪里会因为过去的恩怨杀忠臣呢?”师范消除疑虑才归梁。

昭宗迁到洛阳,振往来京城,朝臣都不敢正眼看他,振旁若无人,有点小怒,必加谴责。所以振一到京城,朝廷必有贬降。当时人把振看作凶猛的怪鸟。

太祖弑昭宗,派振到京城与朱友恭、氏叔琮商议。昭宗死,太祖问振怎样对待友恭等人。振说“:以前晋朝司马氏弑魏君而杀成济,不然,如何塞住天下人的口?”太祖就归罪友恭等人而杀之。

振在咸通、乾符年间,考进士连连落榜,尤其气愤唐朝公卿,到裴枢等七人在白马驿赐死,振对太祖说:“这种人常常自以为清高,可以扔到河里,使之成为浊流。”太祖笑着同意。

太祖即帝位,升户部尚书。友皀时,用振代替敬翔当崇政院使。唐庄宗灭梁入汴,振谒见郭崇韬,崇韬说“:有人说李振是一代奇才,我现在见了,才知是个平凡的人啊!”不久处死。

猜你喜欢
  卷六十二 司马迁传第三十二·班固
  志第五十 艺文四·欧阳修
  卷一百九十七·毕沅
  ●卷五十三·徐梦莘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三十·杨士奇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九·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五十七·佚名
  卷之三百二十二·佚名
  五九三 军机大臣奏遵旨选得阿哥书房行走人员谢墉等五员阅看全书片·佚名
  后记·彭孙贻
  卷二·蛤仔难纪略谢金銮·论证·丁曰健
  十国春秋卷九十五·吴任臣
  卷八·杨大雅
  名公书判清明集卷之十·佚名
  卷一百三·宋敏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词苑丛谈卷六·徐釚

    翰林院检讨徐釚撰纪事一唐宣宗爱唱菩萨蛮令狐丞相托温飞卿撰进宣宗使宫嫔歌之词云玉纎弹处真珠落流多暗湿铅华薄春露浥朝花秋波浸晩霞风流心上物本为风流出看取薄情人罗衣无此痕又云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雨后

  • 卷七十五·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厯代赋彚卷七十五宫殿朝元阁赋【以高抗山顶升   唐览淸逺为韵】孙翊仁神之本也以朝为大干之德也以元为高合二美以制阁俾万人兮不劳何哉彼朝元之为状厥高因于岩嶂岌嶪兮初谓涌于山巅崔嵬兮又谓居于

  • 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第十二·陈寿

    崔琰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人也。少朴讷,好击剑,尚武事。年二十三,乡移为正,始感激,读论语、韩诗。至年二十九,乃结公孙方等就郑玄受学。学未期,徐州黄巾贼攻破北海,玄与门人到不其山避难。时谷籴县乏,玄罢谢诸生。琰既受遣,而寇盗充

  • 第六十八回 入洛阳观光得玺 出磐河构怨兴兵·蔡东藩

      却说袁绍等欲推戴刘虞,虽经曹操袁术二人梗议,但尚未肯罢休,即遣故乐浪太守张岐,赍书至幽州劝进。虞厉声叱责道:“今天下崩乱,主上蒙尘,我受国厚恩,恨未能扫清国耻,诸君各据州郡,正宜戮力王室,同诛首恶,奈何反造作逆谋,来相垢

  • 读礼通考卷八十二·徐乾学

    葬考一干学案葬者藏也孝子不忍其亲之体魄暴露于地上而坎土以藏之勿使人见也孟子云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不忍见狐狸蝇蚋之患遂归反蔂梩而掩之葬埋之法盖权舆于此矣易大传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

  • 后集卷一·宋名臣言行录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後集卷一 宋 朱子 纂集 韩琦 魏国忠献王 字稺圭相州人中进士第二人事仁宗英宗神宗官至丞相配享英宗庙庭 天圣五年仁宗初临轩试进士公年二十名在第

  • 卷三十一 蜀书一 刘二牧传第一·陈寿

    (刘焉传、刘璋传)刘焉传,刘焉,字君郎,江夏郡竟陵县人,西汉鲁恭王的后裔,东汉章帝元和年间迁封竟陵,为宗族的旁出支脉。刘焉年轻时在州郡为官,因宗室的身份被授职中郎,后来因为为老师司徒祝恬守丧而辞官。退而移居陽城山研究学问

  • 袁泌传·姚思廉

    袁泌,字文洋,是左光禄大夫袁敬的弟弟。他清廉公正,有办事才能,身体魁梧高大,志向与品行儆戒谨慎。初任员外散骑侍郎,历任诸王府佐。侯景之乱,袁泌想做讨贼将领。那时,袁泌的哥哥袁君正为吴郡太守,梁简文帝以板授袁泌为东宫领直

  • 贺拔胜传·令狐德棻

    贺拔胜字破胡,是神武尖山人。他的祖先与魏氏最早都在阴山一带生活。有一个叫如回的,曾在魏初任大莫弗。祖父尔头,勇猛过人,以良家子弟的出身镇守武川,就在那里安家。魏献文帝时,蠕蠕多次侵犯,成为北部边境的祸患。尔头率领流

  • 王绍徽传·张廷玉

    王绍徽,咸宁人,尚书王用宾的从孙。考中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被授予邹平县知县,后升任户科给事中。他为官刚直不屈,颇以品行清廉而闻名。汤宾尹拉帮结党,企图掌权用事。吏部尚书孙丕扬因绍徽是汤宾尹的门生,便引用年例让绍

  • 瑷珲条约·佚名

    中俄爱珲和约大俄罗斯国总理东悉毕尔各省将军,大伊木丕业喇托尔主阿利克桑得尔&middot;尼逗[1]拉业斐齐之御前大臣、结聂喇勒累特囊特尼迢[1]来&middot;木喇电[2]岳福,大清国之御前大臣、内大臣、镇国将军、镇守黑龙江

  • 兪庆恩·周诒春

    兪庆恩 字凤宾。年三十二年。生于江苏太仓。父隶云。弟庆尧。已婚。子三。女四。永久住址。上海西门外陆家花园内。光緖三十一年。毕业于圣约翰大学。入同仁医院实习。光緖三十四年毕业。得医学士学位。任同仁医院医

  • 通书述解卷上·曹端

    提要【臣】等谨案通书述解二卷明曹端撰端字正甫号月川渑池人永乐六年举人官霍州学正明史称其学务躬行实践而以静存为要读宋儒太极图説通书西铭叹曰道在是矣笃志研究坐下着足处两甎皆穿明代醇儒以端与薛瑄为最而端又开

  • 乡饮酒礼·佚名

    乡饮酒的礼仪:主人至先生处商定宾、介的人选。主人前往告请宾;宾拜谢主人屈尊驾临。主人对宾答拜,于是致辞请宾赴席。宾推辞一番,许诺。主人两拜,宾答拜。主人告退,宾拜谢主人的屈尊来临。主人请介的仪式亦与此相同。于是为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五·佚名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实际品第八十须菩提白佛言:&ldquo;世尊!若众生毕竟不可得,菩萨为谁故行般若波罗蜜?&rdquo;佛告须菩提:&ldquo;菩萨为实际故行般若波罗蜜。须菩提!实际、众生际异者,菩萨不行般若波罗蜜。须菩提!实际!

  • 水道提纲·齐召南

    山水志。清齐召南撰。二十八卷。召南字次风,号琼台、息园,浙江天台人。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授检讨,官至礼部右侍郎。曾纂修经史考证,著有《礼记注疏考证》、 《前汉书考证》等。因长于地理、被召入翰林院纂修《

  • 鸡肋编·庄绰

    宋代笔记。3卷。庄绰著。“鸡肋”之名,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之意。但此书所记先世旧闻或当代史实,有的可补正史之不足,如绍兴初元兵马钱粮之数,即为他书所不载。所记各地风俗节物,有资于民俗学研究。关于文字音义的杂考

  • 金丹要诀·伍守阳

    古代外丹术书。明伍守阳撰。一卷。主要论述炼丹的理论和方法。它以“先天”与“后天”、神气与形体的相互关系,论证外丹须与内丹相结合。“内丹者,守雌抱一,以有为无,凝成一点纯阴之体。外丹者,七返九还,自无而有,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