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洪咨夔传

洪咨夔,字舜俞,于潜人。考中嘉定二年(1209)进士,被授予如皋主簿,不久授为饶州教授。他写成《大治赋》,得到楼钥的赏识。被授予南外宗学教授,因言论离职。遭母丧,服丧期满后,他应博学宏词科,直院庄夏推举他代替自己的官职。

崔与之统帅淮东,把洪咨夔召为幕僚,他对边事十分尽力。丘寿隽代替崔与之统帅淮东,金人进犯六合,扬州闭门防守,洪咨夔立即去对丘寿隽说:“金人顾忌楚州,一定不会到扬州,我们都自己先示弱,不仅会使淮东的人心动摇,而且金人将更骄横,一定来了。只应该在远处安排放哨的人,精选间谍,选拔人马,夸大外郡的声援并大开城门,像平时一样。如果金人真来进犯,我当然要亲上前线。”丘寿隽很惭愧。不久金人果然退走。金国山阳守将兼青州统帅张林请求献上二十万缗铜钱,洪咨夔认为应把张林所献的铜钱用来犒赏他的人马,像唐代魏博镇那样,使他们没有轻视中国的心。统帅就下令运来其中的一半,张林也不再来宋境。

崔与之统帅成都,向皇上请示,授予洪咨夔为籍田令、成都府通判。崔与之为制置使,首先把洪咨夔召到身边,洪咨夔推辞说“:如今应该开诚心、布公道,集中西南的人物来成就国事,我是一个没有声望的人而你用人先涉及门生、故吏,是向人们显示自己的私心。”他始终不接受任命,只以通判的身份往来效忠,蜀人认为他很高尚。不久洪咨夔任龙州知州。龙州年年贡奉..金,几乎都是从矿户那科敛来的,洪咨夔说:“要侍奉皇上就危害百姓吗?”拿出官府的钱买..金。江油百姓年年戍守边境,又苦于运送粮饷,洪咨夔向制、漕二司请求免去这项差事。他毁去邓艾祠,重新祭祀诸葛亮,对那里的百姓说“:不要事奉仇人而忘了父母。”

洪咨夔回到朝中,任秘书郎,升为金部员外郎。恰好皇上下诏征求直言,他慨然说“:我可以把想说的话都说给明主了。”他的父亲见了他的奏疏说“:我能吃茄子饭,你不要有什么忧虑。”史弥远读到“济王的死,不是陛下本意”时,非常愤怒,把他的奏疏扔到地上。洪咨夔转官为考功员外郎。百官转对,他又说李全一定是国家祸患。于是遭台谏李知孝、梁成大相继弹劾,他被降官二级。他在原来的山上读书,七年后史弥远去世,皇上亲政五天,就召用洪咨夔为礼部员外郎,他入朝拜见皇上,请求皇上修养英明的气质,并论述君子和小人的区别。皇上询问当今最紧要的政事是什么,他以“进用君子而斥退小人,开诚心而布公道”来回答。并说“这些都在陛下有坚定的信念”。皇上又问在朝外的人物都有谁可以任用,他回答说:“崔与之守卫四川归来,闲居了十年,是一位始终保全德行的老臣,若请他入朝为官,可以作为朝廷的倚靠。真德秀、魏了翁是陛下所选拔了解的,应该让他们聚集到朝中来。”

第二天,他和王遂一起被任命为监察御史。洪咨夔感激对他的知遇之恩,对王遂说“:皇上不亲自提拔台谏已很久了,我们应该把治国的根本先论述清楚。”于是他上疏说“:臣历考古代治乱的本原,权力归于人主,政事出于中书,天下没有不大治的。权力不归人主,那么清廉正直的人就会被铲除,三纲五常将不能确立,还有什么政事可考察?政事不出于中书,那么心腹人就会无所寄托,一定要投奔别处,还揽什么权?这是国家施政八个方面中的驾驭群臣,所以大权只属于人主,而受诏命的人一定是百官。陛下亲自处理朝政以来,把国家的大权收回并掌握在自己手中,光大朝廷、发出政令,震撼了海内外,天下才知道有陛下。元首既已英明,大臣也不允许偷惰,撤销言事者的上疏副本,罢去先行,在政事堂处理政事,天下才知道有朝廷。这些大权、大政,也稍微确立了。但中书的弊端,其中严重的有四条:一是自用,二是自专,三是自私,四是自固。希望陛下在从容讲论治道的时候,表明我说的这些,使大臣充满信心并更加努力,惩前毖后,继往开来,以便与励精图治的纲领相符合。”皇上高兴地接受了。他又首先请求罢去枢密使薛极以勉励大臣的节操,他三次上奏,终于使薛极被罢免。其他被公正的评论所摒弃的人,也相继被弹劾罢去,朝纲大振。

第二年,改年号为端平。洪咨夔先请求在正月初一下诏征求直言,使人人能畅所欲言,又请求下令让内职中职权大的人推荐人才,皇上都采纳了。当时任用很多儒士,以扩大对讲读、说书的选拔。洪咨夔说圣人学说的实际,所应该讲明并推行的有六点:一,亲睦自己的嫡系和庶出子孙;二,决定妻妾的名分;三,告诫和引导侍从官;四,审察正直的人和奸邪的人,决定是任用还是斥退;五,储备和培养文武人才;六,忧虑国家的根本,不要有惹事邀功的事情发生。又说常平义仓、盐课和苗税多收取的弊病。京湖献来《八陵图》,洪咨夔援引绍兴留司去八陵献奉表和东晋大都督亲自朝拜五陵的做法,请求先诏命制臣前去察看,等制臣回来,再另外议定朝拜、祭祀的形式。完颜守绪的遗骨献来,当时的宰相对此大张旗鼓地庆祝,十分奢侈,洪咨夔说“:这是朽骨,把它装起来埋葬在大理寺就行。只是应该把金国灭亡的事告诉九庙,归功于列祖列宗的恩德,何况与大敌为邻,就像抱着老虎,枕着蛟龙,时刻会有危险,事情变化莫测,却借着别人的俘获大肆奢侈,使边境守臣论功,朝臣颂德。陛下羡慕元..时在崇政殿接受俘虏、独独不借鉴崇宁时在端门受降吗?”但最终没被采纳。

洪咨夔被提升为殿中侍御史,恰好王定进入御史台,极力诋毁蒋重珍,洪咨夔就弹劾王定忌恨善良的人,请求罢免他。过了三天,王定被降官,而洪咨夔升为中书舍人,不久兼权吏部侍郎,与真德秀同时任知贡举,不久他兼直学士院,这时洪咨夔的口疮已重,他又上疏认为自己应该引咎悔过,并请求得到管理宫观的闲职,皇上说:“你在朝中对国家有很多裨益,为什么轻易离去?”洪咨夔上奏:“臣屡次任台谏、给舍的官职,但都不能阻止六月朝廷下诏出师收复三京,对朝廷有什么补益?臣病了很久,应该离朝,离开了还能有益于风俗。”皇上挽留他,升任他为吏部侍郎兼给事中。他上奏:“近来营私成俗,风化实际没改变,靠一公而削去万私的,只有陛下,而好乐营缮,厚待亲近的人,保护旧臣,似乎对陛下不能没有拖累。”皇上在位已超过十二年,没立皇太子,没有对此敢深说的,洪咨夔请求皇上选择宗室子孙在宫中抚养,并替济王确立后代。

洪咨夔升为给事中,史嵩之入朝任宰相,召他入朝,进升为刑部尚书,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洪咨夔更极力请求罢官,他被加官为端明殿学士。洪咨夔去世,皇上御笔写道:“洪咨夔耿直忠诚,有助于新政,给他按执政的恩例,特赠他两官。”洪咨夔的遗文有《两汉诏令揽抄》、《春秋说》、外内制、奏议、诗文在世间流行。

猜你喜欢
  李燾進續資治通鑑長編表·李焘
  卷第五十九·胡三省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六·佚名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十八·杨士奇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八十六·佚名
  第二编 张荫麟、缪凤林、李源澄、吕思勉讲秦汉史·王国维
  一○五五 军机大臣奏秋季所造第四分全书错误记过次数请将总校等官交部议处片·佚名
  绎史卷二十三下·马骕
  康保裔传·脱脱
  卷十九·楼昉
  楚围雍氏五月·佚名
  晋纪三 世祖武皇帝中太康元年(庚子、280)·司马光
  第四章会员之权利义务·孙中山
  注 释·蒋廷黻
  陆守经·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四十九·彭定求

        卷549_1 【汾上宴别(一作许浑诗)】赵嘏   云物如故乡,山川知异路。年来未归客,马上春色暮。   一尊花下酒,残日水西树。不待管弦终,摇鞭背花去。   卷549_2 【书斋雪后】赵嘏   拥褐坐茅檐,春晴喜初日。微

  • 卷472 ·佚名

    袁说友 上官桀诈令人为燕王旦上书言光疑有非常臣愿归符玺宿卫察变上日朕 燕国归符玺,将军有谤书。 君王嗟诡诈,党与悉趦趄。 白日中天照,浮云扫地除。 狂谋身一败,邪骨满丘墟。 袁说友 上元次日至

  • 卷六十四·陈焯

    <集部,总集类,宋元诗会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六十四兵部主事陈焯编金诗附李献能【字钦叔河中人年二十一以省元赐第廷试第一人宏词优等授应奉翰林文字在翰苑凡十年出为鄜州观察判官用荐者复应奉俄迁修撰以镇南军节度

  • 唐贤三昧集巻中·王士祯

    刑部尚书王士祯编孟浩然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回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岀回潭石下深緑篠岸傍密鲛人濳不见渔父歌自逸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夕阳开返照中坐兴非一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秋登兰山寄张五北山白云里隠者自怡悦

  • 帝纪第四 世祖纪·魏收

    世祖太武皇帝,讳焘,太宗明元皇帝之长子也,母曰杜贵嫔。天赐五年生于东宫,体貌瑰异,太祖奇而悦之,曰:“成吾业者,必此子也。”泰常七年四月,封泰平王,五月,为监国。太宗有疾,命帝总摄百揆,聪明大度,意豁如也。八年十一月壬申,即皇帝位

  • 國朝獻徵錄卷之一百十九·焦竑

      勝國羣雄   ◆勝國羣雄   天完徐壽禪   陳友諒傳(湖廣總志)   張士誠傳   明玉珍傳(湖廣總志)   宋韓林兒   倪文俊   頴州劉福通   方國珍傳   益都毛貴   晉冀關先生   關巾白不信   猺

  • 卷十五 度宗 恭宗 端宗 祥兴·王夫之

        度宗  〖一〗  宋迨理宗之末造,其亡必矣。然使嗣立之主,愤耻自强,固结众志,即如刘继元之乘城坚守,屡攻而不下,犹有待也。抑不能然,跳身而出,收溃散之卒,勉以忠义,如苻登之誓死以搏姚苌,身虽死,国虽亡,犹足为中原存生人

  • 春秋别典卷一·薛虞畿

    鲁隠公【元年己未在位十一年周平王四十九年】晋昭侯立封文侯弟成师于曲沃曲沃邑大于翼【翼昭侯邑也】成师号为桓叔靖侯庶孙栾賔相桓叔时年五十八矣好德晋国之众皆附焉君子曰晋之乱其在曲沃矣末大于本而得民心不乱何待

  • 卷三十·宇文懋昭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三十 楚国张邦昌録 张邦昌字时彦魏州冠氏人也【按宋史云邦昌字子能水静军东光人】少登进士第历任沧州教授改国子书库正字通判曹州宣和元年累遣至尚书右丞改左丞迁中书侍郎当王黼用事

  • 一三一 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代纪昀等恭谢恩赐题诗折·佚名

    一三一 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代纪昀等恭谢恩赐题诗折乾隆三十八年十一月十五日多罗质郡王臣永瑢等谨奏,为据情代奏,恭谢天恩事。据办理四库全书处总纂官 侍读纪昀、纂修官 编修励守谦、学正汪如藻呈称:本年十一月初五日,四

  • 金佗续编卷二十四·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金佗续编卷二十四宋 岳珂 撰百氏昭忠录卷八襄阳石刻事迹八      刘光祖编先见王奉诏诣都督府与张公浚议军事时淮西宣抚使刘光世罢其所统王德郦琼之兵未有所付浚意属兵部尚书兼都督府参议吕祉乃谓

  • 卷一·吕中

    钦定四库全书宋大事记讲义卷一宋 吕中 撰序论治体论古今论治者不过曰寛与严而已。然寛非纵弛之谓也,而世之尚寛者则流于纵弛;严非惨刻之谓也,而世之尚严者则流于惨刻。反是则曰寛,当施之所当寛之地,严当施之所当严之人,遂以

  • 卷一百一·宋敏求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唐大诏令集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一百一宋 宋敏求 编政事官制下改太史监为司天台勅加散骑常侍员品诏升中书门下品秋诏减京畿官员制停河南淮南等道副元帅制减京兆尹以下俸钱制减刺史县

  • 性恶第二十三·荀况

    [题解]本篇旨在批判孟子的性善论,阐明自己关于人性邪恶的社会观。“性恶论”是荀子思想中最著名的观点,也是其政治思想的基石。文章先从人的物质欲望和心理要求出发,论证了“人之性恶”的道理。为了改变人

  • 菩萨的政治·太虚

    ──三十年春在中华大学纪念周讲──今天蒙陈校长之邀,前来贵校与各位谈谈,感到非常高兴!因为我二十年前在武昌贵校,曾经讲过印度哲学;今天在这抗战期中,又得与各位在四川见面,更使我感到欣慰与愉快。今天讲“菩萨的政治”。

  •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十四·佚名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 复次海意。我今复以喻明斯义。譬如世间。或有二人。一被金刚坚固甲胄。入于大火炽焰聚中。一被枯草而为甲胄。入于大火炽焰聚中。海意。于汝意云何。彼二

  • 子史精华·张廷玉

    吴士玉等奉清圣祖之命而编纂。始于康熙末年,至雍正五年(1727)成书。四部之中,子史最为浩博,也最为芜杂。此书采集子书和史书的名言隽句,按类编次,所以叫做《子史精华》。这部书共160卷,是为供采掇辞章者使用的工具书。全书

  • 樊山政书·樊增祥

    清樊增祥著,樊的门生夏午诒辑刊,共20卷。作者樊增祥号樊山,清末光绪宣统两朝历任陕西渭南知县,陕西按察使,江宁布政使著职。此书收辑了作者自光绪二十七年至宣统二年间,有关公牍、批判著文稿,其中包括较多的地方司法